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学生意志的培养
摘 要:在心理学领域,意志被定义为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心理过程。历史老师肩负着重大使命。我们不能把历史简单化成过去发生的事的堆聚,而应该严密的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挂钩,让他们知道从历史的长河中知荣辱、懂使命、重民族等好的品性,做一个能推动历史发展与进步的中流砥柱人物。这是历史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新课标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要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通过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验,深感初中历史教学在健全学生价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意志 意义品质 初中生 历史教学新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建立以振兴中华为目的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该文作者结合自身教授历史时的经验,运用中国历史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强化这一功能呢?下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方针,对学生进行爱党教育。通过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学习,让学生可以深刻的了解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新中国的建立而进行的英勇奋斗,从而深刻体会先烈们的崇高精神。特别是现代的青少年没有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因此无法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笔者采用课堂内与校园外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和方位了解共产党。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以历史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据,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中国屡遭外侵、人民抗击屡遭失败、仁人志士的救国救民斗争屡陷绝境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无产阶级的领导。这也从根本上说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采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历史人文素养应该从初中生抓起,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呢?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课堂教学中,认真发掘教材,积极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感悟。历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包含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历史人物,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做人道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具体事迹和思想,并从中感受其人文精神,从而学习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材,充分的发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内涵,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特别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展现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另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让师生能够共同的发展。每位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了落实课堂标准,需要把课堂教学发展成为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探讨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师生可以一起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总而言之,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景,让学生在这个情景中讨论互动,从而得到共同进步。
(2)课外活动中,将人文素养培养和校园文化紧密相连,营造校园人文环境,感受人文气息。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利用校园文化可将历史课堂延伸到课外,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学校每学期都举办科技周,利用这一契机,开办专题讲座、开展“读史征文”活动、让学生设计历史人物简报、组织历史演讲比赛、辩论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并让学生体会到人性的美好、生命的伟大以及人生的奋斗之美、创造之美,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推动学生追求比生活自身更美好的事物。特别是中学生,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以便在以后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无论在哪一个方面,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学习都应该是一个终身的职业。历史与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想要学好历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通过对生活中各类事物的讲解来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历史,用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来调节课堂气氛,从而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好奇心。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有了动力才能更好的学习历史。②注重历史现实相结合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现实生活了解,从生活中大事着手,史实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讲世界史《日本明治维新》时,通过分析日本1868年在明治天皇推动下进行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而清末政府推行改革没有取得成功,清末时我国也被诸多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对比让学生积极思考。
(3)历史课程标准赋予了历史学科对学生人格培养的责任。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标准还要求历史教学由传授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而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也决定了历史学科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的地位。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与人格教育密切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写进了《课程标准》。这说明基础教育改革已经从人的发展本身去关心学科的发展了,这也是历史的进步。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把握课程标准的精髓,担负起对学生人格培养的责任。
(4)丰富的历史资源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说对学生人格培养的素材不胜枚举。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人物的教育资源,并注入新时代的血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特别是目前给教师们带来的困惑,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适时予以纠正,让学生在学校的大环境中朝着健全人格的方向发展。岳飞“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人格价值,正是今天我们要求学生追求的崇高境界。在教学当中多引用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历史故事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好的辅助资料,历史又为故事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有些故事催人奋进、自强不息,有些警钟长鸣,让我们去珍视,有些含蓄,令人沉思。学生对历史故事及对历史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历史学习过成中就能去探究,达到学好的目的。教师在授课中能够正确引用历史故事,也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具和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向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且声画并茂的展示各种材料,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记忆力。例如,在教授“殖民主义罪恶”时,可以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影视资料,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殖民主义给人类造成的伤害,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学好历史的信心。
(5)自然和谐的关系是培养学生人格的基石。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还要注意到几种和谐关系的处理。①历史教育的本质和作用的和谐。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素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司马迁历尽艰辛,虽受腐刑,最终写成《史记》;甘愿为变法而牺牲的谭嗣同;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我们又有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这些历史教育不但能让学生掌握相关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注重历史教育的本质和作用的和谐,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②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和谐,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充满自信,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发展的方向,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优化发展。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我培养,自主发展,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教学时注意因材施教,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发挥个性特长,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不断完善人格。在历史教学中,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
(6)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历史是已知的过去,无法再次实现。因此,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对教师语言的传递依赖性很大。这时,应该以初中生的思维水平和操作能力为依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有序的开展师生间的互动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灵活的运用发现法、谈话法和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把教与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由此可知,上好历史课的关键是重视语言技巧。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运用语言把情感抒发出来,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到达师生间情感的交融。
综上所述,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做到潜心研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利用大量教育素材,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不间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最终能够有效的提高对学生人格教育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的确作为教师就要有终生学习的目标,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不仅在专业知识上突出,在其他知识上也要突出。为素质教育大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献民.浅析历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S1):126.
[2] 阮巧玲.寓意志品质教育于历史教学―― 例谈历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历史教学问题,2008(3):105-106.
[3] 李民弟.利用历史素材对中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J].文教资料,2006(25):90-91.
[4] 梁承谋,付全,程勇民,等.BTL-YZ-1.1高级运动员意志量表的研制及运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44-47.
[5] 刘华.意志品质培养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2):80-81.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学生意志的培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