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7-03-18 13:51

在高考来临之前,掌握每一个重要的资料会让你取得考试的胜利。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2016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一)

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到20世纪初日本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但由于日本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同时日本更多地依靠军事手段来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样,带有浓厚封建性的垄断集团同军阀集团相互勾结,疯狂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被称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日本天皇政府极力发展军国主义,制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征服朝鲜是征服中国的第一步。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910年日本又迫使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把俄国势力从中国东北排挤出去。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③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2016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二)

1、16C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在这之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2、中世纪后期,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及思想观念发展的差异,阿拉伯、中国等亚洲国家(古代文明中心)或分裂或闭关自守,由先进变为落后;而欧洲却经历了空前的变化,后来居上。

3、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最先在意大利,然后在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自我消费,注定了它的闭塞性和迟滞性;商品经济,面向市场,决定了它的开放性和超前性。两相比较,商品经济较之自然经济所具有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不言自明。

4、商品经济一旦产生并发展,就会在一切领域猛烈地冲击封建制度。商品能够使全社会无时无刻不感到它的存在和影响。商品经济使得货币成为财富的标志。货币地租取代了徭役地租和实物地租。西欧的各封建专制王朝,为了"中兴",也普遍地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这又为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

5、商品经济自身充满活力,它的自由的特征和对人权自由所表现出了强烈要求,证明了它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并可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形态,它是古代社会进入近代社会及近代社会能够飞速发展的根基。

6、商品经济,冲破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枷锁;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和宗教改革,解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桎梏。欧洲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17C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

7、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一方面向海外大规模扩张,商品经济更加发展;另一方面它们对亚、非、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又造成殖民地的极端贫困和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力量大大加强,到19C时,已深深地渗入或控制印度、中国等亚洲古老的文明中心。

8、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①、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②、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③、公民取代臣民。这包含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人本身三个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基本上概括了人类历史的最主要的内涵。

9、文艺复兴是一个要使人类对自然和人类本身觉醒的启蒙时代,它要用理性文化推翻中世纪的宗教文化,用理性权威代替上帝权威。

10、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才逐渐取得商业资本居主导地位。商业资本一般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资本,它的运动方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他以贱买贵卖为原则,是资本的最古老的形式之一。打入生产领域的商人成为包买主,意及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加速了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因而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

11、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完全意义的反封建革命,它只需推翻封建制度,解决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问题,就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革命后还不能建立起完整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只是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12、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不是一帆风顺的,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显现出曲折反复的斗争历程。革命过程中起领导作用的是经济实力强大,政治上较为成熟的大资产阶级(金融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因此,革命最终只能确立大资产阶级执政时所取得的成果。

13、资产阶级革命是在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贵族领导下,联合一切反封建阶级所进行的反封建斗争。人民众是斗争的主力,但领导力量始终是资产阶级,群众运动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为此,革命不带有解放劳动人民的使命。

14、资本主义发展表现出的优越性,封建专制统治面临的危机,使欧洲一些国家开始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加强封建专制,但改革措施却从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它既反映出封建王朝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反映出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改革的长处在于很少引发大的动荡,对生产力有相当的保护作用。

15、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新思想,不仅动摇了封建统治,而且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套政治

1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生产规模更加扩大,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竞争愈趋激烈,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国际关系的变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7、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于是,垄断组织形成。垄断尽管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它是适应和推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组织形式。它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这种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和依靠垄断适应生产力进步的经济模式,表明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已定型。此后虽有较大的发展,又有国家垄断、国际垄断等,但其基本形态没有再发生根本的变化。

18、经济上这种飞跃式的大发展,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首先是人的自身的变化。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价值显得更加突出;其次是社会利益集团的划分更为明显;第三是为了协调矛盾,稳定局势,各国建立比较健全的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等制度,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大体定型。

19、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英、美、法等国家基本上走的是自由主义的道路。而俄、日、德等国家则还具有明显的专制主义体制,它们要形成当代资本主义的模式,还有一段曲折的路程。这几个国家中的专制主义,绝非是垄断带来的恶果,而是保留封建残余过多造成的,正说明需要进一步加强资产阶级的改革。

20、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完毕,给各被压迫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极大灾难,也使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各大工业国的资产阶级日益将资本输出作为攫取更大利润的手段。资本输出和伴随而来的国际垄断集团组织的出现,在客观上必然促使东方各国和各地区传统古老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进一步瓦解,建立起一批西方式的资本主义企业,继而产生民族资本主义。这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的一种体现。

21、资本主义列强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是这一时期出现的逆历史潮流的现象。这场争夺霸权的角逐,最终酿成一场大战,造成一场浩劫。一战结束,是世界近代史结束的标志。

22、从19C~到20C初的30年间,世界基本上没有发生过革命,资本主义处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继续征服世界等方面,都有巨大的进展,达到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基本定型的程度。

23、以科技为依据,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从此成为一种经济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表明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已经定。

24.正确认识圈地运动对资本主义的作用:①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成了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使封建的小农经济转变成资本主义的大农业。②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③开辟了国内市场。总之圈地运动虽然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但它发展了农业资本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和群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所以,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应肯定它的推动作用。

2016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三)

1、反法同盟

(1)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意、西等国以法国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1898年,英国组织第二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帝国时期,英、俄、奥等国又先后组织第三次到第七次反法同盟,对法战争。

(2)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

2、“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1)组织演变和使命:1815年秋,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俄、普、奥三国成立“神圣同盟”。其目的是在基督教的名义下,联合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接着又成立四国同盟(包括英、俄、普、奥四国),决心以武力贯彻神圣同盟的使命。

(2)主要活动:①1820~1823年,西班牙爆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神圣同盟授权法国出兵镇压了革命。②1820年,意大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21年,神圣同盟决议由奥地利出兵镇压革命。③1823年,俄国唆使法国以神圣同盟名义派兵远征拉丁美洲,镇压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由于美国发表"门罗宣言",干涉计划未能实行。

(3)瓦解:在希腊和比利时独立运动的冲击下,同盟内部出现利益冲突,同盟开始瓦解。

(4)性质:是维护维也纳体系、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带有封建性、反动性的政治军事同盟。

3、国际联盟

(1)提出: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2)建立: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联,国联盟约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1月,在日内瓦成立,为英法所操纵。

(3)宗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

(4)实质: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5)主要活动: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入侵西班牙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

(6)解体: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4、法西斯同盟

(1)形成:①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②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③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2)活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1940年6月法国投降。1940年秋德军猛攻英国。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建立: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对苏的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2)主要活动:政治上互相协作(二战期间四次会议)、经济上互相支持、军事上互相配合。

(3)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6、联合国

(1)建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2)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3)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

(4)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5)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

(6)作用:初期联合国实际为美国所操纵。后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7、欧洲共同体

(1)原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快合作。

(2)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由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组成。

(3)主要国家:起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后来又有一些西欧国家加入。到1986年,又有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六国加入欧共体。

(4)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5)实质:国家垄断资本的联合。

(7)影响:①西欧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政局日益稳定,它的国际地位提高并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减弱,美国与西欧的主从关系改变,并逐渐向平等的伙伴关系发展,这就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并发生动摇。

2016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