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

发布时间:2017-06-17 02:56

《一个人和一幅画》是第一单元“回归自然”这一主题中安排的最后一篇课文!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在授课前该如何备课呢?以下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欢迎阅读!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闲适.猎奇.流溢.兴趣盎然.莫名其妙”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反复品读中,结合老人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

3、感受老人那种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和美好情怀;

2、理解这一幅画的的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侧面描写对人物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由题质疑

板书课题“一幅画和一个人”,提问:齐读课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这些疑问

1、我想知道是一幅怎样的画和一个怎样的人?

2、我想知道这幅画和这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3、我想知道这个人和这幅画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把字音读正确。

2、出示重点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粗犷 闲适 端详 猎奇 景致 挽留 山坳 流溢

郁郁葱葱 漫无边际 兴趣盎然 莫名其妙

3、出示一个()的人和一幅()的画,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适当的词语,并说出自己填写的理由。

4、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读书,采用互读互检等方式,练习正确流利读书。

5、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再次熟悉课文,尝试说出选择的理由。

第二课时

一、出示中心话题,形成探究主题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个人和这幅画,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找一找,画一画,并说说理由。

3、自己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

4、最后全班交流,以读促悟,读中感悟。

学生可能会从四个方面的入手谈自己感动之处

1、围绕老人的外貌和手的细致描写来谈。

2、围绕老人的动作描写来谈。

3、围绕老人的语言描写来谈。体会老人的执着与坚强。

老人的语言很简单,在和我的多次对话中都是回答简单的一个字——“啊”,竟有六次之多;话虽不多但很纯朴的一个老人。

4、围绕老人的那幅画来谈。

“两个小人儿,都握着铁锹,在种树。”引导学生通过体会“两个”来感受老人内心的孤独。

二、抓重点段落,升华情感。

围绕课文最后一段的情景描写,体会老人的美好情怀。结合重点词语“歌声”“身影”“晚霞”的特殊含义来理解?

三、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全文。

四、拓展练笔

假设老人当选了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你打算怎么给他写颁奖词?练一练。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文章的开头,无边的绿色把人吸引,那是群山“一碧千里远,万木匆匆天际蓝”的美景。有谁能想到这漫山遍野的绿竟出自一位老人之手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我提出这个问题,请学生在书中画出相关语句,并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能够根据书中的语句阐述自己的理解,体验与领会交织,理解的更为深入。此时,我又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体会朗读相关语句。读中品,品中读。情感在读中升华,感悟在读中更为透彻!

教学于此,我想,是我的教学触及了学生的情绪吧,使得他们笔下生辉不逊于老师。“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语文课程标准》)喜之于心,运之于笔,更应是教者如植树老人一般:执着与爱的收获!

我在今后教学中,一定多写 “下水文”。因为这样当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便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下笔如行云流水,尽吐其言,尽舒其情,加上这篇文章真挚感人,写颁奖词,当然就信手拈来了。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