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职业指导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06 15:04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残疾人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残疾人职业指导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残疾人职业指导论文篇一

残疾人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残疾人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生源危机,竞争加剧;理念落后,模式单一;师资结构和教师职业能力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社会用人观念和家长期望与学校人才培养脱节等几个方面。因此,接受挑战,走出困境,进行特色发展,质量取胜;提升层次,优化专业;校企合作,实现共赢;实验实训,务实致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适才适所,多元发展是最好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残疾人 职业教育 挑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027-03

一、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生源危机,竞争加剧

教育部统计资料表明,自2008年以来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连续下降,高考“三放弃”现象,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生源下降的局面已是事实。残疾人生源也是如此,除了受少子女化趋势的影响外,优生优育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使聋盲残疾儿童出生率急剧减少,后天致残的人数也明显降低,这对以招收聋盲学生为主的残疾人高等院校是严峻的生源挑战。生源下降,但招收残疾人的特教院校却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招收聋盲残疾人高等院校如北京联合大学等高等职业院校就已多达17所之多;再者是残联系统办的特教中专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残疾人高等教育。除此之外,目前正在筹建特殊教育职业的学院也都在逐步兴起。除了西部部分省份外,基本每个省都有高校招收残疾学生,并且大部分院校都是全国招生。一方面是生源减少,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高校举办残疾人高等教育,致使残疾人高等教育生源产生危机,竞争加剧。

(二)理念落后,模式单一

孔子的教育具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务实致用的学习目标,爱学、乐学的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实践和效仿。而我们高校是培养什么人才呢?众所观之2012年湖南经视《钟山说事》栏目播出的“高考天问”发人深省。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中国大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学生都学到真本事。我认为要让我们的学生学到真本事,至少要进一步重新审视我们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路径。不能把教育口号和教育理念混为一谈,教育口号只有转化为教育理念,才能变成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动力,推动教育行为的改变。

(三)师资结构及教师职业能力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

要想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表现,必须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目前我们的双师型教师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双师,上讲台能上课当教师,到工厂能做工当师傅,双师型教师还停留在双证的水平上。2013年1月笔者随浙江省教育厅举办的“浙江高等职业教育赴台师训团”到台湾学习考察,了解到台湾大学的“双师”是指两个人,一个是学校的教师,一个是企业的能工巧匠或工程师,只有这样,讲授的课程才能既有理论体系又务实致用,贴近市场,贴近岗位,符合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比如我院烹饪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相关食品公司顶岗练习,不要工资,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实务经验,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公司负责人的高度评价。这是专业教师努力提升自己职业能力的发展方向,相比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暑期教师培训班效果显然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专业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教学质量会有大幅度地提升,我们的教学特色、专业特色会很快呈现。

(四)社会用人观念和家长期望与学校人才培养脱节

中国青年报2012年6月18日报道:在部分大学,学生找不到工作就没有资格参加论文答辩,创造性地把学生就业与毕业答辩硬生生地挂起钩来,所以学生与空壳公司签订协议,或找个单位挂名就业等被就业现象比比皆是,就业率虚假统计问题严重。目前社会用工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福利企业大幅度减少,使用残疾人都是在利用残疾人就业政策,真正对残疾人技能或其他才能有兴趣的比例很小。家长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认为大学生毕业就要当干部,当白领。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还是人才培养质量,而学校人才培养存在很大问题,理论灌输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用合一连接不足。老师只教自己会的,不教企业需要的。教学设备跟不上市场变化,课程设置不能及时调整,老师不了解产业动态,授课内容相对空洞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要强调实用导向,要强调专题的制作能力,即学完某个课程模块看看学生会做什么。我们可以用学生的专题制作或其他卓越表现取代课程,发挥学生优势,挖掘学生潜能,使学校人才培养符合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特色发展,质量取胜

目前我们有不少高职院校为了降低办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去减少课时,使实验实训投入不足,毕业教学环节采取放羊式管理等等,教学质量很难保证。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首先要创新残疾学生的需求,根据需求设置课程,不能简单地模仿或借鉴普通高职院校,使一些专业名称相同,但专业内涵可有很大的区别。要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征、认知水平、智力状况来设置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其次是创新市场空间。例如我院陶艺课程,将这一课程体系的所有本专业的授课教师形成一个团队,共同开发一个课程体系,以形成过硬的质量、鲜明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陶艺方面的创意、创新和制作能力。经过市场的锤炼验证,形成了全国聋生想学陶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我院学习的局面。另外,学校发展不能齐头并进,要重点突破,一年建好两个项目,三年就是六个项目,六个项目就足以把学校打造成知名特教学院。

(二)提升层次,优化专业

从国内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残疾人生源越来越少,新建残疾人高等院校越来越多,原来只能上中职的残疾学生,现在也可以上本科。残疾人高等教育要想得到更快的发展,必须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优化专业体系。优化专业必须和地区区域经济社会特色相结合,比如丽水学院艺术系与丽水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承有效结合,培育特色专业,开发特色课程,获得了很好的办学效果。优化专业必须考虑学校区域位置,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开发专业和课程。比如利用周围高校人才优势,周边企业市场和人才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优化专业也必须和学校现有的师资结构和师资水平相结合,依靠外援毕竟是辅助力量,打铁还须自身硬,要下决心培育自己的师资队伍,特别是专业带头人或课程带头人。从形成特色课程入手逐步形成特色专业,最后形成特色学校。 (三)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最近几年,教育部、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文件,都明确指出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举措,采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方式与企业深度合作,让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管理,让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参与学校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搞课题研究,实现企业与学校优势互补。充分实现职业院校车间与教室的统一、学生与学徒的统一,教师与师傅的统一、作品与商品的统一。但如何实现合作共赢是大家要思考的问题。首先考虑:企业为什么与学校合作?主要有这几个因素:响应国家号召,争取政策支持;学校拥有高学位、高职称的研发人才,弥补企业研发人才的不足;学校拥有精密先进的教学研究设备,弥补企业技术研发设备陈旧的不足;需要和学校合作才能传承企业长期积累的实务经验;与学校资源共享;学校拥有企业潜在的人力资源等。其次考虑:学校为什么与企业合作?企业能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场所;教师需要下企业锻炼获取教学需要的实务经验;教学内容需要贴近企业实际,理论和实务相结合;教师需要研发题材,需要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搞横向课题研究。第三要考虑:学校与企业如何合作?公共关系有两个基本原则:投其所好原则、互惠互利原则。这是搞好公共关系的基础,也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只有知道对方为什么愿意与你合作,你才能找准合作的切入点,才能提高合作的效果。

(四)实验实训,务实致用

理论够用为度,强化实验实训室,注重技能培养是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而目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教师职业能力不足,学生专业表现不佳,学用不能有效结合等问题。不管是职业教育还是特殊职业教育都必须引起重视,认真分析教育对象。职业院校的学生就是理论学习的弱者,中国是这样,国外也是如此,动手操作能力才是他们的强项,学中做、做中学是职业院校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安排上理论学习与实践一体化,专业阶段性课程宜采用上下午交替进行,这样老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很高,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基本上是在实训室进行辅导或与学生一起劳动,一段实践下来,老师也就能熟练地运用实训设备且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习效果良好。所以,学校不管是实训室建设还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都要以学生动手操作、实务能力训练、专题或项目制作为出发点,科学设计,做好顶层设计,建章立制,规范实训文本,提高实训效果。

(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普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残疾人是弱势群体,应该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提高他们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而目前接受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校是有限的,规模也是有限的,不同层次、不同智力状况的学生在同一所学校或同一个班级学习,如果采用统一模式、统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肯定难以满足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残疾学生要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除了采取小班化教学外,还要实施个别化教学,以满足有特殊需求的残疾学生的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法调动各类残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学习效果,实现预定的培养目标。

(六)适才适所,多元发展

不同的残疾学生,个性、兴趣、学习能力、智力状况等都有很大差异,他们除了自身的身体缺陷外,还蕴藏着很大的发展潜能。不同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多元的,比如就业创业、专业发展、知识提升、求学深造、提高生活品质等等,所以要根据残疾人的心志特征和多元需求,科学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省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探索3+2和五年一贯制等职业教育模式外,还要充分利用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政策优势,探索适合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使我们的教育更加适合残疾人,从而凝练我们的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之前某媒体报道美国一所学校,学生读大学时不知读什么专业,而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选修学校设置的课程模块。等学分修满后,再到专业管理部门申请毕业的专业。这种办学模式对残疾人高等学校很有借鉴意义。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以适才适所、多元发展为导向设计培养模式和课程模块,才能多方位满足广大残疾学生学习需求,促进残疾学生多元发展,健康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明刚.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8).

[2] 袁以美.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5.

[3] 闫昕.从师生比看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D].吉林农业大学,2008.

[4] 朱海燕.“全程式”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大学教育,2012.

[5] 韦世友.浅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残疾人职业指导论文

残疾人职业指导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