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教育差异论文
随着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家庭教育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中美两国教育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也日渐突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美家庭教育差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论文篇一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风格的差异》
【摘要】本文针对中美家庭教育教育风格的不同表现,来查找中美家庭教育风格不同的原因,从而得出了中美家庭教育风格不同的教育结果。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人才培养的第一站应该是家庭,而培养的效果是要取决于父母对小孩早期的投入和影响。借鉴其他国家在家庭教育中有价值的实践,对走出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将有很好的启发和警醒作用。
【关键词】中美家庭;教育风格;父母
中美两国不但相距遥远,而且家庭教育风格相差更远。就拿《龟兔赛跑》这个非常经典的寓言故事来说,中国家长在给孩子读故事时,要让孩子明白:由于兔子过于骄傲而输了和乌龟赛跑,即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而美国家长在给他们的小孩读美国作家理查得.斯卡利的《小兔子之书》时,要让孩子知道兔子比乌龟跑得快是一个客观存在。所以中国的家长更愿意让他们的小孩从故事中悟出深刻的含义和哲学道理;而美国的家长们却更注重要孩子们去学到兔子比乌龟跑得更快的科学知识。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的第一站应该是家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培养是要取决于父母对小孩早期的投入和影响。从免和乌龟的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借鉴其他国家在家庭教育中有价值的实践,对走出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将有很好的启发和警醒作用。
本文拟就中国与美国的家庭教育作一粗浅比较,并从比较中得到一些启示。
1 中国家庭教育风格不同的表现
1.1 中国家庭的亲子教育风格不一样。作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是中国和美国的父母所共同的,所不同的是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加含蓄、内在、有的时候这种爱有些沉重,而美国人直白、外在、浪漫。
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在用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的方式上,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一般来说,小孩从刚生下来开始,很少听到中国父母对孩子说一句“我爱你”或“我想念你”之类的话。他们宁愿采取间接或至少非口头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深深的爱。比如说,为孩子缝补衣服或做顿他(她)最喜欢吃的饭菜等。比较而言,美国父母经常会告诉孩子,他们有多爱他(她)、有多关心他(她)。睡觉之前或通话结束前说出类似的话,对他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总体来讲,美国父母不仅通过行动,同时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而且几乎天天如此,能够说一句“我爱你”或“我想念你”之类的话。
同样,和美国父母相比,中国的父母也不太习惯通过身体的接触,如用拥抱或亲吻来表达对小孩子或成年子女的关心,我们很少看到中国父母亲吻刚放学回来的孩子,或者拥抱周末回家吃饭的已成年子女。但是,这类表达方式在美国父母看来,却是非常普通的事情。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晚安之吻”可以说是美国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即使孩子成年后也是如此。这种中美两国父母在亲子风格方面的言传身教不同,使得他们的孩子在对外处事的方法也大相径庭。
1.2 家庭教育在道德规范上的教育风格不同。在家庭道德教育的风格上中国与美国各有千秋。中国的传统思想更重视“家教”,而中国父母尤擅长历史教育,一则古往今来的圣贤多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对国尽忠,对家尽孝”;二则作为家训的书籍、篇章数不胜数;三则是历代道德楷模在人们心中树立不可磨灭的丰碑。中国浑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熏陶着每一个家庭。所以,中国家长更多的是强调一种既定的规范或模式,让他们的孩子去执行或站在他们的起点上往前走,他们力图使孩子不走或少走他们的弯路。而且父母非常懂得运用在家庭中的权威来争取孩子,也擅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而,中国的孩子,从小尊重长辈,尊重经验,从而也就墨守成规,循规蹈矩。
不可否认美国有自己许多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教育,在美国家庭道德教育中,宗教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去做礼拜,在餐桌前祈祷,成了一种生活方式,难以把它和被认为是这个民主国家中家庭的特殊责任的道德教育分开。在现代社会,父母依然希望共同的上帝始终在内心深处把孤立的人类统一在一起。
但是,美国教育界基本上有一种共识,那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 因而,美国父母教给孩子的往往是开门的钥匙。
1.3 家庭教育在处事问题的教育风格上的不同。由于两国的历史和地理等因素,使得中国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的处事问题上与美国家长的教育风格有很大不同。有以下几个方面:
1.3.1 在学习上的过于严厉。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很高,望子成龙思想心切,达到一种近乎苛刻的程度。平时,孩子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又让孩子再做一套同步练习题以求巩固,弄得孩子精疲力尽。另外,中国家长在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时,往往和学习成绩联系起来,一旦孩子辜负了他们的期望,那只能通过打骂这一招来解“恨铁不成钢”之怒。美国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不施加太多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孩子对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会努力去学。为什么要强制他们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呢?强拗着去做,反而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
1.3.2 在生话上的包办代替。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在生话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不让孩子干家务话。这种包办横向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纵向延伸到孩子长大成人。于是出现了小学生还要家长接送,中学生还要家长洗衣服,大学新生入学还要家长护送。而美国的家长往往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让他们从小就有存放个人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整房间,布置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决不替孩子包办,顶多在一旁提醒参谋。而且父母经常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各种环境中劳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如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上小学的孩子他们在家中都各有自己的角色和本事:9岁的男孩周末负责帮父亲割草、浇花、扫扫院庭;11岁的女孩能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心;12岁的小女孩会编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美国中小学生兼报童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1.3.3 在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其他孩子的办法。美国家长在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
1.3.4 在经济上的放任。中国父母比美国父母更容易娇惯孩子,因此社会上才会产生“小皇帝”或“小公主”。中国父母愿意给孩子准备好一切,不少中国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裤带省下钱来满足孩子的需求。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数码相机、IP3等高档消费品。而美国父母更倾向于教育孩子为自己做些事情,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美国许多家庭对孩子的零花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基木原则是:定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
2 中美家庭教育风格不同的原因
2.1 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尽管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但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以农耕经济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因而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反映在精英文化中,则是“求久”的观念。如:董仲舒的“天下变,道亦不变”,孔子的“乐天知命”、和“祖宗之法不可变”都是这种观念的典型表达。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处于核心地位。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一切要由父母做主,强调用诱惑和压制的手法迫使儿童循规蹈矩,顺从听话。至今中国人在评价孩子时,听话、稳重仍是一大优点。这种教育养成了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服从听话的习惯和自我约束的习惯,我国学生犯罪率比美国学生低,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较好,与这种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如果说中国是内陆文化,那么美国则是典型的边疆文化。美国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且大部分公民来自欧洲大陆,他们大多数受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有不少是思想激进的持各种创新见地的人,这些人个性很强、人格独立、思想解放、喜欢新奇且富于创新和冒险,“求变”是他们普遍的文化心理。美国人的背永远朝着过去,而面孔总是向着未来,他们随时都会弃旧图新。
所以,在美国家庭教育中,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父母注重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富于探索等个性品格,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2.2 人生的价值取向不同。中国人重“名”轻“利”,“名”即名分、声望、名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理论轻实践,这是宗法制度下的产物。许多家长教育自己的子女好好学习,以便将来出人头地。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生活之困难,读书之艰辛,这种思想更为严重。所以,在价值取向中,中国人喜欢讲共性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中国家庭中,父母丧失自我,也不尊重子女的自我。父母把孩子视为自身价值的延续,将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和人生的希望,具有和孩子不可分割的一体化感觉。
美国人则更重“利”,重视物质利益,追求效率和效益。这与其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早期的北美移民正是通过自己的个人奋斗,开拓进取,克服环境与恶劣的条件获得生存,聚敛起则富。在他们比较追求物质利益,追求最人的效益、效率,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因此,美国家庭强调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因,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学习的内在潜能,任何正常人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挥自己的最人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日标。
2.3 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中国经济落后,生存压力大,是个“学历社会”,行业流动性差,所以中国人往往把一生的幸福都压在某种职业上,选择面窄。中国父母认为学业成绩好,找到好工作,求得一生安稳,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因此,中国父母的教育目的重在学业成绩优秀,能考上好学校,能获得高学历。而且,由于经济条件比较差,社会养老保障不健全和一些旧有的观念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得比较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来看待,要孩子知恩图报,因而在教养的方式和方法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不少家长把打骂孩子看作是家庭内部私事,任何人无权干涉,更谈不上法律约束了。
而美国生产力先进,商品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生存压力小,而且美国是个“能力社会”,用人机制健全,劳动力流通自由,跳槽机会多,所以美国人择业观开放,职业选择面宽。因此,美国父母的教育目的重在育“人”,更为宏观、宽泛,以不变应万变。而且,由于经济条件好,社会养老保障健全。父母不认为养儿就是为了防老,自己老了可以进养老院,无后顾之忧。因而把孩子培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他自己去奋斗,将来能否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父母考虑并不多。
3 中美家庭教育风格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其结果也表现出明显不同。美国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突出:
3.1 由于美国家长注重孩子独立的人格,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尊重孩子的想法、个性,积极鼓励引导孩子大胆设想,因此美国孩子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开朗、胆大,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敢想、敢做,具有创新精神。
3.2 美国孩子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家庭,自立能力强,即使在读的中、小学生,很多都靠自己打工补助自身的消费需用,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
3.3 美国一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的习惯。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3.4 美国的青少年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不怕苦,善于克服困难,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因而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社会活动能力强。
反观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美国,但家庭总是包揽一切,孩子形成了习惯性的,依赖性的思维定势,不会自己做决定,遇事等待观望,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
所以,针对中美家庭教育的风格的差异,我们国家和每个家庭要一致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方法渐渐改变这一现状,比如:变目标单一型教育为综合型素质教育,变知识型教育为能力型教育,采用利学的教育模式推进家庭教育的转型。只有吸收美国家庭教育风格的优点,去掉我国家庭教育风格的缺点,才能使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形成良性的人才培养链,才能在未来人才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才能逐渐适应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美家庭教育差异论文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