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游记散文

发布时间:2016-12-26 10:33

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创作特点根据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中国古代散文可以分为古代山水游 记散文、古代记叙散文、古代议论散文和古代抒情散文四大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古代游记散文,供大家欣赏。

中国古代游记散文

中国古代游记散文一:江渚游

日已过午,环于天宇之中,游于碧空之下,不甚暖也。念室中无人,独一人欣然起行,游于江渚之上。虽只佘一闲人,亦欣欣然也。日光下澈,水波粼粼,影布石上。疾翔于江渚之上者,归鸟也。心乐之,倚江沿石壁之上,下视江水,其水漂碧,汹涌若奔,有如万马齐喑。

江畔青草如翠,一碧千里。草上有林,林间枝条纵横,枝上有物,若隐若现,近其而望之,盖桃也。桃有半开者,含苞欲放,娇翠欲滴,若早春之晨露,深海之宝珠。微风拂过,枝上有花瓣者纷纷下落。而碧草之势何哉?其形若长江之水滔滔不绝,跌荡起伏。

既而风止,草木皆定。伏江望之,水中似有游鱼相乐,行于藻荇之间。碧空有云,倒映水中,游鱼似玩乐于天际之间,与日月同行。

中国古代游记散文二: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中国古代游记散文三: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相关文章:

1.优美的游记散文

2.碧野的一篇游记散文

3.古代抒情散文名篇

4.古代精美散文集

5.500字的游记散文3篇

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