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美文阅读:杜鹃枝上杜鹃啼
杜鹃有好几个别名,以杜宇、子规、谢豹三个较为习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美文阅读《杜鹃枝上杜鹃啼》以供大家学习。
杜鹃枝上杜鹃啼
鸟类中和我最有缘的,要算是杜鹃了。记得四十五年前,我开始写作哀情小说,有一天偶然看到一部清代词人黄韵珊的《帝女花传奇》,那第一折楔子的《满江红》词末一句是“鹃啼瘦”三字,于是给自己取了个笔名“瘦鹃”,从此东涂西抹,沿出至今,倒变成了正式的名号。杜鹃惯作悲啼,甚至啼出血来,从前诗人词客,称之为“天地间愁种子”,鹃而啼瘦,其悲哀可知。可是波兰有支名民歌《小杜鹃》,我虽不知道它的词儿,料想它定然是一片欢愉之声,悦耳动听。
鸟和花虽有连带关系,然而鸟有鸟名,花有花名,几乎没一个是雷同的,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最为难得。唐代大诗人白乐天诗,曾有“杜鹃花落杜鹃啼”之句;往年亡友马孟容兄给我画杜鹃和杜鹃花,题诗也有“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之句,句虽平凡,我却觉得别有情味。
杜鹃有好几个别名,以杜宇、子规、谢豹三个较为习见。据李时珍说:“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装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惟食虫蠹,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则藏蛰。”关于杜鹃的一切,这里说得很明白,看它能帮助田家兴农事,食虫蠹,分明是一头益鸟。它的啼声哀切,也许是出于至诚,含有“垂涕而道”的意思,好使田家提高积极性,不要耽误了农事。
杜鹃有一个神话,据说是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那时荆州有一个死而复生的人,名鳖灵,望帝立以为相。恰逢洪水为灾,民不聊生,鳖灵凿巫山,开三峡,给除了水患。隔了几年,望帝因他功高,就让位于他,号开明氏,自己入西山,隐居修道。死了之后,忽然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使人听了心酸。据说,杜鹃的啼声,是在说“不如归去”。因此诗词中就有不少以此为题材的,如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康伯可①《满江红》词有云:“……镇日叮咛千百遍,只将一句频频说;道不如归去不如归,伤情切。”每逢暮春时节,我的园子里杜鹃花开,常可听得有鸟在叫着“居起、居起”,据说就是杜鹃,“居起”是苏、沪人“归去”的方言,大概四川的杜鹃到了苏州,也变此腔,懒得说普通话了。
西方人似乎爱听杜鹃声,所以波兰有《小杜鹃》歌。西欧各国还有一种杜鹃钟,每到一点钟有一头杜鹃跳出来报时,作“克谷”之声,正与杜鹃的英国名称“Cuckoo”相同,十分有趣。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哀,为什么古人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
初中语文美文推荐:阳关道上
今年夏天,我从兰州出发,经酒泉,出嘉峪关,过玉门市,来到了阳关道上。刚进安西县境,不见山,不见水,不见树木,不见房屋,满眼是无边的砂砾,遍地是一丛丛骆驼草。面对这广漠的荒原,不禁记起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
是的,我们这几个人很快就要到阳关了。此时此地,玉门关正在北边,阳关在南边。历史上,从玉门关出西域,谓之南道,是通向鄯善、莎车的门户。唐代有名的丝绸之路,经过河西走廊,也是在这里分为南北两路的。从阳关到酒泉,差不多有七八百里,大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戈壁,为此,古人才有“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的感叹。
阳关古道的地势十分平坦,各种交通工具可以任意驰骋,毫无阻碍;难怪人们常把“阳关道”比喻为光明大道。我们驱车前进,时速高达八十公里,仍然没有太快的感觉,但只见平沙千里,风尘漠漠,天高云净,仿佛驾着一叶扁舟,置身在平静的海洋里。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锯齿形的一线屏障,公路两边,不时闪出一些红柳、芨芨草之类的植物。那一线锯齿形的屏障原来是一条林带。汽车驶进林带,就好象突然从沙漠里闯进了绿色的海洋。司机告诉我说,这地方已是敦煌县的南湖公社了。我望着那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又仿佛回到我那可爱的江南水乡。
我们在南湖公社小憩时,见到了县委书记老杨。他高高的个子,微微有点驼背,紫色脸上刻满风霜浸染的皱纹,看上去快六十来岁了。老杨是河北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八路军,全国解放后,自愿申请到边元地区工作,西出阳关有二十多个年头。这些年来,他和他的战友们,带领南湖一带人民,在风沙前沿封滩育草,顶着焚风,造成了十六条林带,抓了水,造了田,使这个公社的粮食平均亩产突破了一千斤;将古老的阳关道,拱卫成一片葱绿,将南湖建成为沙漠中的一颗明珠。他要算西出阳关的一位功臣了。
老杨自告奋勇来担任向导,我们便沿着公社林场,向阳关前进。我望见林场里那些高大的杏树,枝叶繁茂,果实累累,正赞叹着,老杨介绍说,这些杏树,是汉代征西将军李广利种子,所以人称“李广杏”。杏大如桃,吃起来又香又甜,是敦煌一宝。我还看见,在那些绿树围绕的方格里,长出一丛丛青翠的葡萄枝叶,据介绍那是有名的无核甜葡萄,是东进阳关的人,从伊犁带来的品种。林场外面,一块块整齐划一的水田,生长着嫩绿的禾苗,南风吹来,掀起一层层稻浪;那稻种,自然又是西出阳关者的功劳了。
汽车终于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一座少丘上的烽火台驶去。车轮在沙漠里划出一条很深的辙印,奔向一个小小的斜坡,轮子打着滑,上不去了。司机只好将车退回来,绕过沙包,划了一条长长弧线,加足马力,冲上沙丘。
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那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几个人瞪大眼珠向四面看,只见红沙缈缈,却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了。我在烽火台上拾到了一块火红的小石子,它应该是阳关古城的遗物。据史书记载,这座残存的烽火台和阳关古城一样,都是汉代建筑。烽火台的构造十分简单,只不过用当地产的土坯、芨芨草芦苇秆一层隔一层地垒起来。奇怪的是:人们素称短命的草木留下的痕迹,竟比石头砌就的阳关古城还要长久!我想这大约是由于当地风沙大,却又很少降雨下雪的缘故吧。至于古城虽废,阳关的名字却留传到今天,那就现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分不开了。
这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野马奔驰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
站在烽火台上朝东南方望去南湖公社的树林从三面远远地包围着阳关遗址。远处是峰峦危峭的鸣沙山。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就坐落在鸣沙山东麓。鸣沙山下还有一个月牙泉,泉里盛产铁背鱼和七星草,据说那都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好东西。“沙挟风而飞响,泉印月而无尘。”那边是另一派风光。
烽火台西去是我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远方是祁连山脉。可见西出阳关是很荒凉的。我们的向导站在烽火台边,用手指着西去的沙丘,高声朗诵起唐代诗人王维的绝句来: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同行的一位傅教授,随着哼出了根据这首诗谱成的“阳关三叠”。他告诉我们说,王维这首送别诗,被谱成“阳关曲”以后,流传到了全国各地,一直流传到今天。古时候,还专门有人在阳关的城楼酒店里唱,来为西出阳关的客人送行。其实,诗人送元二使安西,也只送出长安都门三十来里,仅仅到了渭城馆,而阳关离长安却有三千多里呢。更可笑的,是有些诗人和画家,并没有到过阳关,却在那里捕风捉影,吟诗作画,见画题诗;他们写的,画的,都是一幅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的景象,把好好的一个阳关描绘得如许凄凉,这正如一位诗人说的:“谓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
然而依我看,离人也未必都是悲的。这一条阳关古道,曾经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是古代我国与西方邦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我国的火药、造纸、印刷术等伟大的发明创造,便是从这条路经吐鲁番过撒马尔罕,经波斯传入欧洲的。不妨再举几件历史事实:公元前一三八年(汉武帝建元三年),张骞从这条路初通西域,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往打开了通路;公元前二年(汉哀帝无寿元年),印度佛教从大月氏经此路传入中国;公元六一二年,唐玄奘路经此处去印度取佛经,十七年后又从这里回国。我们的祖先,为了繁荣自己的国家,才开拓了这一条丝绸之路;他们为了保护这一条友谊之路,才建筑了阳关和玉门关。后代的人,不去理会这种强国富民的道理,反而去渲染西出阳关的离愁别绪,并且硬把那种凄凄切切的调子加在“志在四方”的英雄身上,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更不公平的,明明是由于软弱无能才闭关自守,后代的人不去鞭挞那些闭关自守的懦夫,反而把他们当做英雄来歌颂。现在,阳关和玉门关都已荡然无存,西出阳关的大道也就更开阔了。我盼望着众多的英雄人物,带着内地的科学文化知识,带着改造沙漠的雄心壮志,带着优良的稻种和树种,西出阳关,建设边疆,为少数民族服务,为社会主义祖国造福!
初中语文美文阅读:杜鹃枝上杜鹃啼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