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变态心理的论文
变态心理倾向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精神、情感、认知、意志、态度、人格特征等方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述变态心理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述变态心理的论文篇一
《预防变态心理犯罪,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变态心理犯罪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呈现加重的趋势,这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直接阻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把握变态心理犯罪的根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预防变态心理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平安有序之环境。
关键词:预防;变态心理;犯罪;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与安定有序涵盖了概念的基本含义,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关系:只有加强民主法治,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而变态心理犯罪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呈现加重的趋势,这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直接阻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正确认识预防变态心理犯罪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化法治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前提;充分认识变态心理犯罪的现状与危害,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变态心理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平安有序之环境。
一、变态心理犯罪现状
当前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心理失衡、激烈的竞争、社会的转型导致变态人格者尤其是各种精神疾病患者增多,相当一部分犯罪人存在一定的人格扭曲和心理障碍,刑事犯罪率与心理精神疾患几乎是同步增长。
1、犯罪人的心理疾病患病率
国内外关于犯罪人中心理疾病的患病率的诸多统计结果表明:犯罪人的心理疾病患病率高于一般人口的心理疾病患病率。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英国杀人犯中有30%~40%已经被确认为有精神障碍。泰勒(I.Taylor,1986)发现,在伦敦的死刑犯中,大多数是谋杀犯,这些人中的9%已被报告显示精神分裂症的症状,13%是抑郁症,33%是人格障碍。托马斯・迪恩(Thomas Dete)报告,美国暴力犯罪人中30%属于临界智力、智力低下或有学习困难等问题。古泽(S.B.Guze)报告美国的289例罪犯中有78%被诊断为人格障碍者。奎恩(J.Gunn)等报告累犯、惯犯中有40%是精神疾病患者。谢尔顿(Sheldon)调查了500名判刑或假释的女性罪犯中,发现其中59%有精神障碍。
山东省对1991年在押犯人进行调查统计患有各种心理障碍者约占30%,而有学者近年在北京市相关监狱调查表明,除了过失犯罪者外,绝大多数犯人均患有有不程度的心理障碍。2007年笔者对四川宜宾几个监狱在押犯人调查中,约有59.3%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
2、几种典型的变态心理的犯罪研究
根据目前精神医学司法鉴定在变态心理中的人格障碍、智力障碍、心境障碍、性变态、精神分裂症等与犯罪存在密切的关联。
有学者推测,性变态者的犯罪率可能是最高的。因为在犯罪学领域作为性变态基本行为特征的行为基本上都被视为是犯罪,如恋童癖的猥亵儿童行为;性施虐癖的性暴虐行为、性欲伤害、杀人行为;摩擦癖、露阴癖、窥阴癖、淫语癖等的各种骚扰型猥亵行为等等。这些行为本身就是犯罪学上规定的犯罪行为,即使有的没有构成严格意义上的犯罪,但也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人格障碍者特别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和冲动型人格障碍者的犯罪率也比较高,估计仅仅次于性变态者。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在欧美国家中,人格障碍者占总人数的1―2%,在犯罪者中所占的比例,初犯在20%以上,累犯、惯犯则高达50~80%。我国的人格障碍者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比较低,在犯罪者中的比例约为15%。易出现盗窃、抢劫、伤害、凶杀、强奸、纵火、呼喊反动口号、散发反动传单等犯罪。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犯罪率的高低,各国家存在差异。约翰森(E.Johanson)的报告,男性为4.8%、女性为3.2%,布来克-克列茨汉德尔(E.Brack--Klezhander)报告是3.33%(22)在我国,有关调查报告显示精神分裂症者的犯罪率比较高。比如刘协和等人报告,在18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共有216例(12%)曾有过危害社会治安和产生了不良政治影响的行为。
此外一些学者还指出智力障碍患者和癔症患者的犯罪率也不低。心境障碍患者的犯罪率比较低。
3、变态心理犯罪的主要类型
变态心理患者犯罪和其他犯罪人一样,涉及各种犯罪类型,但主要倾向于暴力型、财产型、性欲型和破坏型犯罪四种,其中暴力型犯罪居于首要地位。
统计近几十年来报告的变态心理犯罪案件,可以反应出这类群体实施的犯罪类型。如徐声汉报告的638例、南京林红、韩臣柏等报告的1157例、四川李正发、刘国清等报告的335例、广州刘光裕等报告667例、杭州钟杏圣等报告的181例、《日本犯罪白皮书・1984年版》分析的2622例,共报告变态心理者犯罪案例共5600例。其中暴力型犯罪包括杀人、伤害、伤害致死等共2168例,38.7%;物欲型犯罪包括盗窃、抢劫、诈骗勒索、强盗、贪污受贿等共779例13.9%;性欲型犯罪包括流氓、强奸、卖淫、猥亵儿童等共653例11.6%;破坏型犯罪包括扰乱社会治安、反社会政治言行、纵火、违纪破坏、诬告等共646例11.5%;其余的1354例24.1%。
二、变态心理犯罪的病理性原因
变态心理的表现是非常复杂的,从最简单感知觉到复杂思维,从情感、情绪活动、动机意志行为活动到智力结构和人格等各个方面均可表现出异常或偏离正常。这些异常心理表现在不同的变态心理类型中,主要通过严重破坏变态心理患者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来实现影响患者行为的。他们多数不能正确认识周围环境和自我,难以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和反应,有些虽然对周围环境和自我有一定的认识,甚至知道自己的欲望和行为是不合理、不正常的,但就是难以抗拒自己的欲望可控制自己的行为,最后一再成为“犯罪人”。
病理性幻觉和妄想是变态心理者犯罪的最常见的病理原因,患者对幻觉是深信不疑,如果幻觉的内容对他们是不利的,构成威胁,令他们紧张、恐惧、愤怒,他们就会随之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就可能做出任何危害行为。妄想特别是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嫉妒妄想、影响妄想、易人妄想、非血统妄想等都可以使变态心理患者无中生有对他人产生难以动摇的偏见和敌意,致使他们做出危害行为。妄想可以使他们到处传播,构成侮辱、诽谤行为、扰乱社会治安等。另外,思维逻辑障碍患者在极端荒谬的推理和判断的支配下犯罪。严重的抑郁情绪可以导致患者的“扩大性自杀”和“间接性自杀”等严重的凶杀犯罪。在躁狂状态下,有的患者表现出举止放肆,打人毁物,扰乱社会治安等犯罪行为。智力障碍可以导致患者的辨认能力缺损严重,不能认识或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不能预计行为的后果,或者不能适应社会,社会性需要淡漠,缺乏道德观念,而生理性需要相对强烈时,不能够控制自己的需求,往往会出现偷盗、强奸、猥亵、性混乱等行为。人格障碍者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中的冲动、欺骗、不负责任、对他人缺乏同情心、没有责任心、罪恶感、具有反社会行为等等,使其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变态的性心理往往是实施各类性犯罪的病理原因,如恋童癖的恋童怪癖致使其产生猥亵犯罪、甚至杀害儿童,由于窥阴的癖好致使患者一再窥视异性,扰乱社会治安等。
三、预防变态心理犯罪的措施
变态心理犯罪的根源在于其犯罪人的变态心理,当前这一特殊的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全社会重视变态心理患者的犯罪给社会造成的危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犯罪的产生。
1、消除社会现实中诱发变态心理产生的因素,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深刻的社会变革,为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必然反映到民众的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和矛盾,这就需要积极推动人的心理和谐建设。”
目前我国存在诸多的社会不公平,诸如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明显的财产分布差距,就业与劳动报酬中的歧视性因素,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公共卫生资源分配和健康的不平等,社会保障权利的不公平,财政体制再分配的弱化引起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公共品提供上的差异性。这些不公平现实在国民无法承受的情况下会导致心理失衡引和发各种变态心理,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人的心理健康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构建心理和谐自然必将消除各种不和谐的社会因素,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只有逐渐消除让国民心理失衡的不公平因素,才能减少各种变态心理的产生,保证国民的心理健康,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种犯罪的出现。
2、加强心理卫生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心理卫生专业人才既包括,在康复医院、精神病院、综合医院精神科工作治疗各种精神疾病(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的精神科医生;又包括服务于各大中学校、社区、医院等心理咨询机构的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帮助人们解决除了精神疾病以外的各种变态心理、适应问题、婚姻问题、教育问题等的心理咨询专业人才(或称心理咨询师)。专业人才不但存在数量严重不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且还存在高级人才缺乏、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应针对心理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加强政府投入,建立心理卫生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加强对人才的培训,提高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素质。同样,国家要规范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认定,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队伍,除了鼓励民间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外,政府应该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构建覆盖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心理咨询网络,为心理咨询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搭建有效的平台,最终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3、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以致使当事人陷入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引起心理危机常见的原因有婚姻恋爱关系的破裂、突然失去亲人、破产或重大财产损失、严重的考试失败、严重的晋升失败、人际关系紧张等等。社会成员都可能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危机,当心理危机的压力超过个体能够承认的限度,通常会导致个体出现各种变态的心理,甚至会产生杀人、伤害、自杀等行为。要及时发现并消除引发个体心理危的心理社会因素,减少心理危机的出现;同时,社会有必要建立一个干预机制来承担疏导、消除这些影响的职责。《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决定》为当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指明的方向,所以政府建立的心理咨询机构应承担此职责。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解决危机,恢复功能平衡,防止自杀和暴力行为的产生。
4、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预防变态心理犯罪中的重要作用
社区是一个聚居在一定城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具有居行、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社区互助等内部功能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发展等外部功能,充分发挥好社会的功能,健康文明的社区有益于清除产生变态的心理环境因素。可通过建立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机构,诸如社区心理咨询中心以便做到对各种变态心理患者的及早发现、治疗,以及在社区进行咨询和康复治疗。同时对变态心理犯罪的刑满释放人员继续提供心理矫治和疏导服务,尽量减少这类人员由于变态心理没有得到治疗而出现再犯。
5、普及国民的心理卫生知识,消除对变态心理患者的偏见和歧视
对变态心理的错误认识和偏见在今天社会民众心里仍然普遍存在,诸如认为心理疾病就是“头脑有问题”,等同于“精神病”和“疯子”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患者宁愿忍受痛苦而不敢和不愿去心理咨询机构接受专业人员的帮助和专业的治疗。所以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效应,导向效应,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渠道,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要让人们获得并实际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指导现实生活,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困惑与心理问题,有了心理疾病不要讳疾忌医,寻求心理帮助就像生病进医院看医生一样的正常。
6、国家对可能发生社会危害的变态心理患者采取强制性的收留措施。
我国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因为经济贫困得不到治疗而被家庭遗弃于社会,他们流落街头,极有可能给社会带来隐患,国家理应承担对收留他们的责任。另外,对有过犯罪行为的变态心理患者,特别是诸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轻度智力障碍患者,重度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期间实施的凶杀、伤害、强奸等行为经司法机关鉴定,属无刑事责任能力或部分刑事责任而不承担或减轻其刑事责任的变态心理者,他们继续生活在各社区,是犯罪的潜在隐患,更有必要采取强制收留治疗措施,防止其危害社会行为的屡次发生。
7、做好监狱罪犯心理矫治与疏导工作
变态心理犯罪人不同于普通的犯罪人,他们犯罪的根源多数是各种变态心理,其变态心理如果在监狱接受刑罚期间不加以治疗,刑满释放后回到社会这些顽固的变态心理可能成为他们再度犯罪的诱因与根源。只有运用心理治疗的原理与技术在根本上帮助这些罪犯解除心理疾病,重塑健康人格,这样才能使他们重新回到社会减少再犯罪的可能性,成为心理健康的守法公民。因此,监狱在对罪犯进行教育劳动改造的同时有必要对变态心理犯罪人的变态心理进行心理矫治和心理疏导。目前我国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有待进一步走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刘白驹.精神障碍与犯罪〔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英〕Ronald Blackburn 著.吴宗宪 刘邦惠等译.犯罪行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0
[3] 徐砺.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4] 日本法务省综合研究所编.李虔译.日本犯罪白皮书・1984年版〔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 徐声汉等.精神病理现象与违法行为〔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8,3
[6] 刘光裕等.司法精神鉴定931例分析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4,(1)
[7] 钟杏圣.234例精神发育迟滞司法鉴定问题〔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3,(3)
[8] 李正发、刘国清等.335例精神医学司法鉴定案例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2,17(3)
[9] 申自立.论变态心理犯罪特点及其预防〔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4)
浅述变态心理的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