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伯牙绝铉的文章

发布时间:2017-06-17 05:39

伯牙绝铉为子期,弦断了,琴碎裂,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一曲知音来。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伯牙绝铉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伯牙绝铉的文章1:高山流水何处觅

作者:亲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热闹,外面的世界很广阔,可是每次一个人穿行在外面的世界中,心中却怎么也精彩不起来、热闹不起来,总会有一种落寞在心间散开,席卷了我的整个世界。

我和同学、朋友、同事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一脸微笑,会不时的开个玩笑,似乎我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是融合在一起的,但是我心里明白,是我戴的面具创造的世界暂时代替了我内心的世界才会这样的,虽然我心中有千万的不愿意,多想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啊,想《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那样无论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的是真性情,活的潇潇洒洒,可是梦幻般的世界毕竟是镜花水月的,经不住的现实的摧残,我只能在独自的世界里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自己的世界里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无关乎任何人,只有自己。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世的流离、世事的变换、漫漫长夜的孤寂,我总会不时的想着有一个人能走到我的面前,用饱含深情的眼神看着我,拉起我的手,一字一顿的对我说:“你心里所想的我都懂”,然后向我说出我的心事,说出他(她)同样的情感,我们互诉衷肠,互相安慰着,能有这样一个知己那该有多好啊,我的人生就不会再孤独、迷茫了,会吗,不会,遇不到那样的人,那样的人只能在电视上或者童话故事中出现,即使一不小心遇到了,也一样孤独、迷茫,只是不同的是,你从此有一个能理解你的人了,仅此而已,但那已经是很高的奢求了。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让人津津乐道,只是因为知音难觅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不是高山流水的美妙。

难道世上用同种性格、同种性格的人不多吗,多,但是世界太大了,人太多了,而且人习惯了戴上面具去与人交流,如此种种造成了“高山流水何处觅”的感叹。既然这样,就把自己当成自己的知音吧,不必再苦苦寻找了,那只会让你的失望一层一层的加深、让你的生活笼罩着深深的忧伤,人生如白驹过隙,何必让珍贵的人生因此陨落呢。

当我伤心的时候,就蹲下来抱抱自己;当我迷茫的时候,就好好开导开导自己;当我害怕的时候,就用“无忧挂碍,无有恐怖”消除它;当我痛苦的时候,就告诉自己痛苦是自己人生的试金石。

这些习惯慢慢的融入到我潜意识当中后,“高山流水何处觅”的悲叹也从我世界中消失了。回头想想,我以前可能不知不觉的把它从真正的忧伤慢慢演变为悲伤的借口、沉沦的理由了。错了,我真的错了,虽然明白觅寻知音需要随缘,却还一再强求,结果迷失了自己的内心。

“高山流水何处觅”只是表达内心对知音的渴望,一定不要让它成为内心羁绊。

关于伯牙绝铉的文章2:伯牙绝弦——高山流水为知音

作者:路上乾坤

伯牙绝弦--高山流水为知音

“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

每听到此,伯牙心里总会有种贯彻灵魂的欣慰。眼前这个短衣樵夫的声声赞叹,附和着自己的心声,却与这飘扬的高山流水共奏出这一曲世间天籁。若无此人、这曲世间仙乐又如何?

“或许它永远也成为不了一首能震撼灵魂的音乐吧”!伯牙常常这样想。这曲中的生气是子期赋予的,这个以打柴为生的樵夫,对音乐的敏锐,却胜过世间万人。若无那段机缘巧合,或许终此一生也不会遇到这样的人,这或许就是天意吧。

在这之前,伯牙还是晋国大夫的时候,他奉晋君之命出使楚国。在楚国的这段时间、晋国发生了巨变,韩 赵 魏 三家联手灭了智伯,接着又瓜分了晋国,当他完成使命归国的时候,维系他使命的寄托已不复存在了,新成立的国家不肯接纳他,他终究成了个无所着落的漂流者,国家灭了,归宿没了,纷乱的时代,他又成了一叶飘零的孤舟。

打点好简单的行装,带上久伴身边的古琴,泛舟江上,随波逐流,却又不知该去向何方,只能凭舟顺水,随命而行。而他终于在此停下了,或许早已察觉此间有异人,也许仅仅是为此间的美景所感,他将船停在岸边,打开琴盖抚了一曲自创的《高山流水》,仅仅是想借景抒发一下自己的孤寂之情,却不曾想为一声赞叹所惊,“ 妙哉 , 高山流水尽在眼前”。他举目望去,第一次见到钟子期,一个短褶樵夫,手中还提着一担刚砍下的柴草。

虽是一个樵夫,而钟子期的眼里,却闪耀着文人雅客独有的光芒,是对文艺高雅的追求,让他有了种令人尊敬的魅力。一次偶遇,让伯牙子期这对不同阶层的人成为了朋友。平日里,他们一个弹琴一个听曲,仲子期能从琴声中感受伯牙的心声,而伯牙也能从仲子期那里体会相知的快乐,而这世间能有一人体会我的所知所想,品度我的喜怒悲痛,这或许是这世间最幸运的事吧。琴声让他们彼此了解,引为挚友,而他们称此为知音。

世间因为有彼此,所以不再孤寂。

又是一年中秋,在听完最后一曲之后,他们因故要暂时分离,彼此相约来年中秋在此聚首。岁月斗转,中秋又至先来的伯牙在此久候,却迟迟不见子期归来,或许不知,当初一别,却再也等不到相聚的时候了。

丧报是一个老农带来的,仲子期早在中秋前一月便染病去世,再也没等到聚首的时候,而他逝前最大的心愿,便是再听一曲伯牙的高山流水。

琴声再起,对着的却不再是仲子期陶醉的身影,冷月凄凉,照着新坟上还未干却的墓土。伯牙席地而坐,像第一次遇到仲子期时那样,抚上一曲《高山流水》,而这一次却是为了却知音最后一个心愿。曲声悠然,依旧是那高山流水的意境,当日抚琴听曲的景象恍如昨日,而琴音却是无尽凄凉,仰天长叹,叹着此曲因知音而生,终却要因知音而逝。

曲至深处,琴弦应声断裂,同着断裂的还有那曾经炽热的心。有谁能知道,在当初人琴俱亡的结束中,消逝的,又岂止是那动彻天地的高山流水。

长夜里,是谁在寂寥中独自彷徨,又有谁能再奏一曲高山流水,带与君归去。

关于伯牙绝铉的文章3:与君初相见,犹如故人归

作者:新子

江南的一不留神又迁怒了湘夫人。

八月十五,疾风骤雨。远处,绵延的丘陵上,云烟氤氲,雾气缱绻在天地间如同一个调皮的孩子,嬉戏久久,不肯离去;眺望汉江,呵,竟是一口煮沸的无边无际的大锅,雨水倾盆而下却在来时路上四散逃开,于是在这里炸开了锅。更兼有雾气不修边幅地弥漫,泥土清香放肆地扑鼻,这不正是美妙的秀色可餐吗?俯视江边酒坊,酒旗在山风中摇曳,积淀着江南古老米酒的风味,伴着随雨声一齐入耳的斟酒声,“难免有些干涩!”伯牙自言自语道。

这个充满阴霾的天气里,有墨绿,翠绿和江水不知名的绿;有风声,雨声和斟酒的声。“对于一个乐师来说,我必须要说点什么。而我接下来的畅所欲言就是大自然的每分每秒,”伯牙这样想。于是,落座,轻启琴盒,拈指,闭眼,拨弦,一曲丝竹之音袅袅而升。此曲随江河,时而轻缓;随山涧,时而湍急;随高山,时而厚重;随山谷,时而空灵;……顿时,天地万物似乎是自由的舞者,身韵万种,折袖,转身,跃起,半遮面;铿锵,低首,宽衣,解发簪。

一曲终了,雨声寂,汉江净,山清秀,天地动容。乐者落定,余音绕梁;舞者落定,轻袖随风。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打破了此刻应有的宁静与沉思。伯牙瞠目,转身,凝视。一个樵夫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声音稍停,口微合。

两种目光交汇,“此人好像说中了我的某些心事”伯牙想。“此曲空灵、婉转,高山之情,流水之意溢满天地”樵夫呢喃。又哪一滴惹是生非的雨点滴在伯牙的鼻子上,回过神来,伯牙低头示意:“先生,请再听我一曲。”

“不敢,”樵夫取下斗笠,待伯牙转身,急整发边。

于是,弦音又起,弦间挤出的音符蹦入空中,来到江边,随江水曲折向东。乐者依旧闭眼,不谙尘世繁杂,指尖如同起舞的精灵,与江河一起,行云流水,大气磅礴,奔流不息!樵夫放下冲担和板斧,抬头眺望汉江,目光怜悯,似在惋惜那些随江水走丢的音符,但却无济于事,只能急急地说一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刺耳的破音终止了空气的翩翩起舞,终止了满山雾气的流动,更终止了江水的洋洋洒洒。樵夫赶忙捂住耳朵,却已不能阻止耳膜被刺痛,只能不满地吐一句:“哎呦!”伯牙安顿好琴,起身冲向樵夫,瞬间不顾山水的拉扯,瑶琴的眷顾,云烟的阻挡,樵夫急忙拾起板斧自卫。伯牙停下脚步,深鞠一躬,“请问先生高姓大名?”

“我?不……不敢当,我只是一……一个打柴……”樵夫陪着笑。

“请问先生高姓大名?”

“姓钟,贱名子期,”樵夫声音颤抖着说。

“先生闻瑶琴之音,而知我内心高低;闻琴之音色,而知高山流水之志。先生真是我的知音啊!我姓俞,字伯牙,”伯牙亦声音颤抖着说。

随后,两人相抚而坐,相视而笑,一倾诉,一倾听,相见恨晚,愈谈愈欢。天地之间一幅泼墨,浓山淡水,但缺两人便阴阳失调!

与君初相见,犹如故人归。“待来年八月十五,你我再相约于此,赏景,听乐,说故人事!”

关于伯牙绝铉的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