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关于货币政策的论文

发布时间:2017-04-08 17:52

2016年货币政策整体仍然宽松,预计M2增长13%。银行将采用债券、非标等手段投放资产,弥补信贷需求不足,并将积极介入直接金融,服务新兴产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年关于货币政策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2016年关于货币政策的论文篇一

《2016关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分析与建议》

摘 要: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战略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随着经济的日趋复杂,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会降低。实证研究表明中国需要维持对货币的盯住(a reference to money)战略以及加强利率在货币政策执行中的作用。我们建议采取折衷性战略,包括盯住若干指标,并将短期利率作为执行目标。应该赋予央行利率政策的自主权,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这一目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乘数;货币政策工具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日趋复杂化,当前的政策制定方法的有效性可能会逐渐降低。随着金融创新和开放步伐的加快,削弱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货币作用的因素也开始在中国显现。自1998年开始,数量型信贷控制被取消,代之以市场化的货币政策方法,因受到一些因素的阻碍,其有效性正在降低。首先,央行仍肩负着若干政策目标,但并没有制定利率政策的完全自主性。其次,银行的超额储备和货币市场的分割降低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情况,进而讨论可能的执行措施。下文将如此安排:第二部分讨论与货币政策中介和执行目标选择有关的中国当前的宏观和金融业情况;第三部分分析阻碍利率成为当前货币执行目标的原因;第四部分提出政策建议,包括中长期内加强货币战略的主要因素、如何解决政府所担心的、向市场化转变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最后总结全文的讨论。

二、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业

已有的文献已经强调了宏观经济情况和货币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这些可以用蒙代尔-弗莱明首先提出的“不可能三角”假设代表。该模型表示要同时保持固定汇率、资本的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保持三个目标中的两个目标。

至于金融业的情况,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金融业之间存在“双向”的关系。一方面,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并非与金融中介无关。例如,使用利率工具有助于提高对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但也可能对金融中介和借款者产生市场风险。另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也并不独立于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例如,在发达金融市场,货币目标的有效性会降低,这是由于资金并不仅仅由银行所提供。但是,落后的信贷文化和金融业较弱的竞争能力,也会降低以价格为目标的货币战略的有效性。因此,在选择中介目标时,货币当局必须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三、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其有效性降低了

有一些潜在因素,阻碍着利率作为中国货币政策执行目标的有效性。首先是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某些情况阻碍了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其次,有观点认为央行并没有合适的货币政策战略和工具以实现完全市场化的货币政策。

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不完善阻碍了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尤其是,银行业存在许多问题,使货币政策向实际产业的传导复杂化。首先,银行业的重组尚未完成,有些银行的坏账率仍然很高,资本金很低。第二,银行的运营改革刚刚开始,银行真正实现商业化和能够进行准确风险定价还需要时间。第三,企业和个人对资本价格的反应还存在问题。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可能仍然处于数量型框架的经营背景中,因此信贷渠道仍是影响总需求的主要方法。虽然过去十年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改革已经使利率的影响力提高,但是很难衡量这方面的进展。

银行巨大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也是实施市场化货币政策的障碍。虽然,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数量在2年后已经大幅下降,但其规模仍然较大。央行似乎不愿用较高的短期市场利率大量回收流动性,避免吸引资本流入以及导致额外的紧缩成本。26年以来对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将有助于减少超额准备金,但是必须注意这一高比率的潜在扭曲性影响,尤其是准备金的回报率低于货币市场利率。此外,对准备金的倚重并没有带来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因此,需要用其他政策更好地控制超额储备。

完全实行市场化货币政策的另一个障碍是央行缺乏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在中国,所有关于利率水平或者是准备金比率的决定都需要国务院的批准。如此架构可能并不适应对经济发展及时灵活反应的需要。而且,央行所承担的目标政策的多样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因为利率变化并不都与现行的货币政策立场一致。

四、政策建议

1.总体情况介绍

上世纪7年代,发达国家的央行开始从依靠信贷或者利率控制转向依靠货币市场执行,配合以存款准备金要求。这是由于在国内个金融市场日趋一体化的背景下,信贷和利率控制的有效性逐渐减弱。随着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市场力量被允许分配金融资源。通过货币市场执行,央行充分利用了在基础货币创造方面的垄断地位,通过影响央行货币潜在需求和供给的条件,控制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

在执行货币市场操作时,央行可以确立所供应的基础货币的价格或者数量。市场的欠发达,以及可靠价格信息的相应缺乏,会迫使央行倚赖数量(货币、信贷或者资产负债表的其他要素)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另外,在不成熟市场将利率作为目标的缺点是由于市场化利率的历史数据的不足,使短期利率和货币供应以及通胀之间的联系不能被完全认清。

无论采取何种盯住战略(盯住若干指标或者明确的通胀率目标),各国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普遍共识是确定短期市场利率的水平。通常央行的决策目标是维持价格的稳定。央行决策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开始于央行在货币执行中所使用的利率的变动。央行随之影响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融资成本,银行便将这些成本转移至他们的客户。

如果所倚靠的货币战略是基于对信息的准确判断,那么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理解政策利率如何影响价格稳定这一最终目标的过程。政策利率到存贷款利率的转移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很多因素,有些并不在央行控制之内。因此,央行需要明确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价格水平的变化,即理解货币政策对总体经济、尤其是价格水平的传导机制。

除了将银行间短期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执行目标以外,保证各种货币工具的功能与现有的市场基础设施和央行的机构能力保持一致是至关重要的。工具组合取决于每个国家的特殊情况。通常而言,工具组合取决于金融改革的进程以及货币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这与银行的效率有关)。在市场发展初期,央行可以依靠流动性要求(存款准备金要求和流动性资产比率)和常设机构(standing facilitles),这些总称为“规则性工具”(rules-based instruments)。流动性要求是长期吸收市场流动性的有效工具。常设机构允许银行在央行存贷款,以发挥调节功能。但是,央行可能需要限制每家银行获得常设机构再融资的能力,使央行保持对自身资产负债表的充分控制。常设机构和存款准备金要求还能发挥重要的缓;中器功能——即它们能够帮助支付系统的操作——在未曾预期的流动性危机发生之时。银行间市场对存款准备金再分配功能的效率较低或者央行对流动性预测能力较弱时。

央行必须确保其利率结构有利于银行间交易。尤其是,各个工具的利率必须保持内部一致,扩张流动性操作的利率和收缩流动性操作的利率之间的利差必须足以推动银行在银行间市场相互交易。下表中央行确定的利率结构,允许央行的再融资常设机构和存款常设机构创造空间(room or a corridor),以使市场参与者首先相互交易。并将央行作为最后的交易对象。

2.中国货币战略的完善

在建立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过程中,中国的名义锚(nominal anchor)有三种战略可以考虑:通胀率目标。货币供应量目标或者涉及多项货币和金融指标的折衷战略。

考虑货币供应目标。虽然长期看来在货币供应和通胀率之间似乎存在一定联系,但是目前中国低通胀的环境使政策制定者难以依靠货币供应量管理通胀,这是因为短期的不稳定性会增加对决策过程的干扰。因此,货币供应量目标不能成为唯一的名义锚。

考虑通胀率目标。尽管中国的通胀率一直很低,长期以来央行对通胀率目标也非常感兴趣,但是将通胀率作为唯一目标并不是未来的可行方案。在若干阻碍采用通胀率作为目标的原因中包括央行缺乏执行上的独立性以及中期通胀率预测的可靠性。而且,采用通胀率目标意味着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中更大程度地依赖利率,这在中国仍然有很大争议。

因此,当前最适合中国的货币战略是折衷性的货币战略,将货币供应和银行信贷的增长作为中介原则以决定短期利率。事实上,我们的研究显示货币增长和通胀率往往存在长期的高度相关,这表示货币供应量的中介原则仍然对稳定通胀有重要作用,也能为评价资产价格泡沫提供及时的证据。

但是,货币和信贷供应不能作为唯一的名义锚,因为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可能使货币增长率和稳定的通胀间的关系不一致。因此,在决定最适合中国的货币战略时,央行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变量,因为由于经济的结构性变化,货币供应已无法成为未来通胀的指标。

折衷性战略考虑了最终目标预测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而不仅仅依赖某个单一变量和模型。这些指标通常包括有助于预测未来通胀率的金融指标和实际行业指标。这种方法需要对研究、建模、内部沟通和讨论投入大量精力。必须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预测情况、准备材料告知决策者以及对预测和报告的精心阐述和沟通。央行必须拥有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复杂机制。

3.货币战略执行架构的完善

中国央行目标政策的多重性使其很难照搬其他现代央行的执行架构。尤其是,中国央行必须考虑维持国有企业盈利能力的目标,以及创造有利环境、发展市场化的存贷款定价机制、及由此对银行利润的维护。因此,中国央行缺乏明确的执行目标。央行还要考虑优化资金的配置,因此通过窗口指导以改善银行贷款组合的结构,尤其是要求银行对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信贷政策、以及改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最后,在日常货币政策执行中,中国央行当前面临着银行系统结构性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以下将讨论如何采取措施、解决在向以利率为中心的执行架构转变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央行应该明确一种短期利率作为其执行目标。央行应避免非常严格、精确地控制这一操作目标。央行可以宣布短期票据利率(固定利率或者是最高竞标利率)以表明货币政策的立场,并解释央行期望银行间短期利率大体保持在这一政策利率附近。另外一种选择是,央行可以宣布短期票据利率为其执行目标,但是同时提醒,这并不意味着利率不能在预先宣布的目标水平上有一定程度的浮动。总体而言,第一种方法可能略好些,因为它避免了央行的严格承诺。

第二,将短期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执行目标的转变意味着取消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这将允许对存款的市场化配置。并因此改善金融中介和货币政策的效率。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将使市场力量决定着收益率曲线的形状,这是现代央行的重要特征。即使对银行盈利能力的担心非常强烈,央行也可以盯住银行贷款组合的利润。

第三,将超额存款准备金保持在与银行最低清算余额(minimum settlement balances)一致的水平,这有助于短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执行目标。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降低、并最终消除超额准备金的利率,同时并不吸收正常营运资本以外的准备金将导致银行贷款的扩张。因此,短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执行目标的转变应该发生在银行的储备被降低至与银行最低资产余额一致的水平时。保证稳定的流动性状况,使央行可以有效掌控执行目标,由此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

最后,也可以考虑从结构性的流动性短缺角度实施货币政策。依靠行政性政策实施货币政策,包括窗口指导和央行票据的定向增发,说明央行对吸收流动性的市场化操作以实现整体政策目标并不那么自信。事实上,在欠发达市场,当央行以创造流动性的操作形式实施大部分的货币干预时,有助于市场化的货币执行。这减少了同谋现象或者利率的过度上扬,因为银行系统别无选择只有从央行借款。因此,央行短期内可以实现特定的流动性目标,并将利率控制在它贷款给银行系统的水平,例如通过数量招标制。当央行以吸收流动性的操作实施大部分的货币干预时,情况就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有贷款给央行和自身客户的选择。因此,当央行希望吸收一定数量的流动性时,它需要依赖利率招标(即银行竞标数量和价格),因此,存在利率过度上升的风险。

央行使用各种工具以创造结构性的流动性短缺,包括强制性的银行存款和央行票据的定向增发。这些央行资产以市场利率加以回报,以限制这些措施的扭曲效应。中国央行也依靠存款准备金要求,并不时定向增发央行票据,吸收银行系统内过多的流动性。但是,对法定准备金的回报应该与市场短期利率一致。虽然在当前情况下,定向增发央行票据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种安排应该在所有的金融机构中进行(即定向增发应遵循事先公告的规则),而且央行票据的利率应该与市场利率一致。

任何时候央行都可以实施向结构性的流动性短缺的转变。但是,最佳实施效果是与央行逐步从外汇市场退出战略相配合。事实上,由于外汇储备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银行储备的增长,因此创造流动性短缺将有助于抑制外汇操作持续加大的幅度,外汇操作的目的也是创造流动性短缺。

五、总结

中国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使央行步入现代化进程的最后阶段,即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实施货币政策。但是,随着经济的日趋复杂化,当前货币政策架构的有效性会逐渐削弱。当通胀率较低时,货币供应量的指示功能下降,原因可能在与货币乘数的不稳定:当通胀率较低时,货币和通胀之间的联系不再紧密。因此,货币政策不能只将货币量作为唯一中介目标。同时,我们认为以通胀率为目标的政策架构也不适合当前的中国。

因此,我们认为最适合中国的货币战略是折衷性质的货币政策架构,将货币供应的增加和银行信贷的扩张作为中介,以决定短期利率。此外,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变量,因为经济的结构性变化使货币供应量对未来通胀率的指示作用减弱。

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执行目标有助于加强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更有效分配金融资源和储蓄,金融业的风险管理也会因此改善。

在更大程度地依靠利率,使其成为货币政策执行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中国央行应该将短期利率作为执行目标。央行也应该进一步减少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使其降至与银行最低营运余额(minimum working balances)相匹配的水平。这是央行流动性管理通常做法的必要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银行具有在银行间市场相互借贷的动力以使短期利率成为政策信号。央行可以用短期货币市场利率的空间(corridor)完善利率政策。

最后,我们提出如何解决政府所担心的,完全市场化货币政策转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现有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将代之以对银行整体贷款组合、而不是单笔贷款利润的监督机制。考虑实施结构性的流动性短缺情况时的货币政策,包括使用以公开透明原则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从央行借款,以产生流动性短缺。

当然,转向完全市场化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使央行具有充分的利率自主权,使其能够更加主动地使用利率。这显然是当前最迫切的政策措施,我们认为央行已具备合适的货币战略和工具以实现完全市场化的货币政策。

2016年关于货币政策的论文篇二

《2016浅析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的策略》

摘要:近年来,物价稳定而资产价格频繁波动是许多国家遇到的一个新问题。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泡沫进行干预这一问题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泡沫 货币稳定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目标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稳定,即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上,维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类是金融稳定,即保持金融体系的健康。根据历史经验,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有助于经济稳定和增长,但是不能确保金融稳定。近两多年来,物价稳定而资产价格频繁波动是许多国家遇到的一个新问题。资产价格泡沫在许多国家均有发生,但是在泡沫产生-膨胀-破裂的过程中,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其进行干预这一问题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一、资产价格泡沫中的货币政策干预问题分析

关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泡沫进行干预的问题,近年来在学术界产生了持久性的争论。到目前为止,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干预或者不干预的关键并不在于判断资产价格是否合理估值,而是取决于资产价格所包含的信息内涵,即价格中是否含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通货膨胀或者产出)的信息。换句话来讲,就是要看资产价格是否能够作为经济预测的领先指标。如果资产价格中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或者产出的信息,那么货币政策就应当对泡沫进行干预。

目前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于,如果资产价格不包含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信息,那么货币政策是否仍旧应该对泡沫进行干预?对于这一问题,存在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即使资产价格没有信息内涵,即不包含诸如通货膨胀或者产出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信息,货币政策仍然应当积极对泡沫进行干预,我们称之为“有为论”。相反,另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资产价格没有信息内涵,那么央行应当忽略泡沫的影响,不对其进行干预,我们将其简称为“无为论”。

(一)无为论

Bernanke,Mishkin,Filardo以及Goodfriend等都是“无为论”的支持者。他们认为,除非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到通货膨胀预期,否则货币政策不应该对泡沫进行干预。

Bernanke and Gertler(1999)的研究颇具代表性。他们对BGG模型进行扩展,加入泡沫因素。通过对四种不同的货币政策在泡沫从膨胀到破裂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采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即仅对通货膨胀反应的货币政策虽然不直接对泡沫做出反应,但是仍然能够取得最小的通货膨胀波动和产出波动,是四种候选货币政策中最好的一种。一些中央银行家也持有“无为论”的观点,如美联储前任主席Greenspan。Greenspan(1999)在众议员战略委员会提供证词时,对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论述:“尽管财产价值对经济至关重要,美联储必须对此认真监督和审查,但是其本身并不是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美国经济的最大可持续性增长,而不是资产具体的价格水平。”

(二)有为论

Cecchetti,Genberg以及Wadhwani(2)等学者明确主张中央银行应该直接干预资产价格泡沫。他们认为,从理论上来讲,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即经济稳定)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而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泡沫崩溃往往会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所以,中央银行应该通过调控利率等手段,对泡沫进行干预。

持有为论的学者和中央银行家为数也不少,如Smets(1997)、Kent and Lowe(1997)以及Goodhart and Hofmann(2)等。他们并不是建议将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的损失函数,而是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中的一项,即采取形如第四种情况的货币反应函数。也就是说,有为论并不是要求改变货币政策的损失函数,有为论与无为论之间的主要争论也在于对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不同看法。

二、货币政策直接干预资产价格泡沫的局限性

尽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应对资产价格泡沫中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如果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直接对泡沫进行干预,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央行必须准确判定资产价格泡沫是否存在以及合理评估泡沫程度大小。但是,要识别正在逐渐发展的泡沫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资产的基础价值本身是无法观测的,而且难以对其进行准确估算。实际上,相于私人部门而言,中央银行并不拥有信息优势以及更强的泡沫预测能力。Greenspan(1998)曾经说:“想通过市场干预来戳破股市泡沫,有个根本性的问题尚未解决,那就是你必须比市场本身更了解市场。”事实证明政府并不比市场知道更多信息。如果中央银行在不具备信息优势的情况下错误地对是否存在泡沫做出判断,那么就会导致错误的货币政策。

其次,货币政策对于资产价格泡沫仅具有有限调节能力,许多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这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控制资产价格的手段和能力是有限的。而且,运用货币政策对泡沫进行调控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使用时有一定的政策时滞。

第三,货币政策的成本也需要引起关注。运用货币政策抑制泡沫的同时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比泡沫带来的危害更大。如果央行采取激进的措施,比如大幅度提高利率,即使有可能会成功地抑制泡沫,但是其后果是经济出现下滑,甚至陷入衰退。所以,即使可以识别泡沫,货币政策仍然很难在刺破泡沫的同时不损害实体经济。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Bernanke and Gertler(1999)提出了基于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干预方法:即使在资产价格泡沫对预期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也不应当直接对泡沫本身进行干预,而是应当对被影响的通货膨胀率进行干预。但是,这种方法需要预测泡沫对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而这在操作上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无论如何,货币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抑制泡沫的产生。货币政策只能通过信贷的扩张与收缩,间接影响资产价格泡沫的变动。防治泡沫需要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完善的会计制度、执行有效的法律体系,高效的监管构架以及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的建立。货币政策对于金融稳定的作用也只能是治标,最后贷款人功能的发挥局限于事后的“救火”以及防止危机的扩散。

结论

按照丁伯根“政策目标与政策手段数量一致”的原则,为了同时实现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两大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应该使用至少两种政策手段:一种是控制货币数量或者进行利率调节,另一种则是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以及通过“贴现窗口”实施“最终贷款人”的功能。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该密切关注资产价格变化的动向,但是货币政策本身不应该被直接用于阻止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而是应该针对宏观经济本身,尤其是一般价格水平。对于“疑似”资产价格泡沫,中央银行应该采取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方法。与此同时,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中央银行应该充分发挥政策制定者、监管者的职能,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协调配合,通过制度建设以及严格监管做好资产价格泡沫的事前防范,主要是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防范能力,如加强资本重组率、充分披露信息等等。当泡沫破裂时,中央银行应当首先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在必要的时候充分发挥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作用,积极应对以避免泡沫破裂给实体经济造成的严重打击。

2016年关于货币政策的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