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创业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17-01-12 15:25

创业要想成功,除了有了点子以及热情是不够的,需要无所不用其极的接近真实。但是有很多人却选回乡创业。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回乡创业事迹材料,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回乡创业事迹材料一:

败家女砍光果树贷款种羊肚菌

“有些羊肚菌开始冒头了。”3月30日一大早,38岁的八尔姆欣喜不已。当天,她像平常一样来到种下的8亩羊肚菌地头,准备给羊肚菌浇浇水,惊讶发现泥土间已有部分黑头白身的羊肚菌冒了出来。“照这样的生长态势,4月份就可以收获了。”八尔姆说。

试种羊肚菌她成父亲眼中的“败家女”

只有小学文化的八尔姆,是马尔康市党坝乡剑北村的一个普通村民。2009年,八尔姆的丈夫因脑溢血去世,留下了她和2个儿女。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她卖水果、种蔬菜和打零工的收入为主。

2013年的一天,八尔姆在电视上偶然看到介绍如何人工种羊肚菌,“以前在山上捡到过羊肚菌,没想到还可以人工种植。”加之羊肚菌营养丰富,种好了价格高还不愁卖,于是,她决定试种看看。

经过一番思考,第二年3月,八尔姆砍掉了家里的3亩多白樱桃树,并拿出其中的一亩地,花费5000元钱从外地引回菌种,尝试种起了羊肚菌。

“3亩白樱桃树,一年最高可以卖2000多元,最低也能卖个600多元。”八尔姆近70岁的老父亲对此十分不理解,认为她不务正业,甚至骂她是家里的“败家女”。

老父亲的不理解,并没有让她气馁。怎么管理,技术不懂,她就让妹妹泽旺哈姆网上查资料、找答案。同时,她还在绵阳专门报了一个羊肚菌种植培训班,学习羊肚菌种植、管理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八尔姆试种的羊肚菌成功了。她告诉记者,她至今都记得种出来的那羊肚菌味道,很香。除送给一部分亲戚朋友品尝外,当年她还卖了4000多元钱。

支持儿女读书她贷款15万元再种羊肚菌

八尔姆的大儿子孙小红在阿坝州卫校读职高,小女儿泽朗哈姆在马尔康市第二中学上初二。“除去学费,两个人的生活费一个月就要1500元左右。”八尔姆坦言,她一年的收入才4000多元,对于像她这样的家庭,感觉压力很大。

八尔姆也曾试图劝说两个儿女放弃读书,然而,儿女们并不同意。为了支持儿女们读书,她觉得只有在田地里“下功夫”,才是唯一的出路。

种一亩蔬菜,一年也就2000元钱左右。卖水果亦是不能满足家里的开支。为此,去年10月,她又把家里的3亩多苹果、梨子树砍掉,并贷款15万元,在50多天的时间里,请来亲戚朋友,建起了黑色的防晒大棚,安装了400多个喷水管,共种植起了8亩羊肚菌。

然而,剑北村属于金川电站的淹没区,未来10年内,这里将全部淹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扩大收益?“目前,羊肚菌的干货市场价是每斤600多元,鲜菌每斤60元左右。”八尔姆说,村里的气候适合一年种两季羊肚菌,但买回一亩菌种需要5000多元钱,她希望政府能给予她一些政策和资金支持。她也准备租借邻居的20多亩地,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力争取得更好效益。

让八尔姆高兴的是,今年内,党坝乡政府已计划为她的羊肚菌基地修建3公里的灌溉渠道,彻底解决灌溉难题。

回乡创业事迹材料二:

海归回国种田从卖大米做起 加拿大海归回国种田

刚刚过去的十一国庆长假,31岁的加拿大海归谭静远依旧忙个不停,虽说是长假,但因为创业,地里新种的一季稻米即将收割,她要忙着对接、推广,把最新鲜的粮食送到预订的客人手中。

因为长期在户外待着,谭静远的皮肤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鼻子上有最时髦的鼻钉,手上涂着鲜亮的甲油。她生在成都,15岁那年随母亲到加拿大留学,一路从本科到硕士,毕业后回国工作。去年,她加入广州的社会企业天地人禾消费合作社。

“我留学时的加拿大,不像现在有那么多中国移民,如果你在街上听到有人讲普通话,会惊讶地回头。亲朋好友也会告诉你,未来要关心的是如何更好地留在加拿大生活。”她笑称自己的职业路径“有些奇葩”,“不像家里其他同龄人选择金融等商科专业,在加国就业或是回国当白领”,她选择在中国南方的乡村做农人。

谭静远说,自己想“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为世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去年她刚刚加入的天地人禾,是一家致力于生态保护和土地永续耕作的初创企业。她和团队在广州附近的清远市连山县向阳村,承包了100亩地,与当地18位村民签订协议,用稻鸭共生的传统方式种植。他们负责将产出的有机作物推销出去,保证并提高村民的收入,同时邀请消费者家庭走进稻田,体验插秧和收割等农活,让农民与消费者共受益。

在公益圈人眼中,天地人禾是名副其实的社会企业——谭静远和她的团队用商业的手段解决食品安全、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让城里人和农村人共同参与到乡村社区建设中来。

作为社会企业,天地人禾的资金一部分来自商业收入,一部分来自公益资助。商业收入用于日常生产运营,公益资助则投入公益项目,例如乡村建设。

她说自己目前的状态“挺不错,因为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做起来非常专注,生活上也能很好地平衡,空闲时间还能做喜欢的事情,对绘画、健身、阅读都有接触”。“如果跟身边人比,我身上最明显的一点可能是没有太多的焦虑情绪,偶尔工作上会有一点,但属于正常,我会尽量处理好。”谭静远告诉《青年参考》记者。

乡村支教经历改变人生轨迹

谭静远来自“高知家庭”,爷爷毕业于同济大学,外公毕业于清华大学,父母都从事物理研究工作。她15岁到了加拿大,后来在多伦多大学念分子生物专业。“说出来可能有些抽象,但从高中起我就抱有一个理想,未来要做些对社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做那些别人不愿意做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科研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已过而立之年,但看上去还像20岁刚出头样子的姑娘对《青年参考》记者说。

在加拿大搞科研,为何要跑回中国乡村“务农”?这一戏剧性的转折得回溯到她在大学时的回国下乡经历。

2005年大三的暑假,谭静远申请到江西景德镇下面的一个农村实习,开展推广阅读和捐书的活动。从加拿大辗转到中国农村,他们一路的热情被当地村干部的一番话浇灭了,“你们来回一万多的路费,可能比过来推广读书的价值要大”。

读研期间,谭静远又申请去了一次江西的抚州,再次选择当支教志愿者。前后两次下乡,让谭静远了解到了祖国农村的现状。“孩子们能看的书只有课本,有图书室就算奢侈,医疗条件很落后,很多大点儿的孩子甚至没听过加拿大。还有一位五年级的小女孩,因为家庭环境,不得不辍学跟姐姐去广州打工……”

2009年硕士毕业后,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她放弃钻研多年的分子生物学,回到祖国从事公益事业。她先加入北京“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项目,负责产品研发,2013年又随团队迁到广州,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天地人禾的创始人刘尚文。

“其实在加拿大读书时,我就很关注弱势群体,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当时看到电视上播的非洲或是东南亚百姓生活的场景,就萌生了以后要在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的想法。”谭静远说,“现在的生活状态满足了我那时的愿望。”

从2005年到2015年,10年间谭静远走访了不下30个中国乡村学校。加入天地人禾团队后,她主要负责品牌策略、产品开发和食农教育等内容。今年,她成为天地人禾的CEO,统领团队业务。

想要达成的目标并非卖大米这么简单

在跟土地接触、跟农民打交道的一年多里,谭静远每每感觉“自己就属于那里”。现在,她隔一段时间就到向阳村插秧、割苗,同老乡们唠嗑,她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未来同中国乡村绑在一起。

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这位加拿大海归姑娘感受到了自己所做事业的意义。“当时我们马上要启动下一轮的种植计划,很多村民跑来说他们愿意加入我们的组织,想跟我们签订协议,那个时候我觉得很满足,一直努力的事情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谭静远说。

在小谭眼中,他们的团队虽然推广的是稻米,但想要达成的目标并非卖米这么简单。“我们的长期使命是推广对农村环境有正面影响的农产品生产与生活消费模式,从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农民权益及健康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她说,下一步,团队还将建立一个生态社区,同时成立中国第一个面向4~14岁孩子的食农教育体系。

“这个项目现在已展开,我们希望小朋友来乡村体验多样的文化,观察田间地头的萤火虫、青蛙、猫头鹰等各种动物昆虫以及植物景观,增加农耕知识,同时培养环保意识。”谭静远告诉《青年参考》记者。

“归结为一点,我们想做些乡村建设的工作。”在她看来,中国乡村有很大的魅力,只是现在处于一种衰落状态——村子里的人往外走,很少有人去建设它,学校也撤了,没有青年文化,失去了生机和朝气。但它有很大的潜力,农村是几千年来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人世世代代在其中生存,发展出了很多宝贵的农耕智慧。

“究竟在新的世代下,乡村能跟外部社会有怎样一种好的对接,以恢复新的活力?通过改良农作物的品质,还是发展观光旅游?这些都是很大的课题,我们在做其中一种尝试。”小谭说,“最近公司招募新员工,我还意外收到一封邮件,对方说自己是向阳村的村民,想跟我们一起建设他的家乡……这是新近收获的一份感动,团队的努力被认可,真的很难得。”

理想诞生自内疚

去年,谭静远的朋友偶然间问起她,为何会对中国乡村的发展那么关注,她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是因为内疚。

“一切的原点,是我第一次到乡村支教时,碰到的那位改变我世界观的五年级女孩,我在那个年龄段时已经跟父母在加拿大生活了,有机会得到很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包括后来的自学设计、旅行、上大学以及做科研。当我看到那些比我小的孩子因为社会不公平等原因造成的机会缺位,会觉得内疚,虽然这种不公平不是我造成的,但某种程度上我是获益者,如果不为他们做点什么的话,我会愈发内疚。”谭静远在一篇个人自述中写道,“有人说内疚是最强大的情绪,而这也是我理想产生的原因。”

“我希望那个女孩在未来会遇见属于自己的可能性,而我也会一直努力让脚下的土地孕育美好,梦想或许真的不需要坚持,硬着头皮做就好。”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

除了现在专注的乡村事业,关于未来,谭静远还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再过个三五年,等到天地人禾不需要她出面,很多项目就能自行运转的时候,她不排除自己再去读个分子生物学方向的博士,重回老专业。“因为一方面国际上有很大的发展,人类基因图谱计划相信未来5年也会有非常大的进展。”她说。

回乡创业事迹材料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