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设计与仿生学论文
仿生学是指人类模仿生物功能,来发明创造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型边缘学科。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人造工程技术之中。该学科的问世,大大开阔了人类的技术眼界,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艺术设计与仿生学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艺术设计与仿生学全文如下:
当代艺术的仿生设计是时代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是二十一世纪人们最为关注也是最令人们担忧的一种关系。自人类出现以来,人和自然的关系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纠结和矛盾。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不断的毁灭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现代的人类不断缺失的正是对自然的敬畏。而仿生的艺术设计是在功能形态、结构、外部造型、动作,甚至其神态及与环境之统一与协调状况等方面对生物进行的模拟。
比如在产品设计中,尼龙刺褡裢的设计灵感就来自粘在人衣服上寻求繁殖场所的刺果,同样,豆荚启发奥地利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内克制作出一系列独立剂量的药物容器。像这样的特殊借用还有很对例子,自然给设计的启发大部分是视觉上,这就包括了对自然界一切存在事物的借鉴与设计。当代艺术无论是主题、造型、工艺结构、材料、图案,还是艺术的语言,都被包括在仿生设计的领域中。
当代艺术的仿生设计是模仿自然界生物造型、色彩等因素的设计活动,其主旨是回归自然,而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如此,提倡人与自然的统一。仿生设计可以作为当代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可以说艺术设计中的仿生设计收到了艺术家们的热奉,使得人们切身的体会到大自然存在的设计应先尽量遵从于自然的法则,我们必须向自然界学习,使它和人类的才智融为一体。
当代艺术的仿生设计理念,是模仿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设计,包括:动物,植物、自然景象等,它从几个方面来体现:
1、 造型上的仿生设计
早在我国的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见飞蓬转而知为车”,即见到随风旋转的飞蓬草而发明轮子,做有装成轮子的车。古代庙宇中大殿之前的山门的建筑,就其建筑的结构来看,颇有些像大象的驾驶,柱子又圆又粗,仿佛大象的腿,结实有力。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社会中的生活场景、建筑物及立体形状等都是纤维造型设计的借鉴对象。藤蔓、花蕊、树?、船帆、几何图形都是比较常出现纤维艺术创作中的。如,日本的艺术家,小名木阳一的《红手套》,作品的整体造型就是一只大手。中国的纤维艺术家施慧、朱伟的较早的作品《寿》就是以山石的造型出现。
2、 色彩上的仿生设计
《天工开物》记载:“宵汉异色,云霄异色。阎浮之内,花叶殊型。天重象而圣人则之。以五彩彰施于五色.....”大自然美丽的色彩是艺术色彩借鉴的最直接来源。桃子、橘子等水果;天、地、海、山、晚霞、原野等自然色彩被设计师灵活的运用于艺术色彩设计中,于是便有了桃红、橘红、橘黄、土黄、湖蓝、天蓝、茄紫、橄榄绿、玫瑰红等各种色彩或色调,这正是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情感变成了一股极强的诱惑力。同时这亦是对自然界精神内涵的借鉴,情感的互通交流。
3、 材料上的仿生设计
材料是广泛应用于造型艺术,是艺术设计的重要因素,其仿生设计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材质的仿生。目前,仿生面料已经达到可以以假乱真的程度,用自然材质,如鸟兽羽毛、植物叶子等直接用于设计中,用人造纤维仿制自然纤维织物,如仿真丝、放裘皮也直接用于设计中。另一个方面是纹样、肌理的仿生设计。自然界中具有十分丰富的肌理效果,例如岩石的纹理、树木的表面肌理、动物皮肤的表面肌理、云彩的肌理、海浪的肌理效果等等。
如用玻璃纱,将两片合成缝合,从内向外翻出,发挥其透明性与膨胀感的特点,制成形状蓬起的春芽状,再根据图形要求固定在金属网上。还可以采用特殊的印染方法和编织手法都可以表现各种各样不同的自然界美的肌理效果。可以说这些自然界里的肌理为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设计灵感和设计素材。对于自然界里这些肌理效果的模仿和艺术的再加工,是材料设计的主要方法。
论艺术设计与仿生学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