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形成主要的原因介绍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一种天气现象,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那么雾霾是怎么形成的,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
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关于雾霾的一些事件:
国家监测
国家卫生计生委28日印发《2013年空气污染(雾霾)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方案》,提出将通过3年至5年时间,建立覆盖全国的空气污染(雾霾)健康影响监测网络,掌握不同地区PM2.5污染特征及成分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状况。
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既包括急性效应,也包括慢性长期效应,雾霾的健康影响涉及全年龄段人群,但对于易感人群如老人、儿童及孕妇等的健康影响更为严重。由于我国缺乏系统的长期监测,无法揭示雾霾特征污染物的健康危害,迫切需要开展空气污染(雾霾)健康影响监测,了解不同地区空气污染(雾霾)特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为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根据监测工作方案,2013年,将在空气污染(雾霾)高发的16个省(直辖市)选择部分城市开展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监测。每个城市在空气污染相对重的区域和污染相对轻的区域各1个社区设立监测点。另外,选择6个省(直辖市)的农村地区各1个乡镇设立监测点。
通过监测点的设置,将进行空气PM2.5采样,监测PM2.5质量浓度,重点对影响人群健康的成分进行分析。同时,通过监测区域内空气污染监测资料、气象资料和居民死因个案资料的收集,分析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对居民全死因、不同疾病别死因的影响,从而估算空气污染所致的居民超额死亡数(率),评估空气污染的健康风险。通过一定时间资料的积累,分析这种影响的变化趋势。
此外,监测网络的建设还将有助于分析空气污染对居民相关疾病发病及对居民产生的急性影响,了解雾霾对小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干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方案要求,2013年冬季将开展人群的出行模式调查,并通过未来3年至5年多次调查,了解不同地区人群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与空气污染暴露特征,为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北京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在1~4公里。北京仍在霾黄色预警中。雾霾彻底消散,还要等到29日冷空气主体过境,地面风速将明显加大,京津冀大部分地区能见度转好,持续性霾天气结束。
2014年4月7日,据央广网报道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长期连续监测雾霾对人群健康带来的影响,评估雾霾对人群健康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世界约有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其中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情况最为严重,大多数死亡都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张勇说,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展的与雾霾有关的监测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开展了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监测;二是开展了相关研究;三是加强与环保、气象相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促进信息的共享和预警联动。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数据还表明,全球空气污染相关死亡中近七成与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有关,25%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有关,6%与肺癌有关。张勇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对雾霾的监测将长期连续进行。“希望通过长期连续的监测,评估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风险。希望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够应对雾霾对健康的影响。”张勇说。
对抗雾霾
对雾霾的纯科学认识仍不系统、完整。它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有哪些、有多严重,都尚无权威结论。科学不强大,人们的认识和信心就少了附着点,今后社会对雾霾反应的不确定性或许要比雾霾本身的不确定性更高。如果雾霾的严重性继续增加,不排除某个时刻在某些人群中出现针对雾霾的恐慌。
一些科学家指出,雾霾的最大成因很可能是烧煤,而煤是中国这些年发展的支柱性能源。每年仍要多烧1亿多吨煤,别说减少,即使不再增加烧煤,短时间内在中国可能吗?大家都要蓝天,但如果让一些人少用电,少取暖少用空调,
让人们少开汽车,最管用的办法大概是限号行驶,但立刻就有名人宣称个人开车的那点污染,就相当于在自家小区里“放个屁”,这种毫无根据的民粹主义说法获得互联网上的大量掌声。
中国前些年显然低估了工业污染的严重性,这种低估,政府的责任是第一位的。大范围严重雾霾给全社会敲响警钟,也给政府上了一课。怨声载道没有用,光空喊要求“政府作为”,如果我们大家不真正行动起来,政府的“作为”就只能是空许诺,因为几十亿吨煤是全中国人一起烧,每年增加的近两千万辆车,绝大部分都是私车。
外媒关注
中央气象台连续第6天发布霾预警。预计辽宁中部、京津地区、河北、山西南部等地会出现中度霾,局地会出现重度霾。环保部日前通报,已启动应急预案,组织12个督查组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对重污染天气应对进行专项督查。各国媒体对中国将如何治霾表示关注。
美联社报道称,中国将空气污染视为“有损国家形象”,政府制定多项措施,以求在治污方面取得明显改善。
彭博新闻社消息说,中国环境监测部门在网站对大气污染物发布实时监测,监管机构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及时、准确地预测和发布空气质量信息,保证公众的信息畅通。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一般而言,治理空气污染将花费数年时间,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表明中国加速治霾的决心,新举措至少可以代表变革的开始。
美国《环球邮报》24日称,雾霾导致人们纷纷购买口罩和空气净化器,北京一家家电商场的空气净化器销量达到平时的3倍。北京橙色预警发布后不仅采取工厂限产等措施,还禁止路边烧烤。
路透社23日消息说,灰霾天气“席卷”中国领土面积的15%,环保部的督察组将走访建筑工地和钢铁、水泥、煤炭行业工厂,若发现违反生产标准的行为,将予以公示。
法新社24日称,危险的雾霾连日来覆盖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中国国家气象局周一发布华北大部地区雾霾黄色预警,这是该地区连续第5天空气重污染达到危害健康的危险水平。
德国《明镜》周刊24日报道说,雾霾笼罩了中国近15%的土地。在中国北方,人们正遭受雾霾之苦。北京首次发出4级预警体系中第二高的警戒级别橙色警报,医院里肺病患者人数增加。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的报道中还特地刊发了一张驻北京记者西莉亚·海顿戴着口罩的大头像。报道称,空气污染已成为很多中国城市居民的无奈。民意调查显示,雾霾的有害影响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加拿大电视台23日说,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引发公众愤怒,中国政府针对空气污染下达了多项紧急措施,如河北石家庄根据车牌号码进行限行,北京一些拆迁、烧烤和放烟花活动都将被禁止。
新加坡《联合早报》早前报道称,中国的空气污染如果再不引起高度警惕,不真正下大决心、大力度去治理,恐将造成惨痛损失。也有媒体担心,空气污染问题或危及中国的社会稳定。
《印度时报》23日报道称,在国家及时发布预警的同时,中国也对部分城市进行汽车限行和暂停污染源工厂的生产。官方数据显示,北京已有36家企业已经暂停生产,75家企业减少了产量,河北有数家钢铁生产商和相关企业当天上午被关闭。
韩国MBC电视台说,中国东部迎来最严重的雾霾,波及143万平方公里,是朝鲜半岛的7倍之大。北京连续多天笼罩在雾霾中,大街上人流稀少,但地下商场和地铁里人流攒动。
韩国先驱经济网站说,雾霾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许多人早晨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是查看当天的空气污染指数,以此决定戴不戴口罩,是否开车上班。
以下是关于雾霾的相关文章推荐:
1.2015中国雾霾城市排名
2.2015年雾霾城市排行榜
3.全球雾霾城市排名
4.关于雾霾的400字说明文6篇
5.中国城市雾霾天气排名
6.淡淡的雾霾调查报告
雾霾形成主要的原因介绍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