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22 16:37

目前,大学生创业的星火已经点燃,各级政府、各个高校等多方力量都在积极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许多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天津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天津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

天津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1:做自己的早餐连锁品牌

每天凌晨3点,叶群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磨豆浆、烤牛排、摊蛋饼、切香肠,三个小时的时间他要准备两百份多早餐。清晨6点钟出摊,已经有顾客等在他的“早安早餐”摊位前,“您尝尝我们新推出的牛肉饼吧,不是油炸的,都是烤的”、“要不要来份豆浆,都是早上自己现磨的?”他一边忙碌一边招呼着。到早上8点半,精心准备的早餐全部卖光了,叶群只能对后来的顾客报以歉意:“对不起,我明天一定多准备几份!”

叶群是一名天津籍的大学生,2008年毕业于福建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叶群说,他是个坐不住的人,总想生活中多一些挑战,去年,他辞掉了在泉州干了四年的白领工作,选择回到天津自己创业。有一天在马路上转悠买早点的时候,他突然想到,每天人们都需要吃早点,却很少看到有几家是正规的早餐公司,于是叶群打定主意,开始创办自己的“早安早餐”,成了一个卖早点的大学生。

开始干才知道,卖早点是个十分辛苦的工作,每天从天黑干到天亮忙的筋疲力尽,一个人采买、制作、运送、售卖,常常“自己顾不上吃一口早点”。一年来,叶群从开始时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游刃有余,还经常琢磨着推出麻香鸡肉、川味牛肉等新口味。现在,叶群的早点摊儿在附近小有名气,经常有人专门开车过来尝一尝“创业大学生做的早点”,看着小小的摊位前排着长队,让他累并快乐着。叶群说,就算是最忙最累的时候,他也从没放弃过自己当初创业时的梦想,“在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的父辈都是做生意的,都是靠自己年轻的时候一点一点白手起家做起来的,每个当老板的谁不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么过来的。”

两个月前,叶群新增加了一辆早点车,租了房子,建了自己的中心厨房,又雇了两个售卖员,迈出了他连锁品牌的第一步。叶群说,目前他的“早安早餐”利润控制在30%左右,一个月大概能赚两三千块钱。作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叶群获得了南开区各相关部门和经营所在的长虹街的很多帮助。说到困难,他坦言,在创业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体制机制制约的“瓶颈”,比如连锁经营的资质、中心厨房的规模、售卖点位的选择等等,很多“文件上”的条件是他这样的创业起步者很难达到的。叶群说,他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经营地点,“今年我想再多投资购买几辆车,多雇几个人,扩大规模,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场地是困扰我的最大难题。”

成为南开区“放心早点”的一员也是叶群的一个小心愿,经营之初他就他为自己和每个雇员都办理了健康证,并参考正规餐饮公司的卫生制度给自己的早点摊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既然叫放心早餐,那干净和卫生是我们对自己最低限的要求,一定要让大家吃上放心早点。希望我的早餐车也能挂上‘放心早餐’的牌子,能让老百姓买的更放心,也算是对我工作的一个认可!”

早上九点,把东西器具收拾停当、早餐车擦拭一新之后,叶群上午的工作结束了。“虽然现在每天早上辛苦点儿,但白天我有很多自己的时间。我现在在学日语,还想多看点书,学习点经济类的知识,以后用得上。”说到未来,他充满信心。

天津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2:天津市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毕业时节,有的学子已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整装待发准备开始人生的新征程;有的学子还奔波在各种招聘会上,为自己的前程寻寻觅觅;还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创业历程,凭借良好的创意和努力的拼搏,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开拓出一片崭新而广阔的天地。

南大“津创盛世”团队:用“新媒体”服务开拓创业之路

4月17日,南开大学“津创盛世”创业团队完成了对本市某西餐厅的微信公共平台搭建项目,帮助该西餐厅实现微信预定、语音客服、自动回复以及微信图文介绍等功能。

“津创盛世”是一个典型的“90后”大学生创业团队,成立于2012年10月,由来自南大信息学院、商学院、法学院等7个学院的21名学生组成。这些“90后”大学生利用他们掌握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相关知识,帮助中小商家完成从传统媒体营销方式向新媒体营销的过渡,并提供给商家一整套宣传服务——从宣传方案制定到宣传材料设计再到宣传具体执行。比如他们刚刚完成的“西餐厅微信平台搭建”项目和即将接手的“手机应用外包服务”项目,都属于他们的业务范畴。西餐厅老板罗女士表示,喜欢西餐的大多是年轻人,而年轻人喜欢玩微博、微信等,所以,积极运用新媒体做好宣传推广,才能迅速打开市场。

由于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学院、专业,他们可以运用各自所掌握的知识共同为团队服务。信息学院的梁仕威主要负责微信接口技术,经济学院的方永栋负责主要业务的招商和执行,商学院的石月玲负责项目营销。

团队主要管理者张宇告诉记者,团队成立半年来虽然经历了各种艰辛,比如人员的流逝、知识的欠缺、经验的不足以及“考试周”的迫近等等,但凭着对创业的激情和对梦想的追求,团队成员不断克服困难,探索创新,一步步走向成功。截至目前,团队已创造近5万元交易额。

南开大学对这个学生创业团队给予了极大支持。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办公地点和相应配套设施,相关负责人还到他们的办公现场参观慰问,了解情况并提出指导意见。

团队主要创始人之一施卓杰说,此次创业让他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第一桶金”不仅仅在于经济利益,更在于对社会的接触与了解,对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津创盛世”是他创业的起点,毕业后他会沿着创业道路继续走下去。

据悉,“津创盛世”创业团队计划在半年内成立公司,招募更多成员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

美院学子袁烨:葫芦上妙笔生花,打造文化创意品牌

栩栩如生的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画作,经天津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大四学生袁烨之手在葫芦上面一一呈现,这些葫芦还将被他做成茶具套装、文房四件宝等清新自然的创意产品。袁烨设计生产的文房用品、餐饮用具、服装饰品、工艺摆设等葫芦文化创意产品受到市场欢迎,销至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西等多个省市。

袁烨自幼酷爱画画,中学时就迷上了烙画,进入天津美术学院学习之后,他的绘画水平日渐提升,开始尝试在葫芦上进行烙画创作。袁烨用电烙铁在葫芦上不停练习,手被烫伤了还坚持摸索,终于掌握了一定的葫芦烙画技艺,制作了一些葫芦工艺品,受到周围师生的喜爱。这使袁烨萌发了创业的念头。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去古文化街等工艺品交易市场推销自己创作的葫芦工艺品。

接触市场之后,袁烨发现市面上有很多传统葫芦器,都是出自技艺精湛的前辈之手,造型也很精美,而他的作品并不突出。袁烨反思之后,决定对传统的葫芦器进行创新,做出自己的特色。一次,他无意中看见一间礼品回收的小店铺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高档礼品,而且大多数礼品是用犀角、象牙等动物制品制成,很不环保。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浮现——用绿色健康、象征着吉祥的葫芦作原料,结合美术工艺制作创意礼品,不仅环保,还能赋予葫芦新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

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他请美院相关专业教师指点,以葫芦材质为主题,运用大漆、烙画等工艺,制作出一组仿青铜器酒具。没想到这组产品一拿到市场就受到关注,最终被一位先生高价买走。赚到第一桶金的袁烨十分兴奋,更坚定了打造葫芦创意产品的创业信念。

袁烨的葫芦创意产品渐渐地有了自己的市场,有时还供不应求,他决定学习泥人张的工作室销售方式,于是找来同学一起打造自己的创业团队。袁烨的创业想法得到了天津美院的大力支持,美院在2011年底为其举办个人葫芦文化展览,提供展示和推介葫芦文化工艺品的平台。

在参加第七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的日子里,袁烨的团队在弘扬传统烙画工艺的基础上,对葫芦进行当代工业设计与产品的创新,还制定了详细的创业规划书。最终,他们获得2012年第七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铜奖,也让葫芦创意文化产品为更多人所认知。

袁烨和他的创业团队还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沐云”,寓意阳光下自然万物悠闲舒适,沐浴在云海之中。他们围绕“绿色环保,健康养性”的主题,研发出一系列沐云葫芦文化产品,包括高档礼盒、精美饰品、典雅花瓶、创意台灯、环保餐具、清新茶宠等,以其回归自然、独特的创意设计受到市场青睐,被多省市的葫芦文化店面和葫芦文化爱好者收藏,年销售额达数万元。

目前,袁烨正在筹划做一家集收藏展览与出售为一体的匏器博物馆,立志用创意架起传统与时尚之间的桥梁,让葫芦这一传统悠久的历史文化符号焕发出新的生机,引领新的文化。

天津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3:陈磊的“飞龙王国”

美国鹧鸪,民间称这种鸟为“赛飞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允许养殖的美味禽类。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的“80后”小伙陈磊,放弃了令人艳羡不已的银行工作,回到西青区专心养起了“飞龙”。经过两年的努力,如今他的繁养基地整个规模已经跃升到存栏4万只、年出栏10万多只,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飞龙繁养基地。

飞龙蛋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根据古代医典记载,飞龙有‘补五脏、开脾胃、益心神’等效用。而且飞龙蛋的营养价值很高,一颗小小的飞龙蛋,蛋白质含量是鸡蛋的两倍还要多。”说起饲养的飞龙来,陈磊如数家珍。

飞龙养殖是个新鲜玩意儿,整个华北地区也找不出几家。大学所学的专业完全与“飞龙”不搭边,为什么选择回家养“飞龙”?原来陈磊的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去东北的时候偶然接触到飞龙,就带回家养了一些,正是这些“养着玩儿”的“小东西”,陈磊却敏感的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于是,大学毕业的陈磊,放弃了银行工作,回家着手扩大飞龙繁养规模,他建起了专业饲养楼,引进孵化器,建起了繁殖、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为了照顾好这些“小家伙”,陈磊还发明出不少有意思的“招数”,比如在饲养室里放置收音机放广播,让胆小的飞龙适应嘈杂的环境;再比如为了对付来偷飞龙的黄鼠狼,陈磊专门养了一批大鹅,一旦发现黄鼠狼就会大声鸣叫吓退它们。

飞龙肉美营养价值高,可是知道的人很少。“不识货”的问题让陈磊很头疼,“我原来在梅江地区开了家直营店, 开了一年多,附近好多居民都不知道。”后来,陈磊开始“包装”飞龙,从定制礼盒到注册商标,同时开始尝试着用网络渠道拓宽销路,开网店,搞团购……“原来,我们根本没有营销的概念,就是在家里‘守株待兔’,等着客户找上门来,我觉得这样当然不行,我就开始试着用网络找效益。”陈磊告诉记者。就这样,陈磊的“飞龙王国”逐渐成长,许多顾客慕名而来,陈磊又把目光瞄准了生态农业,养殖飞龙之余还种植了绿色蔬菜等。据介绍,目前陈磊的生态农场占地60亩,整个规模已经跃升到存栏4万只、年出栏10万多只。

天津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