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三个命制目标在试卷中体现明确:一是命题的立意明确,二是能力考查的目标清楚,三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高考历史选择题能力考查,改变了过去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201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有明确的导向性,题目几乎是以新的材料提供新的情景,考查学生对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问题分析能力。题目要求与往年试题比较有了较大提高,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四个选项基本上都与题干有关,多数答案的表述是正确性表述,干扰性加大。笔者根据近年高考试题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即阶段性特征+材料核心信息+教材知识点精神解读法。
1.阅读历史材料,第一感觉要把握材料反映历史事物的时代性,明确材料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的什么事情,材料反映的历史事物一旦明确,马上联想到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点。材料一定会与历史的阶段特点相适应,答案设计必须与历史的阶段特征相吻合,如果相违背,可以直接排除。
2.把握住材料的核心信息。阅读材料时,可以边读边画,材料共讲了几个意思,这几个意思的中心是什么,明确了这些,就把握住了材料的核心,明确了材料中作者的主要目的和意图。回答问题则要保障答案是对材料的核心信息的把握,答案一定要完整准确,只能部分反映材料信息的答案,必然是不能选择的。
3.理解答案设计一定要符合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的精神。选择题的答案设计要符合教材相关知识点的基本精神,不可违背;学习教材要把握教材的知识点的精神,不是死记硬背教材。教材知识点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的因素是最值得关注的精神核心。
4.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在答案设计符合前三者基础上,最终作答时切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要求。
【典例精析】
例1.(2010·全国新课标卷)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命题立意:此题以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切入,考查对表格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此题主要以能力立意为主,难度较高,是2010年各地考题的命题的主要形式。
规范解答:首先抓住时间1368~1505年,材料内容是经济内容,即可把握这一时期经济特征是商品经济活跃;材料的核心信息是货币与契约数量的变化:宝钞迅速减少最终消亡,银和实物使用大量增加两个方面信息,白银是逐步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宝钞迅速减少最终消亡表明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是支付减少的关键;布和稻谷在不同时期在商品经济中地位不同,所以不能说明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教材相关内容的基本精神是明朝经济是传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与没落,发展是指与过去相比经济发展;没落是指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直接可以排除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D项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与材料不符,也与教材相关内容不符。
例2.(2010·全国卷)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命题立意:以辛亥革命后某革命党人与老农的对话切入,考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考查考生材料阅读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材料解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较高,但难度不是很大,是2010年各地考题的命题的主要形式。
规范解答:首先抓住时间1913年,材料讲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关于辛亥革命的时代特征从两个方面把握: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和革命的局限性,此题考查后者;材料的核心内容是革命党人不为老农认知的史实;教材对辛亥革命不足的精神把握重点是辛亥革命影响有限。解题关键点在“1913年”、“某革命党人”、“老农”、“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我非中华民国人”等有效信息的限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有限了,答案也是相对容易的。
例3.(2010·福建卷)《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命题立意:此题通过新材料考查考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能力。
规范解答:首先根据材料判断时间,“莫斯科”、“西方援助苏联改造”、“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判断这是苏联历史上一个变革时期,西方和平演变,苏联何去何从问题突出;戈尔巴乔夫时代特征就是苏联走向解体;教材相关内容的精神是西方和平演变和戈尔巴乔夫改革促使苏联解体。干扰项主要在于D项,根据评论可知该时期苏联与西方关系改善,思想活跃,反映了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和民主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的执政理念和影响。根据使苏联实行改造和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等信息说明是发生在巨变前。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的评论条评论