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反思
作为三年级语文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那么在上完《手术台就是阵地》后,老师们该进行怎样的反思呢?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反思1
本课讲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从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一个小故事,通过环境描写,写出来当时战争形势的严峻,对人物的描写也很细致,通过白求恩的语言、动作等,突出了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上课伊始,我就抓住时机问学生,本节课,你们最想学会什么问题,同学们一听自己有了发言权,都争先恐后的举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我帮助同学选择了几个的问题,例如,是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以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的交流与对话。
课文的重点是2——4小节,通过思考白求恩实在怎样的情况下坚持动手术的?他是怎样表现的?请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了解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文中写人物语言、动作等的句子,体会把人物写立体的写作方法。
这样把环境和人物表现结合起来,学生很快就能准确找到文章的重点语句,并结合人物的精神品质来说,表达的比较完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有些同学有疑也不敢问,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在课堂上教师就必须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唤醒他们沉睡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我把整节课交给了学生,课堂中他们非常活跃,思维敏捷,敢想敢说,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提高,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得以发展。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反思2
反思过去在课堂中的教学,发现过分看重和强调设计的精巧,一步步“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达到我事先所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师居高临下,是学生学习的要求者、支配者、和评判者。在新课程理念面前,这样的认识肯定会处处碰壁。所以要尽快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把自己摆在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适应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氛围,来激活课堂教学,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
(一)以“问”激活课堂,让学生有疑敢问
三年级下半学期开始,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己主宰课堂,而教师只是以一名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时,我就把学习的自主权、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上课伊始,抓住时机问学生,“什么地方叫做阵地?什么是手术台?”学生答:“军队进行战斗的地方叫阵地,而医生给病人或者伤员开刀做手术的台子叫手术台。”“你们看了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 同学们一听自己有了发言权,激起了好奇心,都争先恐后的举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怎样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等等。学生的这些疑问符合他们的实际,创设了问题的情境,这些问题的提出在全班同学的脑子里留下了悬念,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引发了学生探索课文内容的积极性,驱使学生积极地去参与阅读教学,从而提高参与效性。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我把整节课交给了学生,课堂中他们非常活跃,思维敏捷,敢想敢说,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提高,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得以发展。
(二)以“情”激活课堂,让学生有情感体念
在教学中我还尝试着改变以往面面俱到的分析方法,大胆尝试,直接进入文章重点段落进行分析。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时,根据学生的提问,抓住白求恩说的三句话,直接进入文章的2、3、4自然段进行分析,不仅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以往惯例,我会把课后的表格作为重点进行逐句分析,但仔细阅读课文后不难发现,这些内容学生在书上轻而易举就能找得到。只要教师让学生通过朗读就能体会到当时情况的危险,但白求恩仍然坚持做手术,从而看出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白求恩三句话的理解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直接围绕这三句话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学着提问,如:白求恩沉思什么?为什么不肯离开手术台?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客人?通过这些问题联系上下文,进入角色,体验蕴含在话中的思想境界。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指导,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要的反复尝试这种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以“研”激活课堂,让学生有施展空间
阅读教学中,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内涵越来越深刻,因此学生经过读后对课文的理解会有相对大的宽度和深度,可供他们自由发挥的余地也比传统的提问应答要大得多。但同时,学生也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和偏解,往往会使课堂交流陷入“困境”。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学生就“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意见产生了分歧,使课堂交流出现了对峙的状态:
生:“白求恩说他不是我们得客人,那他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大家来帮帮他,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议论纷纷,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
生:“白求恩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是加拿大人,来帮助我们的抗日战争,所以是客人。”生:“他不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不是我们请来的,是自愿来的,所以不算客人。”
生:“不是请来的也应该算是客人。妹妹上周来我家玩,就是我家的客人”
生:“他又是客人,又不是客人。”
师:“这个见解很奇特,说说你的理由好吗?”
生:“他刚来时就是客人,来久了,参加八路军了,就不是客人了。”
师追问:“你们说他不是客人,那是什么人?”
生:“是一名八路军战士。”
师:“好极了!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众:“看成自己的事业!”
师:“谁再来说说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
生:“白求恩是加拿大人,来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当然是我们的客人。可是他不把自己当作客人,而是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所以他又不是客人。”
师:“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生:“国际主义精神”
……
在这堂课上,面对学生不同的见解,我退居二线,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舞台上,自己去讨论,自己去摸索,即便不得已需要插话时,也只用“半截子话”加以暗示。但经过同学自己发问,自己探究,总结出的结论让大家心服口服。课文主题自然而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因为学生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中,才敢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在课堂上我们要好好保护好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在生生间、师生间的思想互相碰撞中冒出智慧的火花,抓住每一个思维的火花,让语文课堂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和光彩。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反思3
《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在齐会战斗中,他在形势越来越伤急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体现了白求恩大夫对事情极端卖力,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完这篇课文后,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上一堂语文课不容易,上好一堂语文课就是难上加难,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育经验,还要有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这堂课我试教了三次,每一次都给我不同的感受,在一遍又一遍的教案修改中,一次又一次的授课实践中,我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就这些课堂中的反思总结如下:
首先,在备课的过程中,让我明确了如何去把握重难点。分清课堂主线:1、白求恩在什么情况下坚守阵地?2、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第一个环节我让学生从:“突然、不断地……不断地……、一连”这些关键字来体会白求恩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在这个环节的授课中,我先把去掉关键字的句子成原句进行比较,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找出这些关键字后问能否去掉这些词。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当时的环境在不断地恶劣。然后进入第二个个环节:白求恩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样做的?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同情况下白求恩的表现。镇定、敏捷、争分夺秒、以及白求恩与师长的对语。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来。从读中感受白求恩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决心。在这些环节的讲述中突出陆续、继续、连续这三个词来感悟白求恩坚守阵地的决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三个词,我分别用不同的线段来表示。陆续:------表示一个接一个。继续:—— ——在做一件事情中断了又接着来。连续:———表示一直都没有停下来。然后回顾板书回笼课文主要内容。再向学生阐述白求恩当时在国际上在医术界的地位、当时中国后方战地医院资源短缺及医术的落后和当时中国老百姓们在大屠杀下的水深火热。体会白求国的国际主义精神。通过挖掘文本的空白处,找出一些白求恩来中国时的历史背景,及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通过读他来中国前的日记,感受他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孩子们都进入了情境。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白求恩的高大。最后通过图片配乐来回顾白求恩在中国抢救伤员而牺牲的情景。再一次使课堂得到升华,把白求恩这个人物形像深深地嵌入孩子们的心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在三次的授课过程中我在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自已的整个课堂没有沉下来,像是在赶时间,在对环境的描写过程中,对读的指导还有欠缺,虽然读了很多,但孩子们并没有读出当时的情境。这是在授课中给我最深的感触,形成这种原因有几个方面的问题:1、提的问题太多,语速过快,有些孩子的思维跟不上来,所以很容易形成了脱节。如在引出: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工作的?这一环节中我就一连出示了好几个问题?这样就让学生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要怎样去回答?所以问题一定要精练,让学生一听就明白。2、在引出环境描写的过程中,太急,学生还没有进入情境,我就跳入了下一个环节。这样的话一个环节没有把握好,没有学到位,课堂没有沉下来,所以也看不出教学效果。3、老师的语速过快,情绪很高,没有抑扬顿挫感。这样的话感觉课很平。没有起伏。这也是我在教学中应注意的。
但是在后面的环节,通过挖掘文本的空白处,找出一些白求恩来中国时的历史背景及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通过读他来中国前的日记,感受他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孩子们都进入了情境,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白求恩形象的高大。
备完这堂课,我也有很多感受,一堂课老师要掌握的并不是文本中的一些简单的东西,要了解更多的背景资料。 我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索。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反思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