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武装力量 武装力量的概述
武装力量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相信大家都不太了解武装力量的概念,下面就让小编来给你科普一下什么是武装力量。
武装力量的基本概述
武装力量(即军队)是一个组织(部落、民族、国家、同盟),出于自身防卫的需要而组建的用武器装备起来的人与动物和机器的总称。从存在的理由看,它的首要任务是防守,其次是进攻。国家的武装力量对内用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有震慑他国、保卫领土、对外扩张的作用,由国家统治阶级建立、维持和控制。
现代文明国家的武装力量通常由现役的陆军、海军、空军和后备役部队组成,有些还包括战略导弹部队、航天部队、网络战部队、宪兵、武装警察部队或武警特警部队。
武装力量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的形成和演变,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与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的发展等紧密相关。
中国武装力量历史
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氏族成年人必要时都自动参加战斗,这实际上就是F.恩格斯所说的“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67页)。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夏朝已有军队。商朝除王室有较强大的军队外,各宗族和各方国也都掌握了相当数量的军队。西周和春秋时期,武装力量分为国王的王室军队(西六师和成周八师)、诸侯的公室军队和卿大夫的世族军队。西周时,公室军队和世族军队一般要听从国王的调遣,协助王室军队作战。战国,特别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历代王朝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武装力量。在一般情况下,皇帝拥有军事统帅权,朝廷设有掌管军事行政的官员和机构,战时临时命将领兵出征,常备军逐渐成为武装力量的主体,通常按宿卫京师、驻防要地、戍守边疆等任务编组部队。北宋以后,一些由地主阶级掌握的民众武装组织,如民兵、义兵、民壮、乡兵、士兵等,也纳入国家武装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坚持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思想,逐步建立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武装力量体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各革命根据地逐步建立了主力红军、地方红军和赤卫军、少年先锋队相结合的人民武装力量。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各抗日根据地组成了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自卫队相结合的人民武装力量。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各解放区大力发展地方军和民兵,积极扩编野战军,形成了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相结合的人民武装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在继承和发扬革命战争年代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逐步形成了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相结合的人民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武装力量的骨干,主要担负巩固国防、保卫祖国的任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主要担负国内安全保卫任务。民兵是由不脱产的人民群众组成的武装组织,是预备役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人民解放军强大的辅助和后备力量。例如淮海战役中除有解放军66万参战外还有40万民兵参战。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世界武装力量历史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武装力量的建设,不断改革和完善武装力量体制。在现代,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武装组织,除军队外,还有宪兵、警察、国民警卫队、后备役部队、民防部队、民兵等。由于各国条件不同,武装力量的构成也不同。有的由单一的军队或警察或民兵构成,有些由军队和另一种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武装组织“两结合”构成,有些由军队和另一种正规的武装组织及一种非正规的武装组织“三结合”构成,还有些由军队和其他三种以上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多结合”构成。大多数国家的武装力量,实行以军队为主体,多种武装组织结合的体制。平时保持一支精干的常备军,并建立健全预备役制度,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平时各成体系,战时实施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许多国家还结成军事联盟,将武装力量纳入国际军事集团。
中国的武装力量
陆军
陆军,是陆地上作战的军种。它担负在陆地歼灭敌人的任务,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海军、空军联合作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诞生于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绝大部分是步兵,有少量骑兵、炮兵、工程兵、通信兵等部队、分队。主要武器是步枪、机枪、手榴弹和少量小口径火炮,在某些部队中还使用部分大刀、长矛。抗日战争时期,陆军的成分基本没有变化。步枪、机枪、手榴弹和小口径火炮等武器装备,主要从侵华日军和伪军手中缴获而来。同时,也有少量自造的枪、弹、地雷和刀、矛等。解放战争时期,陆军规模不断扩大,武器装备明显改善,发展了炮兵、工程兵和通信兵部队,新建了坦克兵和防化兵部队、分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陆军进入现代化、正规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部队逐步装备国产的步兵武器、火炮、导弹、坦克、步兵战车和直升机,改善和发展了工程、通信、电子对抗等技术装备和器材。自1950年开始,先后建立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种领导机关,成立各类院校和军事科学研究机构,组建陆军防空兵、电子对抗部队、陆军航空兵等新兵种和一些专业兵部队,炮兵、坦克兵的比例增大,步兵的比例逐步缩小。80年代,陆军步兵军改编为集团军编制,部队的合成化程度和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陆军,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诸兵种合成军种,具有较强的火力、突击力和机动力。在抵御外敌入侵,巩固国防,保卫祖国领土安全,抢险救灾,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海军
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洋上作战的军种。现代海军通常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及专业兵组成。主要装备作战舰艇、辅助舰船和飞机,配备有战略导弹、战术导弹、火炮、水中武器、战斗车辆等。具有在水面、水下、空中及对岸上实施攻防作战的能力;有的还具有实施战略袭击的能力。可独立地或与其他军种协同遂行海洋机动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1950年4月14日,新中国的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华东军区海军时,为海军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1955年,海军组建东海舰队、南海舰队;1960年,组建北海舰队。80年代,海军组建了海军陆战队。此后,人民解放军海军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等的诸兵种合成军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的人民海军。自建立以后,在解放沿海岛屿、打破敌人海上封锁、反击外来侵略的战斗中,曾独立作战或与陆军、空军协同作战1200余次,击沉、击伤和俘获敌舰船400余艘,击毁、击伤敌机500余架,毙俘敌7000余名,保卫了海防,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人民海军还圆满地完成了首航南太平洋,保障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大面积海洋调查测量,参加通信卫星发射,首次赴南极考察等重大任务,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空军
空军,是主要进行空中作战的军种。空军的基本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军、海军作战,对敌后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少数国家采取空军、防空军分立制,空军不承担国土防空任务。空军具有快速反应、高速机动、远程作战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既能协同其他军种作战,又能独立遂行战役、战略任务。空军是现代立体作战的重要力量,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在现代国防和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建的。但早在20年代,中国共产党就选派干部去苏联学习航空技术。抗日战争初期,又选派40多名红军干部组成航空队,去新疆学习航空技术。解放战争时期,于1946年在东北建立第一所航空学校,培训了一批飞行和航空工程机务干部。1949年3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组建军委航空局,统一领导中国人民航空事业。7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决定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8月15日,在北平南苑机场正式组建第一个飞行中队。10月,又增编了一个空运分队。11月11日,空军正式建立。1950年4月1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创造强大的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指明了人民空军的任务。
人民空军组建仅一年,就出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的辉煌战绩。50年代中期,人民的航空兵师就达到28个,并开始装备国产飞机。1957年,防空军与空军合并,空军编成中增加高射炮兵、雷达兵等兵种。1958年,组建地空导弹部队。空军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多兵种组成的合成军种。60年代中期,人民空军的主要武器装备实现国产化。1955年初,空军协同陆军、海军进行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1958年,为配合炮兵行动,在福建、广东沿海与国民党空军进行了多次激烈的空战。1964~1970年,空军高射炮兵和工程兵部队参加了援助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长期以来,空军坚持常备不懈,积极作战,警惕地保卫着祖国领空。在国土防空作战中,截至1987年底,共击落美国和国民党空军入窜大陆进行侦察骚扰的各型飞机112架,其中无人驾驶飞机17架。空军还遂行了科研试验、航空探测、空运空投、抢险救灾、飞播造林等任务,为国防现代化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体制编制在精干、合成、效能方面不断改进,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具备了执行国土防空、空中突击、空中支援、空中运输和航空侦察等任务的能力,成为一个有较强战斗力的现代化军种。
火箭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包括战略导弹部队和战术导弹部队。战略导弹部队是以地地战略导弹为主要装备、担负核反击战略作战任务的兵种。导弹包括中程导弹(射程为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千米)和洲际导弹(射程为8000千米以上)。人民解放军的地地导弹部队创建于1957年底,当时归军委炮兵领导。1966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因国际形势需要,经周恩来总理提议,定名为第二炮兵;7月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领导机关正式成立,直接隶属中央军委领导。此后,第二炮兵相继组建了一批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1984年,二炮部队开始担负战备值班任务。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其独立兵种的地位提高为军种。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拥有先进的战略导弹装备,并掌握了相应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手段,建立了较完善的作战、后勤和技术保障体系,已经具备了高科技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在保卫祖国的战位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战略支援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主要是将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都很强的各类保障力量进行功能整合后组建而成的。在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形成军委管总格局过程中,出于精简机构和人员、理顺指挥关系等方面的考虑,决定将总部直属的情报、技侦、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心理战、通讯等方面力量分离出去,这就需要建立新的指挥和管理体制。将它们整合到一起时,称“战略支援部队”最为合适。
应该说,这一设计比美军、俄军或其它发达国家军队都要先进。随着技术发展,美军等原来先进的军队背负的包袱也越来越沉重,他们的战略支援力量分散在陆、海、空等主战军种中,很多时候就难免出现重复建设、相互争夺经费资源的情况。如美国空军、海军就各自发展了广域监视卫星系统,两军观点不一,前些年还在艰难整合中。
战略支援部队属于独立军种部队,按照军种主建的原则,仅负责相关部队的军政管理工作,不具备作战指挥功能。战略支援部队作为信息对抗工作的承担者,很可能主要由军委直接指挥,部分部队在配属战区作战时由战区指挥部负责指挥。
什么是武装力量 武装力量的概述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