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陆小曼的文章_关于写陆小曼的文章

发布时间:2017-05-16 14:30

对于陆小曼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无不熟悉。因为她是民国时期的社交名媛,有「南唐北陆」之称,与当时的唐英,各据中国社交界的半壁江山。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写陆小曼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写陆小曼的文章_关于写陆小曼的文章

写陆小曼的文章篇1:精致女子之陆小曼

上海这个城市从一开始映入人们的眼帘起就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感觉,既是妖娆的风景又略带着一些沧桑的微凉。从小生长在这个城市的陆小曼带着都市的娇情又有点经世事后苍凉的灵动。也不知道是都市渲染了她,还是她给这个温暖的地方带去了些许的苍凉,或许他们在时间的痕迹里成了彼此的风景。

有人说:她是不可不看的风景。就像站在桥上的人儿,一直都在找寻着装饰着自己梦境的明月,她却装饰了别人的窗子。学校里,她是闻名的“校园皇后”总会有那么多人环绕着周围,是众人心里中的偶像,是那天上最美的虹,是绚烂在春天里最艳丽的花蕾。她是“东方美人”,在洋人眼中是那样的神圣。瞭望!那场景仿若注视着维纳斯时那种没有任何瑕疵的眼神,不加修饰却能风韵满楼。

她聪明伶俐着,让见着的人着了魔似的赞叹,接受了那个时代最好的教育,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习外文,精通英语和法语,会弹钢琴,似乎那个时代所有的新事物,所有的好事都聚集在她的身上一样,让人为之迷恋、为之动容。她会写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绘画、朗诵、唱戏无一不通,多才华又加上容貌出众,真的是不可不看的风景。

她是振动20世界20年代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开始学画时那样的认真,学过一阵子后,或许是领悟能力的非凡,不屑于课堂的无味,时作时辍。由于她悟性高,很快掌握了细笔工整密体的画法,她临摹了宋代院体画,明仇英的人物画,清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颇得神韵。在北京圣心学堂又学习着西方的油画,静物写生和风景临摹,画画的女孩似乎都有一种天然的美丽,如画。她的画既有中国画线条的特点,又有西洋绘画光影的特点,她的画作纯任天然,润泽秀丽,也许就像文字一样每一笔一个色彩都是来自笔者心灵深处的呼唤。

1931年春日陆小曼画了一幅山水长卷,这幅山水画秀润天成、清逸雅致,令人感叹。有人这样题字:“东坡论画鄙形似,懒瓒云山写意多,摘得骊龙颔下物,何须粉本拓山河。”徐志摩常把这张手卷带在身上,在直到志摩飞越济南不幸坐飞机触山身亡,画作因放在铁箧中可见这幅画的珍贵,倾注的心血也就有懂得的人才知道,至少对于志摩是那样的。自此,陆小曼一直保存着这幅珍贵的画作。

疏林坡岸、浅水遥岑,意境清远萧疏。用笔轻而松,墨色简淡,却厚重清温,无纤细浮薄之感,能以淡墨简笔,有神地笼罩住整个画面,可谓“天真幽淡,似嫩实苍”。出生在江南的女子,天生的就对江南风景有着迷恋,她取景江南山水和园林景物,笔墨坚实豪放,有时草草点缀,而意已足,形成沉着酣肆的风貌。有时细细刻画,谨密中仍具浑沦的气势。她善作设色山水,笔触细腻,格调有幽雅淡远之趣,到了晚年则入苍茫空寥之境。像她存世的《江边绿阴图》、《黄山松阁图》、《归樵图》及《黄鹤楼图》《翠峰冥色图》、《寒林策杖图》等画作都可谓精品。“用色淡淡的,用笔细细的,那是陆小曼天生的本事,再配上小型楷字字带骨带肉,题字又古又秀”。或许这才是对她细腻最好的描摹。

她的诗清新俏丽,文章蕴藉婉约,亦可胃是一代才女,旷世佳人。“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愁肠的宣泄处处是带着沧桑的醋意,“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人生匆匆而过,先走的人让人惋惜和悲恸,活着的人何尝又不是一种折磨和煎熬呢?或许她的世界里最真实的那一面也只有在诗人的溺爱下,或是蝴蝶飞走后才表露出来,也许她一直是那样的真实,只是愚钝的我们,没有那么早透,那么的懂得。不管是之前的王庚还是后来的翁瑞午,真正让她痛哭的也只是志摩,尽管孤寂时的依偎还是花儿绚烂时的匆匆而过,那也只是淡淡一抹。

她的文字伤透纸背,用情至深,倾注的情感带着经历世事,悲欢离散,仿佛就在那一霎那即刻就是诗人一样。《哭摩》里到处充斥悲伤,思维肆意的泛滥,哪管那会儿梦幻般的飞升,心碎的感觉连同着这文字一样碎,渴望像佛经里那样相信缘,相信来世的相逢或是梦境中续缘,感情的泛滥似滔滔之江水,五载的缘份举案齐眉,足以让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一不小心就受伤,足以让她回想,惶恐失去的无助。哭着哭着就不似人间四月天,不懂了冬的寒凉,于她,世界只有那个秋凉,那场大雾,那次飞不过苍穹的心酸旅行。

她是爱了的,尽管世俗给了太多的谩骂,太多的不平,或许蝴蝶太美,没得不愿意有任何的污秽和瑕疵,她只是默默的承受,静默有时候却是最深沉的爱恋。志摩说她一双眼睛里也在说话,睛光里荡着,心泉的秘密。如此聪慧的女子,怎能不会懂得诗人的倾慕呢,又如何对爱着人的离去而不伤痛呢?

是是非非,人们的流言蜚语就让它说去吧!错错对对,谁能说的清楚呢?就让那一卷卷诗行淌在时间的细碎里流浪吧!灿烂纷飞,谀辞来过,佳人玲珑皆是梦。

1964年的那个春天,正值万物复苏,桃花盛开的季节。曾经是那一道不得不看的风景,在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最终在医院孤独无奈之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许多是是非非,但留给人们最多的是她另一个精神世界——她的绘画作品,将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载史册,千古流芳,永久的保存下去。

——停云落笔2014/12/10

写陆小曼的文章篇2:“作女”陆小曼

摘要:陆小曼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跳来跳去的女性,她任性自私,贪玩爱奢靡,好美食华服,喜欢新鲜刺激,虽然身体病弱,折腾起来的能量却超大。

陆小曼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跳来跳去的女性,她任性自私,贪玩爱奢靡,好美食华服,喜欢新鲜刺激,虽然身体病弱,折腾起来的能量却超大。

陆小曼可谓衔着金汤匙出生,她的父亲曾任财政司长和赋税司长多年,创办中华储蓄银行。陆家连生八个男孩都夭亡,剩下一个陆小曼如珠似宝地养大。上的是最好的学校,得到的都是最好的。她自己也像是被天使亲吻过的女子,生得美,气质如空谷幽兰。擅丹青,工戏曲,精通法文,英文,十九岁时做过外交总长顾维钧的助手。

初嫁陆军上校王赓,比她大八岁,长得英气勃发,努力上进,仕途一片光明,对她也是捧在手心地宠。可是她不喜欢,嫌他工作太努力,嫌他木讷不解风情。

陆小曼和徐志摩恋爱了。在当时那种鼓吹娜拉出走,婚恋自由的大氛围里,也无人责备徐陆。——真挚的爱情只能成全,怎能阻碍呢?那不成了法海、王母娘娘吗?

徐志摩会写诗写日记,哪怕一点点痛也会叫的凄伤哀婉,一点点爱也会写得缠绵悱恻。若是遇到阻碍,那情感更是火一般热烈,酒一般沉醉了。王赓不会写诗,军人出身的他也善于隐忍,即使再痛他也会咬断银牙活血吞。

人之所以是文明人,在于人具有理性。感情是属于自己的,但不能过度放纵自己的感情,伤害无辜的人。这一点徐志摩不懂,陆小曼更不懂,他们都是被生活和他人宠坏的孩子,只知道说:我喜欢,我爱,我要。看不见他人的苦痛。

徐志摩抛弃张幼仪时,张正怀着孩子,他命她堕胎。她说堕胎很危险,他却冷冷地说,坐火车还有死人的呢。离婚后第一时间跑去给心上人报喜,根本不管这个失婚女子言语不通,身怀六甲,如何苦痛不堪。在他身上多情和绝情奇怪的复合在一起。

陆小曼闹离婚时也是翻天覆地,仿佛不离婚就要死去。她当时也怀有身孕,所有人都劝她生下孩子。可是她竟是连这几个月都等不及,铁了心要堕胎。结果因堕胎伤了身体的根本,从此不能再生育。(据她对王映霞讲:一过夫妻生活就会昏厥)也是心硬得让人惧怕。

两个任性自私的孩子终于走到了一起。

新婚喜宴上,嘉宾满堂,证婚人梁启超给两人劈头盖脑一顿骂:“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

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

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这样声严厉色的训斥就是放在单对单的场合都让人羞愧难过,更何况此时。新人当觉如沃冰雪,汗下如浆。这位火爆脾气的长者是徐志摩和王赓的老师,当年志摩追求他内定的儿媳妇林徽因时,他就曾写信劝徐:不要用他人的苦痛易自己的快乐。志摩回信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此时丝毫体面都没给他们留。

若二人能听进心里,珍惜他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以爱情为动力,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徐志摩还没什么,毕竟是他老师。陆小曼估计起了逆反心理,她本就是个内心有反骨的女子。况且她不认为自己错了。她勇敢奔赴真爱,何等可敬可佩,该给她鼓掌才对,怎么能骂她?她心中一万个不要听。这些本意要点醒她的话,在她听来全是嘲讽。也因此对身边的丈夫起了轻蔑心:看你做人多失败,结婚居然被人骂成这样。——她那样被捧凤凰一样长大,从来听到的都是夸赞,何曾听过这样的痛骂?

在梁启超看来,为人应自律自强、奋发向上。作为老师他看不惯徐志摩的耽于幻想,儿女情长,做事浅尝辄止,明明有资质可以有更大成就,却因绯闻名满天下。而陆小曼的做派他更是看得真真儿的,看似优雅美丽的女孩儿,实则是一朵艳丽的罂粟花,让人迷醉也让人毁灭,绝非徐志摩良配。估计她婚前堕胎的事梁也知道,这样没有妻性,没有母性,只会风花雪月的女子如果不能痛改前非,岂不又要害了他的一个得意弟子?所以他要骂醒他们。

王子和公主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柴米油盐的麻烦来了。陆小曼嫁给徐志摩之初也想做个好妻子。徐家虽然不喜欢陆小曼,但也在硖石给他们准备了新居,毕竟徐家只有志摩这个独生子。徐家是当地首富,秉承的是古老谨严的治家方式。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有很多规矩。而陆小曼从小被父母娇养溺爱,与徐家自是格格不入。在硖石度蜜月时,公婆看不惯陆小曼的做派,去北京投奔了张幼仪,打脸打得啪啪响。

同时也断了给徐志摩的经济供给,要求他们自立。估计最初徐家父母是想以经济手段逼迫陆小曼改掉奢侈靡费的生活习惯。可是既已成习惯,哪是容易改掉的?这一招不但没有逼出一个好媳妇,反逼得儿子四处兼职赚钱,英年早逝。对徐父来说,这口血吐得该有多惨痛?所以,在他的余年里一直视陆小曼如仇寇。

娜拉的自由也不是简单的一摔门就可以获取的。她对郁达夫的前妻王映霞抱怨,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志摩对我不但没有过去那么好,而且干预我的生活,叫我不要打牌,不要抽鸦片,管头管脚。我过不了这样拘束的生活。我是笼中的小鸟,我要飞,飞向郁郁苍苍的树林,自由自在。”

爱的火焰很快就暗淡了。这其实很自然,人性中常有这样的时候,没得到时渴之慕之,思之想之,柔肠寸断,有如病酒。一旦到手,新鲜劲儿一过,又往往觉得不过如此。

幸福仿佛是朵烟花,匆匆一绽就消弭在茫茫夜空。

梁启超的担忧应验。最初的蜜月期一过,陆小曼就迫不及待奔到那些纸醉金迷的朋友身边,奔回金粉世界,一切都是那样令人迷醉。旋转的舞池,华美的衣裳,她又成了那个国色天香的陆小姐。

一个人的习惯怎么可能一夕之间全都改过来?况且从儿时养成的喜好是深入骨髓的,她那些欢场上的朋友还在,舞厅、赌场、酒店都还在。你让她怎么改?

一个人向下坠很容易,纵着自己,爱着自己,怜着自己就好了。有无数的理由和借口在下面等着,如同柔软的天鹅绒绸缎一样包裹着。

而向上则很难,需要自律,自我约束,拒绝诱惑,拒绝那些好心来邀约自己的人,忍受不理解自己的冷嘲热讽,洗尽铅华,做一个诗人的好太太。一块璞玉变成美玉得经历千敲万凿,方能绽放玉的光辉。以陆小曼的资质,她也能做一个绝不逊色于林徽因、凌淑华的诗人或画家。

但是她怕吃苦受累,不肯努力。她还没玩够,她早已习惯了自我中心,恣意纵情。难道因为再婚就要降低生活水准吗?在银钱上,陆小曼似乎从来没有概念,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没有了就要。慵懒、随性、挥霍、铺张,这才是她的本来面目。恋爱时给志摩的信说因为家庭不幸福才沉沦在歌舞中,那也不算是骗徐志摩,是她自己的幻觉。陆小曼在心中认为自己就是那样的女子,绝不肯承认自己是徐父眼中那个又懒又馋,奢侈靡费,只会撒娇卖痴的女子。

而徐志摩恐怕此刻心中也是极大的幻灭感。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爱所以无限放大了对方的美好,认定她是一个被环境压迫着的女子,一心要解救她,要让她觅见灵魂,展露才华,成为最优秀的女性。多么一厢情愿。

一个人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必须先打碎旧有的自己,再重铸一个新我。所以突破必须从内开始,有内在的强烈想要改变的愿望,再付诸行动,拒绝所有的旧行为,旧思想,凡事从新,一点点改变,就像细胞的死亡和新生一样,慢慢改换全身的细胞。

只能叹一声,真的是各人都有自己的命,都有属于自己的开悟时刻。那一刻未到来的时候,只能任凭命运的车辙碾过生命。或许这就叫磨炼。

就人生哲学而言,陆小曼奉行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她似乎心魂总是在漂移,连她自己都把控不住,所以她需要找一个寄托,一个能控制她的人。当她以为她的爱情在志摩那里,所以她闹得天翻地覆也要离婚。然而,拼尽一切来到那人身边,发现未见得有多幸福,倒似乎痛苦更多一些。相比较而言,未走到一起时的那些相思、愁肠和眼泪倒显得那么摄人心魂。两人的志趣、爱好、追求,对未来的设想竟如此不同。志摩性格绵软,好面子,绅士风度,喜欢自然,喜欢清静,总想在文学的天地里大有作为。

陆小曼夜夜笙歌曼舞,灯红酒绿,有帅哥美女相伴,调调情说说爱,而她一定是座中最美最雅最令人爱慕的那朵花。给追求自己的人一点苦头吃,再赏点儿甜头,那是她驾轻就熟的本事,怎舍得不用?她是那样忙,以致于徐志摩写信抱怨:

“你真的不知道我曾经怎样渴望和你并肩散一次步,或同出去吃一餐饭,或同看一次电影,也叫别人

写陆小曼的文章_关于写陆小曼的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