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娃娃菜种植的技术

发布时间:2017-06-09 16:59

娃娃菜是一种袖珍型小株白菜,菜帮薄甜嫩,味道鲜美,因其小巧可食率高而受到市场的欢迎。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秋季娃娃菜种植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秋季娃娃菜种植的技术

秋季娃娃菜种植的技术

种植季节

娃娃菜喜冷凉的生长环境条件,气候温和的季节种植最佳。根据徐州地区气候特点和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徐州地区可春、季露地种植栽培,保护设施内可全年错开播种,分期采收,均衡上市。早春要注意防止低温抽苔,夏季则要用遮阳网防虫网,遮光降温防虫。但本地多采用秋露地种植。

品种选择

为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种植娃娃菜要选个体小、叶球匀称、色泽鲜艳、品质优良、适宜密植、便于包装的早熟品种。目前适宜本地且表现较好的一代杂交种有“金童”和金玲珑两个品种。株高20cm,直径8-10cm,内叶金黄色,外叶绿色,结球紧密,抗病性较强,适宜春、秋季种植,定植后45-50天采收。

种植技术

(1)适宜播期:根据徐州地区近几年种植经验,秋季露地直播要选在8月底到9月5日播种,秋季育苗移栽要在8月底至9月初育苗,苗龄15天左右。秋季大棚保护地栽培要保证10月5日前移栽至大棚内。

(2)播种方法: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

(3)直播:做垄直播,按预定株、行距开播种沟,每穴2-3粒播,播深0.6-0.8cm,播后均匀覆土盖籽,盖籽土要潮湿松散,不能有大的土块,2-3天出苗。

(4)穴盘育苗:将穴盘放入预先准备好的营养土至略低于盘面,然后每穴播种1-2粒,撒盖籽土、喷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2-3天即可出苗。

(5)间苗、定苗:当幼苗长至1片真叶时,可间苗移栽,直播苗按预定株距,留1-2株幼苗。缺苗补栽应带土带水以防伤根。当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即可定苗(留1株苗)。

大田移栽

(1)施足基肥 每666.67m2施入农家肥2000kg(充分腐熟)过磷酸钙30-40kg,复合肥25-30kg,硼砂2kg,肥料均匀撒施大田后,机械旋耕,整平作畦,畦宽1.5-2m(包括沟)畦面1.2-1.5m之间,畦长超过20m要开腰沟,方便排水。

(2)盘苗移栽 由于娃娃菜单株重1kg左右,需有一定的种植密度才能获得高产。行、株为25*20cm,666.67m2栽植约9000株左右,但不可过密,防止植株太小,成品率降低。

田间管理

(1)补苗 移栽后及时查苗补缺,带水带土补栽。

(2)中耕除草、定植缓苗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3)施肥浇水 娃娃菜因生长期短,植株体小一般不需追肥,若确有缺肥田块,应随土壤浇水后补肥。

(4)病虫防治 娃娃菜生长期间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软腐病,菜青虫,甜菜夜蛾,小菜蛾,蚜虫、粉虱等,一旦发现要及时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杜邦克露、万灵、安打、除迟等喷施防治。

娃娃菜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北京市农科院蔬菜中心育成的外叶绿色、球叶浅黄色,株型较小,包球速度快,品质佳,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耐抽薹的京春娃娃菜。

二、平整土地巧施基肥

上年秋季将前茬病残体、杂草集中清除,结合深耕整地,亩施优质农家肥4方,过磷酸钙50公斤,耙压平整,按水塘30厘米,旱塘50厘米,垄高15厘米,起垄并灌足冬水。

三、适时扣棚提升地温

次年2月底选择晴好天气扣棚升温,待地表解冻后,在垄面上覆薄膜,等待播种。

四、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3月上旬,按株距18厘米,“丁字型”破膜点播,每穴播种5~6粒,亩用种量150~200克。

五、加强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出苗前适当提高棚温,以利出苗;待出苗后注意通风降温,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间保持在10℃~12℃,随着气温回升,逐步加大通风量,待外界最低气温升至15℃以上时撤去棚膜。去膜后及时中耕除草,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其间应间苗1~2次,二叶一心期每穴留3~4株,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2.水肥管理:莲座期适当控制水肥,不宜大水大肥。包心期应小水勤浇,满足水分供应并防止植株徒长,避免因密度大导致空气湿度过大而滋生病害。追肥分两次进行,莲座期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磷二铵10公斤,撒于沟内,随后浇水。进入结球期后,每亩再随水追施三元复合肥20公斤。生长期间叶面喷肥3次,用0.3%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加0.2%浓度的尿素混合喷施。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

六、适时采收

5月中、下旬娃娃菜叶球纵径约15厘米,最大横径7厘米,中部稍粗,单球重量150~300克时应及时采收(整棵娃娃菜重量约800克左右),否则叶球过大或过于紧实,失去商品价值,同时易引起抽薹及叶球腐烂。

秋季娃娃菜种植的技术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