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病虫防治及采收贮藏
生姜的病虫防治和采收贮藏是生姜栽培后期的重要要素。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如何进行生姜的病虫防治和采收贮藏。
生姜的病虫防治
生姜虫害
主要有姜螟(玉米螟),其食性很杂,危害时以幼虫咬食嫩茎,钻到茎中继续危害,使地上部茎叶枯萎,故又叫钻心虫。防治方法:在发生初期发现枯心苗,即被害叶片因失水而卷曲,即可用刀将螟虫连同受害苗茎叶一齐割除,杀死或烧毁,使其基部再发分枝补缺。药剂防治要在虫卵孵化高峰期,螟虫尚未钻入心叶蛀食之前,叶面喷洒90%敌百虫800-900液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或敌杀死2000-3000倍液等,亦可用这些药剂注入。
生姜病害
主要有姜腐烂病、斑点病、炭疽病等。其中以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或青枯病)为生姜产区中最常见,在各姜区普通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产,对生姜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制约生姜发展的一大因素。
生姜腐烂病,初发病时,植株叶片变黄,萎蔫,反卷,变黄部分和绿色部分之间界限不明显。病叶由基部向上发展,最后整株变黄枯死。茎基部和地下根茎部受害处稍微变软,淡褐色,水渍状。如将病茎基部或根部横切检查,病部维管束变色,用手挤压,
有污白色黏液从维管束部分溢出。发病后期,内部组织呈糜烂状,溢出灰白色汁液,仅留下完整的表皮。在茎基部和姜块腐烂后,常因腐败性细菌进一步侵入,发生恶臭。
本病由细菌青枯假单孢侵染引起。病菌主要在种姜病部内越冬,生长期间借灌溉水,雨水及昆虫等传播,从植株茎基部和生姜的自然裂口或机械伤口侵入,日平均温度25℃以上时,潜育期一般6-8天,最短3天,最长11天。15-20℃为41天,15℃以下很少发病。高温、多雨病害发生重。
生姜腐烂病的发病期长,传播途径多,防治较为困难,因而在栽培上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以切断传播途径,尽可能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发病重地块轮作2-3年或水旱轮作1年。选用无病种姜栽植,栽种生姜前先用甲醛100倍液浸种6小时,闷种6小时,或种姜切开后,用1%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或蘸木灰封住种姜伤面,避免病菌从伤口侵入。深沟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除渍水。生姜腐烂病菌是酸性,整地时,每亩增施消石灰100千克,调整土壤呈微碱性,可控制病害发生。种植生姜所用的有机肥料必须经充分腐熟后使用。避免用污染水灌溉。当田间发现病株后,除应及时摘除中心病株外,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然后用干净的无菌土掩埋。
生姜的采收贮藏
1.采收
生姜的采收可分为收种姜、嫩姜、鲜姜三种。
(1)收种姜
生姜与其他作物不同,种姜发芽长成新株后,留在土中不会腐烂,重量一般不会减轻,辣味反而增强,仍可收回食用,南方称之“偷娘姜”,北方则称“扒老姜”。一般在苗高20-30厘米,具5-6片叶,新姜开始形成时,即可采收。采收方法:先用小铲将种姜上的土挖开一些,一手用手指把姜株按住,不让姜株晃动,另一手用狭长的刀子或竹签把种姜挖出。注意尽挖土,少伤根。收后立即将挖穴用土填满拍实。出口创汇生姜或在生姜腐烂病严重地块不宜收种姜,而等到与收嫩姜或生长结束时随老姜一起收。
(2)收嫩姜
初秋天气转凉,在根茎旺盛生长期,植株旺盛分枝,形成株丛时,趁姜块鲜嫩,提前收获,谓收嫩姜。这时采收的新姜组织鲜嫩含水分多,辣味轻,含水量多,适宜于加工腌渍,酱渍和糖渍。收嫩姜越早产量越低,但品质较好;采收越迟,根茎越成熟纤维增加,辣味加重,品质下降,但产量提高,故应适时采收。
(3)收老姜,或称收鲜姜
一般在当地初霜来临之前,植株大部分茎叶开始枯黄,地下根状茎已充分老熟时采收。要选晴天挖收,一般应在收获前2-3天浇一次水,使土壤湿润,土质疏松。收获时可用手将生姜整株拔出或用镢整株刨出,轻轻抖落根茎上的泥土,剪去地上部茎叶,保留2厘米左右的地上残茎,摘去根,不用晾晒即可贮藏,以免晒后表皮发皱。
2.贮藏
生姜的贮藏方法有堆藏、沙土层积贮藏、井窖贮藏、长方形卧式窖藏、坑道贮藏、射线照射贮藏等,虽然贮藏方法是多种多样,但贮藏期间环境条件应保持一致。贮藏适宜温度以11-13℃,湿度90%-95%为最好。若温度低于10℃,生姜易受冷害不能长期贮藏,若温度高于15℃,则生姜贮藏期间易发芽,病害也严重。湿度过低姜块易失水萎蔫,降低食用品质。田间发病的姜块也不宜贮藏,现将常用的几种贮藏方法介绍如下:
(1)堆藏法
生姜作加工处理需要进行短期贮藏保鲜。进行短期贮藏保鲜时,生姜收获后,严格挑选,剔除受冻,受伤和病虫危害的姜块,可散堆在仓库内,也可装入竹篓垛放在仓库内,生姜堆内注意设通风筒,保持库温18-20℃,气温下降时应增加覆盖物保温,气温高时,可减少覆盖物,并通风降温。
(2)沙土层积贮藏
利用地下防空洞或大仓库进行贮藏,即在地面铺一层湿沙,然后将生姜竖立密排其上,每排一层姜盖5-6厘米厚的湿沙,其上再放姜,如此可堆至0.8-1米高约1米宽的长方形垛,最上部盖一层10厘米厚的湿沙,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垛中间立一个用细竹竿捆成的直径约100米米的通风束,并放入温度计、测量垛温。垛的四周用湿沙密封。注意通风,地面切勿进水。为防止姜垛湿度过大,前半月可打开薄膜。
(3)井窖贮藏
生姜长期贮藏多采用井窖贮藏。井窖的位置应选在地势高,避风向阳的山坡地或丘陵地,向下挖一坛式井窖。口径60厘米左右,深2-2.5米,下部直径1-1.3米,在井壁上每隔50厘米,由上向下挖脚踏坑,在井下按120度角均匀向三个方向掘进,各挖一个顶部圆拱形的洞室、洞室高1.3米,直径1-1.2米,每室可贮藏姜块约500千克左右,贮姜时剔除病、伤、烂姜,将姜块竖摆洞内,每排一层姜,撒盖5-6厘米厚的清洁润湿细沙,湿度掌握以手握成团,落地散开为度。一直到摆到高1米左右,然后用砖块和泥草封闭洞口。在井口搭小雨棚防雨。进窖初期外界气温较高,姜块呼吸热较多,井口敞开通气散热,到气温降到0℃左右时,应封闭井口,当气温降到-5至-10℃时,应用草把塞紧井口,上盖薄膜和草帘,气温转暖后又要随时减少覆盖,使之通气。窖藏期间要定期检查,特别是入窖后半月内要检查,如有异常现象要及时翻窖,检查前要通风换气,以保安全。
3.包装
(1)生姜出口标准要求:生姜出口一般分为新肉姜和老肉姜两种。
①新肉姜: 即成熟采收后立即送外贸出口有关单位,要求生姜外观新鲜,饱满,具有正常的淡金黄色形体完整,连体姜块分开后单支姜块重量不低于10克,无病虫机械损伤,无冻害,无水渍,无烂坏,基本无泥沙(表面允许沾泥沙0.5%-1%)。
②老肉姜: 成熟后采收的新姜,经过入窖贮藏一段时间,姜块各枝顶部已完全愈合的老姜。收购标准基本同上,但要求姜块较大,连枝单块重达250克以上。
(2)保鲜生姜加工整理:按上述标准要求收购的新肉姜或老肉姜经过原料入库,清洗等工序,对收购姜块逐一挑选,个别未洗净的姜块进行清洗。
(3)分级包装:一般出口生姜分类M、L、LL、LLL四个级别。M级为150-200克,L级为200-250克,LL级250-300克,LLL级300-350克。包装时包装人员再次检查是否有病,是否洗净,再按规格大小,依次装入标有标记符号的塑料成品箱内。包装外要将塑料袋充盈起来装入结实纸箱中,要将袋口包扎严实。纸箱强度要能抗集装箱运输中的震动,合盖后要严。成品箱装满后,入成品库时,要更加注意轻搬轻放,成品入库后,一般码垛5-6个,注意此时四个级别应单独码垛,垛与垛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并用醒目标示标记。成品库要求地面整洁,无其他杂物存放,温度保持在13℃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
保鲜生姜对运输的要求是轻装轻卸,防热防冻,目前以集装箱装运为主。
生姜的病虫防治及采收贮藏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