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创业致富的故事
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坚定创业的决心。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农村创业致富的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农村创业致富的故事一
瓦缸养殖青蟹前景好年入500万 辞职养青蟹年入500多万
核心提示
齐肩的头发,合身的连衣裙,姣好的面容,面前的曾上玲俨然一名大美女。看着这么一个大美女,很难把她和比手掌还大的青蟹联系到一起。实际上,曾上玲是防城港市利用红树林空隙放置瓦缸养殖青蟹的首创人。一个女子成为当地养殖的标杆,这背后肯定有故事,也有不一样的创业心得。
无意
聚会上听到青蟹养殖
曾上玲的老家坐落于广西防城北部湾茅尾海域边上的一个小山村。早年间她曾是防城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单位经济效益不好,1997年夏天,曾上玲辞职下海了。“就是不甘心呗。”曾上玲说。 辞职后的最初几年,曾上玲尝试做过一些小本生意,但本小利薄,时赚时蚀,生活仍入不敷出。
辞职后的最初几年,曾上玲只是做一些小本生意,时赚时赔,生活入不敷出。海边人常说靠海吃海,小本生意不起色,曾上玲就跟别人干起了养殖。鳁鱼、鳄鱼、龟、鳖,只要想得到的,曾上玲都养过了。可作坊式的养殖,规模小,成本大,利润低,曾上玲的生意总是难以为继。
为什么养了这么多却养不好呢?曾上玲百思不得其解。正当她发愁的时候,她发现提倡吃生态食品、绿色食物的声音越来越多了,一时间她恍然大悟,“也许是海水养殖过分依赖饲料和药物了。”过后,曾上玲看准了一条路——生态养殖。
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03年秋,曾上玲在一次和朋友的聚会中,无意中听到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有原生态养殖青蟹的养殖场。朋友们随口说说就过了,可曾上玲却放在了心上。没多久,曾上玲便约朋友专程前往浙江、福建参观,他们看到了一家养殖场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
曾上玲意识到这种方法很适合地处沿海、红树林面积分布广的防城港市,而且发展青蟹养殖非常有养殖前景。红树林为沿海海域多种鱼类和附生物提供了丰富饵料和栖息地,在红树林里养殖青蟹,可以充分利用红树林生态系统内的小型鱼、虾、蟹、贝等低值海洋生态资源作为饵料,加快青蟹的生长;同时,养殖环境也非常清洁,是一种纯天然的养殖方法,能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食品的需求;最后是成活率较高,一缸一蟹的方法养殖,避免了青蟹自相残杀,有利于病害的防治。这不正是她多年苦苦寻求的生态海水养殖方法吗?曾上玲为此欣喜若狂,如获至宝。
有心
摸索出养青蟹的门道
这一次养殖,曾上玲不是匆忙开始,而是做足了功课。
参观回来后,曾上玲先是沿着北部湾海岸线所有的红树林滩涂进行详细考察,整整走了3个月。此外,曾上玲请了好几个专家,对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的方法进行反复论证。用水泥铸缸被推翻了,因为成本大。用塑料桶养殖呢?也被专家否定,因为会污染环境,与创业的初衷背道而驰。那段时间曾上玲可谓心力交瘁。
细心的曾上玲还请有关专家对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的方法进行反复论证,发现此法有两个弊病:一是用水泥铸缸,需要大量的水泥、砂等材料和人工投入,加大了成本;二是水泥缸经海水侵蚀后容易损坏,损坏后淤塞海域,将来清理需要花费相当一笔资金。于是,她改用塑料桶养殖,但经海水浸泡后的塑料桶硬化、发臭,污染环境,与自己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初衷背道而驰。
用瓦缸养殖行不行?抱着再试一试的想法,曾上玲再次咨询了专家,在得到专家的肯定和认可后,曾上玲立刻着手,亲自设计瓦缸并送到陶瓷厂定做。
3000只瓦缸,每个瓦缸放1只蟹苗。在最初的3个月里,曾上玲几乎每天都和青蟹呆在一起,一遇到问题就请教专家。“涨潮的时候才能喂食,提前喂了青蟹不吃,食物留在缸里就容易滋生细菌。”现在曾上玲说起养蟹头头是道,但这些经验都是一次次摸索和总结出来的。
当第一批青蟹80%成活上市的时候,曾上玲知道,自己终于成功了。
心得
抓住机会并坚持到底
按规划,每亩红树林放置瓦缸600个,3万多个瓦缸仅占红树林面积50多亩,仍有250亩红树林闲置。为扩大规模,2009年夏,曾上玲想出一个大胆的办法———成立合作社,成员侧重倾向当地村民尤其是妇女。经过将近一年的挨家逐户上门、反复向村民宣传红树林瓦缸养殖青蟹的发展前景,终于打消了村民的顾虑。2010年初,江山乡潭西村共有29名村民(其中妇女14人)加入合作社,正式取名为“防城区江山乡润丰绿色生态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到2010年6月,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6名,共筹集资金628.8万元。目前,合作社青蟹养殖已发展到5万多个瓦缸,养殖面积扩至90亩。
如今的曾上玲,已经成为防城港市当地养蟹的女强人,年总收入500多万元;她还通过“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农户从事青蟹养殖,户均年收入七八万元。
回想起自己的创业故事,曾上玲还是挺感慨。“其实身边有很多商机,有些信息别人随口说说,过了就过了,我就没把它放过。”曾上玲说,女性想创业,不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也要做生意场上的有心人。“发现机会很容易的,抓住并坚持做就很难。认准目标、克服困难,成功其实没有那么难”。
关于农村创业致富的故事二
邵阳黄鳝养殖第一人的黄鳝养殖致富经
邵阳县:特色养殖 梅子院鳝鱼生态养殖
在邵阳县塘渡口镇梅子院村有一个天子湖生态水鱼养殖合作社,那里养殖的可不是一般的水产鱼,而是有着水中蛟龙之称的黄鳝,合作社的负责人张红桃,用了两年的时间,成为邵阳县黄鳝特色养殖成功的第一人。
眼前这位正在打电话的男士叫张红桃,他就是生态鳝鱼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当我们来到基地时,他正在和涟源市的一家鲢鱼养殖基地互通电话,这鳝鱼养殖和鲢鱼又有什么关系,通过交谈,张红桃告诉小编,这鲢鱼是用来喂养黄鳝的,这让小编我是大惑不解。正说着的时候一辆水产运输车驶进了养殖场。
张红桃告诉小编,买的这些鲢鱼全都是用来喂食黄鳝的,为了保鲜,过称之后一筐筐鲢鱼被立马装进了大冰柜。
话说这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张红桃的养殖场采用的是网箱养殖,这种养殖方式具有投资较小、方便在鱼塘开展黄鳝养殖、规模可大可小、操作管理比较简便、水温容易控制、养殖成活率高等优点。
制作网箱所选用的材料一般为聚乙烯网布,网箱一般制作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底面积以不大于20平方米为宜,张红桃的网箱每个都在6平方米,箱体深度为?1.2-1.5米。网箱上缘四周翻卷同时缝入小指粗的尼龙绳和留出绳头便于捆绑到木桩或支架上。塘水位不深可打桩安放固定式网箱,水位较深的塘安放浮式网箱。静水池塘设立网箱总面积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30%,有流动水的池塘其网箱面积可达池塘总面积的50%。这么高规格的养殖技术,张红桃又是如何掌握的了?
理论指导实践是创业成功的首要因素
张红桃告诉小编,创业初期,他花了八万块钱,从2013年6月到10月,聘请了一位专业养殖黄鳝的师傅到基地手把手指导,另外还特意跑到南京、上海等专业研究所,请教专家、教授作理论指导。有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张红桃便开始摸索着干了起来。
张红桃讲述,目前国内黄鳝养殖一直都没有攻克人工繁殖的瓶颈,购买的鱼苗也都是野生苗,野生黄鳝都是吃活食,要想人工养殖必须要进行驯化。驯化第一阶段,张红桃选用鲜活红蚯蚓喂食,这是黄鳝的最爱,第二阶段则用蚯蚓配着鱼浆喂食,第三阶段则脱离蚯蚓,用鱼浆配合专用饲料喂食,而且喂食的时候要定时、定点、定量,培养黄鳝摄食的条件反射,另外还要驯养黄鳝的进食规律,野生的黄鳝一般选择几天进食一次,所以长势比较慢,而人工养殖的黄鳝则要增加进食频率,这样长势会相对快一些。在管理方面,主要是养护好水,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和更换,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说到当初为什么会想到养殖黄鳝,张红桃还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
“第一黄鳝养殖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像我们梅子院这个地方坐落在夫夷河畔,水资源比较好,比较丰富;第二这个产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半劳力、甚至?50岁左右的妇女,只要身体健康的都能够完成各项养殖工作;第三技术难度和日常管理不是很高,而且国内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第四效益可观,形成规模之后,销售不愁?”。
成立合作社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目前,张红桃的20亩水塘共有网箱400多个,从6月放苗,喂养至10月份停食,之后就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出售,按照去年年前28元一斤的市场价格,每个网箱可产生800至1000元的纯利润。创业第一年张红桃就尝到了甜头。
张红桃说:“黄鳝养殖形成规模以后,销售不愁,我去年第一年养殖的时候,到快过年的时候,亲朋好友都非常担心这个黄鳝能不能销售出去,开始我自己也有压力,也担心,但是跟那些黄鳝销售商一联系,?谈好价格他们自己带着车子到我基地来,不论大小全部拉走,而且价格还非常可观。”
张红桃讲述,养殖好黄鳝非常重要,但把握好市场行情同样重要,去年年前的时候,销售商到基地来不论大小统一收购的价格是在27、28元每斤,没想到年后的市场批发价格上涨到43元每斤,这眼睁睁的少赚了十多元一斤。
“从一开始我们就想,一个产业要适合自己搞,也同时能够带动老百姓一起发家致富,带动那些有创业想法的人,一起致富奔小康”。黄鳝养殖,张红桃走在了前头,并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了成功,但是他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产业,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所以他成立了合作社,一个产业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形成市场竞争力,赚取更多的财富。
关于农村创业致富的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