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形态影响下的中国武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它以儒家的中和养气为核心,同时融汇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等理论,呈现出三教合一的文化风貌,深蕴着天人合一的东方韵趣,从而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下面是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社会文化形态影响下的中国武术。
社会文化形态影响下的中国武术1 《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概述
《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全书分十章,每一章都分别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分析了中国武术或中国武术中的一小部分,每一章既可独立成篇亦可合而为一却不失偏颇。
本书阐述武术的产生从中国特定的社会结构宗法渊源谈起,详尽细致地解释大部分武术内容产生于、用于私斗的原因,拳法、拳道等拳术理论用道家的太极哲理亦作了完美的解释。棍乃百兵之祖,剑是百兵之君,在此书中程大力教授对少林之棍、君子之剑论述的也是详尽备至,医、性、巫术等与武术的相关联系也一一作了解释。
研究中国武术不能只一味地看中国武术如何独一无二,要跳出这个圈子,把它放到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层面,甚至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层面去考虑。
武术史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有相当多研究中国武术史的著作都把中国武术的发源追溯到了远古时期,然而许多“专家们”在具体研究中国武术的时候却是多集中在了元明清时期。不错,明清时期的武术才是符合中国文化基本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是中国人的武术,它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武术”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一书正是把中国千年以来的各种传统文化寓于武术中来研究中国人的武术的。
社会文化形态影响下的中国武术2 儒、释、道、医与中国武术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物质层面上还是在精神层面上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的立国基础,也是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而这种农耕经济的社会结构是中国宗法社会产生的直接原因,中国有句老话“国之本在家”及“积家而成国”,因此,独特的中国武术产生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宗法大国也就不足为怪了。阮纪正先生认为武术是中国人生存方式的一种体现是有道理的,中国是农耕社会,特定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国人无欲、无求、无争的心理,独特的生活环境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儒、道”应运而生。
行医讲“医德”,练武讲“武德”。习武之人都知道“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得”、“武以德彰”、“拳以德立,无德无拳”。“德行”“仁人”“和合”从来都是贯穿在“择师授徒”“练武习艺”之中的。松田隆智的《中国武术史略》记载:八极拳名家神枪李书文,一生比武用的都是“猛虎硬爬山”,下手既狠且毒,江湖上从来盛传“李书文不要二打”一语。一次他与一位北京武师比武,只跃前一步用掌打在对手头顶山个,对手便眼珠崩出一尺余远而命绝。但他后来却在归家途中为仇家暗杀。李书文完全违背了与人交手“点到为止”和“以武会友”的目的,出招即致人与死命,因比自己落得遭人暗杀的下场也是必然的。程大力教授在文中讲“使用武术的最终目的并非伤害对手,而是制止对手,能制止对手就算达到了目的,并不要求无限度的使用武术技术手段。”先此后兵或者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中国式的英雄。
说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绝不为过,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中用来杀人的武术还能如此美轮美奂。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它处处体现着太极圆的辉光,所展示的太极哲理深深地渗透进了中国武术当中,而太极图被美国物理学家波尔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几何图案。
太极图案为圆,中国武术同样讲圆。西洋拳直来直去,中国拳却向圆无限靠拢。剑花、刀花是圆,“滚桥”、“劈手”是圆,“旋子”、“腾空摆莲”亦是圆,峨眉派岳门拳称“不划圆,不成拳”,太极“圆融精妙,方为佳境”。太极图所展示的阴阳哲理也被完整的应用到了武术之中,武术套路讲究节奏鲜明,快慢相济,动、静,吞、吐,屈、伸,进、退,开、合,虚、实,刚、柔等等无不是太极阴阳的体现,这样才韵味十足。“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拳随心而发,这才是武术的真谛,亦是太极图的最终体现。《太极图说》云:“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相生相克,环环相扣,没有绝对。于武术之中,即见招拆招,变化无穷,没有止境。你的有利条件亦是你的不利条件,你的不利条件也可能就是你的有利条件,各有特色,各有优劣。武彦讲“古人创器,必有一意”,你可能称雄一时,但绝不会称雄一世。
程大力教授在书中还详细论述了中国传统医学与武之间密切关系,古往今来,许多武术名师同时也是颇有造诣的伤科专家,拳术大师为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论述图腾巫术与武术的关系时,套路的形成、内功的出现、各种武术的神传亦于巫术密切相关,以及图腾崇拜产生的象形武术。巫术对武术的影响曾长期存在而且可能还要长期存在。
社会文化形态影响下的中国武术3 剑、棍与中国武术
在冷兵器时代,剑作为作战武器过早的离开了军事舞台,但是它并没有在历史上消失反而被誉为“神器”,有“短兵之王”“诸器之帅”之称。这是因为剑除了防身健体作用之外,还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象征。
中国自黄帝开始便接近于君王社会,至国家产生虽然朝代更替但是君王专制始终没有改变。前面说到,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水是农耕的命脉,自远古,哪怕一直到今天,水与我们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命运从来息息相关。人类的先祖所选择的居住地多与河流不远,华夏民族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周易》把君王比作龙,其初爻为“潜龙勿用”,其六爻为“亢龙有悔”。这初爻的所在位置应是黄河的源头,而第六爻的位置,就应该指的是黄河下游的河南山东一带。君王是龙的化身,龙是水的化身,龙象征着帝王,说白了因为君王控制了掌握民族命脉的水所以才能称帝。另外君王掌握着生杀大权,杀人是需要利器,很自然的,剑也成了帝王的象征。古代把剑赋予了极高的地位,作为神圣,中国古代帝王均备名剑。秦始皇有“定秦”剑;刘邦有“赤霄”剑;汉文帝有“神龟”剑。许多帝王造剑多口,显示着君权神授。
剑为神灵还象征权威,因此便有了驱魔辟邪的功能。君王造剑投于名山大川,用来代替帝王镇守四方。驱魔镇鬼、辟邪斩妖、祈求神灵用的道具是剑。古代文人不武却也腰挂长剑来表达对自由、浪漫洒脱的愿望。剑早已不单单是单纯的武术器械,因为特殊的中国文化从而赋予了剑更加广泛的内涵。
如果说剑是高贵的象征,那么棍却是卑微的。
棍乃“百兵之祖”,一提起棍自然就会想到少林和尚,棍真正作为一种武术器械的确应归功于少林。然而少林选棍作为武器并不那么简单。刀、枪、剑、棍,被中国武林誉为四大兵。刀、枪、剑的出现都很早,但棍作为一种正式武器而出现,时间上比刀、枪、剑要晚得多。程大力教授根据现今可以看到的资料得出,“中国武术的棍术,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形成的”,在宋代,棍在军中使用更加普遍,到了元朝时期达到了顶峰。宋元之后武术流派蜂拥并出,民间武术得到长足发展,此时也正是少林棍声誉鹊起的年代。
棍到宋元时期才普遍流行有其自身的原因,一刀、一枪、一剑不用很费力即可置人于死地,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技巧圆钝的木棍十棍也可能杀不死人,自然不会用在军事战争中,还有一个原因,秦末农民起义斩木为兵,只有无刀剑装备情况下才可能会使用木棍象征着国家的军队放着利器不用怎么可能会用棍棒装备军队。皇亲贵族手提宝剑,甲胄将军都是腰胯战刀,你有见过整日手提哨棒的么,作为将军怎么会自掉身价呢?棍子只是那些起义暴动的农民和山泽强盗使用的武器。封建统治者收缴民间武器,禁止人民习武,人们能够得到并且可以习练的只有棍。少林寺作为民间一个庞大的宗教组织,虽然随着禅宗世俗化的进程不许杀生的戒律有相当松动,明清时期都有自己的武装,还走上抗倭的战场,但是手中的武器基本还是棍,差别只是有木棍铁棍之分。一剑封喉、一刀致命的利器用在少林和尚手里多少还是有些顾忌的,棍术在少林寺的发展得到极致。
佛教自印度传来,佛门弟子不耕不种,亦不经营,乞食是印度佛教徒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传来中国,好听点是化缘,说白了就是要饭的,和乞丐无异,只是是有佛法的乞丐而已。乞丐怎么能入社会之流,他手里不拿根棒子,难道还要拿把刀、剑去讨饭吗?棒子是他们的信物,以致后来武术进驻少林寺,木棍是他们最好的最顺手的器械。少林和尚们也确实争气,少林武僧人人用棍,把棍术的妙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能与刀剑相媲美。
社会文化形态影响下的中国武术4 弘扬国术,振奋民族尚武精神
中国武术有相当长的历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发扬也并不仅仅是像口头描述那么简单。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每招每式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用“武”动身体去表现它存在的价值,去证明它经久不衰的意义。武术本身是一种艺术,而武术本质是技击,是杀人术,武术可以说是一种杀人艺术,一种优美的杀人艺术。程教授认为与“武术”的名称相比叫做“武艺”更恰当一些,武术又有很强的健身功能,它能够源远流长还在于除了杀人以外还能强身健体,让人拥有良好的体魄,因此它又具有体育的功能,是中国独特的体育。
传统武术发达、成熟已经到了世界其他民族的武技无可比拟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武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今天我们在体育舞台上能看到的表演基本上全是竞技套路,在全国各地举行的各种形式多样的散打赛哪里有半点武术的影子,这怎么能代表中国博大精深的武术!程大力教授说:“竞技武术本身纯粹就是一个伪项目、一个伪学科,这在体育界的任何一个项目,在学术界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是绝对没有的。”此话一出当真是惊起四座,然而这确是一个事实,只是一个我们不愿承认的事实。
北京奥运会之前,相关领导为武术进入奥运会积极奔走,当真是搞得如火如荼。我就在想武术进人奥运会,是什么项目进奥运会呢?是竞技套路还是竞技散手?这些东西能进得了奥运会吗?如果说竞技武术还有点中国武术的影子,那么从哪看出散手也有中国武术的味道呢?说实话,看散手比赛,还不如看韩国跆拳道日本柔道、空手道。武术的价值不一定非得得到外在认可。相扑、泰拳、职业拳击都没有进奥运会,可人家照样玩的举国若狂,中国武术干嘛非得去趟奥运这潭浑水,代价未免有点大。
泰拳是泰国的国技。泰拳比赛只戴薄薄的拳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护具,比赛规则相当松泛,禁击部位禁用手段比其他搏击项目少得多。泰拳比赛,断胳膊断腿一击之下休克,可以说是常事。让传统武术的技术技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就要学习泰拳,放开规则去打,不要举行这武术锦标赛那武术冠军赛,我们大可以去学习民国期间举行的那几次国考,除了套路演练外更重要的是真刀真枪的较量,今天这些类似散打的对抗赛我看就算了吧。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完全可以做到在保证个人安全的前提下去体验原汁原味的武术。与造就尚武的民族精神相比即使付出点血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很多人心甘情愿为了保存民族文化而献身的,这也是他们的乐趣所在。保护民族文化,弘扬尚武精神,正值其时。
社会文化形态影响下的中国武术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