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应该这样养
老北京有玩儿鸣虫的传统,有些玩家很困惑,每年冬季都是养油葫芦,蝈蝈一类的,可不知怎么,鸣虫在市场上出售的时候还挺爱叫,可拿回家没多久就不叫了,有些甚至就死掉了。那么蝈蝈应该怎么样?
蝈蝈的挑选:
首先看个头,个头大的比小的好。(个头以蝈蝈的头部大小而定)一般来讲大的蝈蝈功率足,就好比人一样大块头一般力气总比小个子来的大。须,爪力求齐全。须越粗越长越好。抓花越大越好。这样虫比较美观同时也是虫身体健康的一种标志。
头和膀子中间有“项”,也可以理解成虫的脖子,项越粗,一般虫的力气越大,如拳击运动员,就有脖子粗细的说法,项后有“桥”(一块板状物体)要翘的高,否则叫时膀打不开,双膀摩擦的面积就小,则叫声就差。
其次看翅膀,蝈蝈的发音靠翅膀,所以翅膀由为关键,基本选翅膀长,宽,厚的。上膀要能完全盖住下膀,最好能大于下膀。膀筋要粗最好能一直长到翅末端。一般来说膀筋的粗细往往决定了蝈蝈的功率。膀子的扇面大部分玩家说要平整,个人认为平整是要的,但是不能平整到像用熨斗烫过一般,反而要稍稍有点弧度,压线要靠后要深,压线也叫后杠,也有一些上海玩家叫指甲印,故名思意,自然压线要犹如指甲在纸上用力划过一般。压线也有形状,一般有斜线,U字形的,一字形的,我不太喜欢斜线的,U字形的和一字形的都不错,但是压线必须横跨整个上膀面。膀墙是指膀子的侧面,要高,最好能向外有点鼓。下膀镜面要大。膀子的根部有叫板和音挫,上膀子根部为叫板,下膀为音挫,叫板要宽大平整这样和音挫的接触面积就大自然声音好些,叫板也有颜色,越深越好,同时也有形状我认为和压线一样U字形的比斜的好(好像一字形的基本没有)。音挫由于在下膀的关系很难去看到,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蝈蝈的项,再用另一只手的小指翻开下膀看,(当然要不被虫老板发现,不然……嘿嘿),回家有兴趣不妨研究下。音挫当然鼓的越厉害越突出越大越好。
蝈蝈的养殖:
一、饲养前的准备。
将准备好的养虫笼和扎盘,用高锰酸钾药液浸泡消毒后再用清水冲净药液,保证清洁无菌后备用。养虫房地面、墙壁、门窗和屋顶等要用高锰酸钾消毒,养虫房的加温设施消毒后安装好备用。根据蝈蝈出孵的时间,提前加温使养虫房内温湿度达到出孵若虫的要求。
二、温度与通风管理。
新孵出的蝈蝈若虫对温度要求很严格。温度应控制在28℃左右,不宜过高。三龄以上的若虫对温度变化适应生增强,一般掌握在25-28℃。温度高一些,蜕皮间隔较短,发育较快,但体质不甚健壮;温度低一些,蜕皮间隔期长,发育稍慢,抗寒能力强,体质健壮,即所谓:“热蜕”和“冷蜕”。应选择“冷蜕”管理。昼夜温度变化要尽量大一些,可掌握在5℃左右。蝈蝈若虫喜干燥,除了为降温少量喷水之外,一般不必喷水。
蝈蝈若虫怕闷热,要配合暖房降温,定时通风,应选在每天中午前后温度最高时开窗通风。在室内温度没有降到最低限时,通风时间尽量延长。暖房内空气要达到清新,防止烟、酒、香料、化妆品等异味侵入,以防止对若虫造成影响。
三、饲料和喂食。
喂养蝈蝈的饲料主要有三大类,即黄豆(青豆)、羊肝、胡萝卜。黄豆含植物蛋白质很高,每百克中含36克以上,羊肝的维生素A含量很高。胡萝卜营养齐全,所含粗纤维有极好的利便作用,对若虫是不可缺少的。以黄豆2份,胡萝卜2份,羊肝1份,干酵母1小袋的比例配合,用绞肉机绞成泥状。喂食时以新鲜的菜叶切成块状,将绞好的饲料涂在上面,置于罐中,每罐可多放几块,上下都有,使若虫均可食到。因为若虫食量小,饲料不要涂得太厚,以免造成浪费。每天的食料要保持新鲜,现做现喂,不要喂隔日食,喂食要定时,每天1次即可,2次更好。
四、换笼和大鞘期管理。
随着若虫蜕皮次数的增加,体态愈来愈大,要及时由小笼转到大笼,防止若虫因在小笼里活动不开,而影响蜕皮、运动和生长发育。笼子里面要放用高粱秆破成的糜子,供若虫栖息跳跃。
蝈蝈的最后一次蜕皮俗称为“大鞘”,大鞘期的饲养罐高应为蝈蝈体长的2-3倍,使蜕出的新体有较大的周旋余地。平时放入罐中的树枝、高粱秆之类要全部拿出,罐内重新放入用高粱秆内瓤做成的丁字架或三角架,架的顶部要稍低于罐口,以供蜕皮之用。蜕皮时蝈蝈爬到支架高处,倒挂于高粱秆内瓤下,爪花可抓入瓤内,非常牢靠。用纱笼饲养的蝈蝈则不必搭架,蝈蝈抓住笼壁就很结实,一般不会掉下来。蜕皮时头朝下倒挂,靠重力新将体蜕出鞘外。蜕皮时忌惊吓,不可有大的响声和震动,以免蝈蝈掉下来。个别情况如掉下来,后肢摔弯,可在5分钟内将弯曲腿节慢慢理直,稍待片刻,肢体硬化,便无“残废”之忧。蝈蝈蜕皮完成后,肢体很软,不可惊动,让其自然活动,几个小时后肢体即完全硬化。1天后从饲养罐中取出,装入葫芦或纸盒中饲养.
蝈蝈应该这样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