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

发布时间:2017-03-13 17:13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该如何转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国外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分析,简要论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问题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一)国外理论

刘易斯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两部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传统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现代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高,对劳动力需求大,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因此,随着工业部门规模不断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会被完全吸收,二元结构消失。

舒尔茨理论。舒尔茨认为,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是由于对农业的投入不够,对农业投入各种先进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在更高层次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内部吸收。

费景汉—拉尼斯理论。该理论强调在扩张工业部门的同时,应推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平衡,一方面农业对工业可以为工业部门提供所需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业剩余。当农业剩余不能满足工业部门的需求时,劳动力转移就会停止。

乔根森模型。乔根森认为,只有当农业剩余大于零时,才有可能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当农业总产出和人口增长相一致时,农业技术不断发展,农业剩余规模不断扩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会转移到工业部门。

托达罗理论。托达罗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加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实际收入差异、城市失业率和就业率的大小。只要预期的城市实际收入大于农村实际收入,劳动力就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反之,劳动力就会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二)国内观点

国内有学者认为,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力转移越活跃,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越是适应,劳动力转移越灵活。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中西部向东部转移,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东部地区及其周边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快,西部不发达地区转移速度较慢。对教育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以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主体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

有观点认为,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转移区域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东部沿海地区以网带面,整体吸纳,中部地区转向带状吸纳和极点吸纳并重,西部地区据点发展,城镇吸纳、就地转移、外推流动相结合,转移规模和回流创业并存,其中“外出转移—回流创业”是我国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模式。

我国学者还从制度角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分析,如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制度上的约束致使我国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流动远远滞后于其他要素的流动,从而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及经验

(一)英国

英国的劳动力转移从15世纪末开始,到19世纪50年代基本完成。15世纪的圈地运动是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的重要因素,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导致大量农民失去生产资料变成无产者,因此提供了大量的有较强流动性的劳动力。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业基础地位不断下降,工业、服务业在城市中发展迅速,大中型城市的不断建立等都在不同程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转移方式的改变,总的来说英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本流向第二、三产业,由农村流向城市。制度方面,早期英国人口流动受旧有法律制约,如《济贫法》,之后的工业化过程中原有法律不断修改,最终这些限制都被取消。英国劳动力转移中另一典型特点就是英国大量海外殖民地使本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得以对外转移。总之,英国的国家政策、工业革命、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海外殖民地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美国

美国劳动力转移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基本完成。美国地多人少,工业化初期不存在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具有自发性。19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工业化,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与其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交通现代化是美国劳动力开始加速转移的重要因素。19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全国开始兴修筑路,从公路到运河再到铁路一系列的筑路工程,使美国交通条件有益于劳动力转移,如19世纪30至50年代的西进运动,美国第一次大规模地区人口转移。内战之后,黑人奴隶得到解放,北方资本家到南方投资,南方开始工业化,19世纪70至80年代,南方农村黑人农民大量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19世纪末,美国全国基本实现工业化,这期间的农村人口转移数量多,地域跨度大,历时久,同时美国基本实现了城市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农业也开始了现代产业化,商业性大农场的超强竞争力,使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农场数量减少,农业的现代技术、高科技含量,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最后一次大规模转移,之后人口开始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农村转移。

(三)日本

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从20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日本地少人多,其转移模式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日本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干预,采取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转移相结合,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转移。二战初期,日本城市及工业受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集聚农村。二战后,日本积极进行土地改革,重新分配土地,建立小土地私有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日本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上升。日本政府积极推进城市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合村并镇,建立新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重点扶持规模较大的自立经营农户,鼓励小农脱离农业往非农业转移,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推行大城市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制定一系列促进农业和工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战略,既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有利于吸收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另外日本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也促进了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965年至1973年,日本公共教育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17.6%,这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和非农产业发展相适应,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提供有利条件。

(四)印度

印度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以上,并且还伴有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印度的人口压力巨大,土地稀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突出。印度的工业化道路强调发展资本密集型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较小,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对农业的不重视,使农业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城市第二、三产业也不能有效的吸收劳动力,为此印度政府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吸纳劳动力。凡是可以在农村生产的工业项目都留给农村发展,同时为了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印度政府实行了大型就业计划,通过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城市工业吸纳劳动力有限,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印度政府重点扶持农业发展条件好的地区,鼓励这些地区优先发展,吸纳农业劣势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区域间的劳动力转移,一方面促进了先进农业地区的农业和非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其他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转移条件。

从这四个不同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看到,政府政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初是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改革开放后,大部分是异地转移,离土又离乡,1982年出乡就业人数为200万人,到2004 年出乡就业人数达1026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来源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4中西部外出劳动力占全国外出劳动力的7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入地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以第二产业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以第三产业为主,2003年,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40%,第三产业占60%。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大量向第三产业集中;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是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其平均年龄在31岁左右,70%具有初中及以上水平;在组织形式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多是通过亲友、同乡介绍外出,但随着我国政府农村劳动力就业部门等各方面的完善和努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组织的外出就业成为未来趋势。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相关对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力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我国的特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要吸纳单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我国宏观调控,取消了对乡镇企业的减免税等优惠政策,使乡镇企业筹资难度加大,其有机构成和吸纳劳动力的成本不断提高,再加上我国乡镇企业绝大多数分散在乡镇一级,难以产生城市化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及发展空间有限,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逐渐下降。因此,作为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和载体的乡镇企业必须进行相应改革,在考虑地区优势的同时,改革其融资方式、生产方式、产品种类创造,扩大其规模,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我国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上有限,我国小城镇起点低、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在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如印度方式,凡是可以在小城镇生产的工业项目都留给小城镇发展,积极推进小城镇经济发展,使其成为未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方式。

我国大中城市具有优势条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我国大中城市拥挤的交通条件,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相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大城市配套的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且我国城市内部失业现象严重也部分的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当加大对大中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大中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我国应加快制度上的创新,尽早实现全国户籍制度的统一。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不能较快的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因此应就我国实际情况加大对中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投资,积极推行阳光计划,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免费法律援助等。

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