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职称论文

发布时间:2017-04-06 17:34

初中语文可以让学生间接地了解社会,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意识。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职称论文,仅供参考!

初中语文职称论文篇一

谈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世间没有真正不需要友爱和感情的学生,饱含真情的语文教师一定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使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初中生;情感教育;微笑;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241-01

语文教学,向来是百花齐放,不拘一格;课堂教学更是声情并茂,起伏跌宕;而优化课堂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却不太容易。情感是语文教学中课堂活跃的重要因素。教学的情感性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中学习,并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情感品质。要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就必须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现在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情感教育作些探讨。

一、情感教育要求语文教师应有正确地学生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带着微笑走进课堂。

1、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一定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并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可以成才的,更要相信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说说教师的积极情感对语文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古人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充分说明了教育效果与师生感情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爱等积极情感必然能激发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喜爱等积极的态度,和愿意同老师接近的交往倾向。教师愉快、乐观的情绪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使学生也快乐起来,让学生感到与老师的交往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从而乐于与老师交往,喜欢听你的课。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3、语文教师应带着微笑走进课堂。我喜欢带着微笑走进课堂,微笑着给学生讲课。记得,有位学生曾对我说过:“老师,你微笑着走进教室的那天,我最专心,最认真,我喜欢你的微笑。”从那时起,我便时常带着微笑走进教室,哪怕心情不好,我也微笑。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些爱我的学生。我会把一切不顺心的事抛在语文课堂外,永远以微笑的面容出现在学生面前,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这就是所谓的快乐学语文。

二、情感教育应以语文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语言为基础

1、语文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想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质。知识渊博是情感富有的源头,一个知识贫乏,不善说话的语文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无形中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大有助于语文教学。

2、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变化多样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师要学会说话,敢于说话,并有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声望。善于结合与学生实际有联系的事例,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让学生笑得前仰后合,将学生之心紧紧系住。丰富的语言可以给学生带来欢笑,一个有幽默感的老师不仅给学生带去快乐,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到亲切。

三、情感教育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善于换位思考,进行角色互换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转变。长久以来,语文教师熟于扮演固定的角色,教师总爱把学生看成一个个任人摆布的物体。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尊重、欣赏、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其人格。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应以真诚为基础。表里如一的真情实感是师生情感交流成功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时常进行换位思考。遇到问题时,应自问:“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进行角色交换。只有这样,师生之间地情感才会越来越深。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喜欢上你的语文课。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爱屋及乌”,意思是说,由于爱某一个人,连同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也都爱。如果师生之间关系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可信、可爱,学生喜欢你,因此就会喜欢听你讲的课。“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教师若能经常进行换位思考,角色互换,就能建立良好地师生关系,有利于搞好语文教学。师生之间有时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导致过激的言行,使人际关系更加恶化。消解这种不快情感的最理智的方式就是心理换位――试着把自己置于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你就会发现,其实对方他也有自己的道理。教师经常进行角色互换,建立良好地师生关系,是搞好语文教学的有利条件。

四、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应对每位学生做出公正的评价

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每节课都在为之而努力奋斗。因此,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有意无意间所表露出来的创新闪光点。这样学生会非常喜欢上你的课,特别是对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学生,哪怕只是一点进步,都应当给予肯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长处与短处、顺利与挫折,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力,保持稳定的情绪,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总而言之,建立教育“情感场”,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良药。包含真情的语文教师一定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喜欢在充满爱和愉快的环境中成长,世间没有真正不需要友爱和感情的学生。于漪有一句口头禅:“教师的天职就是爱学生。”夏丐尊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如此,语文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从而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 班 华,主编.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2] 朱慕荣,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 贾晓波,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心理.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3.

初中语文职称论文篇二

初中语文训练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训”就是语文教师的指导、引领;而“练”则是指学生的实践和操作。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是一个初学者,他们绝对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引领,所以才形成了教与学之间师生互动的过程,而这个教与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训练”

关键词:培养语感;阅读文本培养学生情感培养写作的基本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40-0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那么什么是语文“训练”?在语文教学中“训”就是语文教师的指导、引领;而“练”则是指学生的实践和操作。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是一个初学者,他们绝对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引领,所以才形成了教与学之间师生互动的过程,而这个教与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训练”。可见语文“训练”就是必须要有师生互动。

现在的语文课堂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有的语文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标,改变以往的“满堂灌”、“一言堂”,开始着力于创新、感悟、熏陶,却忽略了语文“训练”。一说到语文“训练”,就自然成了“习题训练、题海战术”,这和新课标规定的素质教育、人文素养实际上是完全不相符的。就算有些语文教师即使注重语文“训练”,也只是在要求学生掌握某些最基本的技能时才选择训练,而新课标规定的“感悟”能力、“创新”能力则是没有办法训练出来。

语文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写作,这要靠扎扎实实的语文训练来实现。而语文训练,不只是一种语文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学生自我感悟生成的基本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对文本产生自我情感的必由之路。当然对于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应该好好研究怎样的语文“训练”,才能更好的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新课标的目标。下面我谈一下我对初中语文“训练”的看法。

一、培养语感,是初中语文训练的核心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语感离不开对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条件。语感是一种能力,一种技能,要使语文知识升华为语感,就要有一个不断训练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赏,便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文训练。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可从以下二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

从古诗阅读中培养学生直觉的语感。古诗中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找出关键点后,引导学生对该类文章的阅读,即可培养学生对语感的直觉性。例如:《木兰诗》中写到木兰凯旋时“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通过老师指出“堂、强、郎、乡”等关键点,就能使学生从直觉上感受到木兰欢乐愉快的心情。

从语言文字的意蕴中培养学生整体的语感。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而不是条分缕析作具体的理解和切分。黄河浪《故乡的榕树》围绕故乡的榕树,在回忆中描述了许多有关的人、事(儿时划船的趣事、神话传说、烧纸钱、用液汁治癣、折枝祭祀、榕树下的休憩谈笑、夏夜纳凉……),其深厚的意蕴便是旨在抒发他长期蓄积在心头的浓浓的思乡情。

在语文阅读中,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感悟”,都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感悟”。这种“感悟”就形成了一个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多向互动沟通的生动对话,这种“悟性”也是要靠培养、靠训练的,只有经过语文训练才能达到把文质兼美的文字转换成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达到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写就通,一说就顺。

二、阅读文本是初中语文训练的基础

在语文训练中,阅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我强调阅读的三个步骤:第一是朗读课文,把握大意“,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初步了解文章“写的什么”。 要求学生感知和领悟文本,走近文本。第二是速读课文,分析结构、理清思路怎样写的?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对话,学生可以把握结构,理清思路。第三是精读课文,揣摩写法,主要是欣赏评价

阅读训练就是语文训练中的一种思维训练。先看一则语文教师追求“创新阅读”,而没有重视阅读训练的失败之例:在《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有的学生从骗子的无耻行径中居然读出了,骗子以欺骗谋生,欺骗是他们的职业,他们也付出了相应的脑力、体力。这种任凭学生随心所欲的解读,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失落了。失败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正确理解文本之。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文本,就必须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文本,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因素。至于创造性的阅读,只有在正确理解文本之后才能进行,如果学生连文章都没有读懂,如何去谈创新呢?学生根本不理解文意,当然不免出现以上的所为“创新阅读”。

三、培养学生情感是初中语文训练的升华

作为语文教师,创设语文教学情景,呈现生活情思,让学生感到有趣,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心理体验的过程,从而培养情感。如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或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或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或以小品、哑剧、音乐剧、舞蹈等各种文艺形式来表现。例如在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以小品表演,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就会真正走进文本,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就会把握文本的中心思想和人文内涵。学生就很自然地产生爱、恨、喜、悲等情感,与作品主人公同欢同乐、同喜同悲,情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感受和理解,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现课文的内容和精神此时的语文教师应充分地融入到学生的中间,激励学生想读就读,将读书的兴致及时转化为自我体验;激励学生想说就说,将心中所感所思及时表达。这样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得以满足,又对语文产生兴趣,更使师生互动得到落实。 四、培养写作的基本能力是初中语文训练的最终目标 我认为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非常重要。写作是一种技能,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每个人都能进行写作,但要写出真正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就必须要具备写作的基本能力,如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就要靠语文训练来的获得。例如我在教《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讲到我赖床不起时被爸爸暴打,而后爸爸又打车送我,还给我送棉衣等,这些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爸爸对我什么样的感情呢? 学生们积极发言。我总结后积极引导学生如何作文,并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学生在模仿这篇作文的同时还有好多创新,这次作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注重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多地思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变教为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品尝学习的乐趣,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实现语文训练。

初中语文职称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