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廉政会议讲话
相关话题
与党内一系列反腐倡廉会议、举措相呼应,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的召开,再次释放出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的强烈信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国务院廉政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国务院廉政会议讲话(一):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关于反腐倡廉的部署,总结政府这方面工作,进一步明确今年的重点任务。
一、2013年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
去年是本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我们把建设廉洁政府作为重要目标,深化反腐倡廉,改政风、抓源头、强监督、严政纪、肃贪腐,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以改进政风推动廉政建设。一年来,我们坚持把政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停止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清理超标办公用房,中央国家机关一般性支出压减5%,会议费比上年减少52%,“三公”经费支出减少35%。大幅压缩政府举办的仪式庆典和体育、文艺类活动,全国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由10个减为6个,节俭举办了第十二届全运会。这些措施和结果表明了我们的决心,对转变政风和政府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评价。
二是以深化改革促进源头反腐。我们把简政放权作为深化改革的“当头炮”,这也是减少权力寻租、防治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同时,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制约权力运行的机制。去年国务院部门共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地方政府也加大了简政放权力度。我们还深化了投资体制改革,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由中央核准的项目数量减少60%。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这些措施,不仅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成为我们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也从源头上降低了发生腐败的风险。
三是以强化监督规范权力运行。管好权、看好钱是防治腐败的关键。我们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倡廉中的尖兵和利剑作用,对财政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审计,要求用“火眼金睛”来发现问题。去年审计机关移送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2000多件,促进财政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4000多亿元。特别是对一些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审计,发现不少问题,有虚报冒领的,也有挤占挪用的,一些问题触目惊心,令人警醒。这说明一些公共资金的使用,尤其在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资金使用上,还存在漏洞。反腐倡廉要由小见大,何况这不是小事。有关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查处,并改进了管理办法。我们把政务公开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措施,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和部门预算同步公开,31个省(区、市)全部公开省级预算决算和省级部门预算,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促进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四是以执纪问责律政促廉。严格政纪、强化责任追究,是从严治政的重要手段。监察机关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去年全国有4万多名公职人员受到政纪处分,其中1万多人被开除公职。强化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失职渎职的责任追究,对在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中负有责任的6名省部级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认真查处和纠正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公路收费、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不正之风,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一年来,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简政放权还不到位,一些领域腐败问题仍然多发。一些地方、部门政纪意识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落实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方面,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仍有不落实甚至顶风违纪现象。这说明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下去。
二、2014年政府反腐倡廉工作重点任务
反腐倡廉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腐必反、有贪必惩。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部署和要求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持不懈抓政风,以深化改革促进反腐倡廉,建立长效机制,从具体事情抓起,积小胜为大胜,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成效。
(一)继续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这项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能不能坚持下去,会不会是一阵风,社会上也有疑虑。前一段时间,中办国办对停止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清理办公用房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发现一些地方和部门不落实、不真抓、搞变通,甚至弄虚作假。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必须严格落实,这是一条“高压线”,而且要确保通上“高压电”,谁也不能碰,谁碰就处理谁。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
政风建设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各级政府和部门对去年部署的任务要继续抓好落实;对今年新的要求,要尽快提出具体措施,做到行之有范、落地有声。尤其是要进一步严格落实“约法三章”。这不仅是节约开支、提高效能的硬约束,也是转变政风、建设廉洁政府的重要抓手。公款只能公用。政府俭朴,就可以腾出更多资金改善民生、发展公共事业。政府性楼堂馆所必须停止新建或改扩建,违反规定的,不管是以什么名目,都要严肃处理到负责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要突出职能转变,严控机构编制和人员,确保这两个方面“不突破”。确实需要加强的单位,也应通过改革挖潜调剂解决,总量不能突破。继续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做到只减不增。公务接待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公务宴请必须严格控制标准。说起来这些都是具体的事情,但是细微末节可以看大观。政府一定要倡俭治奢,古人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二)进一步简政放权。政府管得过多,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不仅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增加交易成本,还容易滋生腐败。发展经济,要靠简政放权添活力、增动力;反腐倡廉,也要通过简政放权加强源头治理。
今年简政放权的力度不能减,要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更多、更快释放改革红利,有效遏制权力寻租。取消下放审批事项,不仅要看数量,还要重质量,要把那些含金量高的、管用的,真正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直接放给市场、放给企业。特别要下决心最大限度减少对投资项目的审批,同步减少、规范投资项目的前置审批。搞市场经济,谁投资谁承担风险,大部分投资决策都应放给市场主体。还要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确需保留的,也要依法办理,按行政许可法的要求,经过严格论证和规范程序,调整为行政许可。今后,不能再搞非行政许可审批。凡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和责任的事项,必须通过法定程序、以法定形式设定。
对目前仍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公布目录清单,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对那些反映多、意见大、又不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的,还是要继续取消下放。清单以外,一律不得实施行政审批,更不得违规新设审批事项。实际上这也是对“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也就是说,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
减少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的监管必须跟上。我一再强调要放管结合,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新监管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监管的规则和方法。现在的问题是,监管还不到位,公平的市场秩序没有完全形成,对侵犯知识产权、搞假冒伪劣或坑蒙拐骗惩治不力,这样,守法诚信经营的企业,成本相对就高,这是不公平的。而且监管随意性较大,一有问题就搞“突击”监管,搞“大检查”。因此,完善和创新监管要重规则、重机制,特别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抽查机制、责任追溯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防止缺位失位或选择性监管,堵塞缝隙和漏洞。这不仅可以使监管更有效率、更加公平,也可以有效抑制腐败。
(三)加强反腐倡廉基础制度建设。用制度防治腐败,更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根本性。要用制度管权、管钱,念好约束权力的“紧箍咒”,形成不敢腐也不能腐的有效机制。
今年要抓住重点,在容易发生腐败的领域,把制度先完善起来。要把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领导干部不能插手干预。去年我们建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但真正完善起来,还要有一个过程。今年要推动相关法规的“立、改、废”。进一步建立健全转移支付管理制度,对项目设立、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绩效评价、信息公开等作出明确规定。现在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杂,“跑部钱进”这个词已经是由来已久,我们必须对转移支付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今年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数要减少1/3左右。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在做方案,地方政府也要完善管理办法,使转移支付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被碎片化。对保留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建立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还要完善现金、票据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反洗钱机制,让那些黑钱脏钱无处藏身。
(四)严格公共资金管理和监督。反腐败必须管权、管钱双管齐下。今年要把强化财经纪律作为反腐倡廉的一个重点,严肃财政纲纪、整饬财经秩序。把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加强预算审核,严格预算调整,防止超预算支出,做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严格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今年要对地方在招商引资中出台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进行清理规范。
要进一步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建立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去年财政收入的增速放缓,中央财政收入一度出现负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也降到一位数以内,而据审计部门抽查,发现有的专项资金已经沉淀多年了。一边是各方面都在讲资金紧张,另一边又有资金沉淀、闲置,而且数量较大。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理财能力,把钱用活。要严格会计制度,为公共资金装上“安全锁”、“防盗门”,防止被侵吞、挤占、挪用和浪费。要继续对“小金库”进行专项治理,坚决堵住侵蚀滥用公共资金的黑洞和后门。
审计是管好钱、用好钱的利器。哪里有公共资金,哪里就要有审计。从今年开始,对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要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对审计的每个项目、每笔资金,都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今年要选择一些重点领域进行全面审计。在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我们憋足了劲,想多投钱、多办事,可以说难度很大,但又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沉淀在那里,还有一些没用到正处。通过审计揭露问题、查处腐败、改进管理,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另外,我们对农业、教育、科技、公共卫生等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多,也必须加强审计监督,保证钱不被滥用、花得更有效率。审计监督要敢于碰硬,结果要公开,对违法违纪案件,不回避、不退缩、不手软,坚决查深、查透、查实。这不仅是防治腐败的重要措施,而且对于稳增长、惠民生,把资金盘活、提高效率也有直接作用。
(五)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是接受监督最有效的方式。去年我们下了很大决心,摸清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底数,前一段时间把中央和地方债务情况全部实事求是地公开,亮出家底。这样做,让各方面看到我们说债务可控是有依据的。国际社会也认为中国政府性债务是透明的,敢于公开,是诚信、自信的表现。这说明,政务越公开透明,政府越有公信力。
公开也是最有力的反腐措施。今年要把预算决算公开再向前推进一步。政府预算和决算要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部门预算和决算要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专项转移支付预算公开到具体项目,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详细公开。这绝不是小事,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举措,也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马前卒”。财政是庶政之母,公开财政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去向,是政府应尽的职责。目前一些方面在预算硬约束上的措施还跟不上,做起事情来随意性也比较大。政府花钱,怎么能够提高效率,怎么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更好地改善民生,还大有潜力可挖。此外,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房分配、医疗服务收费、高校招生、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招录等,也都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公开公示。
(六)严肃行政纪律。我们的行政体制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部门也要各负其责。对中央的大政方针,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统一步调,不折不扣地执行。去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促改革、调结构、转方式的政策措施,总的看执行情况是好的,但也有“中梗阻”的现象。少数地方和部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取所需,有利的就办,没利的就拖。对中央重大改革发展决策落实情况,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督查计划,加大督查力度,着力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出台的政策不落实,等于没出。对落实不力、自行其是的,要严肃问责,确保政令畅通。
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增强法治观念,带头遵纪守法,严格依法行政,模范执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人民政府权力的本质是责任、本色是为民,为民尽责,立规矩、定红线、划杠杠,是对各级干部最起码的要求。各级干部要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把压力变成为人民谋利益的动力。既然我们选择了为公众服务,那就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对我们个人来说,做到了,不仅是问心无愧,也是一种荣誉,社会也会认可。还要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庸懒散的机关病。我们推进改革,在干的过程中,有的要试点,试点也可能会出错,错了就马上改过来,这都需要在干中去探索。当然,不能犯方向性的错误。所以,廉政和勤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勤政做不到,拿着俸禄不干事,也可以说是一种腐败现象。要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问题,树立廉洁奉公、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三、确保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要求落到实处
反腐倡廉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我们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狠抓廉政工作的落实、落实、再落实。
首先,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要作表率。建设廉洁政府,加强政风建设,国务院要带头,各级领导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勤政廉政,廉洁自律,任何情况下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约束,决不允许有特权特例。
第二,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要强化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把廉政建设的要求体现到业务工作和管理中,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任务亲自督办。班子其他成员要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既要抓好工作,又要带好队伍。各部门纪检组、纪委要认真负起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实行“一案双查”,对领导不力、疏于监督管理,致使发生重大违纪问题和腐败案件的,同样要严肃追究责任。
第三,要严肃查处腐败案件。查处和惩治是反腐倡廉的“撒手锏”。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坚决整治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对腐败分子“零容忍”,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第四,要切实做到勤政为民。政府工作人员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多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要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我们讲的无私奉献,实际上是要求把人民的利益,把工作岗位的要求放在优先位置,作出身体力行的奉献。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是为群众和社会服务的基础力量,在推进改革发展中,要注意支持基层、加强基层,为基层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切实保障。我前面讲的“约法三章”节约下来的钱,以及盘活的沉淀资金,重要的使用方向是基层,让基层维护市场公平秩序、监管不法行为、改善民生和提供公共服务有更多的手段和条件。
做好政府反腐倡廉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国务院廉政会议讲话(二):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部署,总结2014年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明确2015年重点任务。
一、认清形势,增强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过去一年,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转政风,改机制,强监管,严政纪,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政风转变迈出较大步伐。围绕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我们多次派出督查组并加强跟踪审计,基本覆盖各省(区、市)和国务院主要部门,推动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促进了勤政廉政。认真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得到控制,对370多个违规建设项目限期整改。彻底核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全面清查超配的干部,对“吃空饷”问题正在集中治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比上年下降10.3%。这些都为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源头防腐加快推进。我们以改革促防腐,继续下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先手棋”,又取消和下放39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两年来共取消和下放700多项,本届政府承诺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的目标提前实现。再次修订并大幅缩减投资项目核准范围,取消和下放38项核准事项。放开50项商品和服务价格。特别是下决心改革商事制度,实行先照后证,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新登记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促进了大众创业就业。同时,坚持有破有立,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动产登记、企业信息公示等基础性制度。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从源头上减少了腐败的发生。
三是资金监管持续加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比上年减少三分之一以上。推进预算公开,中央财政和部门预决算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推动建立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的公共资金“守护神”和反腐“尖兵”作用,加大对存量资金、农林水、土地和矿产资源、国有资本、保障房建设等审计力度,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4000多亿元,查出违纪违法案件线索3800多件。严肃财经纪律,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发现违规违纪问题单位11万户。这些措施对保障公共资金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四是执纪力度不断加大。对违纪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纪处分,有的开除公职,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加大对失职渎职行为问责力度,严格追究责任。严肃查办行政审批、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出让、工程项目、惠民资金和专项经费使用等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对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款旅游等违规违纪问题坚决纠正,严肃查处。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对腐败分子形成强大震慑。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干部政纪意识淡薄,对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够坚决有力,落实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为官不为,对工作消极敷衍、等待观望、畏首畏尾。纠正“四风”不彻底,逢年过节等重要节点违反规定的问题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个别地方和部门出现 “塌方式腐败”、串案窝案,影响极为恶劣。尤其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还没有根除,权力寻租空间仍然存在,制度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任重道远。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影响社会公正,侵蚀人民权益,极大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是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致命风险。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反腐倡廉,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毫不松懈地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多还要大,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政府系统要以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制度约束为重点,以正风肃纪为抓手,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勤政为民,放好权,管住钱,抓落实,惩贪腐,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放权限权,坚决打掉寻租空间
简政放权是释放市场潜力的关键之举,也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这方面我们的决心是坚定的,行动是坚决的。近两年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等事项,放宽市场准入,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同时,放权限权对防治腐败有釜底抽薪的作用。权力集中的地方往往腐败多发,从去年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线索看,60%以上发生在行政管理权或审批权集中、掌握重要国有资产资源的部门和单位。权力过多又缺乏监督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治腐需治权。从这个意义上说,简政放权具有激活力、推发展、促廉政、反腐败的“一举多得”之效。
一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简政放权虽取得重大进展,但这项改革远没有结束,还要一鼓作气向纵深推进。许多企业和群众反映,现在审批还是多,特别是投资项目前置审批环节多、手续繁、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仍然突出。所以简政放权还要加码,今年将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中央设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放权不仅要看数量,更要重质量,尤其是那些对社会投资创业影响大、含金量高的事项,能取消的都要取消,真正让市场发挥作用。非行政许可审批要全部取消,坚决堵住这个“偏门”。这里面寻租空间很大,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现象屡禁不止,既延滞了经济发展进程,又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特别是我们的一些干部受到腐蚀,有的是主动拿权寻钱,有的是被别人拿钱砸权,两者拍到一起,许多腐败问题就产生了。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规范审批行为,明确标准,缩短流程,限时办结,推广“一个窗口”受理、网上并联审批等方式,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减少权力寻租。当然,放权的同时还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要坚决消除审批的“灰色地带”。放权就要放到位,而且要放而有序、活而不乱,防止改革红利被截留蚕食、对冲消减。我到地方调研,听到基层反映,有的审批“明放暗不放”,有的名义上取消了,但换了个“马甲”,又以备案的名目出现了,办理过程和审批差不多。还有更突出的,就是政府放权降低了“门槛”,但有的地方中介 “高墙”依然林立。有的中介打着政府的旗号,服务乱,收费高,搞垄断,被社会上称为“二政府”、“红顶中介”。有的行业协会,依托主管单位的权力,对企业强制服务,强行收费,如不交钱登记,企业就不能在当地承揽项目。这些中介乱象,使企业负担不减反增,成为新的市场“拦路虎”,严重制约市场活力,也为寻租腐败提供了机会。对这些问题,必须坚决纠正和治理。这里强调,国务院已经明确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任何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不得以任何名义保留,也不能以备案之名行变相审批之实,更不能把权力转交给与政府部门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行业协会和事业单位承担。明确下放给市县政府的权力,任何一级都不得截留。要对中介服务进行清理,破除垄断,规范收费,加强监管。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斩断背后的利益链条。
三要扎紧管权限权的制度“围栏”。权易滥用、滥则腐败。如有的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耍尽“权”威,大肆敛财,“小官巨贪”。究其原因,就是公权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成了个别人谋私利的工具。所以政府在减权放权的同时,还要以刚性的制度来管权限权,念好权力“紧箍咒”。要用法治的“金箍棒”给政府权力划定边界,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这是打造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金钥匙”。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能做什么,责任清单明确政府该怎么管市场,“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能干什么。通过建立“三个清单”和打造公开便捷的服务平台,构建激发企业活力的机制,给市场让出更大空间。这实际上也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的成本。影响企业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办事难、成本高,这都是不应该的。今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要积极推进制定权力清单及责任清单。还要探索建立和完善负面清单。
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梳理政府职权和修改法律法规。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对国务院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凡是于法无据、有损群众合法权益的,都要抓紧废止或进行修改。地方政府也要做好相关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同时,改革过程中涉及现行法律法规需要修改的,要按程序及时修订,为改革发展和廉政建设提供保障。当然,放权限权的同时,也要强化责任,加强监管。放权不是责任小了,而是责任大了。在推进法治政府过程中,要把清单制度建好,也要把人用好管好。
三、严管公帑,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公共资金是纳税人的“辛苦钱”,都要用得其所,一分一厘都不能浪费,这也直接反映政府的管理水平。从近年来审计情况看,发现有大量资金沉淀,这是很不应该的。一方面各地税收大幅下降,都喊着缺钱,解决各类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给基层公务人员涨工资、发补贴,都要用钱。另一方面又有大量资金趴在账上没用,其中的原因要查清楚。财政资金跑冒滴漏、虚报冒领等问题还很突出,抽查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和扶贫资金发现,有100多亿元被套取挪用,有的还被用于搞形象工程。扶贫款、保命钱都敢随便乱动,真是胆大妄为。这也说明公共资金管理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必须以更大力度加强监管,看好用好每一笔资金,更好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
第一,政府收支一律纳入预算并公开。财政是庶政之母,预算是整个财政管理的纲领。严管公共资金,首先要管好预算这个“龙头”。要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力度,做到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要改革和完善中央转移支付制度,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今年再减少三分之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必须把公共资金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不仅中央本级,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单位预决算都要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基本支出要公开到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要分项目分地区公开。这样做,就是要把公共资金的用途,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公开,向老百姓交出一本能看得懂的“明白账”。同时,政府工作的许多环节都涉及资金和权力运行,要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向社会公开,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都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让公共资金和权力在“探照灯”和“摄像头”下运行。
第二,所有公共资金一律接受审计监督。审计是看钱管权的“卫士”。要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对所有纳入预算的公共资金、重大投资、重点工程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全过程监督,审深审透。今年国家对铁路、水利、环保和棚户区改造等领域重大投资较多,铁路投资总规模预计将达8000亿元以上,这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关键作用。审计要盯紧每个项目,看好每笔投资,牢牢守住资金安全的“底线”和防腐败的“红线”,决不能让国家投下去的钱打水漂,更不能被腐败分子鲸吞蚕食。
第三,长期趴窝的沉淀资金一律调整回收。当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而刚性支出增长压力加大,政府更要精打细算,理好财,管好钱,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要上下联动、多措并举盘活存量资金,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摸清存量资金情况,分门别类提出处理方案,尽快把沉淀的资金调整用到保民生、补短板、增后劲的“刀刃”上。同时抓紧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形成新的沉淀。决不能一方面民生需求“嗷嗷待哺”,而另一方面大量资金又“呼呼大睡”。财政拨下去的钱都是有时限要求的,从今年开始,所有超期未用的资金都要按有关规定收回,而且对该花不花、造成闲置浪费的还要追究责任。
同时,对国有资产和企业要从严监管。国资姓国,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决不能让全民资产变成少数腐败分子的“私人钱袋”。在推进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要重点规范国有资产评估转让,加强国有产权交易流转监管,严格操作流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快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审计监督体系和制度,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运作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坚决堵住利益输送的“黑色管道”。严格执行国有企业负责人廉洁从业规定,刹住奢侈浪费不良风气。
四、勤政有为,推动重大决策落实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在发展中去解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动科学发展,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政策措施,启动了一批重大发展和民生工程,实施有效但还不够理想。去年投资完成率总体上达到86.8%,但个别领域重大工程投资只完成一半左右;全国建设用地供应量下降了16.5%,已供土地使用率只有50%左右。这种状况是多年来少有的。项目批了,资金下了,土地供了,为什么工程上不去,要从精神状态、作风行为上找原因。应当看到,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该负的责任不负,该干的事情不干,不符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要求,不符合依法履职的要求,不符合反腐倡廉的要求。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勤勉敬业、善谋善为,始终把干事创业谋发展、抓落实、惠民生作为最大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一是重大任务要明确分工。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目标、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重大投资项目和民生工程,经全国人大会议审议批准后,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要分解任务,细化要求,明确分工,逐级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确保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层层传导抓落实的压力。
二是重点工作要严格时限。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今日事今日毕,不能唱 “明日歌”。重点工作要一天一天排,一月一月算,半年一小结,全年算总账。对重大投资项目要倒排工期,在符合程序、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往前赶,确保进度,发挥政策效力。今年我们推进节能减排,治理大气和水污染,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再解决60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等,都是约束性指标和硬任务,必须及早谋划,确保按期完成,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三是决策部署要督查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对工作要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督查是抓落实的“利器”。今年要开展“督查落实专项行动”,加大督查力度,创新方式,真督实查,敢于碰硬,对发现的问题要拉清单,建台账,限期整改,对账销号,切实消除“中梗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政策落地生根。
四是对懒政怠政要严肃问责。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有作为。对因执行不力、政策落不了地,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不能完成,严重影响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的,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对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坚决采取组织措施,为官不为的典型要公开曝光。在市场监管、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失职渎职,发生重大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该处分的处分,该撤职的撤职。同时,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中央已经确定,要给公务员和财政供养人员调资特别是增加基层公职人员收入,各级政府要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既要开“正门”,激励广大公务员干事创业、实现人生价值,把各方面积极性都调动起来,重实绩,讲实效,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大显身手,让大批敢于担当、有能有为的“千里马”竞相驰骋,该表彰的要表彰;又要堵“后门”,防止那些门难进、脸难看、吃拿卡要的现象发生。
五、标本兼治,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在行动,贵在坚持。腐败问题具有复杂性、反复性、顽固性,必须从源头抓起,强制度、建机制,既治标、又治本,高悬法治“利剑”,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遵章守纪纠“四风”。从前段时间专项巡视情况看,一些地方和单位违反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打折扣、搞变通,甚至顶风违纪。这说明“四风”问题十分顽固,草除根还在,极易冒头反弹,必须锲而不舍,紧盯不放,严抓不懈。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大力倡俭治奢,持续推进政风作风转变。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带头守纪律讲规矩,带头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决不允许有例外、搞特权。
二要惩防并举肃贪腐。这是反腐败的“撒手锏”。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惩戒。重点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腐败问题。严厉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三要依法治腐建机制。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带头尊法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促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这里需要强调,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政府系统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坚持“一岗双责”。各级政府党组和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班子成员也要负起责任,抓好职责范围内和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各级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实。
反腐倡廉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务院廉政会议讲话(三):李克强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部署,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要求,总结2015年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明确2016年重点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持不懈抓好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
过去一年,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政纪、改政风、肃贪腐,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持续减权限权,有力促进了源头反腐。坚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为发展增力。去年又取消311项行政审批事项,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取消调整70%的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各类职业资格44%,中央政府定价项目减少80%,核准投资项目累计减少76%。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极大增强了市场活力,平均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4万家、新登记企业1.2万户左右。在放权的同时,加强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优化政府服务。
二是坚持严格管权管钱,有力促进了公共资金安全和使用绩效提升。加大财政预算公开力度,中央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和部门决算全部公开,政府采购、机关运行经费、公务接待批次及人数等内容首次在决算中向社会公开。各级财政收回并统筹使用存量资金3800多亿元。加强审计监督,全国共审计13万多个单位,为国家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8500多亿元。
三是狠抓督查问责,有力促进了干部勤政有为。国务院组织开展第二次大督查和跟踪审计,针对资金沉淀、土地闲置、保障房闲置、重点项目拖期等问题,分三批问责处理了1456人,通报表扬了有关地区和部门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并对推进重点工作做得好的省份、落实重点政策成效明显的地市和县区予以表扬激励。加强履职监督,对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失职渎职进行倒查追责。
四是加强正风肃纪,有力促进了政府作风转变和廉政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严控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清理中央国家机关超标办公用房。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同比下降近12%。去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3万件,结案31.7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3.6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4万人。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追回外逃人员1023人,对腐败分子形成强大震慑。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央巡视组和国务院督查组工作中发现,一些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反腐倡廉制度不健全,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简政放权改革有不少方面还不到位。重点领域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也不容忽视。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一以贯之抓紧抓好。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做打硬仗的充分准备,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手抓反腐倡廉,切实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推向深入。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严格尊崇党章,严明政治纪律,严格依法行政,创新体制机制,坚决惩处重点领域腐败,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反腐倡廉、勤政为民的新成效,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切实管好权用好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责,既要减权限权,也要用好权力、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践证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既是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关键之举,也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这项改革虽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仍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持不懈向纵深推进。今年,要聚焦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大局,提高放权“含金量”、增强监管有效性、突出服务主动性。
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许多企业和群众反映,一些政府部门审批事项仍然过多。去年国务院大督查发现,有的投资建设项目要经过40多个审批环节、盖100多个公章;有的工业建设项目,需要花2年多时间跑审批。我到地方调研,这方面问题反映还比较强烈。前几年,地方一位政协委员展示了一张审批的“万里长征图”,现在审批程序简化了,可能变成“千里长征”或“百里长征”了,但仍然是“长征”。所以还得压,能放给市场的尽量放给市场。企业反映审批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审批标准不统一,有的互为前置条件,陷入了“鸡生蛋、蛋生鸡”的怪圈。比如,申请创办医养结合机构,必要的审批需要有,企业也不反对。但现在的情况是,相关部门互相“踢皮球”,都说另一个部门的手续还没批,我也不能给你批,使企业不知所措。今后,不光审批环节得减,而且标准要统一,部门间推诿扯皮问题必须彻底解决。今年,要再砍掉一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削减一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中央层面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取消和下放投资审批权限,最大限度放权给市场和企业,巩固有效投资企稳回升势头。对保留的投资审批事项,要明确标准、缩短流程、限时办结,能上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原则上都要上。除涉及安全和环保事项外,投资项目强制性评估评审一律取消。要继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再取消三分之一以上企业登记前置审批,精简工商登记后置许可项目,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今后,除涉及国家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能分离的“证”都要分离出去。要在改革试点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逐步推开,切实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同时,要注重协同推进放权。统筹考虑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域的审批事项,相同或相近类别的要一并取消或下放,关联审批事项要全链条整体取消或下放。上级政府放权要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坚持权力和责任相匹配、事权与能力相适应,确保基层接得住、管得好,决不能一放了之。“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已全面实施,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及时调整相关规定,与之相衔接,真正实现拿了证就按证办事、按证经营,“一证走天下”。
加强监管创新和优化服务。今年要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对象、执法检查人员随机抽取产生,检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推行这一做法,是重要的监管创新之举。采取随机的办法,不仅可以减少管理成本,而且威慑力更强。因为被检查对象采取摇号的办法随机确定,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检查到自己头上,所以要时刻保持戒心。监管执法人员也是随机产生,可以减少很多外部干预。不然的话,一旦知道你要去监管,跑门子、讲人情的都来了。如果有的干部不能坚持原则、坚守底线,就会被腐蚀。现在,许多部门已经推广“双随机、一公开”,效果很好,说明完全可行,行政成本大大降低。这也可以防止任性检查和执法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减少监管部门寻租机会,也让监管对象始终感到监管的无形压力,不敢心存侥幸。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要整合各类行政执法队伍,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这里明确一点,地方特别是市县一级,从自身实际出发对执法队伍进行整合调整,有利于强化基层监管力量,相关部门不得干预。目前一些地方在探索“三规合一”试点,把原来很多部门审规划的权力统一了,这实际上有利于加强监管。过去很多部门是坐在办公室里审批,虽然也是按规定审批,但审批后就不管了,也没有精力去管,被审批单位往往拿到审批后想怎么建就怎么建,图纸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三规合一”以后,把原来管审批的力量腾出来去加强监管检查,就能查出很多问题,对有的单位不按批准的规划执行的,也能及时发现。这也说明,过去在监管方面确实存在漏洞,因为主要精力都放到审批上了,现在审批少了,不仅监管更有力了,效率也提高了。同时,要优化公共服务。简化服务流程,大力精简办事程序和环节,坚决砍掉无谓证明和繁文缛节。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大力推行网上办事,促进信息互联互通,使群众和企业办事方便快捷。要切实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像执法检查等信息,该公开的要全部公开,能共享的要共享。否则,不仅群众和企业办事不方便,也容易藏污纳垢、滋生腐败。
二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前提是政务公开透明。2月4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政府、支持政府、监督政府。今年,要重点做好制晒清单工作。有的地方制定涉企收费清单,清单之外不准收费,这种思路很好。这两年,我们大力推进减税降负,但有些企业反映受惠还不明显,原因就是各种收费太多,而且许多涉企收费没有严格标准。当前,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更要下决心降低企业负担,放水养鱼。《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要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家职业资格等,都要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清单之外无权力,清单之内必须为。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制定和公布各项清单,今年年底前,国务院要以适当方式进行检查。制定清单要符合转变政府职能特别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不能搞得太多太长,不能把不该管的事都列进去。有了清单这个“明规矩”,就给权力戴上了“紧箍咒”,既可以有效管住权力任性,也可以有效打破寻租腐败“潜规则”。
三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治国理政,无信不立。政府诚信直接关系政令畅通,关乎民心得失,也具有很强的社会示范效应。我们是人民政府,对人民负责,必须讲诚信,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我在地方调研时,经常听到有些民营企业家和外商反映,有的地方政府不按合同办事,说变就变,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也影响了投资积极性。各级政府必须把诚信施政作为重要准则,严格依法行政,严格履行承诺,完善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以徙木立信之态取信于民,带动全社会诚信意识的树立和诚信水平的提高。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等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最近发生的“问题疫苗”案件,国务院组成调查组和督查组正在调查处理,有关地方要切实负起责任,严肃查处失职渎职人员,对犯罪分子坚决进行打击,决不姑息迁就,给人民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这件事情也反映出,我们强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有效地“管”恰恰是为了更好地“放”,这样才能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减少滋生腐败的土壤和寻租机会。
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近两年,通过狠抓督查问责,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落实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比如,去年国务院大督查发现,有的省河道治理项目,中央补助资金2013年就安排了,本来应该去年底完工,但到去年5月项目还未开工。还有的地方建好了保障性住房,由于供电、排污、市政道路等配套设施没跟上,老百姓迟迟无法入住,群众意见很大。这说明,庸政懒政怠政现象仍然不可低估,必须继续坚决加以整治,这直接关系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实现。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并出现新的积极变化。这说明,去年以来采取的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措施,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但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党中央、国务院将根据形势的发展,继续采取新的重大举措。有了政策措施,关键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干部要勤政有为、善谋勇为、真抓实干,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抓落实根本要靠制度,必须建立健全奖惩分明、促进勤政廉政的有效机制。
一要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重大政策和改革举措、重大投资项目和民生工程,已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具有法律效力,也是政府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3月18日,国务院已对《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明确了部门分工。各牵头部门要主动负责、全程负责、一抓到底。对约束性指标和硬任务,要层层分解、细化要求、落实责任,逐级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对重大投资项目要倒排工期,在符合程序、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往前赶,确保进度。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部署、抓落实,合理配置力量,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当前,一些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在下降,而民生刚性支出还必须保障,如果经济工作抓不上去,财政收入继续下滑,刚性支出不能兑现,最后就无法向人民群众交代。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都要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对人民负责。各级干部要以“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切实紧张起来、行动起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二要健全常态化的督查问责机制。督查问责是抓落实的“利器”,不能一阵风、时紧时松,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国务院今年年中将继续开展大督查,年末组织重点抽查,并对重点任务进行随机专项督查。各地区、各部门也要加强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拉出清单,建立台账,限期整改。要加大问责力度,对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不力、重大政策落实不到位、重大工程和项目推进严重滞后,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的,该约谈的约谈,该处理的处理,该通报的通报,并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使干部既有责任感,也有敬畏感。要把督查结果与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相衔接,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决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占着位子不干事,耽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三要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对真抓实干的地方,要加大奖励支持力度,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竞相发展。对愿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要予以褒奖,提供更大舞台,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带动更多的人干事创业。要建立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对干部在工作探索中的失误和不足,只要是出于公心、不谋私利,都应视情予以宽容,给予改正的机会,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客观地讲,现在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我们既要坚决堵住“偏门”,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也要打开“正门”,切实保障他们履职所需的工作条件、合理的收入待遇和应有的尊严,已建立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一定要按期落实。今年尽管财政收支压力很大,但要继续按机制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各级财政部门要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落实到位。这也要进行督查。
在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的同时,要针对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深入细致做好工作,切实增强干部履职尽责意识。为政不廉是腐败,为官不为也是变相腐败。古人讲,“仕而废其事,罪也”。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为官不为,就不符合党中央的要求,不符合依法履职的要求,不符合反腐倡廉的要求,也严重损害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都是不能允许的。我们既然选择为人民服务,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敢于担当、勇于作为。这是共产党人的本分,也是从政的道德。要增强干部的法治观念和纪律意识,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把压力变成动力。要加强干部的学习培训,使他们积极适应新常态,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关心爱护干部,重视解决实际问题。总之,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聚众智汇众力,形成上下同欲、共同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完善制度强化监管,推动反腐倡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
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金融等领域涉及重大经济利益,监管不力极易滋生腐败,同时一些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量大面广。要扎牢制度笼子,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坚决惩治腐败分子,努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第一,切实管好用好政府的“钱袋子”。当前,资金使用“散、小、乱”、沉淀闲置等问题仍然突出。专项资金还是太多,大的专项已减到90多项,但小项仍有360多个。存量资金规模过大的问题仍未有效解决。不少财政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这本身就是巨大浪费。今年,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必须精打细算,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重点做好“减专项、降库存、控三公”三方面工作。要进一步减少财政专项。实施财政专项资金清单管理,建立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取消政策到期、政策调整、绩效低下的专项,整合目标相似、投入方向类同、管理方式相近的项目,打通资金使用通道,防止资金“碎片化”,严厉查处侵占挪用贪污专项资金行为。国务院关于财政扶贫资金率先整合的意见即将下发,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执行。要进一步降低资金库存。严格清理财政结余结转资金,加强存量资金监控,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重新安排,调整使用到保民生、补短板、增后劲的“刀刃”上。这也是预算法明确规定的,必须做到。同时,抓紧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形成新的资金沉淀闲置。要进一步严控“三公”经费。加强预算管理和约束,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做到“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各级政府要勤俭持家,带头过紧日子,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
第二,全程监控公共资源交易。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交易环节多、市场分割严重,行政权力干预交易、牟取私利等问题突出。要创新监管方式,健全全程监控机制,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国务院已对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作出部署,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要把交易平台尽快“建起来”。今年6月底前,各地区要完成市场整合和平台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使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统一、公开透明。二要把电子系统尽快“联起来”。力争今年底前建成国家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并逐步实现与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地方电子交易系统互联互通。三要把交易数据尽快“用起来”。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跟踪分析和监测预警,及时发现查处交易活动中的违规和腐败行为。
第三,加快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今明两年,要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要创新和加强国资国企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要加强国企改革关键环节监管。强化对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产权交易、投资并购等重点环节的监督,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和审批程序,确保重大事项公开透明。特别是在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完善国有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严防以改革之名行侵吞国有资产之实,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堵住利益输送的“黑色管道”。二要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国在境外的国有资产越来越多。要建立健全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监督、经营业绩考核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对境外企业和机构在投融资、产权变动、资金管控等方面的监督,防止国有资产“走得出去”却“挣不回来”,确保境外资产安全可控、有效运营。国有企业负责人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对其既要有激励机制,完善与其岗位贡献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也要对其履职和廉洁情况加强监管。
第四,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这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有效防范各类金融违规违法和腐败行为的重要保障。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要强化风险主体责任意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重点环节风险防控举措。这里需要指出,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目的是为了加强金融监管,也需要一个过程。各金融监管部门必须按照现有“三定”规定确定的职能,依法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的监管,决不能有任何松懈的思想。
第五,加强基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按照党中央部署,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向基层延伸。要加强基层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和程序,推动公共服务公开透明,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贪腐问题以及执法不公等。全面推进村务公开,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土地征收、惠农政策、扶贫资金等方面的监管措施,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效果。
推进反腐倡廉,要标本兼治。哪里发现有权力寻租腐败,反腐的重拳就要打向哪里。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惩戒,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对症下药,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特别是要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严肃查处相关失职渎职和腐败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要及时公布有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这方面反应一定要快,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和健康问题十分敏感,有关部门和地方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群众有疑问要及时解答。否则,不仅群众会质疑政府的公信力,而且容易造成恐慌情绪,带来不利的社会影响。问题处置以后,要举一反三,不断完善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做好今年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党组(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部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一岗双责”,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班子成员要抓好职责范围内和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做到业务工作和廉政建设两手抓、两促进。要深入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使政府系统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自身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还要培育良好家风,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管金融单位和部分中央国家机关进行了巡视。按照党中央部署,今明两年要完成对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巡视,实现中央部门全覆盖。已被巡视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党组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对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找出病灶,抓好整改落实。正被巡视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党组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强化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充分信任、坚决支持、积极配合巡视工作。还没有被巡视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党组对之前其他部门巡视中发现的带有共性的突出问题,要自觉查找,即知即改。
反腐倡廉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扎实做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良好开局作出贡献。
国务院廉政会议讲话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