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7-05-15 15:20

学过的生物知识,如果不经常复习,必然会发生遗忘的现象,这是一条规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一)

人体的血液循环

1.血管包括、和三种。

2.动脉是把血液从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输送到 3.毛细血管是连接和的血管。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4.血管

▲动脉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特点:管壁较厚,管腔较小,弹性大,血流速度快。▲静脉指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指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最小)最薄)最慢。

物质交换 相适应

▲平时看到的手背上的“青筋”是静脉;进行药物注射和抽血需要找到的血管是静脉。 5.心脏

▲如何用简单方法判断一颗完整心脏的左和右?手捏心室的侧壁,厚的一边是左边。

▲心脏的功能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6.心率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平均为75次。脉搏指动脉的搏动。脉搏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左心室。正常人的每分钟脉搏次数与心率一样。脉搏的通常测量部位是腕部桡动脉。

7.血液循环:

二氧化碳等废物氧和养料

组织细胞

体循环结果: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肺循环结果: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动脉血指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指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

▲流动脉血的管腔主要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终点都是心房。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是同时进行;心脏汇合。

8.血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正常值为12~18.7千帕。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正常值为8~12千帕。

▲高血压指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主要症状:头晕、头疼、失眠、易疲倦。

预防高血压注意:①加强体育锻炼②控制糖和脂肪过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并限制食盐的摄入量③不吸烟不酗酒。

9.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的流动

▲实验器具: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棉絮

▲方法步骤: ①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包裹起来,露出 和 。

②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小鱼 平贴在培养皿上。

③将小鱼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讨论分析归纳) ①用显微镜观观察到:管径最小的血管内的血液总是按照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的方向流动,管径最小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它的血流特点是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很慢。 ②可以观察到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

▲注意事项

①在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目的是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②实验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二)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13.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黏住的尘粒、细菌等组成痰液。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功能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组成单位是肺泡。

▲肺泡的特点:①数量多

②肺泡壁和它外面的毛细血管

适于肺泡内的气体血液

肺毛细

泡血管

壁壁14.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产生的原因: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产生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的过程(平静状态下):

15.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成年人的肺活量约为2500~4000mL。

▲测肺活量时一般连续测量3次,取最大值作为肺活量。

16.下图甲乙两图是模拟呼吸过程中肺与膈的变化模型,请回答:①a代表 b代表 肋骨胸骨脊柱和肌肉

a

c代表 d代表

②图甲中,此时膈肌____,膈顶____,胸腔容积____,肺____,肺内气体压力____,完成呼气过程。

③图乙中,此时膈肌____,膈顶____,胸腔容积____,肺____,肺内气体压力____,完成吸气过程。

bcd

4—10.4人体内气体交换

17.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和。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比较表: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①②

代表氧气的扩散;

毛细血管网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代表二氧化碳的扩散。

③从图中看出,氧气最终进入人体的组织细胞,二氧化碳在组织细胞中产生。

④从图中看出,人体内含氧最多的部位是肺泡;含二氧化碳最多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18.呼吸的意义:进入组织细胞的氧气,最终在细胞内的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正常的体温;②将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体外。

19.体温指人体内部的温度。通常测量部位有腋窝36.8℃;口腔37.2℃;直肠37.5℃。

▲体温相对稳定意义: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体内酶的活性。

▲发烧指人体被某些病菌、病毒感染时体温升高的现象。一定限度内的发烧对人体有利;而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烧对人体有害。

在细胞内,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氧化分解,贮存的能量被释放出来,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一部分用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约占70%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三)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七 下P73-P84)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

系▲肾脏:位于腹后壁,脊柱的两旁。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统▲肾脏内部结构结构:由肾皮质、肾髓质、肾盂三部分组成。

肾皮质:肾脏的表层,颜色较深肾髓质:肾脏的内层,颜色较浅肾盂:漏斗状,连接输尿管

2.肾单位结构: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三部分构成。

肾小球肾单位

肾小管

▲(静脉血)(静脉血)

(动脉血)(原尿)

(尿液) (尿液)

3.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浆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

▲ 原尿与血液的主要区别: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余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人体每天排除的尿液大约为1.5升。

▲原尿与尿液的主要区别: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而人体每天排除的尿液大约为1.5升,这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如果肾小球发生病变,则尿液中有血细胞和蛋白质。

4.排尿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5.排泄

▲排泄定义: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

▲排泄途径:①皮肤排汗(排出水、无机盐、含氮废物等)

③泌尿系统排尿(排出水、无机盐、含氮废物等)

▲注意排泄与排遗区别: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是排遗。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