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7-05-27 15:55

儿科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儿科病人心理特征具有特殊性,在对儿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时,要抓住儿科病人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使患儿早日康复。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科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儿科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篇1

儿科病人的心理护理探讨

心理护理(Psychological care)是指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受到积极影响,从而使病人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常用的方法有启发、诱导、说服、解释、安慰、调整环境等,通过多种方法的运用使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等得到疏导,从而使病人摆脱困境[1]。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有交往原则、启迪原则、针对性原则、自我护理原则等。在临床工作中,掌握病人一般心理活动规律,根据病人心理需求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是护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儿科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儿科病人心理特征具有特殊性,因此,对于儿科病人来说,其心理护理也与成人与老人心理护理有着很大的不同[2]。

1 儿科心理护理特征

儿科病人由于年龄较小,其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对于疾病认识和理解能力较为低下,一般情况下,儿科病人的心理活动变化与疾病发展与治疗情况的变化密切相关[3]。首先,儿科病人活泼好动、自控能力较为低下,其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儿科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注意力转移的情况,这就成为儿科病人心理护理的难点。其次,儿科病人常伴有分离性焦虑和恐惧,由于幼儿对父母的依恋程度较高,一旦住院,使其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就会导致分离性焦虑心理,而且儿科病人对疾病的不适应和对诊疗手段的畏惧,往往产生恐惧的心理,直接表现为哭闹、拒食等。再次,儿科病人存在交流障碍,由于儿科病人语言发展能力是有限的,在生病期间,很难通过语言交流来了解其心理状态。此外,儿科病人处于儿童身心迅速发展时期,但受到疾病折磨,在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态下,儿童往往行为退化,出现尿床、骂人、不能独立进食等状况。

2 儿科病人心理护理

2.1 疾病对患儿心理护理的影响。

儿科病人在住院期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家长对患儿的心理影响,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身体发育程度低,往往在家庭中处于较为特殊的地位,从而少收躯体折磨和心理折磨,而患儿生病期间,家长对患儿表现出其他时间少有的同情和关爱,并放弃了教育性要求,使患儿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其次,护理工作对患儿的影响,在儿科病人住院期间,需要遵从护士的要求,使患儿产生强烈的反感与抵触情绪,部分患儿甚至失去自我控制能力,退化到乳儿被动水平。最后,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对儿科病人的自由进行了限制,使患儿情绪化严重,忧郁和孤独感增强。基于上述因素对儿科病人心理造成的影响,作为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时,应该加强对患儿行为活动以及情绪变化的观察,同时需要对家长提出陪护要求,并指导家长掌握与患儿心理交流的原则,对于患儿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行为,家长不应过分迁就。对于由于治疗需要而限制了自由的患儿,护理人员要给予患儿补偿性的活动,譬如说,给患儿讲故事,给患儿玩具玩,教患儿进行绘画等,通过这些方式使患儿得到安抚[4]。

2.2 儿科病人恐惧反应的心理护理。

在住院期间,造成儿科病人恐惧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如:儿科病人对医院的陌生事物与环境感到恐惧和不安,尤其在对儿科病人进行检查和治疗时,当对患儿进行注射操作时,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刺激,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造成患儿不配合、反抗、哭闹等现象;疾病对儿科病人带来的生理痛苦,使其内心苦楚万分;治疗操作带给儿科病人恐惧反应,如灌汤、下胃管等。对于儿科病人恐惧反应的护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操作时,动作应轻柔,要对患儿表现出爱护,也使家长放心。对患儿的态度应该亲切,要善于引导儿科病人,使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恐惧感得到缓解,同时在对患儿进行操作治疗时,应多与患儿进行对话,使患儿的注意力转移。尽量避免采用欺骗手法和恐吓手法引导患儿接受治疗,要掌握患儿喜欢表扬的心理特点,多对患儿进行表扬和鼓励,使患儿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4]。

2.3 被动依赖和行为消退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生理心理上的合理需求,使患儿获得最好的安慰,要注意对患儿自尊心的保护,对合理的依赖心理要给以支持和理解,但是当患儿病情逐渐好转的情况下,要注意使患儿的依赖心理的消除,使患儿能够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过分依赖心理的存在。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应热情安慰,使患儿能够树立起信心,尽可能多地为患儿营造愉快、舒适的生活气氛,使患儿的生活内容丰富充满趣味,让患儿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得到缓解或消除。护理人员除了精心治疗和照顾患儿生活之外,还要主要对患儿情绪状态进行调整,特别要注意对慢性疾病或病重儿童给予心理治疗,指导患儿以良好的情绪配合治疗和护理。

3 结语

总之,在对儿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时,要与患儿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取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使患儿将护理人员当作知心朋友,使患儿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保证儿科病人及时诊断治疗,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赵秋玲,于俊风,孙文健,冯玉英.儿科病人家属常见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01):254-256

[2] P.Kamtsiuris,E.Bergmann,P.Rattay,M.Schlaud.Inanspruchnahme medizinischer Leistungen[J].Bundesgesundheitsblatt-Gesundheitsforschung-Gesundheitsschutz.2010(5-6):177-179

[3] 刘新,陶艳,徐湘蓉.心理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疗法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0(02):144-146

[4] 高志风,宋萌,贾巍.浅谈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J].中国水电医学.2010(01):168-169

儿科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篇2

浅谈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本文从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的特点入手,并站在护理医学的角度对患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面对不同心理的患儿,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心理护理;心理特点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生理及心理都处于高度发展的敏感期;在其患病住院求医过程中,对其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不亚于对患儿的生理护理。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者不但要对患儿的护理技能娴熟掌握,还要熟悉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用爱心和患儿及家长交流,通过对患儿生理及心理的全程护理,促进患儿的康复。医学界以0-14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儿童的年龄较小,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心理活动很容易随治疗过程发生变化。本文从儿童时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患儿的心理护理,笔者对此有了粗浅的认识,总结如下:

1.新生儿期及婴儿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1.1新生儿及婴儿期的心理特点。

婴儿期(0-1岁)就是指孩子出生到一周岁的年龄段。在婴儿出生到第一个月底又称新生儿期,在此年龄段患儿有极强的亲母性,对其周围的居住环境及人文环境很容易产生排斥及对抗心理;但是当其生理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患儿表现出的就是感受是愉悦的。

1.2新生儿及婴儿期的心理护理。

新生儿期的患儿受其心理特点及生理特点影响,对其进行护理时应当手法敏捷、动作熟练、力度温柔轻巧等,从多方位减轻因护理因素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对于婴儿期的患儿要依照实际状况及时为其提供各种生理及心理需求;同时对患儿的饮食起居、日常生活等进行密切关注,通过各种接触、安抚等途径增强与患儿之间的亲近感;另外,在儿科病房对其患儿进行护理的同时还要对患儿的父母做好心理调剂工作,以缓解患儿父母紧张、焦虑的状态,从而促使患儿父母的积极合作及患儿的早日康复。

2.幼儿期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2.1幼儿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幼儿期(1-3岁)是指1到3岁的儿童。在这一时期,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都非常迅速,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一些事情能用简单的语言与外界进行交流,由于其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发育尚不健全,其说话表达能力不强,想要表达的一些话语常被护理人员所不理解,患儿就会因语言原因被误解,导致治疗时情绪受到影响;有些儿童的自尊心较强或者脾气暴躁,会因此不予护理人员配合,影响治疗的效果。

2.2幼儿期儿童的心理护理。

对于幼儿期患儿的护理,护理人员应依照本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具体面对患儿时要表现出对患儿的亲近与爱抚,对于孩子的讲话要认真、仔细的聆听,从护理人员的具体表现上让患儿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他们的关怀,给患儿心目中留下美好的一面;同时还要针对不同患儿的认知水平、家庭教育环境等采用不同的护理应对措施,从多方面着手于患儿进行接触、交流,从根本上消除患儿对治疗的抵触心理,从而让患儿积极配合治疗,提升临床治疗的疗效。3.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3.1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学龄前期是指儿童从3周岁到6-7周岁这一年龄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大多接受了幼儿园的启蒙教育,生活起居也从单纯的家庭融入到集体生活。教育促使思维的发展与进步,儿童在这个阶段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同时在患病期间对父母的依赖性更加突出;甚至一些患儿以患病为借口,给父母提出平时不能满足自己所需的要求,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患病”的满足,在住院的过程中往往夸大自己的症状,这样就会给一些疾病的诊疗带来困难,影响对疾病的质量效果。

3.2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护理。

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从孩子的心理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患儿发生的一些偏激、任性等现象,应予以理解;同时给患儿父母以正确引导和解释,让患儿这些心理应激现象得到及时的处理。另外,护理人员应在护理的同时利用一切办法从不同的方面博得患儿的同情心,同时以温和的态度和患儿进行交流,让患儿感觉到护理人员是他们值得信任的亲人或朋友;在进行打针、穿刺等一些临床操作时,还要给予激励性的语言提升患儿的心理满足感及维护患儿的自尊心等,使之能以愉快的心情、愉悦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4.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4.1学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学龄期(6、7-14岁)儿童是指从6-7岁到14周岁的一个年龄段。在这个时期儿童告别了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为主导的生活模式,步入了以学习为主导的生活之中。学龄期儿童通过具体的学习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常识,对集体生活有着一定的依赖性,此时期的儿童大多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及自尊心;也有的孩子因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自卑的心理占据上风,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此时期的儿童一旦生病,受以上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害怕脱离集体而不愿住院的心理;或者因自卑住院后不愿出院,出院后不愿上学的心态;处于对科学知识认识的不足等因素,甚至出现过度的担忧自己的病情,表现出焦虑、抑郁等心理,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

4.2学龄期儿童的心理护理。

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患儿,要依照不同孩子的个性及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要有的放矢。对其护理时要客观、恰当地给患儿的病情给予解释,并及时给予患儿安慰;同时,变换不同的角色融入患儿的生活,适时地鼓励患儿对抗疾病的信心,激励患儿的战胜病魔的斗志等;另外,处于患儿对学校集体生活的向往,合理地安排师生的探望及功课的补习,让患儿在具体的临床护理中感觉到温馨、和谐,从而大大提升治疗的质量及疗效。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中,要掌握不同年龄层儿童的心理特点,坚持积极交往、适时激励、针对性护理的原则,及时做好患儿的心理疏导;同时以儿科护士职业高度的责任感,娴熟的护理技术,应对儿科护理中不同患儿的心理问题,提升患儿的治疗质量及效果,实现医院社会认知及家庭满意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谢子涵.儿科患者心理护理对疾病治疗效果研究[J].实用儿科杂志,2010.09.

[2]侯晓红.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8.

儿科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