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生的散文随笔

发布时间:2017-02-16 12:45

一丝乌云,遮挡不了太阳的光辉;一次灾难,破坏不了勇者的励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励志人生的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励志人生的散文随笔

励志人生的散文随笔:坚持下来的人赢到最后

我经常收到一些在校大学生的来信,询问关于实习和学业该如何分配时间的问题。比如:“公司说最好全职实习,那上课怎么办?”“我现在大四下学期要写论文,但是也要实习,如果申请一个月的假期,我的实习位置很快就会被人顶替。我在这家公司实习快一年了,眼看着到了决定能否转正的关键时期,我不想这样放弃。”

我想了想自己带过的实习生,好像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仔细问问,无非就是无法平衡学业和实习的问题。他们确实困惑,但给人的感觉是,这些年轻人不能承受一点点的压力和紧迫感。我曾经仔细观察过他们的工作状态,看到了下面的现象:中午一到就看不见人影,不到下午两点不回来;一到下班时间就开始相互召唤着大声商量去哪里吃饭、唱歌;微博上常有一起吃吃喝喝的照片,工作做不完就出去玩,之后再回来加班到深夜,然后抱怨没有时间兼顾学业。

同事之间吃饭、唱歌、交流感情当然可以,但对实习生来讲,这并不重要。如果你有时间吃喝玩乐,为什么不能回宿舍写论文看书做作业呢?你的时间真的是被公司拿走了吗?

为什么公司愿意招名校的学生作为实习生甚至是正式员工?这也一直让二本学校出身的我觉得很委屈。直到有机会到北大进行了两年的交流学习,我才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一直都觉得名校生也就是高考成绩高一点儿,后面怎么样还是要看个人发展。但经历了这两年我忽然明白,名校意味着更坚韧的态度,更笃定的信念。

这两年中,我学会了在半小时内吃饭、换教室,习惯了中午上课时依然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见识了上课的时候一回头,看见某帅哥捧着一寸厚的英文原版书大快朵颐地阅读,也适应了期末考试全部结束后,依然到图书馆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些很硬的东西也许并非来自个人意愿,更多的是环境的迫使,但结果是,这些学生从中学会了承担压力,让内心坚强,并能更好地平衡时间。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也学会下意识地强迫自己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希望自己也能变得和名校生一样优秀,而不是自怨自艾。

我的很多师弟师妹在各种很有名的公司供职,bcg、麦肯锡、宝洁、ibm等,他们几乎每一个人在此之前都经历了漫长的实习以及艰苦的面试。我的一个师妹,大一时申请了我的实习生,但是面试没通过。我跟她讲了问题所在,没想到她真的用了两年的时间去弥补自己的缺陷,大三时重新申请,成功入围。在实习期间,她也要去上课,也要参加社会活动、交朋友、写论文。一年之后她留在了公司,去年申请到了唯一的名额,去美国总部边读书边工作。我曾经跟她说,看着你我都觉得累。可结果是,她不去谁去呢?还有比她更能坚持的人吗?

记得临近大学毕业那段时间,因为即将在著名的k公司转正,我被邀请去一些学校分享关于实习和找工作的经验。很多同学都问了我同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让你成功地从实习生转正,拿到我们都渴望的录用通知书?k公司很少招应届毕业生的呀。”

我的答案是,坚持和不懈的努力。

我记得大四那年,周一到周五我都要在公司上班,晚上回到宿舍熬夜写毕业论文,周五晚上坐一夜火车回东北,回学校参加各种考试,周日晚上再坐火车回到北京。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两个月。

我曾经以为就我一个人经历过那么痛苦的挣扎,后来四处询问那些已经顺利入职且发展非常快的新员工:“你们当年是怎么过来的?”

“晚上写论文,还有周末。结束加班到晚上睡觉不是还有两个小时吗?”

“就坚持着,一边上课一边写论文。我出国交换的时候也是前10分钟还在打工洗碗,后10分钟已经在上课了。”

“都是挤时间,哪有那么多整块的时间啊。白天来实习,有课的时候就坐公交车回去上课,写作业写到深夜两三点,早晨8点起来继续上班或者上课。这也没什么,都熬过去了。”

有时候,一直坚持就能成就一件事。那么多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还等什么呢?

励志人生的散文随笔:栽跟头要趁早

若没有17岁那年乡试失意的经历,也就不会有董其昌后来的一举成名。因此他说,栽跟头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日后的成就也不会那么高!

隆庆五年(1571年),在松江府(今上海一带)的乡试中,一位年仅17岁的少年高中第二名。这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这位少年却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兴高采烈,甚至在看到榜文的时候,眼中流露出的竟是不甘与惊诧。

个中原因,有点让人啼笑皆非——因为这次的解元,也就是乡试第一名,不是外人,而是他的堂侄。他和堂侄的年龄与受教育经历非常相似,三天的考试结束后,两人不仅一起喝酒出游,还详细地聊各自答卷的内容。正是因为知根知底,所以他才这么不服气。他的文采远超堂侄,不知为什么居然名落其后。他非常气愤,在拜见主考官的时候,便忍不住委婉地进行了询问。主考官是当地郡守,也是进士出身,自然爱才惜才。对方见少年秀才来询问,也不回避,先是大赞了少年的文章,称其当为第一,又娓娓道来,说因为他答卷的字写得太差,所以才被降为第二名。

需要说明的是,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中,对书法字体也有相应的规定。虽然明清两代要求的字体不同,但书法也占科举成绩的一部分。

得知原委后,17岁少年的表情只能用一个字形容:囧。他尴尬且狼狈地带着满腹羞愧离开了郡守府。此后,他发愤临池,苦练书法,并潜心结交了一批书林妙手,常常与书法名士在一起切磋研习。

他的家境非常一般,实际上,在考中进士之前,他的生活一直很困顿。早先考中秀才之后,他凭着这个小小的文凭,到嘉兴平湖一个姓冯的人家做了教书先生。因为家里贫穷,他平时只能穿着白布单袍,练字的纸也买得不多。由于练字成痴,他把纸写完之后,常常意犹未尽,就在衣服上接着写。时间长了,他的衣服、屏帷、床帐之上,都是淋漓的墨迹。

有付出,必定会有收获。万历十七年(1589年),34岁的董其昌终于一举成名,以二甲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中进士,并且因为文章、书法俱佳而被选为庶吉士。

他的书法不仅得到了明朝皇室的认可,在清朝更是被推崇备至。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非常垂青董其昌的书法,清代的应试字体更是以他的字体为标准。康熙还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段很长的跋语,说他的书法“天姿迥异……非诸家所能及也”,并爱屋及乌地对继承其衣钵的另一位书法家也青眼有加,礼遇厚待。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但这话要是让董其昌说,应该是:“栽跟头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日后的成就也不会那么高!”挫折谁都会遇到,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日后你的高度,就取决于你今日面对挫折的态度。

励志人生的散文随笔:没有一只鸟会死在寻食的路上

一个已经计划散伙的团队,在最后一刻他决定推出最后一个项目,如果这个项目再不成功,那么就解散团队。可是就是这最后一个项目,却使整个团队起死回生,而他们推出的这个项目就是广受好评的手机应用“唱吧”,而他就是“唱吧”的创始人陈华。

虽然只是一个手机应用,可是他却在推出后的第五天在没有任何推荐的情况下,就成为苹果app store里下载量第一的手机应用,而“唱吧”也成了很多人手机里必备的软件之一。同时已有风投愿意为这款“还未找到合适的盈利渠道,并且近期不打算盈利”的软件掏出近千万美元。

更让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唱吧”在近5个月内即吸引了近百万用户,而且如韩红、宋丹丹等这样的明星大腕也时常会跑到“唱吧”上“小露一手”,而在“唱吧”唱歌的网友更是数不胜数,有几岁的小孩,也有七八十岁的老人……

其实当初“唱吧”软件的上线完全是偶然,在XX年2月,陈华从阿里巴巴辞职后,开始自己创业。陈华带着来自酷讯、阿里巴巴、开心网的创业团队,开始寻找一个“靠谱”的产品方向。

很快陈华就定位于做电商,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下,两个月后陈华推出了导购促销网站最淘网,可是最淘网并没有达到预期增长效果,最后在苦苦坚持了几个月后依然没有任何起色,陈华只好放弃了最淘网。

在放弃最淘网后,陈华的团队陷入了一个创业的怪圈,只要有人提出一个创业计划,马上就会有好几个同事出来否定这个计划,几个月下来,一个创业计划都没有通过。最后就在团队计划解散的时候,陈华提出了最后一个项目:做一个普通人唱歌的ktv软件,陈华给团队介绍道,现在ktv的兴起就满足了很多人唱歌的需要,可是为什么不能开发一款手机上类似的软件呢?

尽管陈华的设想很好,可是还是遭到了同事们的反对,最后在几个方案里,勉强通过了陈华的方案,做一款ktv唱歌软件。XX年春节后,陈华团队开始投入唱歌软件的研发。为此,工程师翻阅了很多关于声音的理论书籍,并专程跑到唱片公司去请教。

因为是团队的最后一个项目,因此整个团队都付出了全部的努力,让陈华没有想到的是“唱吧”刚一上线就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欢迎,而下载量更是高居第一,这远远超出了陈华和同事们的预想。

众多明星开始进驻“唱吧”,而更让陈华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好声音》栏目组也找到陈华准备和“唱吧”合作,邀请一批学员到“唱吧”开唱。

据业内人士分析“唱吧”的估值已达到7500万美元。而目前包括陈华在内“唱吧”只有16名员工,可以说陈华给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一股旋风。

有记者采访陈华,为什么能够在那么多的项目失败后仍坚持下来?陈华说道:没有一只鸟会死在寻食的路上,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对创业来说,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放弃。

没有一只鸟会死在寻食的路上,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不放弃就永远不会有失败的那天,当我们放弃的时候,正是失败的时候。

励志人生的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1.人生励志感悟散文随笔精选

2.人生励志感悟散文随笔

3.关于励志的散文

4.关于励志都散文

5.关于励志1000字左右散文

励志人生的散文随笔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