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环节压力

发布时间:2017-02-18 17:47

太极拳是我国名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瑰宝,虽起源于我国,但如今却已插上翱翔的翅膀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人们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都可以看到打太极拳的人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练太极拳环节压力。欢迎阅读!

练太极拳环节压力

练太极拳环节压力

一,舒适为本,愉悦自我

许多练习太极拳的人都强调“刻苦练功”,但越“刻苦”越容易出现动作僵硬、精神紧张、神意呆滞的现象,从而不仅不能取得练太极拳的乐趣和所应有的健身效果,甚至有人还会出现因锻炼不得法而损伤身体的现象。

现代人练习太极拳最大的好处能愉悦自我,缓解精神压力,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可以将太极拳作为防寒解压运动。

太极文化所推崇和传播的太极拳,讲究练拳时“找舒适”,找到舒适“舒适练。”不舒服是练拳不得法的缘故,因此,会越练越舒适,越练越愉悦,越练躯体气血越通达,越练内心越幸福。

当代人生活紧张,因此,普及这种“找舒适,舒适练”的太极拳,对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促进气血循环,帮助实现延年益寿很有好处。

二,自然呼吸,了无痕迹

我们所主张的太极拳,不强调用特殊的呼吸法。太极拳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应与大自然的山河日月一样,不过分地强调什麼,更不去设定特殊的呼吸法,练拳的时如果过分强调呼吸,则违背了太极拳自然无为的本来状态。

行拳走架的过程中不管呼吸,就如水入沙中,了无痕迹,这样天长日久,则“深细匀长”的呼吸状态反而会自然形成,从而在不知不自觉中进入练太极拳的美好意境,这样,身体反而能自然而然地获得健康,精神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滋养。

三,借假修真,锤炼神意

我们所推崇的太极拳,非常讲究借假修真——凭藉形象思维,把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的景象,通过“摹拟”想像的方式,“制造”出某种、数种、数十种具体的物象,然後通过这些“虚无”的具体物象。

来修炼自身的内在真意——真意就是“有意若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就是“时机与奥妙”出现的瞬间,这个瞬间太极拳称之为“神意的隐显”。

太极拳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徵,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项目所能概括的;甚至,比日本医学专家所宣导的(著名的《脑内革命》一书的作者)“脑内革命”更有可操作性。

专家认为“制造形象”的右脑锻炼法,是延缓衰老的最好方法,因为“右脑具有人类睿智的精华”。

太极拳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自中国古人“借假修真”的智慧,是最好的右脑锻炼法。

四,静动一如,空中妙有

“静中触动动犹静”,“意在先,内气催姿势”等身心功夫的内在启动顺序——这些传统太极拳的真髓,必须予以保留之、传播之,否则,不仅仅是太极拳、太极文化领域的重大损失,而且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损失。<<<冬季补水排毒健身小运动

失去了这些“反求诸己”、“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技艺、理念,太极文化的核心内涵就会大打折扣。太极文化体系中的太极拳技艺,其阴阳变化规律,其动作姿势的产生,都是因静而动,因内达外的。舍此就会“本末倒置”,离“道”日远。

五,祛病延年,和谐身心

太极文化体系中的太极拳拳友之间的交流途径,依次以推手(亦称揉手、搭手、獦手)、穿手(川手)、散手的进步阶梯来进行训练的。在此过程中,要遵循“戒定 慧”三学途径。

“戒”就是戒用力,避免“角力、蛮推”等;“定”就是中定安舒,平和流通,舍己从人;“慧”就是生发出太极拳的智慧来,身心和谐,常乐我净。

太极拳功夫体系中的太极拳拳友之间的交流途径,比如推手(推手是内部师兄弟之间的功夫训练),不是意气之争,不是功夫高低中的输赢,而是战胜自己想用力的习惯。

让心态在压力面前保持轻松平衡,让躯体在交流的过程中,气血更好的流通——通过这种方式来检验神意气(太极之阴)和形体动作(太极之阳)是否成为整体,太极拳的盤拳走架是否正确等。

此外,这也是一种相互之间通过神意气进行深层次渗透性按摩的有效方式,对促进太极拳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和身心修养很有帮助,既文明又有情趣,既高雅又健身效果明显。

符合现代人文明交往的需要,也符合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更能取得祛病延年、健美身形、和畅气血,完美身心的效果来。

一句话,太极拳拳友之间的交流途径,目的不是为了争强好胜,不是为了打败他人,而是为了战胜自己,让自己摆脱有限生命和世俗况味的桎梏,去参阴阳造化,享受“延年益寿不老春”之乐趣,从而全方位地优化身心,优化生命。

六,中正安舒,调剂阴阳

太极文化体系中的太极拳,并不把动作的是否漂亮,是否有难度当成练拳的标准,而是主张以松稳慢匀、松散透空、松空圆满、松化净定的内在精神境界的高度和谐为使命。

松稳慢匀

松,就是从神态到动作都不能紧张;稳,就是从精神到体态都要保持平衡;慢,就是动作缓慢;匀,就是动作、姿势、呼吸都均匀。

松散透空

散是均匀的散开、混化,意识带动内外之气均匀的布满虚空;透身体的通透度要好,没有僵直、凹凸、阻碍之处;空是真正的身心通达。

松空圆满

空了之後才能圆、才能流通;然後,能量才能充满,生机才能显现。

松化净定

化是混化、混融、交流、融汇之意;净是内心裏没有想不开的问题,宁静祥和;定是中正,中定、中空,作用是调济阴阳使之归於平和、平衡。

以上四个途径,是修学太极文化逐一抵达的身心境界——通过内功境界、水性境界、神明境界来一点点实现。不管今生今世是否能达到之,则太极文化的修学者,一定要追求之。

七,底蕴深厚,中华道统

太极文化体系中的太极拳,和目前流行的太极拳没有更多的关联,其语汇和术语,内涵和境界,表达的途径和方式,自成体系,均来自于师传,并在小范围内传承。

由於太极文化的思想脉博和精神气质,缘自佛之广大,道之精微,儒之至极,医之气化,武之内求,因此其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真正中华道统文化的结晶。

中华道统,是一脉相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内求本具的智慧体系、思想体系。这个体系以“知内而达外”——先认知生命活动,通过“修身”来优化生命,圆满身心,进而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过程,主要以通达“理”和“事”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太极文化的理就是太极思维方式;太极文化的事是太极拳功夫(内功心法、拳架、思维含三为一)的实践锤炼。

八,含三为一,次第分明

“一生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个宇宙化生规律,埋藏著太极文化的核心秘密和核心机理,掌握了这个核心秘密和核心机理,太极功夫的锤炼也就水到渠成,摸到了门径。

“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语汇,源自中国人对宇宙自然和生命活动的关注。精,代表著皮肉筋脉骨和体液;气包含著内气和外气;神,一而二地具备神和意两种物质内涵。

锤炼和熏修太极功夫的终极目的,是促使人的“精气神”迈入更细微、更纯净的境界。如何抵达这种境界呢?按照 太极文化含三为一的方式同时参研,就会次第分明的获得提升。

含三为一,次第分明的太极文化体系因缘而生,因存而进,因传而及。太极文化传播体系,笔者根据自身所学内容,梳理了自身悟觉太极智慧的有效途径,以三大拳术、三大老师、三大道统、三大境界的途径来实现自身的太极功夫和人生境界。

只有次第分明的掌握了太极文化的这些内涵,勤于修持,修持,则太极文化也就能“操之在己”了。

九,十三总势,阶及神明

太极之体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後退、左顾、右盼、中定,这些内涵必须迭加联运地融在身心锤炼中。

不可须臾离也;这些内涵必须形成一种自动化——如如不动,如来如去——使自身的性情和智慧,不偏不倚,平衡中正、阴阳中含三为一时时调济;从而以“中和之性”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步入“阶及神明”的境界——实现“明心见性”。

也许会有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只要抱著“只求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不断地去“默识揣摩”,则 “豁然开朗”的喜悦,就会不断涌现。

“阶及神明”的“太极之象”的境界,也许就能在不期然间来临。或许这一切终究不能实现,但身心的喜悦、健康长寿的幸福,必然能伴随太极文化爱好者的一生。这样,所有的努力也就会展示出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太极拳的特点

(一) 轻松柔和

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所以,练习一两遍太极拳以后,会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会出现气喘等现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太极拳练习。

(二) 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前后连贯,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动作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三) 圆活自然

(四) 协调完整

太极拳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的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

在练习过程中,要以腰为轴,上肢和下肢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切忌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呆滞等现象。

练太极拳环节压力相关文章:

1.男人练太极拳的好处

2.杨式太极拳的七个阶段

3.练太极拳对人体的影响

4.太极拳的慢练快用

5.习练太极拳时如何做到正真的松

6.练太极拳提高睡眠质量增强体力

练太极拳环节压力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