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脚下论毫厘

发布时间:2016-12-02 08:03

什么是太极脚,怎样修炼太极脚? 太极功夫的根基是太极脚。有了太极脚理论方可提高认识和理解的层次。下面是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太极脚下论毫厘。

太极脚下论毫厘

太极脚功是综合功力,练拳先练脚是首先训练的课目。是不是修炼太极脚之后,太极功夫可以一通百通呢?不全是这样。练拳、 技击,其根在脚,但脚与踝以上各大关节、躯干,都要协调一致紧密配合。脚下松通,在技击中固然占优势,但身手妄动,也不会收到阴阳变动之效果,这也需要练家用心去体悟。

练家的功夫已经达到把握太极脚的阴阳变化。余下的时间就是修炼,以“内求学”的学习方法,可以身知、体悟到前所未有的理解,把握太极拳学。

还有一个修炼中要十分关注的脚下容易出现的、一般人不知、知道了又难以改正的谬误。早在明代,王宗岳大师就警示晚生后辈,他在《太极拳论》中写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惜几百年来未被我们后来练家注意。今天笔者提出来已经晚了,如果练家警觉起来,注意起来,在练拳实践中,时时纠正,也许可以补救。

太极脚下论毫厘

太极脚下论毫厘

“差之毫厘”,差在什么地方?在脚下。

脚下的谬误早在20世纪20年代青年太极拳家杨禹廷就察觉了,因此他非常注意研究解决在太极拳根基训练中如何防止脚下出现“病变”而影响整体拳艺的拳法。于是他改革太极拳教学。创造了“八方线”教学法,以八方线培养学子正确地修炼太极拳学,有效地把握脚下的方向、方位,控制住脚下谬误的产生,培养了一批太极拳家和教练。这是划时代的贡献,它是解决了在太极拳训练中脚下出偏。练拳中易出现方向性、方位性偏差的高层次教学法。

练拳脚下一定要正。常说“学拳容易,改拳难”,“千里”之谬,要“万里”去纠正。因此太极脚基础功一定要牢固,毫厘也差之不得。

欲在太极拳学领域里有所成就,请学练八方线,轻扶八方线,手脚不离八方线,头脑中有八方线。如此脚下不谬误,身上有功夫。

延伸阅读:

太极脚的修炼

传统太极拳,多则可达一百余势的。但是一套拳中,仅有十几个拳,两种钩形,掌却多达几十种。几代拳人,多在掌与掌中间下功夫,在拳与拳中间变换、漫游。初练拳的人,一时找不到太极拳的感觉。就是练拳多年的人,也难以找到太极拳的奇妙之处。为什么?皆因没练“太极脚”。

“太极脚”说拳论上早有定论。太极拳的功夫从浅到深,“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但脚下的功夫是筑基功,不能忽视。练过多年拳的人,不能与人家较技,被对方手一扶,,就力不从心,四肢僵硬,腰背死板。为什么?没有练“太极脚”。

《十三式行功心解》中云:“其根在脚”,只练拳、练拳而不练脚,只能说练了半截拳。拳论要求,“行于手指”,您一味在拳、掌上练动作,出手拙笨,难以练好太极拳。

把练太极拳的人比作一颗大树是十分形象的。人的双腿和两脚的神经是扎在地下深深的根,躯体是大树之干,上肢是枝杈,手是树叶。你练拳之时,是往地下慢慢扎根的过程,功夫越大根基越深,手只是不着力的树叶——“形于手指”,如果你跟树叶较劲,用力去推它,你一定会扑空跌出去。

拳论云“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上下相随人难进”。你在高明的拳师面前,绝对站立不稳,失去重心,因为你这半截拳,在“完整一气”面前当然要失败。

“其根在脚”是一条修炼太极拳的捷径、会走路就应该会练拳。因为脚下重心均为自然变转。人类走路的走法,便是太极拳的步法。

太极脚下论毫厘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