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最强大脑”的人,如何才能成为创造性人才?
据新华社北京1月2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赵琬微 苑苏文 姬少亭)在“Dr.魏”的背后,还有一个专家团队和评分体系。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楼上,记者见到了专家团首席顾问刘嘉教授,请他解密《最强大脑》项目的幕后故事。
直面争议:“周玮是真的天才”
在节目中,被称为“中国雨人”的周玮曾被鉴定为“智障”,其表演超强心算能力引发质疑。对此,刘嘉说,专家团队对他的数学能力有把握,这里面没有什么“猫腻”可言,节目中展示的只是他数学能力的冰山一角。
刘嘉介绍,周玮到北京后,实验室对他进行了系统化的行为测量和对大脑结构、功能的磁共振扫描,发现他的大脑没有任何损伤,运算能力极强。“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最强大脑,但是最强大脑可以来自任何一个卑微的个体。”刘嘉说,当他拿到大脑功能图像后,就肯定地告诉江苏卫视这个选手没问题,并特意写了这样一段注脚。
“这个小孩是真的天才,可惜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早一点被发现、训练好了,可能成为一个密码学专家,或者像陈景润一样研究数论。”刘嘉说。
17页独创题目测试“智力指纹”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刘嘉教授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自信对节目的科学性心中有数。“我的角色是保证节目的科学性,这对我来说很简单,属于科普的范畴。”刘嘉说,在节目录制之前,科学顾问团队充分考虑了如何将心理学的智力模型用于《最强大脑》节目,整个评估体系的根基来自于Cattell-Horn-Carroll(CHC)智力模型。专家团对每一个项目的难度进行评分,但包括“Dr.魏”在内的所有嘉宾,都有权自己打分。
选手确定项目前,需要面对一份长达17页的智力测试。记者看到,这份测试题的题目共有58道,内容可谓“千奇百怪”,包括:是否能记住中国的火车线路图,并且回忆出北京到成都的所有线路;是否可以在1分钟之内说出30个能够描述“山”的形容词;是否可以只通过说话人的声音来测算出他与你的距离和方位;是否能立刻反向背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句诗等等,涉及对通用智力、习得性知识、加工速度、感知运动等多个方面能力的测评。根据每个选手的能力测出的“智力指纹”,顾问组推荐他从事的项目。比如,填字格的女孩有很强的推理能力、短时记忆能力,盲拧魔方的选手,有很强的推理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运动能力等。
我们该如何看待“天才”
刘嘉说,他参与节目最大的用意,是希望大家发现每个人身上的独特之处,发掘自我。
他表示,我们对待天才的理解是存在一些误区的,天才并不是“全才”,而且他的才能需要后天训练才能展现出来。比如“超级找茬王”郑才千的魔方挑战表演让大家瞠目结舌,其实在参加节目之前,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能完成这个项目。正是在专家挖掘出他在视觉上的超常能力并告知他破解魔方墙的方法之后,他通过自我挑战与练习,最终在节目上才完美地展现了他的最强大脑。
刘嘉说,希望能通过研究发现并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我们曾有一个‘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也许有人认为,考上清华北大,在高考中胜出的人都是创造性的人才。其实,高考等考试仅仅测量了“智商”,还远远不够。成为天才的必要因素还包括天才人格特质,如抗压、情绪管理、持久性、创造力等多方面,并不仅仅是一个智商就够了。这也是很多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几年后“泯然众人”的原因。
刘嘉指出,我们也许应该反思一下,身边有没有和周玮一样被埋没的天才。
拥有“最强大脑”的人,如何才能成为创造性人才?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