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7-06-02 09:19

现代社会的信息系统构建者是网络媒体,为整个社会提供信息。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毕业论文范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毕业论文范文篇1

浅析大众传媒对政府办公网络化的影响

摘要:大众传媒在推进了政府办公网络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社会的信息系统构建者是网络媒体,为整个社会提供信息,影响并制约政府信息的变量。大众传媒在舆论监督、塑造政府形象、信息渠道等方面深刻的影响着政府办公网络化,并对其提出新的展望。笔者认为,政府在法律法规与思想文化建构等多个层面,应加强对大众传媒的规范和引导,并创新电子工程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普及与网络建设的成熟为政府办公提供了一个向网络化办公发展的新平台。当今网络的影响无处不在,尤其是大众传媒发挥着关键作用,直接影响到政府形象,对人民的生活与社会的稳定有着极大的影响。认清政府办公网络化与大众传媒的互动关系,构建与社会公众之间双向信息沟通体系,有助于大众传媒更好得为政府服务,实现政府职能,为人民谋求福利,为社会创造效益。从大众传媒的角度探讨政府办公网络化问题,无疑更符合信息现代化的需求。

一、大众传媒与政府办公网络化的涵义

大众传媒,指的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1]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化的大背景下,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信息发布功能,同时作为大众传播的核心肩负着政治舆论的引导责任。

政府办公网络化,指的是将政府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办公方式,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互联网,使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中,由人与技术设备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业务目的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实现网络化办公。

政府办公网络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新潮流、新方向、新趋势,也是我国政府现阶段抓紧构建的宏伟电子工程系统之一。网络技术的成熟,政府办公更趋向"网络化办公",无论是传播的疆域,还是传播的速度,都快速的拓展。以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重要文件或档案,如今在互联网上实现了演变。政府办公网络化改变了过去繁琐、低效的手工式办公,为政府的管理和决策服务,达到提高政府办公效率的目的。高效的传播与便捷的途径让政府办公网络化插上了一副隐形的翅膀,使用电子邮件、BBS、飞信、即时通讯工具等网络应用,强化了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了政府的绩效与服务品质。政府通过网络公开政府事务,给社会民众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网络空间,大众传媒传播速度与结构的加速完善,使得政府办公网络化具有更强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直接影响到政府形象,对人民的生活与社会的稳定有着极大的影响。

二、大众传媒对政府办公网络化的影响

大众传媒与政府办公网络化存在着非常微妙的关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与社会大众关系在调节机制上具有互补性的趋向。信息传播是大众传媒中的最基本的方式,进行着信息的收集、筛选、加工、精制与传播活动,其影响力之广泛,对政府办公网络化工作的开展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众传媒面向社会公开传播,传播的信息公开且接受法律法规与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从而使信息的可信度得到保障;此外,媒体工作人员的严格把关,也确保了传播的可信度。

大众传媒是政府对社会公众发布信息的主要手段,在办公网络化的工作中宣传政治主张,更好的塑造政府及领导个人的媒介形象,是政府工作高绩、高效完成的关键因素。

(1)通过大众传媒这个信息放大器,使政府信息在空间上的准确传递,时间上的实时报导。借助信息网络体系,将政府立场与政治决策在互联网上向社会公众解释与说明,促使社会大众理解政策,信任政府,并支持、配合政府工作,政府办公网络化工作才会得以实现。

(2)政府领导个人形象塑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政府工作,领导的个人形象直接代表着国家与地方的政府形象,影响着领导人物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度,对于国家的政局,社会的安稳,政府的施政纲领,人民的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政府办公网络化工作中,对领导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大众传媒的大力打造与宣传,为社会营造一种安居乐业的繁荣昌盛的景象,构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大众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时常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了解新闻与社会信息、进行商品交易。在我国,政府通过大众传媒来塑造领导个人的传媒形象,借助广播电台为其塑造有号召力的有声形象,同时在电影、电视、网络上塑造有影响力的荧屏形象,例如《中国日报》、《新闻联播》中积极报道国家领导人参与国内外的重要政治、经济、军事等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政府办公网络工作,在互联网上与网民面对面的交流,成功地塑造了政府领导个人的典范的大众传媒形象,使政府在社会与民众中具有崇高的威信。

(3)大众传媒对政府办公网络化具有舆论监督的作用,社会公众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在网络化办公中,公众的言论直接影响着政府工作,对政府构成强大的社会压力,而大众传媒在其中充当了中介角色,实施了舆论监督,并将社会公众的监督传递给政府,同时政府通过网络将政府办公呈现给社会公众,从而促使政府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4)大众传媒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来维护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政治权威。我国大众传媒大部分实行国有制,其运作体现了国家意志,以维护社会稳定与政治权力的社会合法性为基本前提,构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信息沟通体系。大众传媒充分利用传播的优势与社会功能,在政府办公网络化过程中起到纽带与桥梁的作用,让政府更好的履行相关的行政职能,稳固国家的政治制度。

(5)大众传媒是政府办公网络化的中介机构,是政府对外公开的网络媒体。 大众传媒被称为立法、行政与司法部门之外的"第四部门",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被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被视为政党政治条件下社会发展和政治良性运行的调节器。[2]当今社会,大众媒体的异常发达,实现了跨国界、跨地区的及时沟通,实现了信息的自由交流,实现了跨越时空的障碍,实现了实时、全息式的报道。网络媒介的开放,将公众的感知和理性全方位的调动,从而实现了政府与社会公众信息的互动沟通。

大众传媒影响着公众对政府信息的判断,社会公众会依据掌握的信息在媒介中占据的位置,来判断信息的重要性与可信度。政府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和作用,同时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学习与掌握大众传媒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从而能更好的在政府办公网络化中展开工作,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促进政府办公网络化工作稳定、和谐的向前发展。

三、大众传媒对政府办公网络化的前景

实践证明,政府办公网络化实现政府办公的提速,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能力,也杜绝不正的邪气之风和官僚主义的影响,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大众传媒对于政府办公网络化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加强政府与大众传媒之间的联系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大众传媒为政府与社会大众架起了沟通交流的"桥梁",是政府办公网络化的工作活动得以展开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政府办公网络化工作目标更好、更快、更高的实现。但由于电子工程的构建严重冲击着等级制及以政府管理为中心的传统的管理行政模式,在社会转型时期转变政府职能,从政府办公网络化系统的整体目标与结构上来改革,健全法律法规,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进行职能内容、工作方法的转变,构建以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职能网络化体系。电子工程系统与政府服务行政密切相关,可以借助大众传媒来提升政府服务行政的质量。但是仍处于发展完善的电子工程系统并不能完全体现政府服务行政的内涵,只有当政府服务行政的观念真正烙印在电子工程系统建设者的头脑中时,两者才能并驾齐驱,提高政府办公网络化的水平,借助大众传媒的平台,促使政府办公得到更快发展。

传统政府机关存在办事效率低、责任不明确、"利则相争、过则相委"等诸多不足,从而在社会公众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通过在互联网中实行政府办公,实现了资源共享、分配任务、责任分担、合作创新;首当其中的是转变政府人员的思想观念,摈弃传统落后的官僚模式和行政观念,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长期的政府工作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并予以实施;组建一支拥有高素质的队伍,来操作高科技的办公设备,以高效、方便、快捷的网络办公服务为整个社会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加强法律建设,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治理体制,以实现高效、高绩的网络办公。政府办公网络化的程度是衡量政府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标准,也是实现小而能政府的途径。

网络毕业论文范文篇2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对策论文

【摘要】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的变化,信息共享、信息交互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同时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使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以及传输数据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成为信息时代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时代;信息安全

1 前言

计算机诞生之初功能较为单一,数据处理相对简单,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功能的多样化与信息处理的复杂程度显著提高。网络的出现,将过去时间与空间相对独立和分散的信息集成起来,构成庞大的数据信息资源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化的信息处理与使用方式,极大的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进程。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这些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公开化的网络平台为非法入侵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不但会对重要的信息资源造成损坏,同时也会给整个网络带来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当今最为热门的焦点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安全防范措施也在不断更新。

2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分析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既包括人为因素,也包括技术因素,因此,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威胁时,首先要确定导致网络威胁的因素来源,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破解,从而维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完整性、秘密性与可用性。

2.1 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用户都拥有各自不同的网络使用权限,由于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经常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在用户将密码泄露或密码设置过于简单的情况下,非法用户很容易侵入网络系统,对网络内的数据信息进行使用或篡改、删除、破坏等。因此,由于合法用户人为保护程度不够而导致的网络安全威胁,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常见的隐患之一。

2.2 人为的恶意攻击

人为的恶意攻击是目前最为常见同时也是威胁力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病毒与黑客就是人为恶意攻击的体现。恶意攻击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破坏程度较大,不仅能够截获、窃取和破译重要信息,同时也能够对信息数据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对其的可用性与完整性进行损坏(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论文。木马程序是人为恶意攻击的代表性手段之一,它可以伪装成系统程序或其他可执行文件来诱使用户启用,从而为恶意攻击者提供端口信息,为实施进一步攻击带来可能。由此可见,人为恶意攻击的存在使计算机用户很难防范,特别是一般用户遭到恶意攻击的几率要大大高于一些高端用户。

2.3 软件本身的漏洞

随着计算机应用软件多样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的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成千上万的代码构成的逻辑指令,再由繁杂的逻辑指令构建成能够实现用户需求的软件功能,其中程序漏洞的存在在所难免。黑客就是针对这些漏洞来对网络进行攻击的,软件的漏洞甚至可以造成致命的网络打击,黑客的攻击与软件的不断完善是一对长期伴生的矛盾,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网络安全隐患。免费论文下载中心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几点对策。

3.1 物理安全维护对策

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与逻辑安全,物理安全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如果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计算机网络物理安全还是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的。首先,物理安全是针对物理介质层次而言的,明确物理安全范围的界定,对构建物理安全体系非常必要。自然灾害所导致的设备物理损坏或操作失误而导致的硬件设备损毁,都属于物理安全范畴。因此,在计算机设备的维护上,既要做到最大限度的防止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破坏,同时更要注意人为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对硬件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造成损坏。

3.2 防火墙过滤措施

防火墙技术是网络之间的一道安全屏障,目前所使用的防火墙具有双层式结构,外部防火墙可以实现数据包过滤功能,内部防火墙是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连接的一条安全通道。防火墙位于计算机与外部网络之间,实现了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的访问,同时也将内部用户访问外部网络划分为不同权限。任何接入因特网的用户,开启防火墙进行数据包过滤与内部防护非常重要。

3.3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针对计算机系统安全而设计的检测程序,启动入侵检测程序可以及时发现并向管理员报告系统中存在的未经授权的入侵或异常状况。入侵检测系统不仅可以发出入侵警告,同时也可以及时做出应对反映,对入侵源进行及时的切断,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提高计算机的抗病毒入侵能力。

3.4 计算机漏洞扫描措施

应用软件的不断更新,功能复杂程度的不断提升与网络复杂性的日益增加,都增添了计算机漏洞的产生几率,依靠人为的漏洞查询显然不切实际,那么如何对计算机漏洞进行查找并改进,就成为了困扰软件开发者的一个核心问题。安装计算机漏洞扫描系统就可以及时查找与发现系统漏洞,并对该漏洞进行威胁等级评估,同时提出修改建议。利用这种扫描工具,可以通过及时安装补丁来完善软件程序,弥补系统漏洞,从而消除安全隐患。计算机漏洞扫描不仅保护了系统的完备性不受侵害,同时也促使软件开发者不断关注软件漏洞,并及时修正程序,是一种促使计算机系统不断完善的有效手段,也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对策之一。

4、结语

构建全球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了当今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共识,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根本支撑点,就是强大的网络安全保障,因此,针对各种安全隐患而采取的网络安全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引起广大信息使用者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局域网还是因特网都同样存在信息数据的保护问题,在人为因素与技术因素的干扰下,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最大化安全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计算机网络安全对策应当更加全方位的针对各种安全隐患,并充分考虑到各种威胁的特点来实施,这样才能够实现我们保护网络信息数据完整性、可用性与保密性的目标,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继续完善,是我们今后将继续探讨的核心之一。

参考文献

[1]王玮.小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J].现代经济信息.2010(5)

[2]王永刚.浅谈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5)

网络毕业论文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