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方面的论文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管理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程管理方面的论文范文一:10kV配电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110kV客户配电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环境条件的影响
对10kV配电工程来说,环境条件对其产生较大影响。这主要是由于10kV配电工程项目大部分分布在郊区,这些地区相对偏僻,环境条件比较恶劣,这些因素对我国10kV配电工程项目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如果位置偏僻,其基础设施不完善,直接导致配电工程各项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原材料的输送不便,技术设备的调试、运行等工作也存在很多麻烦。除此之外,恶劣的条件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日常施工和管理工作构成较大的障碍。
1.2管理模式粗放、陈旧
目前,我国10kV客户配电工程在管理模式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仍占主要地位,其管理人员在指挥项目工作、提高组织和工作效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弊端也十分明显,例如:管理模式粗放、陈旧,在沟通、协调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且其权责不明、职责不清,对项目各项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目前10kV客户配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也是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的多元化必然要求。
210kV客户配电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2.1计划管理
2.1.1WBS的应用
对10kV客户配电工程项目管理来说,计划管理主要按照项目计划,合理安排项目进度,同时制定合理预算计划,以求在工期内完成项目任务,同时控制成本,保证完成质量。其主要步骤如下:对10kV客户配电工程项目各阶段的交付物进行定义;明确项目任务,并用WBS,即工程项目分解结构图的形式反映出来;结合工程项目的总体情况建立逻辑关系图,明确各分项任务之间的关系;为项目各任务分配时间,并确定每个项目部成员对时间的支配情况;结合各项任务的具体情况配置相应的人员、资源;确定管理支持性任务,并对任务分配情况进行计划汇总。在工程项目分解结构图(WBS)的基础上,对10kV客户配电工程项目的各工作进行计划和时间安排。总之,客户配电工程项目分解结构图(WBS)的目的就是将工程项目进行分解,使整个项目变成内容简单、容易控制成本和进行检查工作的、相对独立的工作单元,并将个工作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整个项目中的构成、位置用图直观的表示。WBS是10kV客户配电工程项目进行进度计划、时间分配、资源配置及进行成本预算的依据和基础。
2.1.2关键路线法的应用
在对10kV客户配电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计划时,关键线路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是比较有效且常用的方法,对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最早开工时间与最迟开工时间相同时,对应的作业在关键路线上,可以画出计划网络图中的关键路线,如图1粗线所示,关键路线为1→3→5→6→8。在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利用专门的项目管理软件,将10kV客户配电工程项目的任务、工期、资源等元素的逻辑关系输入电脑,项目管理软件便可根据这些关系生成关键路径。在实际应用中需特别注意的是CPM技术分析方法是在理想情况下对项目进行分析的,如:事先明确项目完成时间、假设项目活动持续时间不变,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因此,现实操作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型的CPM技术分析法一般结合非确定型的PERT网络分析法,共同作用于项目管理活动中,首先用CP根据各项任务的逻辑关系求出关键路径,然后对所得到的关键路径上的各项工作用PERT网络分析法估算出其期望和方差,最后得出某项项目在某时间段内能够完成的概率,将每项活动采用三点估计法(乐观时间、最可能时间及悲观时间)来对项目活动的持续时间进行估算,进而通过计算得出某项项目活动的期望,其公式如下:Ti=(ai+4mi+bi)/6式中:ai表示第i活动的乐观埋单时间;mi表示第i活动的的最可能时间;bi表示第i活动的悲观时间,根据β分布的方差计算方法以,第i活动的持续时间方差为:δ2=(bi-ai)2/36PERT分析法认为整个项目完成的总时间是各项工作完成的时间之和,且服从正态分布因而得到整个10kV客户配电工程建设项目完成的时间τ=∑τi和方差δ2=∑δi2及标准差δ。由此,可以得出正态分布曲线,根据正态分布规律,可知+δ~±3δ范围内完成的各自概率,便可得出不可压缩的最小周期。
2.2控制管理
控制管理在10kV客户配电工程项目开展和管理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现作具体分析:
①进度控制。在10kV客户配电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需对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包括工程项目的已完成工程量、持续时间、资源消耗指标等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要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实际与计划存在差异的原因,并且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
②工程领料控制。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组应建立工程材料领用表,由工程材料管理人员或者项目管理人员对实际领料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找出与计划材料用度存在的差别,并及时对工程材料进行控制和计划,减少意外因素对10kV配电工程项目的影响。
③安全质量控制。安全质量控制主要是指通过制定工程项目计划,对进场设备材料严格审查、控制施工过程,并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审核报验工程资料等,采用多种手段,如:巡视、抽检、旁站、自检、专业施工等,对10kV客户配电程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同时,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对安全工具、施工机具检验、把关,并加强对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做好对作业环境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④进度款回收进度控制。在这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制定进度款回收计划或控制系列表格,并按照这些计划对进度款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实时跟踪进度款的实际回收与计划回收工作的相关数据以及存在的差距,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2.3验收管理
验收管理主要是指项目的内部验收工作,即指由项目工程多个项目组共同参与,包括工程项目小组、专业施工小组、公司质检部、设计预算部等,同时以工程项目的所规定的验收要求进行竣工项目的验收工作,对不合格的项目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必要时,验收管理人应员出具工程整改通知书,要求项目组对项目进行限期整改,并进行一系列的复查工作,直到项目合格并通过的验收程序。对10kV客户配电工程项目组来说,应该依据规定,对项目实际实施的实际投入与计划投入存在的差异,并编写总结报告,综合评定项目实际项目完成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3结束语
综上分析,我国在10kV客户配电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10kV客户配电工程项目以及整个供电系统的发展。因此,应通过计划管理、控制管理、验收管理等方式对整个项目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实现电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工程管理方面的论文范文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其存在的不足
(1)监管单位管理模式。是指监管单位受到业主的委托,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对施工工程的质量、成本控制、进度和管理合同等方面进行管理。这是目前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常用的管理模式。在之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监管单位管理模式的责任分划并不详细,对工程管理的有所欠缺。在现实中,监管单位管理模式却是“名不符实”,主要是:⑴监管单位主要的工作在施工阶段对施工进行管理,他们并不参与设计阶段和招标投标阶段,所以这样的管理流程并不是完善的;⑵主要负责质量监管的监管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质量监管上,很少关注投资和进度这两个阶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监管的不到位,忽视了监管在这两个阶段的重要性;⑶这种管理模式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所给的待遇水平却比较低,使得监管单位不能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2)DBB(设计-招标-建设)模式。这是一种国际工程管理模式,其特点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施工顺序(由设计-招标-建设)进行施工,后一阶段的施工必须在前期阶段完成之后才可以进行。由于DBB模式对于施工顺序有严格的要求,所花费的时间就需要的多,花费的时间多也意味着业主在项目管理上所花费的费用就会增多,时间一长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就会应发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因此DBB模式存在着项目时间长,业主管理成本高,容易导致项目的索赔纠纷等缺点。
(3)总承包商管理模式。总承包商管理模式就是DB(设计-建造)模式,是指把项目管理的成本都包含在设备、服务之间,并将其承包给总承包商,由承包商对项目进行实施、承担和管理。承包商在根据合同要求完成该项目后将其移交给业主。在移交前主要是由总承包商负责项目管理,是因为他们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比较丰富,对工程项目管理有一定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DB模式却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业主将项目移交给承包商后,总承包商负责不到位,就会导致项目管理出现问题,总承包商虽然要承担项目责任,但是最终的责任仍是由业主承担。所以这种总承包商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的不足。
(4)二合一(建设—管理)项目管理模式。目前,大多数的电力企业的责任制度是将项目建设与项目管理合在一起的法人制度。就是由投资者组建项目公司,并承担项目法人资格,对工程项目实施全面负责。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由项目公司的项目法人实行宏观管理模式,在施工单位内部实行微观的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将两者协调来实现二合一的项目管理模式。但是这种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⑴建设-管理合二为一,这种权职过于集中,不利于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很难有效地控制投资资金的利用;⑵工程项目的法人和管理者都由投资者承当,会使得法人和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⑶在项目建设所招募的设计、施工人员,他们对于后期的项目管理缺乏经验,让他们来进行管理就难以起到好的效果,而且也不利于其他工程项目的建设。
(5)CM管理模式与PM管理模式。CM管理模式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使用快速路径的方法进行项目管理的模式。快速路径法就是把设计工作分成基础建设工程、上部结构工程、装修工程、安装工程等几个阶段来逐步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在完成一个阶段的设计后,在进行相应的工程项目施工招标,然后在进行建设施工。PM管理模式是按照合同来开发该项目,项目管理单位为业主提供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工程进行整体规划。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单位需要在实施整个项目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安全运行、施工进度等进行控制,有效地降低成本,并在工程竣工后负责工程的验收。这种管理模式是现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取得效果比较理想的管理模式。
二、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
2.1改进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应扩大工程项目监管制度的范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将项目设计加入项目工程管理中去,让监管人员介入,加强对设计过程的控制,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或者由业主聘请一些专业的投资管理人员,让他们对项目投资进行监管。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业主要加大对施工进度的关注,定期去工地视察,从而加强监管单位对工程进度的重视。此外,在监管单位内部建立一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监管人员进行奖惩制度,提高将按人员的责任意识。
2.2利用多元化模式完善DBB管理模式。
针对于DBB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我们可以利用其它管理模式(CM管理模式、PM管理模式等)对其进行弥补。目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常用的将CM模式和DBB模式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CM管理模式是由CM公司与业主签订成本加利润合同的定价方法,来处理施工与设计之间的矛盾。使得工程监管单位在项目施工的前期进入监管,利用快速路径法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提前实现工程目标,弥补DBB模式的不足,不仅可以缩短施工周期,还可以节约投资成本,是业主可以提前获得收益。
2.3加强对总承包商模式的监控。
在承包商模式下,如果业主不加强对管理模式控制是很难避免的问题发生的,只有业主加大了对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视,总承包商才会尽心尽职的做好监管工作,所以加强监管和控制是很有必要的。业主对总承包商模式的监控应涉及项目设计、项目施工、施工质量、招标以及投资等方面。同时,对总承包商的监控也必须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进行,预见性地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进行监测。
2.4将项目建设与管理分离。
建设和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问题,这种合二为一的法人制度,难以对项目资金的投入进行有效的控制。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利用建管分离的模型,实现建设、管理分离效果,在完成阶段性项目建设后,将建设资源利用到下一阶段的项目建设中去,请来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管理,这样做有利于专业的施工管理,提高管理效果。建设部门不再负责项目管理,就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工程建设的质量的提高,而加上专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这样就可以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工程管理方面的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2.浅谈工程管理论文
3.建筑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4.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5.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方面的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