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7-06-26 12:50

什么是夏至节气?夏至是一年白昼最长的一个节气,夏至气温多以闷热、多雨为主,从中医学上讲也是人体阳气最盛而阴气滋生、阴阳交替的一个时节。那么什么是夏至节气呢?

夏至节气是什么意思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每年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日。“至”是“极”的意思,夏至也叫“日长至”。过了夏至,太阳的直射点逐渐往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短,夜晚一天比一天长。

夏至节气是什么意思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有哪些传统禁忌

夏至是农事很重要的节气。俗以为夏至天气变坏会对农作物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农家在夏至里忌讳很多。

《清嘉录》云:”夏至日为交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据说这些禁事都是害怕会引起老天爷下雨。

夏至节气是什么意思

夏至最忌有雷雨。俗谚云:”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过去农家还把夏至到小暑之间的十五天。分成头时(上时)、二时(中时)和末时三段,称为”三时“,头时三天、二时五天、末时七天。俗忌末时下雨,以为会影响收成。又忌时中雨和时末雷,认为会带来水灾。所以,最好是夏至里别下雨,别打雷。

河南一带,还有夏至赶逢在五月前期、后期的占候禁忌。谚云:”夏至五月头,不种芝麻也吃油;夏至五月终,十个油房九个空。“不种芝麻也吃油,说明其他庄稼长得好,丰收了。十个油房九个空,则表示出整个年景的歉收、萧条。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夏至是哪天

2.夏至日出日落时间是几点

3.夏至节气的气候特点

4.夏至节气的含义

5.夏至的准确时间及习俗

6.夏至日和冬至日有什么关系

7.夏至节气的由来

8.广东夏至的三大习俗

9.夏至为什么要吃鸡蛋

10.无锡夏至有哪些习俗

夏至节气是什么意思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