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知识融合课程体系建构探微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18 10:27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临床医学知识融合课程体系建构探微相关论文。内容仅供阅读与参考!

临床医学知识融合课程体系建构探微全文如下:

21世纪医学教育已呈全球化开展趋向,为顺应当今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请求,近年来国内医学院校先后都在停止医学教育形式的变革与探究,其中课程之间合理有效的整合曾经被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积极探究合适我国教育特性的课程体系变革计划,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整合课程体系,是医学教育创新最重要、最艰巨的课题。

1、当前国内外医学教育变革的主流和趋向

在世界高等医学教育变革的百年进程中,阅历了三个主要阶段:①1910年Flexner报告奠定规律,引荐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采取高规范、精英教育;②20世纪中期,顺应科技开展和信息爆炸,加拿大的McMaster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小组学习;英国与美国一些学校采用的整合课程形式也顺应了社会的开展,更趋向学生才能的培;③2010年,由20位全球医学教育专家组成的21世纪世界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柳叶刀(Lancet)杂志上发表了31页的调研报告,以为21世纪医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是进步医学生的中心岗位胜任力,倡导以岗位胜任力为根底的课程,注重培育学生的新型职业素养。百年进程,几代调整完善,最终构成当代全球医学教育的根本请求。

为顺应国际医学教育开展趋向,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国内少数先进院校在施行医学教育国际规范外乡化研讨的根底上,积极探究合适我国教育特性的课程体系变革计划。目前曾经根本构成共识,即根底-根底以及根底-临床学科的课程整合形式将是下一步的主要开展方向之_。为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与世界医学教育的谐和开展,教育部卫生部最近也出台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规范(试行)》明白培育医学生的最低目的是具有初步临床才能、终身学习才能和良好职业素质。

2、传统教学形式及系统整合模块教学的评价

整合的课程体系强调系统模块内各学科间的互相穿插与浸透,强调根底学科之间、根底与临床学科之间的双向浸透与重组,防止了不同窗科内容大量反复的弊端,在基本上改动了传统课程体系的三段式教学形式,突破了根底与临床的界限,使两者的前后贯穿和早期交融成为可能。

传统医学教育形式强调根底与临床各学科学问的完好性,坚持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和三段式教学形式,即“普通根底课、医学根底课、临床专业课”。教育形式存在以下问题:①理论授课为主、被动学习成惯性,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才能有待进步;②内容有反复,各学科都非常强调学问的全面性和完好性,强调本学科学问在医学教育中的位置和开展全貌,教科书中新的内容不时增加,原有内容也不时扩张,同时没有及时删去那些陈旧和过时内容,使书本变得愈来愈厚;③根底与临床脱节,学问的应用才能欠佳,同时根底课教员与临床课教员在教学上的沟通也愈来愈少,呈现了各唱_台戏的割裂场面,疏忽了医学教育中根底与临床的一体化贯穿和互相浸透;④科研思想与科研才能差,创新才能欠缺;⑤义务感不强等。

这种课程体系已不能顺应21世纪对医学人才素质的请求。当然,系统整合模块式教学在详细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求面对的问题:①教学内容确实定与相应教材的编写与选择:由于每个模块均触及到多个学科,从根底到临床的相关教员,都要重新学习,根底教师要来学习和重温与模块相关的一些临床学问;而临床教员同样要学习和重温与模块相关的根底学问。同时依据教学目的请求,根底与临床教员要共同参与,明白相应模块的教学内容,并编写或选择与整合形式相顺应的教材。②需理清模块的管理和运作与原教研室的关系。

3、临床医学专业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保证

近年来,我院不断积极展开教学形式的变革与理论。在对国内、外著名医学院校教学形式停止充沛调研的根底上,分离近年来创新课程体系模块建立施行经历,自2010级起,我们构建并理论了具有学院特征的临床医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即‘‘以临床导向根底的系统整合”的主干课程体系,并积极展开PBL等新教学形式,同时增加创新思想、职业素养培育力度,注重临床技艺培训。

3.1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3.1.1主干课程即临床导向

根底的器官系统整合模块体系,包括:

①通识根底模块:主要是自然社会科学(包括数、理、化)等医学前期通识教育阶段的教学;

②生命根底模块:在通识根底模块学习之后,将局部联络严密的根底医学各学科的总论学问梳理并整合,构成生命根底模块,主要包括生命的分子根底、细胞与遗传学根底、生物化学及病原生物学的局部内容。该模块从微观到宏观向学生引见医学的根底理论,使学生理解人体的物质组成和根本功用,理解安康与疾病的根本概念,协助同窗树立起医学的整体认知观念;

③系统交融模块:该模块主要包含运动、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免疫、血液、循环、神经、内分泌十大系统,以器官系统重组课程内容,交融医学形态学和机能学,交融正常与异常、根底与临床的中心学问,配合器官系统的形态、机能和分子综合实验,以临床问题带动医学专业学问与人文社科、根底医学学问的衔接与浸透,增强各学科间的联络和融通,构成平面式模块课程;

④临床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与各系统相衔接的临床课程学习与见习、临床实习与进步两局部。增设‘‘高级选修”内容(约2-3个月时间),主要为学生在根底、临床学习理论后,依据个人潜力选择‘‘深度学习”的时期,借助与我院有重点协作关系的国内、外医学院校高程度的教学、科研、医疗平台,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学问与技艺培育的时机,开辟我院学生的视野。

临床医学知识融合课程体系建构探微论文

3.1.2综合课程

贯串医学本科教育全程,包括:

①人文素养模块:坚持全程、系统、融入式医学人文教育。除相关人文课程外,注重理论环节的设置,组织各种人文教育活动,并与医疗社会理论(如社区义工、乡镇医疗效劳等)相分离;

②预防医学模块:顺应医学面临的新变化,以老年病、预防医疗、循证医学、康复医学为主要教学方向,并借助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学科优势和转化医疗技术平台,培育学生公共卫生相关学问及根本操作才能;

③创新科研模块:展开“科学办法与创新思想锻炼”培育学生根本的科研办法及创新思想。

3.2整合课程体系施行的保证措施系统

整合课程体系在详细的理论中,也存在一些必需克制的问题,如以学科为界的教研室体制对内容有机整合的限制;缺乏配套的系统教材等问题。对此,我们分离我院教员热情高、观念新、小范围班级等诸多优势,有针对性地对以上问题停止了研讨并在一定水平上有效处理。

3.2.1变革教学机构,促进整合课程的有效施行

我院目前采用“教学组”与“教研室”并存,双轨制管理的方式:即设置以系统为根底的,专注于教学功用、利于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建立的教学组架构。在教学组的人员组成上,包含各学科的不同师资,吸纳具有丰厚教学经历的临床教学师资,共同参与该系统教学内容确实定与交融。该机构促进了各学科内容在系统内的有机整合,从机制上防止了模块内部整合不彻底,依然是松懈组合的弊端,顺应于现有多学科交融的整合教学形式,有助于充沛发挥教学功用。同时原有的专注于科研和学科开展的教研室架构仍然存在,使得教学、科研、学科建立相互促进,平行开展。

3.2.2变革教学办法

展开PBL教学为促进学生交融所学学问,进步学问的应用才能,我们鼓舞、支持展开“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以团队为根底”(team based learning,TBL)等新的教学手腕,促进根底与临床学科的纵向或横向联络,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思想、团结协作的才能以及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才能。

3.2.3选用适宜教材,促进学科内容的有机交融

目前,国内还缺乏以‘‘系统整合”为线索的系统教材,学生手里还是捧着传统的以学科为纲编写的教材,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多不便。教员也以各自学科为根底停止授课,无法构成内容有效的交融。据此,我们以国外成熟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英文教材”为主,以原有学科教材为辅,肯定授课内容与讲授脉络,一定水平上处理了系统整合教学中教材与内容的问题。

4、整合课程体系的理论效果

自2010年实行系统整合模块式教学形式以来,根底教员与临床师资间构成了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体制,授课内容的有机整合也逐渐完善,去除大量反复内容,课时有所减少,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学时间。

学生也从最初的不习气到渐渐顺应,到最终承受和喜欢。在每学期组织的师生座谈会上,学生都对我院的系统整合课程及PBL教学、创新思想和才能锻炼给予肯定和支持。学生对所学学问的交融才能得到增强,一定水平上克制了传统医学教育形式根底与临床脱节的弊端,促进了学生临床思想的培育,进步了学问的理论应用才能。而临床医生对进入临床阶段学习的学生的学问体系和应用才能,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整合模块教学的施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触及到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材以及教学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变革。深圳大学医学院的教学体系和形式变革,构建了具有我院特征的系统整合的创新课程体系,在理论中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随着经历的积聚,我院的整合模块化教学体系必将不时地开展与完善,并将为兄弟院校的教学形式变革提供有益的指导和自创。

临床医学知识融合课程体系建构探微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