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

发布时间:2017-06-02 12:24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那些获奖的书法作品中,有着什么样的书法魅力所在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欣赏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图片1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图片2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图片3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图片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黑暗,经济凋敝,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一个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阶段。但社会的动荡,并没有使书法艺术走向消亡,而是形成了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崭新的书法风格和流派。这种书风的主要特征是:风神潇洒,韵味生动,富有情趣,清秀典雅,有一种若不经意、平和自然而又细腻含蓄的美,它排斥着一切剑拔弩张、锋芒毕露和奇诡豪放。打开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就会深深地体味到:在那看似不经心地随意写成的字迹中,不论用笔或结构,都具有一种无疑是经过长期的精心推敲,但却又是浑然天成的美。这是晋以前的书法尚未达到的新的美的境界,是书法美的高度表现,这也是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说是一种矛盾的统一体,尽管似乎缺少了雄强、刚健、豪放之气,而归于冲淡、平和、宁静。但仔细看去,王羲之的书法又是平中有奇,秀中有力,可谓“含刚健于婀娜”,这也可以看作是王羲之修养境界的一种流露。

经过长时期的社会动荡,中国的版图被人为地划为两个部分,这就是历史上的南北朝。南朝因袭晋制不准立碑,所以帖多。而北朝则没有这种禁令,尤其是北魏,孝文帝“笃好文术”,钦慕中原文化,故而北朝时期碑刻最多。仅造像刻石一种,在短短百余年的时间里,北魏就留下两千多件。帖宜于行草,自然以流美为能;碑宜于楷隶,自然以方严为尚。再加之历史、民族、政治以及生活习尚等多方面的影响,南朝书法,多体现为婉转柔媚,富有逸气;北朝书法,则体现为雄奇朴茂,富有豪气。

正当汉隶日益纯熟,向着程式化迈进的时候,一种来自外部的力量开始向它冲击,在不断冲击而又不断融合的进程中,一种新的书体诞生了,这就是对中国书法产生广泛影响的魏碑。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讲,魏碑书法艺术是中原文化与鲜卑文化的融合,是外夷文化冲击华夏本位文化所产生的瑰异结晶。魏碑的出现既体现了外族文化的巨大的冲击力,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巨大的融合力,它由隶而始,入楷而终。魏碑是汉隶的变异,是唐楷的雏形。按照汉民族本位的文化意识来说,魏碑是不成熟的。然而,正是这“不成熟”给它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魏碑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即:造像记、碑刻、墓志铭和摩崖。其风格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雄峻伟茂,斩钉截铁(如《始平公造像记》);灵动自然,挺拔刚健(如《张猛龙碑》);精美严谨,庄重典雅(如《张玄墓志》);大气磅礴,意趣生动(如《石门铭》)。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