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在小学是培养孩子们数学兴趣的极佳的时期,这时候如果能把课堂效率有效的提高上去,更是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课改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范文一: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改变教学理念,树立创新意识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创新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没有创新,就难有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数学学习也如此。数学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往教学模式,更新陈旧的理念,树立创新意识,不能为了教而教,也不能为了考试而教。同时,教师还应认识到,在数学课堂上,过多的机械训练,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还会使课堂氛围更加呆板、沉闷,使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致力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更要侧重于通过全新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基于问题学习,进行启迪创新
“基于问题学习”是一种新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中,教师从身边或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新知识的引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在数学课上,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能适应当下小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理念是截然不同的,这就要求相关数学教师要转变原有观念,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有趣、有挑战性的内容,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富有积极性,主动去观察、推理、验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锻炼,且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
3.合作学习,激励创新
在当代教育理论中“,合作学习”是一个被广为推崇的理念,甚至有教育评论家将之列为当代最伟大的教育理论。根据“合作学习”的理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互助性学习。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一种以小组为主的教学活动。在分组之前,教师一定要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便于公平竞争的开展。然后,教师再选一名表现优秀的学生做组长,或者让小组成员轮流做组长。想要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理念,使学生明白互助合作的必要性以及相关原则。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为使小组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组长和组员也会更具积极性和动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和钻研,往往能对同一道题目找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法,使自身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4.应用现代教学信息技术
课改实施后,教育机构和教师更注重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使教学模式和内容更加新颖、生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将信息技术引入现代教学后,使信息的传递更具双向性,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上更具积极性。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通过多媒体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重组和创作,使其更好地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如此一来,在演示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的多重刺激,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教材中《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展示一段与之相关的动画故事:孙悟空公平分饼。在鲜活、生动的画面中,孙悟空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其他猴子,第一块饼被孙悟空平均分成了四块,将其中一块分给了甲猴子,乙猴子看见了,嚷着要两块。孙悟空便将第二块饼平分成八块,乙猴子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两块;丙猴子看见了,嚷着要三块,孙悟空将第三块饼分成十二块,丙猴子如愿分到三块。这样的画面非常吸引人,在观看动画故事的同时,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于无形中完成了对课堂知识和内容的重构及创造。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被列入教师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使其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范文二:小学数学思想渗透探究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成绩为中心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体制,这种教育体制下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的,不利于教育事业的稳定良好发展,填鸭式的课堂教育模式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最终会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产生僵化,甚至会影响其对生活的态度和未来的处事方法。
二、数学教育中数学思想渗透的重要性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小学教育的本质和目标,要将小学教育与学生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要深刻地认识到小学数学教育不仅是将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正确地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为未来更加深入地认识世界和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数学思想渗透的方法和措施
1.利用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个新颖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愉悦、自由的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数学思想方法有效地融入到这样的教学情境里,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抓起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其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创设出一个新颖的、具有创新性的就数学教学情境,并将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的数学理论知识形象地、生动地为学生展现出来。同时教师还应该将理论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共同来完成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课堂教学的渗透。如:在讲解图形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道具(如:苹果、三角板、直尺等),通过让学生来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进一步说出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以及有什么特点等,从而锻炼学生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
2.使学生了解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主要包括统计思想、分类思想、符号化思想、集合思想、函数思想、极限思想、概率与统计思想等,而数学方法主要包括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联想与猜想法、抽象与概括法等。这些思想与方法都是比较专业化,针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和运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专业化的、标准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简单化、生动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细心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以数学的思维看待事物,进而促进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对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种树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进行数学教学,要求学生找出关键字,以及已知量,并通过画图的形式,找到数量关系,进而列出正确的数学算式。在长此以往的这种思维培养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规律的探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思想方法之一,既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规律的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这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也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很大的帮助。如:在讲授比较数的大小问题这一章节时,教师应该利用探索规律这一数学思想来细心引导学生,使学生培养探索规律的能力。即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实际案例,有两个小女孩,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姐姐的年龄是15岁,二妹妹的年龄是8岁,请比较一下15和8的大小关系。通过这一提问,可以给与学生一定的提示,那个是姐姐,哪个是妹妹,就可以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了,也可以通过比较这两个数的位数,哪个多哪个就大。通过这样的规律使学生明白比较数字大小的问题,并发现其规委,久而久之学生自己就可以独立的进行发现规律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教学中的灵魂和精髓,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并且数学思想方法色渗透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完善,遵循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力,进而创设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自由的、愉悦的课堂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探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相关文章:
1.小学数学优秀论文
2.关于小学数学的论文
3.本科数学毕业论文
4.关于数学的毕业论文
5.如何在课改中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6.小学数学课堂信息技术的分析 技术论文
7.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