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2017-05-27 17:34

相关话题

王,自古以来都是指强者,你知道中国历代帝王的故事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帝王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帝王励志故事:帝王刘邦

汉高祖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刘邦的一生是传奇辉煌的,他和项羽的英雄传奇故意至今依然被我们津津乐道。最终刘邦打败项羽当上了皇帝。刘邦自幼出身平民阶级,那他是如何一步步过兵斩将成为新一代帝王的呢?这一生是充斥着多少传奇与屈辱的呢?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帝王刘邦的传奇励志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电视剧《楚汉传奇》结尾处,安排了一场刘邦和他的孙子对话,总结自己一生征战成败的戏。戏中刘邦曾有一句话说:“你可以失败一百次,但最后一次你一定要成功!”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了刘邦从失败到成功的经历,也道出了刘邦成功的原因:不畏惧多次的失败,不放弃失败后的努力,在屡屡的失败中寻找最后的成功。

回顾刘邦在和项羽争天下时,确确实实失败的时候居多。率众进入关中,占领了秦朝的都城咸阳,按“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应该在关中称王,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力,他只带领自己的人马退回咸阳,把咸阳的一切都拱手让给项羽;又因实力不敌项羽,在“鸿门宴”上不得不狼狈逃跑。

被封了个没人愿意去的地方当汉王后,刘邦任用一些能人,积聚了一些力量,终于趁着项羽无暇顾及他的时候,攻占了西楚的都城彭城。进入彭城后,刘邦志得意满,每日饮酒宴会,一味享受。怎料想“战神”项羽突出奇招,亲率3万精兵突袭刘邦的联军。致使他的56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与数十骑侥幸逃出重围。父亲刘太公、母亲刘媪和妻子吕雉等皆被楚军虏获,被作为人质。

落荒而逃的刘邦心有不甘,发誓血债要用血来偿。于是,重整旗鼓,退守荥阳、成皋一带的广武山,和项羽对峙时,又被楚军射中胸部而逃离战场。在荥阳城,刘邦又被楚军团团围在城内达一年之久。刘邦向项羽请和,项羽不允,刘邦无奈,只得用陈平的计策,选了两千美女去吸引楚军,让纪信装扮成自己假投降,才得以金蝉脱壳,率数十骑残兵仓皇逃回关中。

可刘邦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他整顿军队,训练士兵,终于得到机会,垓下一战,项羽自杀,楚军覆没,刘邦获得最后胜利。从此奠定了汉朝的四百多年天下。

明朝学者崔后渠有句名言:“得意澹然,失意泰然。”在如何对待失败、逃跑和成功的问题,刘邦真正做到了“澹然”和“泰然”。电视剧中的刘邦在一次失败逃跑前说:“我也不是败一次了,我也不是逃跑一次了。我还差这一次吗?”是的,刘邦不怕失败不怕逃跑,但关键的是,他能够坚持到底,不怕重来。正是这种“澹然”和“泰然”的态度,让他最后取得了胜利。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那么好,那么完美,有时候可能还会失败,甚至一个接着一个地失败,这些都不可怕,关键的是,要永不言弃,要敢于重来。永不言弃是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更是一种超乎常人的品质;敢于重来是一种相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的勇气,更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

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在困难、挫折、失败面前,重要的不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去战胜它,而是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心态如何。有的人一遇到困难、失败和挫折,便以为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便幻想奇迹会出现,会有人前来救他,而一旦这种幻想破灭,他们就失去了坚持下去的精神和勇气,而使自己的努力功亏一匮。别怕付出辛苦,付出辛苦才能收获甘甜,别怕一百次的失败,有一百次的失败才有最后一次的成功。在困难、挫折和失败面前,能救我们的只是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勇气。

不惧怕失败,永不言弃,敢于重来,就会为自己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就会为自己走向成功打开另一条通路。坚持不放弃,意志坚定,以必胜的精神和心态去苦干去坚持去奋斗,持之以恒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成功的机会就会向我们走来。

帝王励志故事:汉废帝

说起汉武帝的大名,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可是,要提起他的孙子刘贺,知道的人恐怕就很少了,然而,一但说起汉废帝这个称谓,一定会有人如此感叹:哦,原来是那个做坏事最多的短命皇帝啊!

由于社会制度等原因,在中国历史上造就过不少稀奇古怪的皇帝,如果说泰昌皇帝朱常洛属于过把瘾就死的典型,那么,汉废帝刘贺便属于逮着机会就做坏事的代表。他在位时究竟干了多少坏事呢?据《汉书 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这就是说,刘贺在皇位上仅仅呆了二十七天,却干了1127件坏事,平均每天40多件,效率如此之高,实属难得,难怪史籍里会给他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人,是怎么坐上皇位的呢?

汉武帝刘彻死后,由年仅8岁的汉昭帝继位登基,没想到昭帝命短,21岁就驾崩。由于没有儿子,这让不务正业的昌邑王刘贺捡了个大便宜。昭帝死后,按照当时继承法的规定,继任皇帝的应该是汉武帝的儿子广陵王刘胥。可这刘胥也不是什么好鸟,日常行事很不检点,有失皇家道统,汉武帝活着时就不喜欢这个儿子,此时虽有人提议由他继位,然而,真正掌握实权的大将军霍光也看着他不顺眼,所以这个提案没有被通过。

刘贺为昌邑哀王刘髆之子,是汉武帝孙子。按照继承顺序,既然广陵王刘胥被剥夺了继位的权利,那么,接下来就该轮到昌邑王刘贺了。大将军霍光经过与群臣一番讨论,觉的让刘贺继承皇位最为合适,便向上官皇后写了报告。其实这只是一个程序罢了,上官皇后虽然是汉昭帝的皇后,但年龄尚小,只有15岁,且又是霍光的外孙女,舅舅的话怎能不听!于是,上官皇后点头同意,并派人带着诏书,前往昌邑王官邸迎接刘贺。

不几日,皇后征召刘贺继承皇位的诏书来到了昌邑,刘贺看罢,喜形于色,立即带着一杆人马向长安进发,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走了一百三十里的路,以致于累死良马无数。急不可待之情,行进速度之快,着实令人惊叹。

来到长安后,刘贺承袭了皇位,不等昭帝的居丧期满,就悄悄邀来他的亲信大臣们,每天饮酒取乐,并专门调来了昌邑的艺人们,在宫中为他歌唱吹弹,击鼓奏乐,玩猪斗虎,跑马演戏,玩到兴致之处,还调用皇太后专门乘坐的小马车,以及皇帝专用的车驾,来往奔驰于后宫各院,与汉昭帝的宫女们淫乱。为了不使自己的事情传出,刘贺传下命令:有敢泄漏此事者处死!

如此狂妄放纵的皇帝,如果容其长期坐在龙位上胡作非为,那将是国之不幸,民之不幸。好在纸里包不住火,刘贺的种种劣迹,还是被发现了。结果可想而知,又是例行的程序,刘贺在霍光与文武群臣的联名弹劾下,只过了二十七天的皇帝瘾,连一个年号也没有定下来,就被废掉了,后人形象地称其为汉废帝。

有人说,刘贺被废是政治斗争的结果,认为以霍光为首的朝臣们给刘贺罗列出来的各种淫乱荒唐的罪名,只不过是一个表面现象,实际上还有一个深刻的政治原因。刘贺被拥立为帝,本应该依赖和重用以霍光为首的朝廷大臣,并维护他们在朝中的既得利益,然而,刘贺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将昌邑的原班人马都带到了长安,整日饮酒取乐,淫戏无度,将汉室皇宫闹得乌烟瘴气,这对于一个在朝中还没有扎下根的刘贺来说,留给他的只有一条被废黜的路。

帝王励志故事:汉明帝

汉明帝刘庄,光武帝之子,东汉第二任皇帝,也是东汉为数不多的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也比较自负,即位以来,躬亲政务,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一旦发现身边的官员有不轨行为,明帝常常会拿起棍子,亲自动手揍上一番。

一次,西域使者前来朝拜,明帝很高兴,下令赐给西域使者十匹丝绸,负责登记的尚书郎误记为一百匹,然后将记录交给大司农入账。随后,明帝向大司农索要账本查看,结果发现了这一处错误。明帝非常生气,于是急召尚书郎重新进殿,要当场施以重罚。他命左右将尚书郎摁在地上,自己手持大棒,狠狠地揍去,疼得尚书郎嗷嗷叫。

尚书台最高长官钟离意比较护犊子,闻讯后急匆匆地跑进大殿,一边磕头认错一边不住求情,并请求代替下属挨揍。明帝很喜欢钟离意,见他这般诚恳,又勇于担当,怒气才渐渐平息下去。

据《后汉书·卷四十一》记载,一天,明帝身边一个名叫药崧的郎官犯了一点小过失,明帝生气了,从身旁抄起棍子就要揍,药崧害怕,一下子钻到床下躲了起来。明帝一看这情况,更加生气,大声喊:“郎出!郎出!”药崧在床下说:“天子穆穆,诸侯煌煌,未闻人君自起撞郎!”意思是说,皇帝是九五之尊,行为要庄重,哪能拿棍子揍我这个小小的郎官!明帝一听这话,转怒为喜,扔掉木棍,说:“你出来吧,饶你这一回。”

明帝亲自动手责打下级官员,虽然让人觉得滑稽搞笑,但也反映了他的率真、可亲一面。明帝不仅对身边的下级官员严厉,对三公九卿这些重臣的监督也很严格,每有过错,就当面训斥。药崧事件发生一后,“朝廷莫不悚栗,争为严切,以避诛责”,终明帝一朝,君臣赤城相待,其吏治严明,良臣辈出,为后世的史家所称颂。

帝王励志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