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推动马克思主义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15 00:46

7月20日至21日,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和辽宁省委党校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党校系统、高等院校等从事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围绕论坛主题——“四个全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集中展示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达成了思想共识。

从形成过程来看,“四个全面”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与会者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不断深化。“四个全面”的形成,是对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科学总结,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方略基本形成,为推进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这表明,“四个全面”的形成,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形式推演,也不是为了提出新概念而进行的语词翻新,更不是在书斋里单纯思辨的产物,而是立足中国实际、关切中国需求、针对中国难题所作出的实践总结与理论升华。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创新,不是为了标榜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或习近平总书记个人的 “存在感”而人为制造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自觉。提出“四个全面”不是为了“好听”,而是为了“实用”,背后是一以贯之的问题导向,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的立场、价值观和思维方法。理论从根本上讲来源于社会实践,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或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因此,客观审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和实践演进过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四个全面”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成果。

就深刻含义与内在逻辑来看,“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都有丰富的意蕴,彼此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与会者指出,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注重“要素”和“关系”两个维度。要素,就是每一个“全面”自身的内涵;关系,就是四者之间的关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体小康”的“升级版”,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许多新论述,如“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话语,让全面小康更加可感可触;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全面依法治国,让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根本保障,尤其要抓住“关键少数”,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全面从严治党,体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四者的定位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四个全面”所囊括的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依法治国、管党治党等方面内容,尽管都是老话题,但确实都有新发展。

与会者认为,在老话题前面加上“全面”,不是文字游戏,对新概念的理解不应局限于词语的字面含义,而应抓住重点,把握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经济方面的考量为主拓展深入到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解决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新矛盾;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重大命题;全面从严治党,突出从严治吏这一重点。因此,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角来理解“四个全面”,重点把握其阶段性特征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建构什么样的秩序以及怎样建构这种秩序,什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现代化,等等。应该看到,“四个全面”的理论特质在于实现了四个统一,即实践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系统性与协同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由于实现了上述统一,“四个全面”体现出更多的整体性特征。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表明,“四个全面”一方面具有目标的统摄性,这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摄三大举措,而且是小康目标从属于更大目标,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另一方面具有措施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即指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其中,人民群众是“四个全面”的价值主体、利益主体、实践主体与检验主体。

围绕“四个全面”碰撞出许多思想火花,提出许多新观点、新思路,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的待解问题。

与会者指出,总体性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协同推进、整体推进,体现的正是总体性方法论,从而与马克思主义在根本上是贯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来看,“四个全面”涉及到规则的重构,其中全面深化改革设定了具体规则的重建,全面依法治国设定了规则重建的底线,全面从严治党设定了党内规则体系的重建。需要注意的是,“四个全面”不是封闭的体系,应将其放在习近平总书记思想发展的历程中不断丰富发展。还应敏锐地认识到,在宣传解读“四个全面”方面,我们仍面临一些关键问题,如怎样看待“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四个全面”内部的交叉重叠等,这些问题需要理论界不断深化研究,从而为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具有前瞻性和借鉴意义的服务参考和智力支持。

“四个全面”推动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