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读书方法:吴晗酷爱读书
每一个热爱读书的人,都会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名人的读书方法,相信这些文字会给你带来启发的。
名人的读书方法:吴晗酷爱读书
吴晗小时候很爱看书,特别爱看历史书和历史小说。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家里找不到要看的书,就到处去借。有时为借一本书,他能跑几十里地。遇到人家不肯借走,他就蹲在人家门口看;能借走的,他就边走边看。经常是回到家,书已经看完了,然后又立即去还书。书的主人怀疑他是否看过,就问他书的内容,他都能马上讲出来。因为他看书又多又快,当地人称他为“蛀书虫”。吴晗也很喜欢买书,但是没有钱。在金华上中学时,有一次假期回家的路上,他为了买一部书,把自己的铺盖卷全卖了。中学期间,吴晗靠自己的节俭和妹妹的帮助,买了前四史——《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这些历史书,在童年时代的吴晗心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读有关明史著作时,很佩服海瑞、于谦等刚直不阿的性格,他们对吴晗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中学里读过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很受影响,从这些书里接受了维新思想,年轻的吴晗,还读过许多宋明人的笔记和旧小说,对历史的兴趣愈来愈浓厚。
1934年夏天,吴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史学系。三年大学生活,勤奋、艰辛和他相伴始终。他学习很刻苦,除了读书、抄卡片之外,几乎不能有什么爱好。他的研究工作,基本上是靠自己探索。他说:那时“我自己找书读,没有人指点,读了很多好书,也读了不少坏书。我自己抄书,没有人帮助,向人千方百计地借书,有些书求了人家还是不肯借。有的书一些地方不懂,只好自己摸索,拿这个书对,拿那个书互证。……自己读目录书,学目录学,自己校勘,自己研究历史地理,自己研究方言,自己试着标点,自己写卡片”。因此,在学生时代,吴晗的古汉语就有很深的造诣。他读的书很广泛,考虑问题也很多。他主张读书要眼勤、手勤,把书中有用的段落抄下来,随读随抄,抄的资料多了,多看几遍,就可以巩固记忆,也容易发现问题。知识总是靠逐渐积累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片面到比较全面。这种刻苦、勤奋和惊人的毅力,使他取得了不寻常的成就,很为前辈学者赏识,也得到同学们的尊重,有人给他起了个绰号,称他为“太史公”。
吴晗在阅读浩瀚的明史资料时,搜集和寻找清朝大批焚毁书籍后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终于发现朝鲜的《李朝实录》,这部书共有800多本,记载了李氏朝鲜27个朝代的编年史,其中记载建州初期的史实极为详尽。吴晗决心把这部书里的有关中国的史料都抄录下来。那时,《本朝实录》还是影印本,只有北平图书馆有。吴晗以坚强的毅力把其中有关建州都摘抄下来,从1932年开始,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都往图书馆跑,一直跑了几年,足足抄了80本。仅这项摘抄《李朝实录》中的有关中国史持续了好几年,这些史料一共300多万字。吴晗把它装订成线装书,笔迹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苏双碧)
吴晗(1909-1969),中国现代史学家。浙江义乌人。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副市长等职。主要著作有《朱元璋传》、《投枪集》等。
名人的读书方法:王亚南的读书生活
解放后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资本论》中文译作者之一王亚南,一生著译41部,论文300余篇,是我国著名的知识渊博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天份并不特别高,主要靠勤奋。他总结了自己积累知识的五个基本途径,即:诵读、抄摘、翻译、教学和写作。
王亚南幼年在家读私塾,对先生指定要背的四五五经以及《史记》、《离骚》等古书,他都一遍又一遍地读得烂熟。中学毕业后,就读武汉中华大学教育系。中学时代,为了向睡眠争夺学习时间,他仿效司马光的“警枕”,设计了一个把床板两边架空的“警床”,每当睡眠深熟之际,稍一翻身,床板就会失去平衡而歪斜。于是,他揉一揉惺忪的两眼,点起床头的油灯,又继续读书了。没有钱买书,他就设法借书读,或到书店站着看书,一站就是大半天;或者借书来抄。有一次,他从老师那里借来一本《东周列国志》,读了几页,爱不释手,竟然下了狠心,花了一两个朋时间,硬把整本书给抄了下来。以后抄书成了习惯,到大学时代还抄,连《史记》这样大部头的书也抄。1929-1937年期间,为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他先后去日本、德国、英国学习、考察。他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广搜博采,夜以继日,三十年代在上海,后来到中山大学执教,以及在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工作期间。无论酷暑严寒,尽管工作繁忙,他或伏案读书到深夜,或奋笔疾书于凌晨,常年累月,孜孜不倦。当时的上海学术界曾经称赞他“是一个非常刻苦的学者”。
解放后,他勤奋读书的劲头始终不减。每次出去开会,都随身带一箱子书,备足了旅途的“精神食粮”。当一个大学校长,工作繁忙可想而知。他仍抓紧零碎的时间,经常拿起原版的外文书来大声朗读。青年时代养成的摘抄的习惯,在他著书立说以后仍然保留着。往往亲自动手做索引卡、摘要卡,不假手于秘书或资料员。他给自己规定一条守则:非星期天不看影剧。在“十年动乱”的日子里,王亚南已经是60出头的人了。他身处逆境,遭受迫害,但学习毫不松懈。在接受“批斗”的余暇,反复精读《反仁林论》、《自然辩证法》、《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朱雪冬)
王亚南(1901-1969),中国现代经济学家。湖北黄冈人。曾任厦门大学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著有《中国经济论丛》、《中国经济原论》等。
名人的读书方法:吴晗酷爱读书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