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研究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政治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研究论文范文一:微课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研究
摘要:
历史是高中学科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是学生学习国内外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形势变化的有效途径,对培养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加上教学方法的无趣,一些学生会出现厌学、偏科等不良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高。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领域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微课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微课应用
微课是近年兴起的辅助性教学手段之一,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某个知识点教学的一个过程。微课中讲授的知识点,多为碎片状、分割状或点状,讲授内容多是课堂上某些未解决的疑惑,与传统大课堂有区别。不少教学实践发现,微课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
1.微课程的含义
微课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由戴维•彭罗斯提出。“微课程”即微型课堂,主要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学视频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针对学科知识点、疑难问题、实验操作、例题习题等而进行的教学过程和相关资源的结合。一般来说,微课程的时间多在10分钟内,以教学音频或视频形式为主。
2.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微课是一种以“短小、目的性强”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主题明确、内容精练,主要是为了适应学习者的高效、快速学习要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微课的设计与应用工作。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微课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⑴在微课刚开始时,重点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可考虑提问与视频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视频具有形象、直接、画面感强等特点,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提问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对问题进行思考。
⑵在教学活动进行期间,微课的设计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与内容的过渡。一般来说,微课时间较短,能讲解清楚1至2个知识点即可。因此,对微课进行设计时,应做到简明扼要,尽量删除和教学内容无关或关联小的东西,突出重点与主题。
⑶微课结束时,内容应放在对教学重难点的归纳与总结方面。一是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二是画龙点睛,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十六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该节内容时,在导入微课后,重点介绍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与影响,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在教学中间环节,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视频,让学生了解大众传媒的变化经过及取得的成就,突出大众传媒发展的过程与意义,为教学难点的教学作铺垫。在微课收尾阶段,利用微课设计的情景化语言、音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认识到为国家做贡献的重要性,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
2.2合理确定微课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在《大众传媒的变迁》该节内容中,重点是介绍大众传媒的发展经过,经历了哪些阶段及遭遇哪些困难,如何发展到今天的成就,对现实的贡献是什么。
⑵教学难点:大众传媒的发展经过,主要是记住大众传媒变迁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时间及相互联系。
2.3微课在导入新课中的应用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充分利用这一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为教学活动的开始奠定基础。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该节内容时,可在课堂开始时向学生播放一段和工业革命有关的视频,可以是电影或电视片段。视频的特点是画面感、视觉冲击感强。学生受视频画面与内容吸引,很快安静并投入到观看视频的教学情境中。在观看视频时,学生不但能够了解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及方式,还能了解到工业革命与传统农业间的差别,并可对比同时期中西生产方式的差别,了解世界形势的辩护情况。
2.4微课在传授学习方法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现代教育对教学的要求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对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等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亦不例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十八课《罗斯福新政》该节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微课将教学重难点内容罗列出来,让学生独自进行归纳与总结,并让其举一反三,掌握该类课文学习的几大要素,如背景、人物、原因、经过、措施、结果、意义等。通过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罗斯福新政》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及意义,还掌握了同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日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5微课在布置作业中的应用
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比如,在学习了《罗斯福新政》该篇内容后,教师可通过微视频向学生播放一段“经济危机”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解决以下问题:1.分析视频中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2.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有哪些;3.试述如何解决视频中遇到的问题,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快速完成了作业的布置,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3.结语
由上述可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是适应现代教学发展要求的举措,对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高中历史研究论文范文二: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研究
摘要:
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变革,作为身居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应对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试图结合当下的教学理念的发展和教学实际就新形势下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新形势
高效课堂,简言之,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高效课堂的实现关键在两点,一是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由“灌输者”向“引导者”转变,学做课堂的导演;二是学生,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高效课堂构建中,引导学生做一名合格的演员,让课堂成为塑造学生人格和吸取智慧的“活力运动场”。而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多是单一的教师讲述和读课文,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灌输,课堂中的提问和回答也大多是对教材文字的复述和背诵,教师直接扮演了“灌输者”的角色。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教考改革的发展逐渐凸显出弊端,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教考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当下我校的教考实际和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以高中历史学科特点为基点,从如下几点对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顺应教考发展,改进教学模式
新时期,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因其单一化、模式化的弊端已经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潮流。在尊重学生主体和学生个性的理念下,教师应主动抛开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的“以教定学”观念的束缚,勇于打破陈规,创新教学思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研究学生的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展现个性化教学风格,培养学生感知—概括—应用的科学思维,学会发现真理,掌握规律,逐渐改变学生对传统历史课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吸引力。
二、要善于引疑激趣,活跃课堂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提问既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高效课堂所离不开的重要环节。但后者对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的各种信息,提炼疑点,引导学生心中生疑,因疑而问,因问生趣。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探究,就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诱发学生深层次思考,继而培养了学生在质疑与解疑的过程中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有关内容时,有教师向学生提出了“如果你是罗斯福总统,你会怎么做”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设计乍一看很好,但是细细分析会发现提得并不一定合理。因为学生的知识和阅历毕竟有限,这样的问题很容易让学生无从下手,泛泛而答。如果这一问题教师改为:“如果银行倒闭,金融瘫痪,你父母手中的支票存折无法兑付,你会希望政府怎么做?或者你的父母在家辛苦劳作,收获农产品后,市场收购价格极低,你会希望政府怎么做?”这样一下子就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因为这样的提问贴合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这也说明了教师在提问时既要学会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也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到设置问题时紧抓学生的胃口,将学生不自觉地带进课堂中,带进生活。
三、重视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了解是从史料中得来的。顺应教考理念的发展,当下高中历史教学愈发重视和强调学生对理解史料能力的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的史料不仅有利于感受历史的脉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通过学习和探究史料增强历史感,锻炼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史料的重要作用提醒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有强烈的史料(论据)意识,在教学中时时向学生传递“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观点,在平时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史料、解析史料、运用史料,这也间接提高了学生解答历史考试中的史料分析题的能力。
四、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内容
灵活运用多媒体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简化教学程序,而且有利于解决传统教育方式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打破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笔,一张嘴巴说到底”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能够将图、形、声、色、像相结合的优势,努力创造悦耳、悦目、悦心的课堂氛围,尽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情境,让学生产生穿越时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避免产生只为刺激学生感官华而不实的现象,把握好适度的原则。
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迁移感悟历史的能力
教会学生知识迁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知识迁移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转化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将不同单元、不同专题、不同学科的知识与现实社会关联起来实施知识的迁移性教学,培养学生对事物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温故知新,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历史的很多知识和语文的古代史部分紧密相关,众多的古诗、文言文等材料能够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文学,从文学的角度去看历史。比如,讲到南北朝佛教盛行,运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例子会让学生体会到一种“一举两得”的快感。
六、结语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得好:“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因此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这与笔者对构建高效课堂的认识不谋而合。然而,不同的教育工作者对同一学科高效课堂的认知和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只要大家认清高效课堂的本质,结合学情,更新观念,注重方式方法,激活学生这一课堂主体,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这就离生机盎然的高效课堂不远了。
高中历史研究论文范文三:信息技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技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应用,现代教学中也应用了高科技手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并优化课堂作业的设计,从而使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本文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随着及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相关科技成果在不断涌现。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手段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相关成果已经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1]但如何将信息技术成果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还需要相关教育人士进行不断地探究。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也需要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不断完善教学活动,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积极性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多体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件,将课本中静态的知识变成课件中形式多样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将历史知识以多样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图表,将多种知识整合在一起,更为直观地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毛泽东访问前苏联、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的视频,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及其制定背景和外交成就,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观。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将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在课件上进行体现,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更为高效的进行历史学习[2]。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内容往往无法满足高考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资源,为高考做好充足的准备[3]。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对需要讲授给学生的内容进行细致的整理,并与教材进行对照,一旦发现教材存在的不足,就通过信息技术查找相关资料,并在上课时教授给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释放的拓展,以丰富课堂教学,保证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当教师对部分教学内容存在疑虑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给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教学。例如在学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部分内容时,由于教材版面有限,无法将近年来世界经济变化发展的相关内容详尽地展示给学生。但不可否认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给我国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教师在合理利用了教材中的内容之后,需要通过互联网查阅更多的真实可靠的资料,并带到课堂上供学生进行阅读,同时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最大限度地做到还原历史真相,让学生正视历史,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行比较,学会理性分析历史事件。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时教学活动的最后一环,需要教师予以把握,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并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课堂作业。可以将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利用电脑制作成图表,由学生进行填写,在订正之后由学生自行保留,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一些形式丰富的课堂作业,例如让学生利用电脑对我国各朝代的版图进行绘制,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可以自行查阅资料,这样不仅达到了复习相关知识的目的,还让学生一些重点的地名、地理位置有了更为形象的掌握,也实现了将各朝代历史版图进行对比的目的。部分作业好可以由学生分组进行,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和进行知识交流,引导学生更为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服务于学习。这样可以为学生布置更具趣味性的作业,将历史知识变得形象化与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可以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并优化课堂作业几方面来入手,不断地密切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堂的联系。从而给教师授课提供更多有效的工具,也为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提供帮助,激发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升资料搜集整合与分析的能力,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水平,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参考文献:
[1]郭圣东.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2015,(01).
[2]汪纬.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2014,(04).
[3]骆魁敏.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3,(01).
高中历史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2.高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3.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4.历史文化学士论文开题报告
5.高二历史教学论文
6.历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高中历史研究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