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诗歌读后感,臧克家作品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02-28 13:57

臧克家是我国著名诗人。读了他的诗歌,读者写了什么阅读心得?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臧克家诗歌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臧克家诗歌读后感篇一

《三代》是臧克家诗集《泥土的歌》中的一篇,历来被人们所称道。在中国现代诗人中,能象臧克家这样执着于泥土的诗人并不多见,朱自清先生认为从他开始,“才有了有血有肉以农村为题材的诗。”有人称他为“农民诗人”。诗人自己在《中国现代作家选集--臧克家》一书的“前言千字”中说“我青少年时期的生命在泥土里扎根。我熟习旧社会的农村,我热爱苦难中的农民,大自然风光中虽然带着悲惨的颜色,但它牵动我的心,令我喜爱。”在《十年诗选·序》中说:“它(农村)在我的脑窝里真是太多,太多,它充盈了我的心,它沁透了我的整个灵魂。我如果握着萧洛霍夫、托尔斯泰、左拉或巴尔扎克大师们手中的笔,我将写出怎样的‘人间悲剧’……怎样的悲惨土地上千千万万悲惨的人物啊。”分明的告诉我们他写农民的原因和目的。那么,《三代》一诗,就仅仅是写出了农民的“悲惨命运”而没有其它吗?

让我们先看一下原诗内容:

三 代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葬埋。

诗人用三个整齐的句子,短短21个字,便刻画出了三代人的形象,但又不仅仅是三代人的形象,它折射出的是旧中国世世代代生活在土地里的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在《十年选集·序》中写道:“暴露封建乡村的罪恶,写出封建农民的悲惨命运。这使命也很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然而,我们说,追溯农民与土地的情结之根而又表现这“土地情结”,也是其意义之一,也是其使命之一。

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诗人要“写出封建农民的悲惨命运”,这命运是和土地联系在一起的。千百年来,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在土地上流汗,从儿子到爸爸到爷爷,循环往复,都在讲着同一个故事。“洗澡--流汗--葬埋”“洗澡--流汗--葬埋”,这是中国农民的生存方式,这是对生存方式作出的唯一选择。在这样的土地上,这样的生活着,他们也有梦--“泥土的梦”,他们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是“土地情结”,这就是他们的“梦之根”。《三代》不正是挖掘到了这条根吗?所以,我们今天要谈臧克家的关于农民的诗,谈他的《三代》,不能仅言其“悲剧命运”一面,还应言其“土地情结”一面。当我们用“原型批评”理论来审视中国的现当代文学时,特别是审视某些作家的某些作品时,带给我们的往往是“柳暗花明”。

为更充分证明“土地情结”之说,我们再来看臧克家的另一首诗:

一生的辛苦 把身子按倒 / 他开垦过的草阡上 添了一堆黄土 / 坟 /像它的为人 /寒微 谦卑 / 摇着几根白草 / 卷在西风的怀里 / 活着的时节 / 工作在田地里 / 死后 /他在替儿孙 看守着这田地 / 黄昏拢过来 / 他要破土而出 / 拉住个人 谈谈心

一个终生在田地里辛苦的老人死去了,然而他的“土地情结”并未死去,他仍要替儿孙“看守这土地”。当黄昏到来时,他要“拉住个人,谈谈心”,谈什么?土地。多么深厚的土地之情啊!叫人感动,叫人流泪。

诗人在表现土地,表现农民,表现农民与土地的“千千结”。

横看成岭侧成峰,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不应拘于一隅,文学也不例外。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读臧克家的《三代》时,我们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新的感觉--这感觉真好!

臧克家诗歌读后感篇二

一卷古朴的、充满诗情画卷的画面便展现在我的面前:人烟稀少的乡村古道边,

几间茅草小屋,屋外还有破席搭起的凉棚,一个”酒店”幡旗随风招展。这就是乡村野店。

野店的条件是很差。

茶水是“半冷的残色的”,要冲茶“一定等的舌尖上生刺”,

臧克家笔下的野店是简朴的,透着难忘的回忆和伤感。.....

野店在这串着天涯和故乡热土的道路上,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是沙漠中的绿洲,是心灵的暂居地,

而“时间把什么都改变了。

有了汽车转眼可以百里......加以年头不对”,

因为“‘古道西风瘦马’的趣味算完了”,“今日的野店成了时代头顶上残留的一条辫子了”。

野店的诗意和情趣不仅当今的人们无法体会,

而且臧克家心中也对这幅不能永恒的美丽的乡村风俗画充满了淡淡的惆怅和惋惜,

他也只能在回忆中伤感了。

臧克家怀念的不仅仅是这道美丽的风景,更是怀念在这道风景下生活的人们。

《野店》描绘的是20世纪山东农村的风俗画,

他本身就是山东人,他饱含深情的描写了山东家乡人的热情、豪爽、粗犷和通达,

感觉这是作者洋溢着激情写的一首故乡的赞歌。

他就像朋友一样坐在我面前和我讲述野店的故事,亲切自然,

让我与作者共同走进了故事,亲自体验了野店的情趣,感受着臧克家对野店对故乡的浓厚感情。

平实的文字透着朴实,透着臧克家对生活的热爱。让我看到了一个可敬而真实的面孔。

人生中的“真实”比任何行为都重要!

臧克家诗歌读后感篇三

在臧克家遗留的大批诗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诗作《老哥哥》,反复吟读之后,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哥哥”,又翻阅了他的散文《老哥哥》,以及与“老哥哥”有关的回忆录《皓首忆稚年》和文艺随笔《关于<老哥哥>》,读着这些诗文,仿佛跟着大师回到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似乎听到了他在声声呼喊——“老哥哥”。

“老哥哥”何许人也?为什么会如此受臧老的崇敬和挚爱呢?原来,“老哥哥”姓李,是臧家的一个老长工,一干就是五十年,终生未娶,是一个没有任何财产的老光棍。他二十几岁来到臧家干活,论年纪比臧克家的曾祖父还略长,曾祖父叫他“老哥哥”,祖父、父亲又叫他“老哥哥”,后来臧克家也叫他“老哥哥”。“老哥哥”对少年臧克家和善极了,陪他玩,讲故事给他听,甚至连他偷拿自己微薄的工钱去赌也不在意。在他的心目中,“老哥哥”比爷爷还要亲!但那时的“老哥哥”已经很老了,庄稼地里的活干不动了,只能喂牲口扫院子,五天赶一趟“吕标集”。由于“老哥哥”耳聋眼花,记忆力差,常因漏买一样东西或差一个铜板对不起账来,每次都遭受祖父的白眼和训斥,但“老哥哥”习以为常,逆来顺受,从不反抗,过惯了寄人篱下的生活。然而,有一年冬天,大祸真的降临了。“老哥哥”烧炕不小心,把臧家少爷的一只鞋烧了,祖父大发雷霆,借着这个“引子”,把“老哥哥”扫地出门。这时,年幼臧克家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痛恨祖父,更仇恨这个万恶的社会。他爱“老哥哥”,他想“老哥哥”,他在心底里呼喊着“老哥哥”。

就在“老哥哥”被赶走的第八个年头,也就是1932年3月,27岁的臧克家以“老哥哥”为原型,创作出新诗《老哥哥》。

这首诗的构思很独特。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小孩子好奇地问一句,“老哥哥”无奈地答一句,然后括号里是“正义发言”句。全诗共九个片断,充分表现了小孩子那颗天真无邪的童心,他不明白为什么“老哥哥”收拾东西要走了,惊怪地发问。“老哥哥”心灰意冷,他的回答一语双关,抒发了老人一生的痛苦和哀怨。当小孩子缠着“老哥哥”再给他讲个故事时,“老哥哥”强忍着内心的苦楚说:“小孩子,这时你还叫我说什么呢?”当小孩子许诺长大了赚钱为“老哥哥”养老送终时,“老哥哥”无奈地说:“小孩子,你爸爸小时也曾这样说了。”当“老哥哥”真的要被赶走,小孩子发急了要去告诉自己的爸爸时,“老哥哥”无助地说:“小孩子,不要跑,你爸爸最先知道。”这首诗的结尾,可以说悲情达到了高-潮,括号内的“正义发言”说:“叫他走吧,他已经老得没用了!”这些问答,字字血,声声泪,叫人听着心碎。这首写于上世纪30年代的诗,其形式可以说是白话诗的一大突破。青年臧克家运用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一问一答中,就把老长工辛酸的一生,描写得淋漓尽致,动人心魄!

这首诗的内容很集中。臧克家从小与“老哥哥”生活在一起,对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他没有展开写“老哥哥”穷苦潦倒的一生,只取了风烛残年被赶出家门的这一场景,把许多悲惨的故事放在背后,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去想象。诗里的人物全是真实的,提问者是少年臧克家,回答者是老年李长工。但写作的情景不是真实的,真实情景应当是“老哥哥”被赶走时,默默无闻,没有一点反抗精神。试想,如果照实写下去,一个富户人家辞退一个长工再平常不过了,还能收到那种“动人心魄”的效果吗?这首诗的过人之处,就是不写过程,只写高-潮。 臧克家对“老哥哥”的感情是真挚的。他在回忆录《皓首忆稚年》中描写“老哥哥”被赶走的情景时,写道:“我满眼流泪,哭送老哥哥走。他背着一个小包包……走向焦家庄子他的一个侄儿家里去。……我送老哥哥出了庄,看着他一步一步地下了坡,我止不住眼泪。”这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少年送走他朝夕相处的一位老人,而无力挽留的一个场景。这对少年臧克家来说也是刻骨铭心的一刻。事过八年,祖父逝世,少年长成了青年,当家作主了。他试图找个机会代替祖父向“老哥哥”道歉,寻求心理平衡。他在文艺随笔《关于<老哥哥>》中写道:“1932年旧年,我把老哥哥请到我家,和我坐在一个炕头上。这时,他已老态龙钟,疲惫不堪了。我原想和他谈谈往事,使他得到一点温暖,我对他,觉得比祖父还亲。……我想留他住几天,与其说使老人家得到点享受,还不如说使我自己得到一点安慰。……临走,我把六块现大洋塞到他的手里……”没想到,这次见面竟是两人的永别。

臧克家诗歌读后感相关文章:

1.精美散文读本读后感两篇

2.经典读后感段落

3.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10篇

4.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

5.优美散文读后感500字

臧克家诗歌读后感,臧克家作品读后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