哲理人生励志文章

发布时间:2017-01-12 14:55

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它总会用自己的方法破土而出,像这名言一样励志的哲理人生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赶紧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哲理人生励志文章

哲理人生励志文章:有些事要缓,有些人要等

作者:魏骁

执着的孤注一掷的等待,大多数情况只会造成更多的付出变成沉没成本。

等待是最耗费生命的一件事。

也许你会说,借酒消愁、醉生梦死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聊、最乏意义、最消耗生命力的事情。

那一定是你没有尝过长时间地去等一个人的滋味。

借酒消愁,酒精带来的暂时的愉悦感的确可以使人忘却胸中烦闷,所以曹孟德才会高声吟诵“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而醉生梦死,倘若不介意真假、不害怕自己变得麻木,完全可以实现一种“梦里等着你来陪”的假象。

至于酒醒之后的事情么,呵呵,“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吧。

而等待的过程,却是最无聊、最空虚、最烦闷、最绝望的。

我等待一个人的最长时间纪录是两个小时。

在意大利读书时,有一天一位教授给我打电话约我半个小时后在大学门口见面。

那是个阳春三月。南欧的三月,虽然气温已经回升,却也还是冬日刚刚离去后的春日,春寒料峭。

在那之前几天,我因为贪靓,买了一双华美异常却略微嫌小的皮鞋,本着皮鞋会越穿越大的心态安慰自己,鼓励自己一直忍痛穿着这双皮鞋,直到脚后跟磨出了血泡。呵,谁年轻的时候没干过几件傻得不能再傻的事情啊。尤其是女人,对美丽的追求是如此执着且孜孜不倦,为了美丽往往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疼痛让我无法穿上任何一双带有后跟的鞋子去大学见教授。于是,在那个春寒料峭时分,我穿上了适宜盛夏时穿着的夹趾拖鞋,抽着鼻涕、忍着脚心传来的逼人的寒气准时来到了大学。

我习惯将表调快五分钟。虽然在意大利,迟到十五分钟都算不得迟到。

过了十五分钟,教授没有来。又过了十五分钟,教授依然没有来,我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是我教授发来的:我会迟到半小时。

我不知道这个半小时是从哪个时间点算起的,私下猜测她应该半个小时以后才到。

我在法学院院子里的长椅上坐着。空荡荡的大院子,有的只是穿堂风和飕飕的寒意。我强忍着寒意,瑟瑟发抖地研究着右手腕上手表的秒针和分针的走向与角度,真正是度日如年。我觉得如果教授再不来,我可以去瑞士学习修理、制造钟表了。

又过了半小时,教授依然没来,短信再次如约而至:我有点事情耽搁了,马上就到。

啊啊,马上,马上就到啊……我舒了一口气,仿佛正在经历着辽沈战役:虽然寒冷,但是胜利在望。

可是这个“马上”还真不是骑着枣红马或者汗血宝马来的。

我冻得浑身发抖,不得不从椅子上站起来,像个小丑似的在院子里蹦蹦跳跳。

那一刻,我觉得我成了哲学家,因为我在百无聊赖、既悲且痛、更有无边的寒冷中领悟了好多哲学问题。

比如说,过分地追求美丽,是要付出代价的。

再比如说,小人物的时间是不值钱的。

再比如说,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连最基本的尊重也很难得到。

如此等等。

你看,虽然我没有遇到悍妇,无法成为苏格拉底,但是凄风冷雨还是能成就我的一点心灵鸡汤式的哲学思索的。

终于,我的教授姗姗而来,比原本约定的时间迟了两个小时。

我满心悲愤,却无从发泄。

于是,我又领悟了一点:小人物就是小人物,始终是那个敢怒而不敢言的、匍匐在地、隐身于尘埃之中的无名小卒。

夕阳西下,冷风中,教授见我穿着一双夹趾拖鞋,惊讶地大呼:你疯了吗?你不怕冷吗?

我明明冻得要死,却还是很违心地说:还好,我下午觉得热才穿了拖鞋来的。

后来的结局是:当天晚上我果然就感冒了。

你看,人总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的。

自那之后,虽然我痛恨等待、痛恨不准时不守约的种种行为,但当我无力抗争时,我仍然不得不选择等待,只不过我不会再傻乎乎地穿着一双会冻死人的夹趾拖鞋了。

那天,有人和我说:我还在等着某某某。

我觉得不可思议,却又无可奈何,不知道从何安慰她。

在等待的关系中,双方当事人从来就不是平等的。

被男朋友追求时,他如果敢迟到个五分钟,我们都可能会生气地转身而去,非得男朋友低声下气地再三检讨并且保证永不再犯才有可能勉为其难地原谅他。

尽管这是一种情侣之间的耍花腔的举动,可也是因为女孩子底气足,知道自己这么小闹一番只会让男朋友愈加怜惜,根本不会导致恋情彻底崩盘。

你几时见过,有女孩子敢对自己千辛万苦倒追而来的男朋友发脾气?即便有,恐怕也是做好了分手的打算,才会有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

别说是五分钟,就算是十分钟、一小时,面对着不亦乐乎地打着游戏的男朋友,等待在一旁的女孩子除了内心酸涩、倍感委屈、哀叹自己命运欠佳外,又能如何?分手吧,舍不得;不分手吧,那就只能一直处于这种不被重视的地位。

他若真的重视你,又哪里舍得让你等待?

更可怕的是,让等待等成了习惯。

就像阿哲在《等风的旗》中所唱的:“就算不能拥抱你的身体,我仍为你守候在原地。我会是你那面等风的旗,随时等着迎接你的身影。”

事实上,有些人已经意识到对方对自己不够重视,自己未必能从对方那里获得幸福,只是如果不继续等下去,而是拍拍屁股走人的话,前面的等待都将成为沉没成本,是一种血本无归的结局。于是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继续等待,期望着对方哪天会回心转意,对自己重视起来。

只是,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若不是历尽千帆,在外面吃够了苦头,哪里会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又哪里会认为原来备胎才是对自己最好、最适合自己的人?

执着的孤注一掷的等待,大多数情况只会造成更多的付出变成沉没成本。

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有很多,可是未必适合你。如果强求,也许就会像那双不合脚的鞋子,怎么穿也不会变成合脚,只会给自己造成伤害。

而等待,永远是不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不平等的契约。如果你有能力抽身而退,不妨尽早抽刀断水,以免失望更大。

哲理人生励志文章:你要达到这样的智慧境界

作者:马斯洛

美国心理学大师马斯洛(Maslow)在研究了许多历史上伟人共同的人格特质之后,更详细地描绘出“自我实现者”(成长者)的画像。自我实现者有下列16个特色:

1.他们的判断力超乎常人,对事情观察得很透彻,只根据现在所发生的一些事,常常就能够正确地预测将来事情会如何演变。

2.他们能够接纳自己、接纳别人,也能接受所处的环境。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之中,他们能安之若命,处之泰然。虽然他们不见得喜欢现状,但他们会先接受这个不完美的现实(不会抱怨为何只有半杯水),然后负起责任改善现状。

3.他们单纯、自然而无伪。他们对名利没有强烈的需求,因而不会戴上面具,企图讨好别人。有一句话说:“伟大的人永远是单纯的。”我相信,伟人的脑子里满有智慧,但常保一颗单纯善良的心。

4.他们对人生怀有使命感,因而常把精力用来解决与众人有关的问题。他们也较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单顾自己的事。

5.他们享受独居的喜悦,也能享受群居的快乐。他们喜欢有独处的时间来面对自己、充实自己。

6.他们不依靠别人满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他们像是个满溢的福杯,喜乐有余,常常愿意与人分享自己,却不太需要向别人收取什么。

7.他们懂得欣赏简单的事物,能从一粒细砂想见天堂,他们像天真好奇的小孩一般,能不断地从最平常的生活经验中找到新的乐趣,从平凡之中领略人生的美。

8.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曾经历过“天人合一”的宗教经验。

9.虽然看到人类有很多丑陋的劣根性,他们却仍满有悲天悯人之心、民胞物与之爱,能从丑陋之中看到别人善良可爱的一面。

10.他们的朋友或许不是很多,然而所建立的关系,却比常人深入。他们可能有许多淡如水的君子之交,素未谋面,却彼此心仪,灵犀相通。

11.他们比较民主,懂得尊重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人,以平等和爱心相待。

12.他们有智慧明辨是非,不会像一般人用绝对二分法(“不是好就是坏”或“黑人都是懒惰鬼”)分类判断。

13.他们说话含有哲理,也常有诙而不谑的幽默。

14.他们心思单纯,像天真的小孩,极具创造性。他们真情流露,欢乐时高歌,悲伤时落泪,与那些情感麻木,喜好“权术”、“控制”、“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截然不同。

15.他们的衣着、生活习惯、方式、处世为人的态度,看起来比较传统,保守,然而,他们的心态开明,在必要时能超越文化与传统的束缚。

16.他们也会犯一些天真的错误,当他们对真善美执著起来时,会对其他琐事心不在焉。例如爱迪生有一次做研究太过专心,竟然忘了自己是否吃过饭,朋友戏弄他,说他吃过了,他信以为真,拍拍肚皮,满足地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

据马斯洛的估计,世上大概只有1%的人,最后能成长到上述这种“不惑”、“知天命”、“耳顺”、“随心所欲而不逾距”、圆融逍遥、充满智慧的人生境界。

我不敢期望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境界,然而我相信,当我们愈趋近这种境界时,我们的人生会愈有喜乐、愈有意义。

成长是必须付代价的,因为成长永远包含着冒险、面对未知、尝试新经验、扩展个人的极限与改变。若不必成长,我们就不用改变自己,不用面对未知的危险,更不用花心神面对生活的挑战,从各种选择中做出新的决定。

哲理人生励志文章:你总会遇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文:桃啃笙

大一时我们学工部聚餐,当时围坐在长桌边有三十几个人,大家属不同部门,有些熟悉,但大多数只称得上眼熟,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那时我在部门里资历最浅,在陌生人面前还有些腼腆,不爱说话,有学长特意写信开导我,叫我自信一些,多与别人交流。我默默收下,但知道自己并不是缺乏自信才这样。

每次聚餐总需要那么一两个活跃气氛的,当时肩挑重任的是个学长,高大帅气还是下一届校学生会的主席,在学校里也算是个风云人物。我以为他那么出名的人,是不可能认识我的。可他过来敬酒时,竟然准确地叫出我的名字,受宠若惊!后来我默默观察,当时桌子上的30个人,除了一个不常值班的网管他叫名字时停顿一下,其他人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名字,而且跟谁都好似十分熟络,不令人尴尬,我的敬佩之情顿起。

我很羡慕那些拥有“过目不忘”本领的人,但后来我思考,他们不过是在与人交往时更加留心,当时多用心一点,兴许在日后相见时,才能令对方感到贴心与窝心。

过去常拿脸盲症给自己做借口,有时在校园里走,有人忽然从身后跑过来,亲亲热热地打招呼,我这边连忙应答,但眼中的迷茫也一定出卖了自己,因为我连什么时候见过人家都不记得。我知道自己不过是在回避,怕同人深交后受伤,所以连开始都懒得去创造。

同老友见面时,聊起过往,她觉得我同许多年前的性格变化太多。那时我颇为骄纵,大有恃宠而骄的架势,待人也浑身尖刺,喜欢的恨不得摘星捧月给人家,讨厌的就如秋风扫落叶毫不留情,性格十分极端。

而如今自己则像是一杯温吞的白开水,握在手心里会温暖但不强烈,晾在那里热度也只会慢慢消退,不会骤降。这是我揣摩许久的状态,不维持感情,只去培养,这是改变后的自我。

改变自我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拔掉身上的尖刺更是痛苦不堪,因为我觉得自己变得不再像我,失去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开始泯然众人。我也是这时感到孤独,身边的朋友仍有,但会患得患失,因为自己的“复制品”实在太多,因我本身就是一个“老好人”的复制品啊。

他们说:成长就是变成自己过去最讨厌的样子。我特别恐惧这句话,所以强行刹住改变的脚步,我为什么要改变?既然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就可以了,我为什么要再把自己变成其他人?

经历了几年自以为是的成长,变得在人前言语谦虚谨慎,再无过去壮志凌云的气势,想来有些可悲。因为如今的我也并没有因改变而变得强大,反倒少了底蕴,多了迎合的肤浅。岁月磨灭的本不该是理想与性格,外在的棱角收做内韧,待有朝一日破土新生,才是真正应得的成长啊。

过去害怕失去朋友变得孤独,如今却主动去拥抱孤独。什么都喜欢随缘,不再强求。我称这为成长,说白了不过是更加现实。

天真和幼稚是孩童的专属,成长才是进入社会的必要法则。即使发脾气是因为紧张和在乎,可不懂得的人只会看到你不够世故。我们都想成为永无岛中长不大的彼得潘,却大多成为麻木面孔的普通人。懂得自己的毕竟是少数,更多时间,为了避免受伤,只有“躲避”或“妥协”两个选项。

过去常觉得世界这么大,懂自己的人却那么少。偶尔能遇见那么一两个,就恨不得紧紧握在手中,与对方的交往充满了占有欲与患得患失,换来的结果却总是搞砸收场。

现在却觉得,两个人再亲近,彼此也是独立的个体,关系再好,你还是你,他还是他,怎么也是无法融为一体的。

想清楚这一点,对于治愈依赖感效果奇佳。当你愿意走出之前的画地为牢,会发现世界原来这么大,其实可交者、可游者不要太多。之前封闭,好似在戈壁滩上好不容易找到一棵树,恨不得吊死在上头一辈子。走出封闭,则像是看到森林。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一体机一样,与你的全部兴趣爱好都相同,但正因为他们是不同的个体,在交谈某一个话题时,更能碰撞出独特的火花。

敞开心扉,也是接纳自己。不必对所有人都敞开心扉,因为那是孤独的表现。你只需要发现人群中每个人的闪光点,一个人的火苗可以点亮一个人的黑暗,两个人的交汇,会使璀璨更加璀璨。

遇见对的人,会使靠近更加亲近。所以,不要畏惧孤独,也不要怕这世上懂得你的太少,学着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像是孤独星球上的小王子,带着他的善良和勇敢,毅然出发。

变成自己过去讨厌的模样,那不叫成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厚积薄发蜕变成更好的自我,那才叫成长。

不必畏惧其他,总会遇到属于你的精彩。

哲理人生励志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