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01-13 12:55

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藏戏与其他戏有自身的独特魅力。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藏戏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藏戏读后感篇一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即《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各剧多含有佛教内容。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

藏戏读后感篇二

主要内容: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这篇课文的作者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写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的特色。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藏戏读后感篇三

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剧种。

关于藏戏的起源问题,有人竟与八世纪时莲花生在桑耶寺开创的跳神联系在一起。其实,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八世纪,赤松德赞执政时期,桑耶寺落成之后,从天竺请来的高僧莲花生,根据佛祖释迦牟尼关于佛教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学说中的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里金刚舞一节,组织跳神法会,驱鬼酬神,为寺院开光。莲花生的传记中说:译经师在桑耶寺‘慈氏洲’译经完后,由长老手持经绕‘务孜’殿三周,排成行列,戴上假面具,击鼓跳舞,为所译经典开光。从此沿袭至今。这是西藏各寺院跳神的来历。

藏戏恰恰相反,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从十五世纪起,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虽然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人众、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为此,人们把唐东杰布视为藏戏的祖师;又因藏戏最初由美貌出众的、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人们又把藏戏叫做阿吉拉姆。阿吉,藏语意为大姐或女性;拉姆,意为仙女。当然,经过很多民间艺人的加工、充实、丰富和提高,藏戏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了。但是,藏戏真正形成自己的一套艺术形式,恐怕也是十七世纪以后的事情。

西藏民间藏戏剧团是十分普遍的。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村的广场上,或搭大帐篷,或扯大帆布,甚至没有什么遮盖(更不用说什么布景和台幕了),藏戏班子就地演出,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常常是围的水泄不通。在近代历史上,由于各地业余的、自发剧团的演出很多,慢慢形成各自的特点和风格,从而形成不同的流派。解放前西藏着名的藏戏剧团有:江孜的江嘎尔、南木林的香巴、拉萨的觉木隆和昂仁的迥巴。现在,藏戏业余剧团十分普遍,有的地方几乎每个社队都组织了一个戏班子,象拉萨郊区的墨竹工卡县,就有二十来个业余藏戏队。

藏戏读后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