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音乐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课程,在中学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音乐课程有技巧性、独立性、实践性等基本特征,教师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研究新型的教学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学音乐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中学音乐教育论文范文一:浅析中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加快发展 美术教育事业
论文摘要:在中学,美术教育不属于“应试”教育,也不属于专业知识教育,而是汇集文化百科,实现知识的大广度、高深度、综合性强的“智能式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这是文化发展的态势,也是历史的转折。
一、美术教育在中学的现状
由于教育体制、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的美术教育比较薄弱,中学生的美术素质不高,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尚未能充分表现出来,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本身就不重视艺术教育,把艺术教育作为不重要的课程,并不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随意停开美术课,为追求片面的升学率,挤掉美术课,使部分中小学校美术教育有名无实,就是开设美术课的一些学校,也因为缺少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存在着教师不负责任、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的问题,教育质量优劣很少有人过问。学校表面上抓素质教育,而实质上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和现象还依然存在,美术教学存在着大面积“空白”,再加上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培养多向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学生进入更高学校以后,又主要接受的是专业教育、技术教育,美术教育更显得苍白无力。
二、全社会应高度重视艺术教育
在中学发展美术教育事业,重要的一点是要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和文化环境,让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美术教育,首先解决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要充分认识到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可以唤醒和激活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二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美术教育事业是推动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教育改革一个带方向性的大问题,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就不能不重视美术教育;三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美术教育事业是贯彻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的需要,美术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发展美术教育事业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都离不开美术,凡是人的衣、食、住、行及眼光触及到的人造物象,几乎都是需要经过美术设计。
三、进行中学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路
(1)首先,在教育法规和制度上确立美术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美术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教育发展规划,使美术教育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建立制度和方法。将学校的合格与升学率分开,在评价上脱钩,加快建立起一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对学校办学方向、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的科学评估制度和标准,对中小学美术教育,要制定出明确的、可以量化考核的水平指标,纳入整个教育考核体系。
(3)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中小学实行趣味手工、趣味绘画教育,积极开展社会美术实践活动,在学校内部和校与校之间定期举行绘画比赛,开展校园手工创作活动等;坚持学以致用是原则,使学生能把自己学习到的美的法则,以美的视觉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还要把美术教学同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同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使美术教育不仅成为教育事业,而且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奠基工程。这样,既做到充分利用有限的美术课时,又能使有限的美术教学环境发挥最大的作用。
(4)进行乡土实用美术课教学。乡土实用美术课主要是针对本地方特殊性进行的一种课堂美术教学,是一种展示能力素质型的教学。在乡土课中,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进行粘贴、拼贴、小雕刻、插接、编织、拼摆、镶嵌、扎捆等,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了家乡的这些别具一格的有特点的物产资源,培养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由于这些特有的物产取之方便,又容易被学生接受,有着亲切感,所以,对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商及求知欲有着其他东西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5)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我们中学美术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研究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适合现代学生性格特征的新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依据现代中学生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特征,集合各种资源和方法,激发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6)毕加索的概括是精彩的:“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如何在他的成长的过程中去保持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品质。”高雅艺术进校园,把艺术教育渗透到学生中,美术欣赏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应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万花筒很好看,因为它多变,对学生来说,充满好奇,才能用心去观察,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能燃放出五颜六色七彩烟花的礼炮,而不是可以填实的容器,作为艺术教师,首先需要开放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像一个孩子一样,用心去体验和获得我们周围新奇与具有魅力的一切。
参考文献:
[1]阎增武.美学原理导论.黄河出版社,1999.
[2]沈周.新美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
[3]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7(1).
有关中学音乐教育论文范文二:简析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还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使他们在学习音乐时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美。倾听美的声音,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使他们对学习音乐能有更大的兴趣。本文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力方面进行阐述,分别从听、唱、想、说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力。
关键词:音乐课程;音乐认识;音乐欣赏;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61-01
在新课改进行过程中,高中音乐教学也发生了改变,单纯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起不到促进作用,所以,现在的音乐教学,需要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有兴趣接触音乐时,学生才能用心去体会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力,只有学生对音乐具备欣赏的能力,能从音乐中获得快乐,能在音乐倾听中获得收获,才能对他们进一步的音乐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所以说,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根据音乐欣赏的这一特性,教师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一、引导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
在音乐教学中,如果向学生进行灌输式的学习,那么他们在对音乐进行倾听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应付,他们在听过乐曲之后也体会不到乐曲所表达的内涵,感受不到音乐体现出来的美。所以,教师在面对具有独立思想的高中生进行音乐教学时,要使学生发挥其主动性,在课堂活动中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就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利用“听”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在接触音乐作品时,要对这个作品进行了解,离不开“听”。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倾听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在倾听过程中,使他们同时进行思考,边听边想,来达到对音乐作品的初步感受。例如,教师在播放音乐作品前提出如下问题:这首曲子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你在听了之后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完成对音乐作品的“听”,通过认真“听”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2.利用“唱”来促使学生了解作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听音乐是教学的主要活动,要体会到音乐中的真正情感,还需要学生把乐曲唱出来。学生在唱的过程中,通过感受音乐的韵律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把握音乐的主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能让学生边唱边想边体会,提高他们运用思维感受音乐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时,对于音乐作品中学生比较深刻的部分,可以让他们唱出来,通过唱来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一个层次。
3.利用“想”促进学生音乐思维的创新性。通过倾听乐曲,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在脑海中对音乐表达的内容进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对音乐的具体形象。通过“想”体会到了音乐中包含的真实情感,促进了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在音乐学习中,他们能积极地进行思考,来深刻体会乐曲表达的情感。例如,在对歌曲《长江之歌》进行欣赏时,学生对这首歌曲比较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省略利用背景故事进行导入的环节,直接让学生通过倾听来想象,激发了学生想象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4.利用“说”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在了解和倾听音乐作品之后,学生对作品有了初步了解,这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在思维中整理自己欣赏音乐所获得的体会,从而加深对音乐的体验。例如,进行第一节中的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第六(悲怆)交响曲》的教学时,鉴于学生对其不太了解,在让学生说自己对音乐的体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一些简单的体会和认识,例如,说出乐曲表达的情感基调、乐曲的特点等。“说”的锻炼,可以让学生对音乐欣赏的体会从在思维中思考转换到用语言表达,这个过程使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表达的内涵进行了再次思考,加深了他们对音乐作品的体会。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力
1.多听音乐作品。听音乐是对音乐作品进行了解的初步阶段,只有对音乐不断倾听,才能对音乐中乐感和旋律有更深的体会。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就是在不断的倾听中获得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自觉性,使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不断提高。
2.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在对音乐进行欣赏时,对音乐创作的背景进行了解可以促使学生对音乐更深的感受,所以,对于音乐背景知识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促进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时期,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作品《第六(悲怆)交响曲》就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贫苦,社会的黑暗、动荡不安,整部作品悲剧性的形象和气氛贯彻始终。
三、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利用不同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
1.从乐曲本身着手。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时,一些作品和学生的欣赏兴趣不同,为了调动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作品创作时的背景小故事作为音乐作品的导入,使学生对这些小故事感兴趣的同时,把兴趣转移到对乐曲本身上,使学生在了解了乐曲的背景后对作品更加了解。这样在进行欣赏时,学生就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乐曲中,与音乐进行交流,提高他们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2.利用学生熟知的作品。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很多学生都不熟悉,这样的作品学生在欣赏时往往会因为陌生而产生排斥的情绪。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作为导入,把同种乐器在演奏不同曲目时的技巧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促进音乐知识的吸收。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只有音乐理论的教学结合音乐欣赏才能促进学生对音乐中美的体会。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欣赏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他们能体会到音乐学习能为自己带来乐趣和美的感受,这对他们学习音乐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有关中学音乐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论文
2.关于音乐教育论文
3.关于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4.初中音乐教育论文
5.音乐教育论文精选范文
6.有关初中音乐论文范文
有关中学音乐教育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