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推广模式及发展策略
目前,我国太极拳的发展路径及推广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并不单纯地受到国家体育政策或自身文化价值功能的制约,而是涉及到当地经济发展、社会体育参与以及组织制度问题。健康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追求话题,休闲、健身、运动、娱乐是二十一世纪阳光体育的发展趋势,同样是二十一世纪开拓新型生活方式的新理念。下面是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的推广模式及发展策略。
太极拳的推广模式及发展策略
一、太极拳发展的“合作式”推广模式
1、向企事业单位推广
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强健,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皆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素质。而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则是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全民健身,是因为“强国必先强种,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全民健身运动顺应时代潮流,合乎民心民意,必将“育万民之力,兴千秋之业,造百代之强,立永世之功”。百家争鸣的太极拳文化具有丰富的健身养生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及经济价值等,契合着广大公司企业文化生存的价值需求。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地发展,大中小型公司企业逐步增加。该群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其相互竞争日趋激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始终存在。而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服务社会为主要宗旨,并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服务机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事业单位所包含的各行各业的分支机构单位极为广泛,同时也为太极拳的推广普及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太极拳在企事业单位的推广,必须抓住两者的所需所求。然后依据太极拳价值为企事业单位创造更高的价值,达到“互利共赢、同步发展”的目的。这就是“合作”的经营之道。
在Geurts和Grundemann(1999)对欧洲几个国家的调查中发现,半数以上(57%)的员工感觉工作对他们的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四分之一以上(28%)的员工感到工作让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处于危险境地。企事业单位所产生的这些不良因素主要源于工作的压力,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在工作量不减的情况下,给职工缓解压力。与此同时,就为太极拳的推广发展创造了新的突破口,为与公司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可能,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公司企业进步的灵魂;每家公司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经营之道,独特的企业文化,保持不断地开拓新的发展理念,唯有这样才能在同行企业中占据领先地位。除此企业文化外,最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急剧增加,而且,人对事物进行自主选择的可能性增大而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抉择压力。应该看到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对社会的人才需要也逐渐扩大。由此中高阶层级群体也不断庞大,可这些白领、金领工作者,每天所面临的都是同样的工作环境,同样的工作压力和同样久做而不动的运动方式,大脑持续高速运转。久而久之,身心得不到休息,心理得不到松弛。那么,工作者将遭受到心情的压抑、劳累导致免疫力的逐步降低,最终得到的是搞垮自己的身体。据统计,在美、欧一些发达国家,与压力有关的精神失调己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发展最快的职业病,公司中有25%的员工会出现焦虑症或与压力有关的疾病。这样势必使企业内部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员工工作情绪低落、态度消极、高离职率等,最终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和生产率的降低,甚至会影响波及家庭,造成家庭不和谐局面。因此,抓住当前公司企业内部发展问题,为太极拳事业发展寻找商机。据调查,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在每天上班之前都要进行体育锻炼,但大多数是健身操之类的运动。所以,太极拳与企业单位的合作,可尝试着像学校一样开设体育健身课程,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来锻炼身体,换种运动姿态,使全身动起来,避免久坐不动。说是锻炼身体,实质讲也是在做心理调节,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转换思维方式,使心情脱离工作上的压抑。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为企事业单位配备专业教授者对员工进行太极拳技术和文化理论教育,让员工们通过太极拳运动提高自身的身体、精神调节能力,主动缓解工作压力,在太极拳运动中挥去所有的纷扰,松开满身的筋骨;享受太极拳优美舒缓的音乐旋律,感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同时随着自身的体悟去感受太极之奥秘,如:为人处世,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因素,工作组织结构等;太极拳学中的哲学伦理,能给员工的职业发展、组织交际、工作态度带来“正效应”。
2、向保健医疗机构推广
人类健康是一定时代、社会发展成果在人类生命质量上的综合反映。太极拳和人类生命的有机融合,在强身健体,益寿延年,防病治病上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更好、更加广泛地服务于人类社会,是我们必须研究和探索的永恒的主题。太极拳运动不仅对人体具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良好作用,而且作为医疗体育手段,具有极大的医疗保健价值。目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社会经济繁荣与公民健康退化如影相随的时期,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医生、医院、医疗的“三医”问题,已经逐步成为不亚于‘三农’问题的社会弊端。医疗服务领域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亟待完善,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回避。据人群健康状况调查显示,调查人群65岁及65岁以上组人口占总人口的10.67%,而患病人次计算2003年两周患病率为133.24%。两周患病率比1993年上升了2.78%,比1998年上升了4.03%,两周患病率前5位的疾病依次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结缔组织、循环系统等疾病,这5类疾病合计占疾病总数的86.79%。迄今为止,太极拳的发展历程已有千年,前人对太极拳多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是,太极拳的健身功能与医疗保健功效就是太极拳能在众多的武术拳种中突颖而出,名扬海外,深受广大群众的钟爱的最好佐证。它能带给人类社会最宝贵的“健康、和谐、运动、发展”。俗话说:“人不养心,身如朽木;人不养生,形如枯骨。”历史悠久的太极拳文化,结合了中医导引以及养生方面的知识,对人体有鲜明锻炼、保健和治疗作用。它是目前武术运动中,从理论到实践,从养生到技击,最全面、最受欢迎和适应人群最广的一项运动。据相关调查研究,具有很多的医疗保健功效,太极拳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消化系统以及心理健康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疾病患者以练习太极拳来进行康复治疗具有便捷性,在家也能“自我锻炼”、“自我治疗”免除各种磁疗器械的锻炼;不用吃药、打针,以“医生诊断,自我治疗”为原则。凭借太极拳健身养生之功效,依靠运动、健身、免疫、预防、治疗等自然的健康促进方式,来服务于众。达到无风险,低消费。太极拳是一种合乎人体生理规律的养生保健运动。强调一种心身并练的过程,达到调心、调气、调身等一系列内外阴阳对立的统一。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更符合中国人民的心理习惯及健身观念。在长期习练中,潜移默化地陶冶性情,会使人心情盎然、精神焕发、恬淡安然。因此,太极拳在医疗保健机构推广的可行性还是很高的。太极产业与医疗保健会所的合作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定期派选专业教练员,在保健机构,带领或指导病员练习太极拳;(2)太极健身指导员也可根据病人需要上门服务;(3)病人也可依据病情,采取“疗程式”锻炼。这么一来,为社会医疗保健事业,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全民医保健身,打造了“共赢”目的。不仅推动了医疗事业的发展,扩大了专业太极拳人才的需求,还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医药费支出;总体来讲,太极能够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居乐业。
3、商业化推广
随着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广大市民生活水平日趋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与日俱增,“花钱买健康”已成为大众者的最主要消费观念。20世纪90年末,商业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像雨后的春笋般地出现在各城市的每个角落,迄今为止,体育健身会所、养生馆及健身俱乐部等商业化推广发展模式,逐步成为社会需求的主流行业。为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需要,为大众的健身娱乐提供服务。引导市民对体育健身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市民进行体育健身消费的意识。目前来看,每年国内太极拳比赛不断增加,但商业性赛事有些缺乏,尤其是大众、社区性质的集体赛事活动。因此,太极拳的比赛不能仅仅锁定在专业性群体,适当在全国各省、市、地区开展一些大众太极拳比赛,扩大参与群体,从少到老,以年龄段来设定多个比赛层次。在赛事举办期间,可以拉动广告商的赞助,借用广告媒体的大力宣传,试行奖励制度,带动大众者参与的积极性;大众太极拳赛事推广的原则,必须积极响应“全面健身促和谐,齐心协力谋发展”为口号,贯彻“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发展理念。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政府的扶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当地政府、体育局定期组织商业赛事,不仅带动了本市经济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扩大了内需。为主办方、投资商、赞助商赢得利益打出了品牌;为参与者创造了学习交流、自我展示的平台;为太极拳的推广普及打造了更有利条件。但是,不是所有的商业赛事都能够赢得较好的利润效益。商业赛事运作包括很多主要环节,如赛事方案设计,这是组织赛事顺利开展的最基础环节。在整体的组织运作之前,首先应明确的是“要搞什么性质的赛事,赛事的主题是什么”。像大众太极拳的比赛性质,主题肯定是围绕“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全民健身”来开展。此外,赛事策划还包括对于广告赞助、融资、赛事组织等赛事整体运作的初步构想。优秀而独具创意的商业性赛事设计,是引起观众、赞助商和媒体关注的关键。“媒体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它会消灭一种文化,引进另一种文化。”渊博的太极文化具有强大的修身养心之功效,这一观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太极拳的商业赛事推广,必须有媒体传播的介入,包装、宣传、推广一体化。“媒介丧失话语就等于民族文化丧失权力”。换句话说,拉动人们内需,调动商业赞助商的投资积极性,主要依赖于赛事举办的性质,媒体的宣传推广,组织单位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商业赛事举办的主题,比赛的受众群体。这些因素都是提升太极拳商业比赛知名度的关键。因此太极拳商业性赛事的举办,应处理好对赛事的包装,对于赛事的注意力也不例外,尤其是商业性质赛事,太极拳的产品开发,也是商业化推广方式之一。开发赛事相关商品,包括赛事纪念品的开发销售都是赛事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在赛事举办期间可以布置一些太极产品展览区,如服装鞋子、武术器具、教学视频、音频光碟等,除此外还可摆设一些太极养生理论书籍,或者赛会纪念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坚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太极拳而言,要想切实推动太极拳产业与休闲娱乐产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以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人为本、服务大众”为目的的公利性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大众健康、科学地休闲娱乐,以正确的娱乐导向、高雅的艺术文化陶冶人的情操。按照社会民生发展所需或空缺,着力解决太极拳产业化发展思路、推广模式、受众群体、生存方式等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大力推进太极拳向大众化、生活化发展模式转变,不断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太极拳的商业化推广,应与当代休闲社会、产业经济、文化生活以及大众生活的全面发展相协调;太极拳的商业化推广要遵循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是一种任重而又道远的发展模式,为能够服务于世代人的基本需求,并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在当下产业经济发展时代,进一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太极事业科学化发展方向,对其未来的传承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太极拳发展的“服务式”推广模式
1、走进社区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基层社会结构的逐步调整,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社区体育服务是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广大社区居民追求生活质量和建设“和谐社区”的要求使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得到了蓬勃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对全国人口变动情祝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显示,当年中国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达到1.28亿,占总人口的9.1975%,老年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在1982年联合国召开的第37届会议对老龄人口进行了界定,人的年龄在60岁左右就开始进入老年期。一个国家和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10%或者是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7%都将被称为“老龄化的”国家或地区。按照这一标准,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老龄型国家,而且是老龄人口大国。而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数量将上升到4亿。面对这些惊人的数字和现象,太极拳在社区的推广更显急迫,毕竟它是终身体育锻炼的最佳项目之一。
199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和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关键时期提出的以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为中心的战略性决策,是一项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跻身世界民族之林大事的伟大系统工程。全民健身计划顺应了国际健身潮流,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原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李杰主任,在2002年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上感慨道,“有什么运动项目可以作为从小到老的终身锻炼项目?太极拳!”太极拳中的休闲健身娱乐的价值开发也将成为社区体育健身发展的主导力量,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太极拳休闲生活方式的形成,又树立了一个崭新的民族文化风向标。现时对华夏太极拳休闲文化的提倡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在具有民族情结的生活实践中勃兴发展起来的。在社区健身娱乐活动所占比例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成正比关系。太极拳在社区的推广发展,要结合自身文化属性与价值功能两者兼并推广,走“双轨道”持续发展路线;据相关调查,太极拳在社区健身锻炼中的受众群体最为广泛。原因是太极拳以休闲健身运动的方式走进社区,顺应了主流时代大众人们的生活需求,才能永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力。其实,休闲健身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中的“第三空间”,人们在物态社会的巨变中,从追求生活享受、精神享受的思绪反转回来对健康的、科学的、文明的、休闲的、高雅的生活方式的奢求,已逐步成为一种主流文化。正因这一社会发展态势,才使太极拳的生存发展空间更广泛。戈比的《你生命中的休闲》中所说,“最初,休闲仅被视做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后得到恢复的一个方法。后来,休闲成了人们寻求快乐与地位的一种手段……休闲对人类的身心健康、社会的经济体系,甚至对文化价值的确定都将产生影响。”社区休闲健身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态度,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不受闲暇时间所约束,更不是休闲生产活动的产物。显而易见,休闲也是人的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休闲健身娱乐没有方式的局限,也不受时代、阶级、文化的影响,休闲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身心体验,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长久态势。著名学者于光远是最早提出休闲文化理论,他认为人的发展有赖于工作时间的缩短,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人们更加关注身心的健康和休闲方式的选择。在全球化的文化洪流中,太极拳休闲健身文化凭借自身的价值功能倍受社会各界人士的赏识。蓬勃发展的社区健身休闲产业将成为太极拳发展空间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在社区市民如何实现修养身心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太极拳无论是对于调节过度紧张的工作与生活节奏重压的中青年人,还是对退休赋闲、颐养天年之人;无论是对于慢性疾病的患者,还是对于童颜鹤发的康健老人,都无疑是一种健体强心修身养性的理想手段。故此,只有通过社区体育组织或成立下属机构太极拳协会,在各社区开展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训练,才可能改进社区居民对太极拳健身娱乐的思想观念,改善社区公共体育锻炼环境,营造休闲健身的和谐气氛,最终促进社区娱乐健身问题的解决并推动社区太极拳的发展和进步。
2、走进学校
学校是一个盛产奇葩的地方,教书育人的圣地,传播文化的源头。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学校教育,要想使太极拳保持传播发展的长久态势,就要让学校的太极拳开展的更深入广泛。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长拳先后进入大、中、小学的体育教材。2004年4月3日,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并明确指出:“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以及教育部制定的《体育课程标准》和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了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学校的社会职能是培养体育人才、发展体育科学、并直接为社会服务和引领文化潮流。目前分析,太极拳已成为人类社会追求健康的标志和品牌。所以,借此国家颁发的教育规章制度为契机,把太极拳作为武术的特色推崇到学校去,试行开设阳光体育特色课程。这样不仅是培养新一代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理想途经,也是新时期构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突破口。
太极拳走进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太极拳体验,增进学生对太极拳的认同感,培养学生重视体质健康、身心和谐、持久锻炼的价值观。有关调查显示,在华南地区学校武术的开设课程当中,太极拳几乎是每个学校都开展的课程之一。而且,太极拳在武术课教学内容中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在相同的课时比例下,太极拳要明显多于武术基本功、散手和初级套路的教学。太极拳的文化价值、民族精神价值、教育价值等理念密切契合着学校机构的教学思想。其主要体现在:(1)课程的开设。太极拳在学校武术课程中的开设,是最易推广的拳种之一,它适合于各年龄阶段的人群,易于接受。在学会太极拳的基本功后,也可教授一些简单的太极推手动作,在两人配合中感悟太极拳理,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2)社会实践。如初中与高中的学生,也可像大学生一样,在暑假期间做一些公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到农村、到学校、到公司、到社区等地方参加教学工作,这样不仅自身能力得到了锻炼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对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强大的贡献。(3)学校职责。符合学校体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以“弘扬本土特色文化”为己任,正是学校教育应尽的义务。太极拳承载了传统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精神,通过内外兼修和寓教于体的形式传达文化内涵。太极武术的修炼强调身心和谐、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体现着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取向。有利于培养学生 “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真正把学校体育的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基础,推动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发展,太极拳可谓是最佳选择项目。
太极拳蕴含有深刻的哲学理念和思想基础,尤其对初、高中生,通过练习技术和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履历正确的太极拳学思想理念,坚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遏制社会中存在的与精神文明相违背的消极现象,大力倡导“学拳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可恃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让学生从太极拳运动中获得审美情趣、人际交往和生命感悟的提高,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然陶冶、心理的稳定平衡和生活的返朴归真。这不但有利于学校教育的稳定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正确、健康的道路上来,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思想健康,与社会、自然发展相和谐,才能使华夏千年太极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更具有时代性和鲜活的生命力。
三、太极“生活化”与生活“太极化”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大,人们心理受能力却不断降低。因此,人类生活需要太极化,太极拳的发展更需要迈入生活化;即“太极生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规律、节奏、步伐、习惯等,都应遵循太极拳学中的哲学理论;比如:阴阳对立,刚柔并进,先蓄后发等,都是调整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最佳心理状态的哲理。包括为人处世,应讲究“刚柔并济”,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人,不同事,做出“刚与柔”的情绪表现,但两者前提必须是“并济”,并济就是在与人处事交流过程中,保持彼此关系间的平衡或协调;也就是说凡事都要把握个“度”,即适可而止。像上级与下属,同事与同事之间,难免会发生摩擦和冲突,为了不伤害彼此的关系,就必须遵循“进退有序,刚柔相济”的太极原理。其“后发制人”、“崇尚阴柔”的观念,不仅体现了太极拳的技击风格特点,从某种社会生活程度上也体现了东方人独特的文明交际理念。《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嫣”。儒家也强调“中”是天下根本,天下本源,万物只有达到“中和”的状态,方能和谐平稳发展。和谐中庸的生活方式造就了“尚中贵和”生活状态与处世原则。
美国学者马斯洛曾经提出:“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一旦一种需要被满足,另一种需要就会出现,并要求满足。”太极拳多元化发展趋势契合大众多元化的生活需求。从行为学视角来分析,大众的生活需要层次,是根据各自的生活贫富程度,身份地位,来不断地提出不同的、多方面的、多层次需求。人人都要生活,生活需要健康,需要快乐,需要文明,更需要文化。太极拳运动以“绿色、低碳、环保”的体育健身特点,它不受场地、经济、政府、政策的制约。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大众生活文化的形成,主动性的大众消费是人们从众心理的反映。抓住大众心理,满足大众生活需求,就是大众为此消费的最直接推动力,大众群体所参与的活动应是主流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各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化,让广大居民随时理解、掌握太极拳健身知识、赛事动态、体育新闻,以及开展体育活动的时间、地点、比赛性质、日程安排等信息,为全民健身、丰富生活提供更多的平台。相反,国家及各地政府有义务对社会广大群体的生活提供服务,尤其是全面健身,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在促进《全面健身条例》实施过程中的文化特色优势,弘扬本土文化;提高太极拳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扩大受众群体参与范围,使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太极拳为事业、生活、健康的状态所带来的改变和收益。各地区可以结合当地民俗民风,在闲暇时段定期开展一些全民健身太极拳竞赛活动,或组织一些太极拳表演活动,调动和发挥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使太极拳向体育生活化发展方向迈进。
太极拳在大众生活中经过不断地“去陈推新”、“提炼发展”逐步形成了融入哲理、拳理、医理与一身,并具有健身、修心、养性、娱乐、休闲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其太极拳对人们健身理念、生活方式巧妙的融合了“人与自然”“人与人”间的和谐宇宙观、世界观,是西方体育文化追求极限、打破自然所无法比拟的。如今太极拳的“生活化”发展,彰显了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系,也是抵御文化垃圾对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腐蚀的重要工具。太极拳从道家汲取了顺应自然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和谐共处。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在不断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着交往关系,其之间不能简单地归属于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双向度的和谐共处关系。当前社会生活环境下,和谐的价值理念更需要植根于我国人们的思维方式之中,用太极拳一贯秉承“天人合一”和“尚中贵和”的思维方式,追求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人之间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总之,目前我国太极拳的生活化发展道路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并不单纯受到国家体育政策或自身文化价值功能的制约,而是涉及到当地经济发展、公共体育参与以及组织制度问题。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为丰富社会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人们在接受太极拳技艺的同时,也在经受着思想的洗礼。太极拳的推广普及有效增强了我国人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推进了社会生活文明化发展。
四、发展对策
1、“合作式”推广模式,首先要对该合作单位或机构进行前期了解调查,明确该单位、机构性质及文化理念建设;锁定合作对象需求空间,再实施推广策略。
2、成立社区太极拳协会,有专业体育院校负责按期派遣专业教练员组织教学训练,创造适宜的习练环境,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3、完善体育组织管理制度,加大太极拳商业赛事的推广力度,借用当地政府组织力量,拉动其他商业赞助,带动经济发展。
4、锁定推广对象与普及范围,落实以不同年龄、地位阶级、群体为着重点,由专业师资队伍针对性、积极地引导大众锻炼,创建正确休闲娱乐导向。
5、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紧密结合,以社会实践或教学实习的交流方式,带动太极拳在社区及公共健身机构的推广。
6、走“太极生活化与生活太极化”互转型路线,实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实践战略。
太极拳的推广模式及发展策略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