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发言范文

发布时间:2017-03-14 22:56

同志们:

抗日战争是一场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考验和锻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这场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中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发挥了先锋队作用,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一、抗日战争对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考验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异常艰难和严峻的局势,斗争之激烈、情况之复杂,都是空前的。在敌强我弱、力量严重悬殊的形势下,要与凶狠的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必须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和战略战术。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还需要学会和掌握领导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的本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党不仅要正确处理与国民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还需要正确处理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关系,以及与美、英等世界反法西斯盟国的关系。在抗日战争进入艰难的相持阶段以后,党不仅要领导根据地人民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的扫荡和蚕食,而且要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作斗争。

这种局势,对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考验。

考验之一,党如何加强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保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当年,王明曾经错误地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两条战线斗争的原则,既反对“左”倾关门主义,又反对右倾错误,从而在复杂的形势下坚持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考验之二,党如何加强政策和策略建设,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旗帜,提出并贯彻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创造性解决了以弱胜强的战争方略问题。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磨擦,我们党给予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击,既打击顽固派的嚣张气焰,又维护团结抗日的大局。在根据地建设中,党实行减租减息和公私兼顾等经济政策,既调动广大农民、工人的抗日积极性,又团结愿意抗日的地主、富农和工商业者。这些重大策略和政策的实施,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一切从全民族抗战的全局来考虑问题。

考验之三,党如何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九一八”事变一发生,党就发表宣言,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和东北抗日战争,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全面抗战开始后,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广泛发动、组织和武装人民群众。党在根据地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中,积极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大力开展对敌斗争,实行精兵简政,组织大生产运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在最困难的时候,党和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渡过了难关。

考验之四,党如何既加强思想建设,又加强组织建设,把党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抗日战争中,党明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的同时,积极而又慎重地发展各个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在大批青年知识分子进入延安等抗日根据地后,引导他们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

考验之五,党如何加强人民政权建设,实行民主政治,提高党在根据地的执政能力。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党不仅提出了坚持抗战的口号,而且提出了坚持团结和进步、坚持民主和自由的口号。党把“抗战”与“民主”统一起来,把新民主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在根据地建立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权,在实践中学会科学地掌握政权。

适应这一系列重大考验,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的高度,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和极端凶恶的敌人,党把群众中蕴藏的自发抗日情绪凝聚成为强烈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有组织的整体力量,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提出要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来实施,把党建设成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的巨大成就

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这一“伟大的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形成了正确的坚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考验了遵义会议后形成的以毛泽东为实际领导的党中央,证明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包括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杰出领袖在内的领导集体已经能够成熟地驾驭复杂的政治局面。1938年6月,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充分肯定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认为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八路军执行了新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的环境和困难的条件下真正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指示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要“以毛泽东为首”。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这个正确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党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提供了最重要的保证。

第二,形成了一个走在时代前列而又紧密联系群众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把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结合起来,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局面。抗战前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党员只剩4万多人。为了与全国轰轰烈烈开展抗日战争的要求相适应,党及时提出“建立全中国的强固的共产党”的战略任务。毛泽东明确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我们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党依靠着这些人而联系党员和群众,依靠着这些人对于群众的坚强领导而达到打倒敌人之目的。”为此,党中央相继作出了《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和《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等决定。到1938年底,共产党员的总数已超过50万。八路军、新四军中党员的比例达20%,连以上干部几乎都是党员。在抗大和陕北公学的青年学生中大量发展党员,使得知识分子在党内的比重迅速增加,许多人成为党、政、军的骨干力量。随着广大敌后战场的开辟,共产党的组织在各地迅速建立起来。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党逐渐成为一个组织遍及全国、充满活力和政治上成熟的党,成为一个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先进政党。

第三,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艰苦、激烈、复杂的抗日战争,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在撰写的一批重要著作中,深刻地回答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基本规律和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途径,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如何进行革命,中国革命的前途和中国向何处去,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正是对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逐渐被认识,才形成了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党的理论创新过程,也就是不断端正思想路线的过程。从1938年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把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到1942年春开始延安整风运动,通过大规模的学习运动以及对党的历史的深刻反思,全党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真正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桎梏中解放了出来,认识到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四,形成了党的优良作风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鲜明而坚决的抗日主张,以在广大敌后战场英勇抗敌不断取得胜利的光辉业绩,向受尽苦难的全国各族人民展现了崭新的政治和道德形象。党把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为“民主雏形”,向世人展示了政府清廉勤政、人民精神焕发、人际关系融洽、社会秩序井然这样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前途。当时,许多民主党派人士、各界爱国人士(包括一些早年曾反对过共产党的人士)、外国来华人员(包括不少美国驻华大使馆人员、美军观察团成员)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是“真正进步、真正民主的政权”,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用取信于民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身的历史性发展。

三、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党的建设上形成的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经验,涉及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群众工作等方面。这些经验,不仅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认识党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紧密联系党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路线来加强党的建设。在抗日战争中,党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把握主要矛盾,明确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理论,提出了党是“两个先锋队”的理论,把党的建设与党承担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统一起来,使党的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二)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党在理论和指导思想上的创新。针对党内多次出现的教条主义等主观主义及其造成的危害,坚持用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教育全党,用“实事求是”这一精辟论述来阐明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通过整风这种自我教育的形式,推动全党在党的历史经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同时,党正确地开展反倾向斗争,同“左”的和右的错误划清了界线,达到全党的大团结、大进步。

(三)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共产党的力量源泉。毛泽东鲜明地指出:“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党通过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和转变工作方法等具体形式,推动广大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之中,形成了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优良传统和巨大优势。

我们要结合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新的实际,学习和运用好这些宝贵经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坚持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作出更加辉煌的贡献。

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发言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