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梳大王谭传华的创业故事
从“流浪汉”到木梳大王,他就是谭传华以下是小编的具体介绍,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木梳大王谭传华的创业故事
“就像挤公交车一样,我可能位置站对了一点,不是我自己在走,是后面的人直接推着我走。”2009年12月29日,谭木匠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谭传华如此解释。然而在谭木匠“雄起”之路上,“2004年谭木匠谋划香港上市”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见,这一“预谋”长达5年之久的上市路,似乎并不像谭传华口头上的解释那么简单。
一把小小的木梳,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为何能卖得如此“疯狂”?它不会被后来者超越吗?迅速扩张的谭木匠不禁让人存疑,制造木梳并不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谁都可以造,谁都可以卖。在谭木匠上市之后,很多人都在探讨其成功的秘籍,但谭传华的答案是“诚实”。不过,这就像没有答案一样,毕竟很多企业的文化理念里,都有“诚实”这简单的字眼,但他们依旧没有成功。
木梳大王谭传华的创业故事:上市前的“折腾”
“我们不是需要钱才上市。”在上市前的路演中,谭传华告诉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他不差钱。尽管此时离最终挂牌上市仅有十来天的时间,但这个为上市“折腾”了5年之久的重庆男人依然坚持上市是受人“蛊惑”。
2009年12月15日,谭木匠在香港完成全球路演,并正式对外发售股票。在经过一周的公开招股之后,12月27日,谭木匠最终股价定为每股2.58港元,募得资金1.395亿港元。招股结束后,谭传华给予了高度评价:“首次发行就获得了机构投资者和普通股民的热烈反应,我很欣慰。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谭木匠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今后谭木匠不仅是要做成‘中国的一把梳子’,还要做成‘全世界的一把梳子’”,这次成功招股,让谭传华初步尝试到了资本市场的甜头。对公司将来的走向,他显得信心十足。
其实在谭传华否认“不差钱”的背后,上市的“密谋”早在五年前就展开了。2005年8月22日,谭木匠赴香港上市启动仪式在万州隆重举行,三个月之后,谭传华将公司所有的股权,以2525万元港币转让给香港谭木匠公司,重庆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成为外商独资企业。在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谭传华上市的路线已经基本确定:通过在境外设立相关公司,对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谭木匠集团及下属企业购并,实现香港上市。
然而,当年年底,谭木匠上市的消息并没有如期传来。直到2006年8月11日,《重庆日报》才登载了“谭木匠将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的消息。这次谭传华颇有信心地对媒体表示,谭木匠公司上市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年销售额已达1.5亿元,专卖店已经近五百家。
可这一次信心传达后依旧是长达1年的沉寂。2007年7月,《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谭木匠年底在香港上市已成定局”,但这仍然是一次失败的预测。几次折腾,许多人都在质疑谭传华几年的沉寂到底干什么去了。直到2009年真正赴港上市的前几天,谭传华的朋友才道出了谭木匠蛰伏多年的原委:这几年,因为上市过程遇到些困难的谭传华更多的心思用在公司升级上,重点开发公司的第二代、第三代产品,由原来的梳子,发展到木制礼品。
如此解释,显然还不能解答问者的疑惑,在媒体的报道中,也许还能找到其它一些蛛丝马迹。2005年底,谭木匠加盟店的数量仅有370家,到2007年底,达到了679家,而到2009年上市前,谭木匠的连锁加盟店,已经达到了853家。除了加盟店数量上的变化,谭木匠在上市的筹备过程中,自我改造的痕迹也明显可见。2006年,谭木匠进行了增资扩股,股东由2人增至24人,设立了自强木业有限公司和小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这两家控股公司;2008年,在香港成立了谭木匠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海外市场用户的查询和业务拓展进程;到2009年,谭木匠旗下已经拥有6家子公司。
木梳大王谭传华的创业故事:“雄起”的谭木匠
几番上市,几番沉寂。2009年12月29日谭传华终于迎来“雄起”的时刻。
这天早上8点50分,尽管此时香港交易所的交易大厅大门仍紧闭,但谭传华却早早地就出现在了大厅门口,仍然是那标志性的光头,身穿西装,打着一条喜庆的金色领带。
在以3.5港元的价格开盘后,谭木匠股价一路上扬,收盘时,已达到3.93港元的高价。此时,如果按照谭传华夫妇持股比例计算,市值已经暴增至6.67亿港元,一天时间,谭传华身家暴增了2亿多港元。财富的聚变,给谭传华带来的是如何花钱的问题。
完成上市仪式后,谭传华依旧兴致勃勃。在港交所旁边的一间咖啡厅里,谭传华一落座,就忙着分析公司的未来规划“上市后公司仍然要专注于做木梳,暂时不会大规模进军家具业。”
这次咖啡厅的会晤,谭传华还向外界透露了他募集到资金后的打算。“谭木匠品牌在2000年提升了一次后,现在又该提升了,要让人感觉更国际一些,更时尚一些,更关注我们的消费者。”会晤中,谭传华再次表示,“2010年还要开200家专卖店,除了新增的特许加盟店外,还包括60间国内新锐店和25间海外店铺,以及30间以‘Tan's’品牌命名的全新旗舰店。下一步,将继续走高端路线,除开建物流配送中心、继续开设‘谭木匠’品牌的海外分店外,还将开拓另一子品牌‘Tan’s’高档家居饰品店,到2011年开出25家此类门店。”
谭木匠上市的消息,不仅让全国各地的加盟商欢欣鼓舞,也给其员工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就在上市的当天,谭传华就通过媒体宣告“离职员工也分50万股”。这一消息,就像一重磅炸弹,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上市后的第7天,在北京,一身休闲装的谭传华面对媒体再次谈起了自己的理想:“我和儿子商量过,不要想去做‘大’公司,做一家‘好’公司就可以了。这个公司只要在不断地成长,就够了。”谭传华依旧坚持着“做500强不如做500年”的梦想。但五百年的梦想,要靠什么来实现呢?诚实、劳动、快乐?抑或是其它的秘籍?而在谭传华自己的理解中,今天谭木匠特有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长存的基石。
木梳大王谭传华的创业故事:贩卖古典文化
自从1995年“谭木匠”这三个字现身江湖,谭传华就一直在为这个名字寻找与中国古典文化的融合点,并一直期望把中国元素注入到他的木梳当中。谭传华也曾坦言,“谭木匠”卖的就是古典文化。
在谭传华的专卖店里,古典文化的氛围,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不大的店堂内,古朴中透出典雅,让人仿若置身于一种古老文化的氛围中。每一个专卖店里,都挂有一幅装裱精美的、题为“一段家史”的文字,这是谭传华诉说的家族故事。
在香港上市后,谭传华贩卖古典文化的路线依旧没有变,“谭木匠下一代提升的方案,就是有一些更时尚的元素进去,有一些国际概念加进去,但是中国文化还是根。”谭传华向媒体表示,谭木匠“我善治木”的价值已经超越了木梳本来的功能层面。那么这种文化价值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在谭木匠品牌建立之路上,有两次文化的置入异常明显。
第一次是在1998年。当年4月,复旦大学一位管理学博士后为谭传华送来了CIS系统,对其公司从设备、包装、材料处理、款式等全方位进行技术改造。而这一次,谭传华为之付出的是一年三分之一的利润。这近似于赌博似的企业形象系统导入,成为了谭木匠发展史上的分水岭。通过整体的CIS策划与运行,提升了谭木匠木梳的文化艺术品味,为品牌的打造铺垫上了一个坚实的文化基石。
另一次则是在两年之后,也就是2000年8月,在一些商业闹市区,一张新面孔出现了,“谭木匠”以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引来众人啧啧称奇。古朴、典雅,充满个性和传统文化气息的店铺在闹市中犹如一宁静的庭院。而这些的店铺形象变迁的背后,则是谭传华在面临危机之后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全国推广统一的门店形象,独特的店面设计在市场上赢得了好的口碑,增加了投资者的收益。”店铺形象的重塑确实让谭传华获益匪浅,高价位的木梳因文化的烘托,似乎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了。2000年底,要求加入“谭木匠”特许经营网络的人数是1999年的几倍之多。在新店面的形象暗示下,不断有人询问:谭木匠是百年以上的老字号吧?
两次文化置入,让“谭木匠”以其独特的文化品位树立了品牌形象,但这种形象需要深入而持久的挖掘和维护,才能保持丰满。无疑,在这一点上,谭传华是一个高手。在对外在形象融入中国元素的同时,谭传华对自己也进行了成功的包装,特别是他流浪的经历。这种力图将个人的传奇人生融入到木梳当中,为木梳注入一种精神文化的做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媒体面前,谭传华从来不遮掩自己“犀利哥”的经历,并将其修饰得栩栩如生,而昔日的窘迫与今日辉煌的强烈对比,恰好吻合了人们喜好“传奇”的心理。而创业之后“三个两元发家史”、“火烧百万木梳”、“冲冠一怒招聘银行”……,这些在媒体的报道下,谭木匠百年老店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一个有内涵、有故事的“谭木匠”木梳品牌也被塑造成形了。
木梳大王谭传华的创业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