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共建和谐社会论文

发布时间:2017-02-23 14:48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就是中国政府通过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国内社会稳定、繁荣和团结,通过共建和谐世界为中国外交提供意识形态支撑的新发展理念,我们称之为中国发展的双和模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共建和谐社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共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一:转变政府职能是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内容提要]共建共享是追求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它不但指出了造成目前社会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而且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这需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推动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关键词] 共享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职能

2007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发表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反响。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指出了造成目前社会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而且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将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提到一个新的境界。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全力打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共服务型、有限责任型政府模式,是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试图在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视野下,探讨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及其路径选择。

一、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一)问题的提出

共建共享是追求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中国人民历来有着美好的追求。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过:“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温饱”。康有为曾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历代民众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着中华民族振兴的事业,一代代共产党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任务、历史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和观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做大我们的蛋糕,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础;提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法制保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诚信体系,形成一个多样之中有主导的百花齐放的社会;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的建设格局,确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我们积极推进社会建设,更多地关注民生问题。现在,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共建和谐、共享和谐的要求,将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共建共享”不但指出了造成目前社会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而且提出了解决的方法。目前,由于我们的社会财富还不够丰富,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人们会因为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短缺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同样由于社会财富还不够丰富,我们不能很好地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制,不能使所有的困难群体获得很好的生活保障,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另外,更多的不和谐是由于没能把这个还不够大的蛋糕切割、分配得比较均匀和公平造成的。这种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公平,也往往使利益受损的社会成员产生被剥夺感和受挫感进而滋生不满情绪,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紧紧抓住了这两方面的矛盾,目标是解决好把蛋糕做大和分配公平这两个根本问题。

(二)共建共享的内涵

对社会建设的重视,也是人类社会到近代以来的认识升华。共建和谐的重要任务是将目前处于一定“滞后状态”的社会建设推向蓬勃的、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要调动全体人民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干事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变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的同时,还要注意到生产力水平低的国情,还要强调共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如何更大程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这是由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相信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才能成就真正的伟业。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政府部门想问题、做决策,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科学、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政府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共享,归根到底是对公民权利、智慧与劳动的尊重,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是一个社会对公平正义基本底线的坚守。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闹革命、搞建设,就是为人民谋福利。胡锦涛同志多次讲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

其一是机会共享。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通过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消除造成一切歧视和不平等的制度性障碍,让不同的人都能够获得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发展机会。其二是权利均衡性共享。所有的人都具有平等的公民权利,享受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服务和受教育、创业、就业、表达自身意愿等各项权利。其三是过程的共享。不同的人群都是参与者和享受者,不能一部分人只是建设者,而另一部分人只是享受者。总之,共享不是单纯的获得、被动的接受,而是权利的共享、机会的共享、过程的共享。共享是建立在尊重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并促进个人发展基础上的共享,是能够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础上的共享。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收入差距会有相当程度的拉开,共享发展成果的问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突出的问题,两极分化的现实使人民不满。北欧模式所实施的高社会福利制度,就是试图解决这个“共享”的课题。应该说,他们也吸取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面,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强调发展成果的共享,应该说是题中应有之义。

过去我们在共享方面做得不够,财政资金更多地花在“铺摊子、上项目”和政府自身的消耗上了,与提供公共服务的要求有差距,必须调整,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向社会事业。同时,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解决好短期和长远、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的关系。在共享的目标下,调动一切积极性,极大地创造财富,才能让人民群众可持续地得到实惠。 (三)共建共享的辩证关系

“共建”与“共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共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共同建设,就不会有社会持久的繁荣;离开了共同享有,就不能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和谐也将难以维系。“共建”与“共享”必须同时进行。共同建设的过程,也应是共同享有的过程,两者不能截然分开,也不能厚此薄彼。

“共建共享”的思想首先强调的是建设与享受之间的辩证统一。和谐社会建设,既是一个建设过程,也是一个享受过程,在建设中享受,在享受中建设,二者是互动的关系。其次是建设者责任与权利的统一。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都具有双重身份,扮演着双重角色——作为建设者,需要承担其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创造财富,促进社会文明;作为享有者,同时具有享受发展成果的权利。三是过程与目标的辩证统一。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过程和目标不是截然分开的,过程中有目标的实现,目标也是过程的一个部分。四是社会成员主动参与和被动享受的辩证统一。“共建共享”能很好地唤起公民主动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也能够充分体验到作为享受者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共建共享”这个问题上,必须克服两种倾向:一方面,我们要防止超越历史阶段和现实条件,作出寅吃卯粮式的承诺。应当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根据社会财富提供的可能,承诺社会财富分配的数量和方式,给群众适度的期待值,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努力。如果我们一味给群众过高的期望值,又不能兑现,就很容易使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降低,产生新的社会不和谐因素。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和纠正无视时机成熟和群众广泛的共享诉求的倾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如果不去解决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提供应当提供的社会利益,群众就会对党和政府的执政目标产生怀疑和不满情绪,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因此,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将应当做的事情分类处理,区别对待,将条件具备的事情马上办,条件尚不具备的事情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办,未来才能办到的事情按计划办。通过实际问题的逐步解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共享的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共建共享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必须转变职能

目前,政府在角色定位和职能定位方面依然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留下的深刻烙印。如各级政府均以追求GDP、财政收入、形象工程等作为主要的政绩考核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政府依然是许多公共性资源的直接调控者,主要通过政治或行政手段来配置这些公共资源;在协调利益关系、平抑利益分配以及改良社会风尚等方面,政府还未能有足够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举措,等等。在政府职能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健康发展所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共享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任务艰巨,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这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然而,过去一个时期,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同时许多该管的事却没有管或没管好。我国旧体制下政府机关的明显特征是:忽略了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作用和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性作用。

共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二:完善政协监督 共建和谐社会

[摘 要]民主监督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民主监督发挥的作用不尽人意。增强民主监督的意识,健全民主监督组织机构,创新监督形式,促进民主监督法制化,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合作力度,是提高政协民主监督实效性进而推进和谐社会创建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民主监督 和谐社会 实效性

民主监督作为人民政协三项职能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重要元素,是我国政治运行程序中的重要环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民主监督,推进政协的民主监督,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这个论断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强化政协民主监督的必要性

(一)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需要

邓小平一贯强调,共产党要接受监督,党领导的人民政府也要接受监督。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离不开各党派、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听取各种意见、建议和批评,需要接受人民和社会的民主监督。人民政协是反映各界人士意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一条重要渠道。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有利于克服党内出现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等不良作风,防止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有利于防止家长制作风,实现民主管理,调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清除党和政府工作人员中的腐败现象,不断铲除滋生消极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利于集思广益,处理问题会更加全面,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更加切合实际,更能体现人民的利益,从而减少和避免决策与工作中的失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秩序要靠法制来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任何事情,失去约束,自由将无从谈起。鉴于我国目前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建全,同时随着国家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的减弱,各种假冒伪劣、恶性竞争、坑蒙拐骗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和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在民主与法制基础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必然要求实行强有力的民主监督,以保证各经济利益主体在规范的制度环境下进行有序竞争与快速发展。

(三)是实现政协职能的需要

在国家监督体系中,政协的民主监督具有其他监督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对一些宏观的、深层次的重大问题有真知灼见;二是社会联系广,信息量大,能反映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三是位置超脱,视野宽阔,能比较客观地提出建议和批评;四是上达中央,下通各界,能够较好地打开民主渠道;五是亦“官”亦“民”,政协委员中有许多是来自社会各界及基层的代表,也有来自党政机关的在职干部和领导,相互之间便于沟通,取长补短,协商探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充分发挥好这些独特优势,更加广泛地接触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帮助群众反映问题,使政协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为紧密,使政协的民主监督更贴近群众关心的热点,有助于提高监督水平,体现监督特色,取得监督实效。

二、政协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监督意识欠缺

政协民主监督就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其中,监督意识对监督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当前民主监督中却普遍存在着监督意识欠缺的情形:从监督者角度看,存在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和不易监督的情况,其原因在于政协中的不少同志对民主监督缺乏应有的了解和理解,认为民主监督“作用不大”、“抓监督影响关系”、“不如法律监督”、“无权无钱无信息”无处监督的思想。从被监督者角度看,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民主观念和监督功能受到压抑,部分被监督者认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操闲心”、“找茬子”,也有的职能部门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不甚了解,认为政协在“四大家”里只不过是摆设,随声附和而已。这些思想认识问题使民主监督职能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二)监督力度较弱

人民政协作为一个政治组织,一个协商机构,他不同于中共中央,没有领导权;不同于人大,没有立法权;不同于国务院,没有行政权。它所具有的是对领导、立法、行政的监督权利。这句话表明了民主监督缺乏权力制约机制,因为权利不等于权力,政协只有监督权利而没有权力作保证。无论是协商还是监督都是商量式的,他通过的决议,提出的批评建议没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执行力。对于批评建议听不听,接不接受,采不采纳完全取决于党政领导干部民主素质的高低、统战观念的强弱,以及政协主席的“余威”(曾任过党政要职)。不经过协商,不接受监督,既不违纪也不违法,不受任何制约和处罚。对此,政协限于自身非权力机构的性质,也拿不出过硬的措施加以禁止,民主监督缺乏力度。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

民主监督在工作程序上,目前随意性大且易于流于形式,监督环节不健全甚至脱节。从制度层面来看,虽然1989年先后出台了全国政协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和1995年1月全国政协委员会修改的《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等,使民主监督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民主监督在执行操作上还不够严密具体,操作起来局限性大、弹性大、随意性大,直接妨碍民主监督工作的“到位”。也正因为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不完善,政协委员们的许多好意见、好建议多年来并未得到理想的采纳,而政协组织对此往往无能为力、爱莫能助,以致影响了民主监督的实效性。同时,我国的民主政治虽已有长足进展,但还不完善,由此带来的是各种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在民主监督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民主监督不能不受到限制。如有的党政领导看似开明,却常常对提意见者穿小鞋、搞打击报复。少数党政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假公济私的行径一旦被揭发,便大打出手,压制和践踏民主。这样一来,往往给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带来了难度,实践中造成了怕“越位”,怕监督惹事,怕开拓担风险,认为自己不是“主官”,说话不管用,办事无力度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四)监督协调性较弱

从作用和功能上看,人民政协的监督是一种高层次、有组织、有着广泛代表性和政治性的民主监督,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行政的命令性,但具有层次高、范围广、成本低、效率高、形式活等特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巨大优势。然而单纯的政协民主监督发挥的作用毕竟有限,实践中许多委员们常常感到定位不明、渠道不畅和无处着力。定位不明是指难以区别政协民主监督与党内民主监督、人大法律监督、行政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界限;渠道不畅是指政协委员们获取的监督信息与监督所需要的信息不对称;无处着力是指政协委员们大都是单兵作战,很难形成合力,而且专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因此,民主监督其他各类监督相结合,相互协调和配合,发挥整体功效。

三、增强政协民主监督实效性的对策

(一)增强民主监督的意识

要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作为监督主体的政协来说,必须强化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协商意识。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工作的活力在委员,强化主体意识就是要不断调动委员参与民主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尊重委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委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好的环境,引导委员珍惜民主权利,认真履行职责。而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政协委员又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把开展民主监督工作作为己任,务必将民主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鉴于政治协商是政协组织开展民主监督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还得强化协商意识,把协商意识融于民主监督活动过程之中,使民主监督工作更加具有亲和力、说服力。

民主监督实效性的提高还离不开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党委除了行领导分管政协工作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和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并依法保护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权利不受侵犯;同时,党委应积极支持和帮助政协各级组织推进履行协商监督职能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甚至法律化。

(二)健全民主监督组织机构

在政协机构中设置一个常设性的权力机构民主监督委员会,以从组织上作保证,使民主监督真正落到实处。这个专门的民主监督委员会应由法律授权组建,直属政协委员会,并向常委会负责,而不受其它势力的支配。在民主监督方面,它应拥有比其它政协机构更大的权力,负更大的责任。其职责包括:负责把政治协商中提出的各种建议、批评,形成建议案和提案,移送有关部门办理;组织开展视察、调查和咨询、论证活动,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负责受理政协委员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和现象的举报,转交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对参加政协的各单位和成员是否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情况进行监督;负责处理民主监督中的日常事务工作。在民主监督委员会的领导下,可在各党派、团体中建立若干监督小组,并设专兼职监督员,从而形成政协民主监督的组织网络体系。

(三)创新监督形式

随着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的在会上提提意见和建议、委员联名提出提案等工作方式效果非常有限,结合新时期民主监督实践,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创新:一是推行不可性研究和论证。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行政成本,又可以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们的专业特长,从而达到完善和改进决策,避免决策失误,造成社会公共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损失的目的;二是建立专门监督小组。针对社会公共管理某一方面工作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该方面工作进行视察、评议;三是与新闻媒体合办专栏或节目。通过开办“政协论坛”、“委员之声”、“政协建议专栏”、“民主监督”之类的专栏或节目,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各界人士等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说,反映群众呼声和针砭时弊;四是创办反映社情民意的内部刊物,以“直通车”形式,把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批评建议直接送达地方党政领导和部门;五是推行对拟任干部投信任票。党政部门对拟任干部,拿到政协常委会议上投信任票,让政协对干部任用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用政协民主监督来防止用人上的失察;六是开通网站、信箱、热线电话等;七是建立咨询服务中心;八是推行和完善听证议政制度。

(四)促进民主监督法制化

政协要进行民主监督,如果没有权力作为后盾,其民主监督必将是软弱的。因此,赋予政协监督权力是非常必要的。赋予政协监督权力并不是把政协组织变成像人大一样的权力机关,而是要把政协的地位和协商监督职能逐步法律化,使民主监督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全国人大要抓紧对有关民主监督法律法规的制定,把民主监督发展为有效的制约监督,并使之法律化,做到行有所据,有法可依。可以根据宪法精神将《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逐步上升为法律,把中共中央文件和政协章程中关于民主监督的性质、作用、内容、形式、方法、程序等重要规定认可为法律,并纳入党政的决策程序,体现在政府工作机制中,使政协的民主监督不仅具有政策依据,而且具有法律依据,不仅对主要监督对象(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约束力,而且对参加政协组织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个人也要具有约束力。

(五)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要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强建章立制、加快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的进程是基础。对民主监督中较成熟的方法和经验,要及时总结和提高,形成相应的规章和制度。对提案、评议、视察、调研、特约监察、反映社情民意等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要制定办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办理的形式、方法和时间要求,明确办理的程序和责任,建立重要提案和建议的跟踪反馈制度,落实好监督结果。就当前来看,首先要健全知情、协商和反馈制度。知情是监督的基础,不知情,就必然无的放矢,参政议政就会流于形式,监督也就难以取得实际效果。知情不仅包括情况通报,还应包括阅读有关文件,参加有关会议,向有关部门了解有关情况,参与有关法规的检查,参与重点案件的审理以及有关重大决策的调查论证等。要改变目前有些地方“你要我协商”的状况,化被动为主动,做到凡是政府的重大决策,应事先拿到政协来协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民主监督制度要明确具体,尽可能量化、细化、实化,以利于掌握和操作,使之有章可循,减少随意性。对于通过政协渠道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凡是正确的应加以采纳;凡是对某些问题在看法上不完全一致的应加以解释。

(六)加大监督合作力度

民主监督与多层次多方位的监督有机结合、协调联动,民主监督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民主监督的渠道才能顺畅,民主监督的柔性监督,才能与其他形式的监督形成合力,达到刚性监督的效果。目前高度重视把政协的民主监督与党委的政治监督、人大的权力监督、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督、检察院和法院的司法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的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促进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稳步、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实现民主监督效能的最大化。例如,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相结合,共同选择有关监督课题,共同调研,把两方面的意见建议融为一体,不但可以提高政协民主监督的质量,而且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霍苏中,加大民主监督力度,提高民主监督实效[J],协商论坛, 2006,(02)

[2]张式庭,洪和胜,傅裕安,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完善村民自治制度[N]台州日报, 2007-11-19

[3]李树民,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特点及实现途径[J]理论前沿, 2003,(16)

[4]郭春田,对创新民主监督机制的思考[J],黑龙江金融, 2004,(09)

[5]沈锡权,破解农村基层民主监督难题的新探索[N]农村信息报, 2007-5-23

[6]包俊臣,切实开展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J]实践,2006,(03)

[7]吴汝炜,关于完善兵、师领导机关民主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学习修改后的《工会法》体会[J],兵团工运, 2002,(01)

[8]张伟,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若干思考[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06,(04)

[9]王守平,民主监督要实现制度化规范化[J]协商论坛,2006,(02)

[10]万利民,浅谈新时期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的完善[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4,(06)

浅谈共建和谐社会论文相关文章:

1.和谐社会的论文

2.创建和谐社会论文

3.关于和谐社会论文

4.浅析儒家伦理思想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当代价值论文

5.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基础初探

浅谈共建和谐社会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